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86709U - 一种运用于ARM处理器与Swich交换器分合智能架构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用于ARM处理器与Swich交换器分合智能架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86709U
CN214586709U CN202120588818.5U CN202120588818U CN214586709U CN 214586709 U CN214586709 U CN 214586709U CN 202120588818 U CN202120588818 U CN 202120588818U CN 214586709 U CN214586709 U CN 2145867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groups
fixedly arranged
wiring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8881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ngte Hua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ngte Hua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ngte Hua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ngte Hua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8881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867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867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867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用于ARM处理器与Swich交换器分合智能架构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主体为顶部和一侧开口的半包裹结构,外壳的顶部两侧开设有两组滑槽;所述外壳的顶部内侧旋转设置有两组旋转接线条;所述外壳的内部底侧固定设置有交换器;所述外壳的底部两侧固定设置有两组连接排,连接排与交换器连接,连接排的内侧固定设置有T形插头A;微型电动缸、滑动线排、T形插头B和底内架提供了快速控制的线路连通功能,在需要连接的时候,启动微型电动缸进行伸展,利用微型电动缸、滑动线排、T形插头B和底内架构成滑块结构将T形插头B和T形插头A连接接通,实现运算,复位微型电动缸即可将T形插头B和T形插头A分离断开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运用于ARM处理器与Swich交换器分合智能架构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运用于ARM处理器与Swich交换器分合智能架构器。
背景技术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一个32位元精简指令集(RISC)处理器架构,ARM处理器广泛地使用在许多嵌入式系统设计;交换机是使用硬件来完成以网桥使用软件来完成过滤、学习和转发过程的任务。
基于上述,目前使用的架构器不具备方便拆解的组合装配功能,不具备能够快速控制的线路连通功能,不利于快速控制,不具备方便接线的旋转式电路装配功能。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运用于ARM处理器与Swich交换器分合智能架构器,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用于ARM处理器与Swich交换器分合智能架构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架构器不具备方便拆解的组合装配功能,不具备能够快速控制的线路连通功能,不利于快速控制,不具备方便接线的旋转式电路装配功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运用于ARM处理器与Swich交换器分合智能架构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运用于ARM处理器与Swich交换器分合智能架构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主体为顶部和一侧开口的半包裹结构,外壳的顶部两侧开设有两组滑槽;所述外壳的顶部内侧旋转设置有两组旋转接线条;所述外壳的内部底侧固定设置有交换器;所述外壳的底部两侧固定设置有两组连接排,连接排与交换器连接,连接排的内侧固定设置有T形插头A;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两组底内架;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接线条还包括有接线件和插接头;旋转接线条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接线件,接线件穿过旋转接线条连接设置有插接头;旋转接线条的两侧均开设有三角形通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内架还包括有T形插头B、滑动线排和微型电动缸;底内架的内部滑动设置有T形插头B,T形插头B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滑动线排,滑动线排穿过外壳和交换器与接线件连接,外壳的底部两端旋转设置有两组微型电动缸,微型电动缸的另一端与滑动线排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还包括有L形槽、导杆、自锁扣和连接条;挡板的顶部贯穿后侧开设有两组L形槽;L形槽内侧底部固定设置有导杆,导杆外侧套设有弹簧;L形槽内滑动设置有自锁扣,自锁扣的底部后侧穿过L形槽固定设置有连接条。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顶部通过滑槽滑动插设有顶部插板;顶部插板的中间开设有两组与旋转接线条形状吻合的插槽;顶部插板的后侧两端设置为肩台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微型电动缸、滑动线排、T形插头B和底内架提供了快速控制的线路连通功能,在需要连接的时候,启动微型电动缸进行伸展,利用微型电动缸、滑动线排、T形插头B和底内架构成滑块结构将T形插头B和T形插头A连接接通,实现运算,复位微型电动缸即可将T形插头B和T形插头A分离断开连接。
挡板的设置,方便架构器的整体快速拼装,向下拉动连接条将自锁扣缩入L形槽,将顶部插板解锁,抽出顶部插板,将旋转接线条翻转可以进行电路连接和快速改接,提供了方便拆解的组合装配功能,和方便接线的旋转式电路装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外壳;101、滑槽;2、旋转接线条;201、接线件;202、插接头;3、交换器;4、连接排;401、T形插头A;5、底内架;501、T形插头B;502、滑动线排;503、微型电动缸;6、挡板;601、L形槽;602、导杆;603、自锁扣;604、连接条;7、顶部插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用于ARM处理器与Swich交换器分合智能架构器,包括外壳1;外壳1的主体为顶部和一侧开口的半包裹结构,外壳1的顶部两侧开设有两组滑槽101;外壳1的顶部内侧旋转设置有两组旋转接线条2;旋转接线条2还包括有接线件201和插接头202;旋转接线条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接线件201,接线件201穿过旋转接线条2连接设置有插接头202;旋转接线条2的两侧均开设有三角形通槽;外壳1的内部底侧固定设置有交换器3;外壳1的底部两侧固定设置有两组连接排4,连接排4与交换器3连接,连接排4的内侧固定设置有T形插头A401;外壳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两组底内架5;底内架5还包括有T形插头B501、滑动线排502和微型电动缸503;底内架5的内部滑动设置有T形插头B501,T形插头B50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滑动线排502,滑动线排502穿过外壳1和交换器3与接线件201连接,外壳1的底部两端旋转设置有两组微型电动缸503,微型电动缸503的另一端与滑动线排502铰连接;外壳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挡板6。
