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85833U - 全自动高压换线串联谐振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高压换线串联谐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85833U
CN214585833U CN202121158055.7U CN202121158055U CN214585833U CN 214585833 U CN214585833 U CN 214585833U CN 202121158055 U CN202121158055 U CN 202121158055U CN 214585833 U CN214585833 U CN 214585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fixedly connected
series resonanc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5805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嘉
陈赟伟
李颖
李浩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ngche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ingche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ingche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ingche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5805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858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85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858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Relating To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全自动高压换线串联谐振,包括承载箱,承载箱背面的一边侧固定套接有低压输出套管,承载箱的背面依次固定套接有低压套管、中压套管和高压套管,承载箱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智能换线器,承载箱内壁的底部等距固定连接有三组电抗器,承载箱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盒,承载盒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励磁变压器,承载盒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串联谐振控制台,承载箱内壁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分压器,低压输出套管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低压输出线缆。本实用新型利用串联谐振控制台的设置方式,测量被试验设备的电容量并通过智能换算及接线提示软件完成谐振电抗器的组配,解决了人工估算误差问题及常规耐压试验时接线错误和接线繁琐等问题。

Description

全自动高压换线串联谐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串联谐振领域,特别涉及全自动高压换线串联谐振。
背景技术
在进行35kV及以上主设备的耐压试验时,现在市场上没有专门的全自动高压换线串联谐振,以往是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估算被试品的电容量与组配传统式串联谐振电抗器的电感量来计算谐振点,然后根据计算结果搬运摆放组配电抗器,手动连接被试品与串联谐振设备接线,接着根据试验要求升压完成耐压试验,这样的试验方法存在由于估算不准确需重新组配电抗器及重复接线、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全自动高压换线串联谐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全自动高压换线串联谐振,包括承载箱,所述承载箱背面的一边侧固定套接有低压输出套管,所述承载箱的背面依次固定套接有低压套管、中压套管和高压套管,所述承载箱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智能换线器,所述承载箱内壁的底部等距固定连接有三组电抗器,所述承载箱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盒,所述承载盒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励磁变压器,所述承载盒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串联谐振控制台,所述承载箱内壁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分压器。
优选的,所述低压输出套管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低压输出线缆,所述低压输出线缆的一端与励磁变压器电性连接,所述励磁变压器与串联谐振控制台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低压套管的内腔固定套接有两个低压线缆,其中一个所述低压线缆的一端与分压器电性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低压线缆的一端与智能换线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压套管的内腔固定套接有两个中压线缆,其中一个所述中压线缆的一端与分压器电性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中压线缆的一端与智能换线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高压套管的内腔固定套接有两个高压线缆,其中一个所述高压线缆的一端与分压器电性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高压线缆的一端与智能换线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抗器背面的顶部电性连接有第二连接导线,所述第二连接导线的一端与智能换线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抗器正面的底部电性连接有第一连接导线,所述第一连接导线的一端与励磁变压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利用串联谐振控制台的设置方式,测量被试验设备的电容量并通过智能换算及接线提示软件完成谐振电抗器的组配,解决了人工估算误差问题及常规耐压试验时接线错误和接线繁琐等问题,试验结束后生成试验报告;
(2)本实用新型利用智能换线器的设置方式,智能换线器一键自动完成谐振电抗器的串并联接线,解决了初学者接线错误、繁琐的试验接线,提高了工作效率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承载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低压输出套管;11、低压输出线缆;2、低压套管;21、低压线缆;3、中压套管;31、中压线缆;4、高压套管;41、高压线缆;5、智能换线器;6、电抗器;61、第一连接导线;62、第二连接导线;7、串联谐振控制台;8、励磁变压器;9、分压器;10、承载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全自动高压换线串联谐振,包括承载箱,承载箱背面的一边侧固定套接有低压输出套管1,承载箱的背面依次固定套接有低压套管2、中压套管3和高压套管4,承载箱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智能换线器5,智能换线器5可以一键自动完成谐振电抗器6的串并联接线,承载箱内壁的底部等距固定连接有三组电抗器6,电抗器6也叫电感器,一个导体通电时就会在其所占据的一定空间范围产生磁场,所以所有能载流的电导体都有一般意义上的感性,电抗器6主要作用为轻空载或轻负荷线路上的电容效应,以降低工频暂态过电压,改善长输电线路上的电压分布,使轻负荷时线路中的无功功率尽可能就地平衡,防止无功功率不合理流动同时也减轻了线路上的功率损失,承载箱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盒10,承载盒10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励磁变压器8,励磁变压器8是一种历次系统提供三相交流励磁电源的装置,励磁系统通过可控硅将三相电源转化为发电机转子直流电源,形成发电机励磁磁场,在此对串联谐振控制台7端电压和无功的目的,承载盒10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串联谐振控制台7,串联谐振控制台7用于测量被试品上的谐振电压,并作过压保护信号,承载箱内壁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分压器9,分压器9既可测量直流高压,又可测量交流高压的,整个设备由分压器9和测量仪表两部分组成。
