CN214593085U - 一种黄土区梯田埂坎可绿化防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黄土区梯田埂坎可绿化防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93085U
CN214593085U CN202120429415.6U CN202120429415U CN214593085U CN 214593085 U CN214593085 U CN 214593085U CN 202120429415 U CN202120429415 U CN 202120429415U CN 214593085 U CN214593085 U CN 2145930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dge
greening
wall body
wall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2941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彦武
田晋华
高金芳
董彦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cientific Experiment Station Of Gansu Water Resources Department (institute 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Gansu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cientific Experiment Station Of Gansu Water Resources Department (institute 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Gansu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cientific Experiment Station Of Gansu Water Resources Department (institute 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Gansu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Lanzhou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cientific Experiment Station Of Gansu Water Resources Department (institute 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Gansu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212042941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930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930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930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黄土区梯田埂坎可绿化防护结构,包括田埂区结构和田坎区结构,田埂区结构包括底座和墙身,底座和墙身一体浇筑成型,底座埋设在田埂内,墙身的截面呈对称阶梯状,由下至上依次分为三级,一级墙身和二级墙身两侧对称设置两排绿化槽,三级墙身内设置一排绿化槽,绿化槽内设置栽培盆,栽培盆与绿化槽固定连接且二者之间设置有存水腔,栽培盆上均匀开设多个过水孔,田坎区结构为在田坎上网格开设的多个种植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功能多样实用,造价低廉,防护效果好,绿化效果好,维护保养简单方便,可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黄土区梯田埂坎可绿化防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梯田防护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黄土区梯田田埂可绿化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梯田在黄土山地地区具有重要地位,能有效减少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使其免受或少受土壤侵蚀的危害,是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问题,坡耕地的治理应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内容。
梯田的埂坎是构成梯田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梯田田埂和梯田田坎两部分,梯田田埂指的是田块最边缘高出田面的部分;梯田田坎指的是上下相邻的两块梯田田块的连接部分。梯田外部边缘,为防止田面集水流失,人为修筑的高出田面的台阶与其外侧坡的复合体,称之为梯田埂坎。坡耕地和梯田埂坎占地率较大,尤其是因原生地面坡度大而修成梯田的田块,埂坎占地率可达18%以上。因此,埂坎是蕴藏着巨大生产潜力但未被充分利用的土地资源。