其中,挡板6还包括有L形槽601、导杆602、自锁扣603和连接条604;挡板6的顶部贯穿后侧开设有两组L形槽601;L形槽601内侧底部固定设置有导杆602,导杆602外侧套设有弹簧;L形槽601内滑动设置有自锁扣603,自锁扣603的底部后侧穿过L形槽601固定设置有连接条604。
其中,外壳1的顶部通过滑槽101滑动插设有顶部插板7;顶部插板7的中间开设有两组与旋转接线条2形状吻合的插槽;顶部插板7的后侧两端设置为肩台结构。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在需要连接的时候,启动微型电动缸503进行伸展,利用微型电动缸503、滑动线排502、T形插头B501和底内架5构成滑块结构将T形插头B501和T形插头A401连接接通,实现运算,复位微型电动缸503即可将T形插头B501和T形插头A401分离断开连接。
向下拉动连接条604将自锁扣603缩入L形槽601,将顶部插板7解锁,抽出顶部插板7,将旋转接线条2翻转可以进行电路连接和快速改接,组装方便,换接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5)

1.一种运用于ARM处理器与Swich交换器分合智能架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主体为顶部和一侧开口的半包裹结构,外壳(1)的顶部两侧开设有两组滑槽(101);所述外壳(1)的顶部内侧旋转设置有两组旋转接线条(2);所述外壳(1)的内部底侧固定设置有交换器(3);所述外壳(1)的底部两侧固定设置有两组连接排(4),连接排(4)与交换器(3)连接,连接排(4)的内侧固定设置有T形插头A(401);所述外壳(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两组底内架(5);所述外壳(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挡板(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运用于ARM处理器与Swich交换器分合智能架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线条(2)还包括有接线件(201)和插接头(202);旋转接线条(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接线件(201),接线件(201)穿过旋转接线条(2)连接设置有插接头(202);旋转接线条(2)的两侧均开设有三角形通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运用于ARM处理器与Swich交换器分合智能架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内架(5)还包括有T形插头B(501)、滑动线排(502)和微型电动缸(503);底内架(5)的内部滑动设置有T形插头B(501),T形插头B(50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滑动线排(502),滑动线排(502)穿过外壳(1)和交换器(3)与接线件(201)连接,外壳(1)的底部两端旋转设置有两组微型电动缸(503),微型电动缸(503)的另一端与滑动线排(502)铰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运用于ARM处理器与Swich交换器分合智能架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还包括有L形槽(601)、导杆(602)、自锁扣(603)和连接条(604);挡板(6)的顶部贯穿后侧开设有两组L形槽(601);L形槽(601)内侧底部固定设置有导杆(602),导杆(602)外侧套设有弹簧;L形槽(601)内滑动设置有自锁扣(603),自锁扣(603)的底部后侧穿过L形槽(601)固定设置有连接条(60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运用于ARM处理器与Swich交换器分合智能架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通过滑槽(101)滑动插设有顶部插板(7);顶部插板(7)的中间开设有两组与旋转接线条(2)形状吻合的插槽;顶部插板(7)的后侧两端设置为肩台结构。
CN202120588818.5U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运用于ARM处理器与Swich交换器分合智能架构器 Active CN2145867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88818.5U CN214586709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运用于ARM处理器与Swich交换器分合智能架构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88818.5U CN214586709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运用于ARM处理器与Swich交换器分合智能架构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86709U true CN214586709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55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88818.5U Active CN214586709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运用于ARM处理器与Swich交换器分合智能架构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867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57341Y (zh) 电池盖结构
CN209659365U (zh) 终端设备
CN214586709U (zh) 一种运用于ARM处理器与Swich交换器分合智能架构器
CN209929569U (zh) 一种通用飞机用线路连接器
CN202550444U (zh) 接线盒
CN108478212A (zh) 心电导联线
CN2371685Y (zh) 防脱落电器插头
CN208926357U (zh) 心电导联线
CN210405335U (zh) 一种新型poe分离器
CN208874010U (zh) 插头互换型电力猫
CN211017605U (zh) 一种不易脱落的电源线
CN111999547A (zh) 一种智能电缆接地装置的环流监测装置
CN209374711U (zh) 一种快速门控制器快捷接线机构
CN218385067U (zh) 一种电气连接装置
CN218828194U (zh) 一种连接器卡接结构
CN218867559U (zh) 防反插加高型简牛连接器
CN218123793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插座
CN207896328U (zh) 用于电子设备上的连接器插头
CN210489874U (zh) 双排线连接器
CN210722927U (zh)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接线装置
CN220021713U (zh) 一种高效防护型多模式数据连接器
CN215732340U (zh) 具有强化卡锁功能端子护套
CN210517205U (zh) 基于电气领域的自动化电气开关
CN216485318U (zh) 线束导通测试模块及线束导通测试设备
CN213426562U (zh) 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控制电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