低压输出套管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低压输出线缆11,低压输出线缆11的一端与励磁变压器8电性连接,励磁变压器8与串联谐振控制台7电性连接,电抗器6背面的顶部电性连接有第二连接导线62,第二连接导线62的一端与智能换线器5电性连接,电抗器6正面的底部电性连接有第一连接导线61,第一连接导线61的一端与励磁变压器8电性连接。
低压套管2的内腔固定套接有两个低压线缆21,其中一个低压线缆21的一端与分压器9电性连接,其中另一个低压线缆21的一端与智能换线器5电性连接,中压套管3的内腔固定套接有两个中压线缆31,其中一个中压线缆31的一端与分压器9电性连接,其中另一个中压线缆31的一端与智能换线器5电性连接,高压套管4的内腔固定套接有两个高压线缆41,其中一个高压线缆41的一端与分压器9电性连接,其中另一个高压线缆41的一端与智能换线器5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在进行35kV及以上主设备的耐压试验时,首先将外界电源线与相对应的低压套管2中的低压线缆21、中压套管3中的中压线缆31、高压套管4中的高压线缆41和低压输出套管1中的低压输出线缆11对应连接,然后设备上电压通过其中一个低压线缆21、其中一个中压线缆31和其中一个高压线缆41进入到分压器9上进行电压监测,然后通过其中另一个低压线缆21、其中另一个中压线缆31和其中另一个高压线缆41进入智能换线器5上,经过智能换线器5输出到电抗器6上随后输出到励磁变压期上,最后由串联谐振控制台7对设备电压监测,之后由低压输出线缆11输出,即完成对35kV及以上主设备的耐压试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全自动高压换线串联谐振,包括承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箱背面的一边侧固定套接有低压输出套管(1),所述承载箱的背面依次固定套接有低压套管(2)、中压套管(3)和高压套管(4),所述承载箱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智能换线器(5),所述承载箱内壁的底部等距固定连接有三组电抗器(6),所述承载箱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盒(10),所述承载盒(10)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励磁变压器(8),所述承载盒(10)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串联谐振控制台(7),所述承载箱内壁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分压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高压换线串联谐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输出套管(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低压输出线缆(11),所述低压输出线缆(11)的一端与励磁变压器(8)电性连接,所述励磁变压器(8)与串联谐振控制台(7)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高压换线串联谐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套管(2)的内腔固定套接有两个低压线缆(21),其中一个所述低压线缆(21)的一端与分压器(9)电性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低压线缆(21)的一端与智能换线器(5)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高压换线串联谐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套管(3)的内腔固定套接有两个中压线缆(31),其中一个所述中压线缆(31)的一端与分压器(9)电性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中压线缆(31)的一端与智能换线器(5)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高压换线串联谐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套管(4)的内腔固定套接有两个高压线缆(41),其中一个所述高压线缆(41)的一端与分压器(9)电性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高压线缆(41)的一端与智能换线器(5)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高压换线串联谐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6)背面的顶部电性连接有第二连接导线(62),所述第二连接导线(62)的一端与智能换线器(5)电性连接,所述电抗器(6)正面的底部电性连接有第一连接导线(61),所述第一连接导线(61)的一端与励磁变压器(8)电性连接。
CN202121158055.7U 2021-05-27 2021-05-27 全自动高压换线串联谐振 Active CN2145858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8055.7U CN214585833U (zh) 2021-05-27 2021-05-27 全自动高压换线串联谐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8055.7U CN214585833U (zh) 2021-05-27 2021-05-27 全自动高压换线串联谐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85833U true CN214585833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63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58055.7U Active CN214585833U (zh) 2021-05-27 2021-05-27 全自动高压换线串联谐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858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61261B (zh) 一种基于ems的储能变流器的功率均衡控制方法以及储能控制系统
Berizzi et al. 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s for DC systems
CN110824275A (zh) 一种微电网交直流母线接口变换器实证测试平台
CN106911135A (zh) 一种集中补偿、混连式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CN103078329B (zh) 海上风电场长距离220kV海缆送出无功补偿分析方法
CN110829845A (zh) 具有功率自平衡能力的电力电子变压器拓扑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08700A (zh) 一种直流微网中储能系统虚拟电池开路电压的计算方法
CN214585833U (zh) 全自动高压换线串联谐振
CN106856373A (zh) 一种谐波产生装置
CN210224973U (zh) 一种电气化铁路同相供电综合补偿装置
CN108152779A (zh)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校验系统及方法
CN103076514A (zh) 一种干式平波电抗器声级测量试验方法
Fu et al.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Flexible Low-Frequency AC Transmission in Offshore Wind Power Integration
CN205263208U (zh) 一种多功能试验平台
CN202817886U (zh) 不间断电源
CN109687484B (zh) 一种电气化铁路外部电网接入方案优化设计方法
CN109884568B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主变采样同步性校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5158618A (zh) 一种多功能试验平台
CN206977341U (zh) 一种基于iegt的双绕组大功率电机变频调速装置
CN111289938A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误差检定设备
CN110658370A (zh) 一种高压大容量svg测试电源
Bai et al. Research on Transient Hybrid Simulation of UHV AC/DC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CN216646638U (zh) 一种三相并联电抗器损耗测试系统
CN219641898U (zh) 一种模块化大功率直流负载
Netto et al. On the use of smart meter data to estimate the voltage magnitude on the primary side of distribution service transform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