近年来,随着生产实践发现,梯田修好后,埂坎上若无植被覆盖,其保存率相当低,梯田埂坎如果坍塌,那就不能充分发挥梯田的蓄水保土效益。因此,为充分利用埂坎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梯田埂坎上需栽植植物,才能更好的拦截降雨径流,达到蓄水保土的目的,既能够保护埂坎和农田,又能增加经济收入。开发利用梯田埂坎,不仅能够保护农田作物,而且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山区经济,增加的农民收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黄土区梯田田埂可绿化防护结构,该防护结构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实用性强,防护和绿化效果良好,保水性能高,日常维护成本低,可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黄土区梯田田埂可绿化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田埂区结构和田坎区结构,所述田埂区结构包括底座和墙身,所述底座和墙身一体成型,所述底座埋设在田埂内,所述墙身的截面呈对称阶梯状,所述墙身上由下至上依次分为一级墙身、二级墙身和三级墙身,所述一级墙身和二级墙身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排绿化槽,所述三级墙身上设置有一排圆柱形绿化槽,所述绿化槽内设置有栽培盆。所述田坎区结构为在倾斜的田坎上均匀开挖的多个种植台。
优选地,所述绿化槽呈圆柱形,所述栽培盆与绿化槽之间设置有存水腔,所述栽培盆的外侧壁通过多根固定杆与绿化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栽培盆的顶部和绿化槽之间固定设置有弧形导水板,所述弧形导水板上开设有多个渗漏孔,所述栽培盆的底面和侧壁均匀开设有多个过水孔。
优选地,弧形导水板整体呈环状固定在栽培盆和绿化槽之间,且弧形导水板连接绿化槽的一侧较高,弧形导水板的截面呈弧形,方便雨水导入。
优选地,所述一级墙身的两侧设置有弧形集水板。在栽培盆中填入栽培土壤栽种绿植,弧形导水板将雨水引导收集,一部分雨水由渗漏孔流入存水腔经由过水孔进入栽培盆直接由植物根系吸收,另一部分雨水直接从绿化槽的顶部流入灌溉绿植。
优选地,所述种植台的底面设置有集水横坡,集水纵坡靠近田坎的一侧较低,便于集水保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实用性强,防护效果绿化效果好,有一定的保水性能,在为黄土区梯田田埂提供一定高度的防护时还能提供绿化,可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对称阶梯状的墙身,由高出田埂的墙身提供防护功能,在多级阶梯墙身上设置绿化槽来栽植绿化植物,有效节省空间,功能合理实用。
3、本实用新型在绿化槽和栽培盆之间设置存水腔来收集雨水,使雨水逐步渗入土壤内供植物根系吸收,有效阻止存水腔内的水过快蒸发,起到保水效果,针对缺水干旱的黄土高原地区栽植植物具有明显的实用经济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田埂位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田埂位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绿化槽和栽培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绿化槽和栽培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田埂; 2—底座; 3—墙身;
4—一级墙身; 5—二级墙身; 6—三级墙身;
7—绿化槽; 8—集水板; 9—栽培盆;
10—存水腔; 11—过水孔; 12—固定杆;
13—弧形导水板; 14—渗漏孔; 15—田坎;
16—种植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田埂区结构和田坎区结构,所述田埂区结构包括底座2和墙身3,所述底座2和墙身3一体成型,所述底座2埋设在田埂1内,墙身3的中下部露出田埂1上顶面,底座2的尺寸大于墙身3的底面尺寸,使底座2与田埂形成挂钩嵌合效果,提高整体的牢靠性增强防护性能,所述墙身3的截面呈对称阶梯状,所述墙身3上由下至上依次分为一级墙身4、二级墙身5和三级墙身6,一级墙身4面积最大,二级墙身5和三级墙身6逐级减小,所述一级墙身4和二级墙身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排绿化槽7,所述三级墙身6上设置有一排圆柱形绿化槽7,所述绿化槽7内设置有栽培盆9。
如图4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绿化槽7呈圆柱形,所述栽培盆9与绿化槽7之间设置有存水腔10,所述栽培盆9的外侧壁通过多根固定杆12与绿化槽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栽培盆9的顶部和绿化槽7之间固定设置有弧形导水板13,所述弧形导水板13上开设有多个渗漏孔14,所述栽培盆9的底面和侧壁均匀开设有多个过水孔11。
本实施例中,弧形导水板13整体呈环状固定在栽培盆9和绿化槽7之间,且弧形导水板13连接绿化槽7的一侧较高,弧形导水板13的截面呈弧形,方便雨水导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一级墙身4的两侧设置有弧形集水板8。在栽培盆9中填入栽培土壤栽种绿植,弧形导水板13将雨水引导收集,一部分雨水由渗漏孔14流入存水腔10经由过水孔11进入栽培盆9直接由植物根系吸收,另一部分雨水直接从绿化槽7的顶部流入灌溉绿植。
本实施例中,所述种植台16的底面设置有集水横坡,集水纵坡靠近田坎15的一侧较低,便于集水保水。
本实施例中,田埂区结构可采用混合了粘性材料的原土土胚制作,也可用砂浆配合碎石片石制作,还可以使用低标号混凝土制作,具体以实际经济价值确定。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使用方法为:在田埂1内开挖容置底座2和墙身3的沟槽,田埂1内部位由田埂1本身作为模板,田埂1上方的墙身3部位支护模板,用碎石片石混合砂浆浇筑一体成型留出绿化槽的位置,同时在田坎15上间隔相同距离呈网格状开挖种植台16,在种植台内填充部分培养土后栽种根系发达的绿植。
待墙身3达到晾晒时长后拆模,最后安装栽培盆9并装填培养土,在每个栽培盆9中栽种适合黄土高原地区气候的矮小绿植,种植时及时浇水养护,当有降水时,一级墙身4两侧的集水板8能尽可能多地收集降水,弧形导水板13引导雨水一部分由存水腔10和过水孔11渗入栽培盆9内由植物根系吸收。另一部分雨水直接从绿化槽7顶部流入灌溉绿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黄土区梯田埂坎可绿化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田埂区结构和田坎区结构,所述田埂区结构包括底座(2)和墙身(3),所述底座(2)和墙身(3)一体成型,所述底座(2)埋设在田埂(1)内,所述墙身(3)的截面呈对称阶梯状,所述墙身(3)上由下至上依次分为一级墙身(4)、二级墙身(5)和三级墙身(6),所述一级墙身(4)和二级墙身(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排绿化槽(7),所述三级墙身(6)上设置有一排圆柱形绿化槽(7),所述绿化槽(7)内设置有栽培盆(9),所述田坎区结构为在倾斜的田坎(15)上均匀开挖的多个种植台(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土区梯田埂坎可绿化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槽(7)呈圆柱形,所述栽培盆(9)与绿化槽(7)之间设置有存水腔(10),所述栽培盆(9)的外侧壁通过多根固定杆(12)与绿化槽(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栽培盆(9)的顶部和绿化槽(7)之间固定设置有弧形导水板(13),所述弧形导水板(13)上开设有多个渗漏孔(14),所述栽培盆(9)的底面和侧壁均匀开设有多个过水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土区梯田埂坎可绿化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墙身(4)的两侧设置有集水板(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土区梯田埂坎可绿化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台(16)的底面设置有集水横坡。
CN202120429415.6U 2021-02-27 2021-02-27 一种黄土区梯田埂坎可绿化防护结构 Active CN2145930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29415.6U CN214593085U (zh) 2021-02-27 2021-02-27 一种黄土区梯田埂坎可绿化防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29415.6U CN214593085U (zh) 2021-02-27 2021-02-27 一种黄土区梯田埂坎可绿化防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93085U true CN214593085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91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29415.6U Active CN214593085U (zh) 2021-02-27 2021-02-27 一种黄土区梯田埂坎可绿化防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930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0539B (zh) 水稻适雨灌溉方法
CN104452705B (zh) 一种削减氮磷负荷的梯田式坡耕地多功能生态沟渠系统
CN103321195A (zh) 一种采用护坡技术的农田生态拦截沟渠及其构建方法
CN205501932U (zh) 一种新型绿化水利护坡
CN102392453B (zh) 三峡库区坡改梯埂坎建造方法
CN103321194B (zh) 一种采用护坡技术的旱地生态拦截沟渠及其构建方法
CN102605794A (zh) 崩岗造田水土保持方法
CN204343270U (zh) 一种削减氮磷负荷的梯田式坡耕地多功能生态沟渠系统
CN101213925A (zh) 一种用于人工林营造和抚育的抗旱方法
CN214593085U (zh) 一种黄土区梯田埂坎可绿化防护结构
CN108307721A (zh) 一种在戈壁改良的林业种植方法
CN210151706U (zh)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绿化装置
CN205223997U (zh) 一种带木桩护坡的生态沟
CN100402756C (zh) 活网栅截泥坝
CN212772408U (zh) 一种土质边坡坡面自排水生态护坡
CN207639118U (zh) 一种梯田田埂
CN212344736U (zh) 一种侵蚀劣地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系统
CN204626510U (zh) 用于保水浸润灌溉的等高线水平蓄水槽
CN218353668U (zh) 一种防治黄土道路侵蚀的道路集水造林整地结构
CN208949826U (zh) 一种格宾石笼网的生态护岸
CN204875674U (zh) 绿化水利护坡
CN205223995U (zh) 一种梯田区渣场结构
CN205604185U (zh) 一种用于治理水土流失的阻拦坝
CN214301789U (zh) 一种高陡溜渣边坡结构
CN211816760U (zh) 一种便于植被生长的装配式绿化带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