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76955U - 开采盐类矿床的s型定向连通井组结构 - Google Patents

开采盐类矿床的s型定向连通井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76955U
CN214576955U CN202120528400.5U CN202120528400U CN214576955U CN 214576955 U CN214576955 U CN 214576955U CN 202120528400 U CN202120528400 U CN 202120528400U CN 214576955 U CN214576955 U CN 2145769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section
salt deposit
target
group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284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庆新
张玉龙
王政
宋华
张燕飞
张然
仝庆亮
海兰
程波
刘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Haoqiu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Haoqi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Haoqiu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Haoqi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284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769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769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769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lling And Exploitation, And Mining Machines And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采盐类矿床的S型定向连通井组结构,具有直井形式的水平定向井,还具有目标井,所述目标井包括地面以上的起始段、穿过表土层的直井段、斜向向下穿过基岩层的倾斜段以及竖向向下穿过盐矿层顶板的末段,所述倾斜段是向远离水平定向井的竖向段的方向向下延伸;所述目标井的末段在盐矿层形成溶腔,所述溶腔与所述水平定向井在盐矿层中的水平段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S型定向连通井组结构,即使所述直井段与水平定向井的间距为10米,所述末段与水平定向井的间距可达400米以上,能够减少井场占地面积,便于施工组织及生产管理,可以加快施工进度,提高了有效范围内布井数量,提高采收率。

Description

开采盐类矿床的S型定向连通井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采盐类矿床的定向连通井组结构。
背景技术
盐类矿床是盐类物质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在适宜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天然卤水和化学沉积矿床。根据盐类矿物易溶于水的特性,一般采用水溶开采,即将水作为溶剂注入矿床,将盐类物质就地溶解,转变为卤水,然后进行采集、输送。
目前,一般采用钻井水溶法开采盐类矿床。常用的钻井水溶法是单井对流水溶开采法和井组连通水溶开采法。
单井对流水溶开采法是以一口井为一个开采单元,在井内多层同心管的密闭系统中,从其中一层管内往井下注入淡水,溶解盐类矿石,生成卤水后,再利用注水余压使卤水从两层管环隙内返出地面的开采方法。
井组连通水溶开采法是以两井或多井为一个开采单元,用各种方法在井间矿层中建造溶蚀通道,然后从其中一口井注入淡水,溶解盐类矿石,生成卤水后,再利用注水余压使卤水从另一口井返出地面的开采方法。
如图1所示,是现有的定向斜井连通井组结构,具有直井形式的目标井10,然后在远处向目标井钻一口倾斜井11,使两井在开采矿层下部连通,形成初始溶解硐室,然后从其中一口井注入淡水,溶解盐类矿石,生成卤水后,再利用注水余压使卤水从另一口井返出地面。该井组结构因溶解面积太大,容易引起地面沉陷、变形,不能确保长期的安全生产,需要定期进行地面沉降观测。
如图2所示,是现有的水平井连通井组结构,具有直井形式的目标井20与水平井21,两井在开采矿层下部连通,形成初始溶解硐室,然后从其中一口井注入淡水,溶解盐类矿石,生成卤水后,再利用注水余压使卤水从另一口井返出地面。该井组结构中,水平井轨迹以下的盐类矿石无法开采,约会造成20%盐类矿石损失。上溶生产不加控制,容易上溶至矿层顶板,既影响矿石采收率,又难以发挥井组的生产潜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采盐类矿床的S型定向连通井组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占地面积大、钻井周期长、矿石采收率低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开采盐类矿床的S型定向连通井组结构,具有直井形式的水平定向井,还具有目标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井包括地面以上的起始段、穿过表土层的直井段、斜向向下穿过基岩层的倾斜段以及竖向向下穿过盐矿层顶板的末段,所述倾斜段是向远离水平定向井的竖向段的方向向下延伸;
所述目标井的末段在盐矿层形成溶腔,所述溶腔与所述水平定向井在盐矿层中的水平段相连通。
所述的开采盐类矿床的S型定向连通井组结构,其中:所述起始段向远离水平定向井的竖向段的方向弯曲。
所述的开采盐类矿床的S型定向连通井组结构,其中:所述目标井的表层套管进入基岩固井,所述目标井的技术套管下至盐矿层顶板固井,所述目标井的内套管下入盐矿层中,所述目标井的中心管进入水溶开采溶洞中。
所述的开采盐类矿床的S型定向连通井组结构,其中:所述水平定向井的表层套管进入基岩固井,所述水平定向井的技术套管下至盐矿层顶板固井,所述水平定向井的内套管下入盐矿层中。
所述的开采盐类矿床的S型定向连通井组结构,其中:所述目标井的全井井斜不超过6°。
所述的开采盐类矿床的S型定向连通井组结构,其中:所述目标井的井斜度变化率不超过1.5°/30m。
本实用新型的地面间距10m,地下间距400m,能够减少井场占地面积,便于施工组织及生产管理,可以加快施工进度,提高了有效范围内布井数量,采收率提高。本实用新型循环利用含盐尾液注入井下溶盐,解决了含盐尾液排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问题,生产成本低,有益于节能和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定向斜井连通井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水平井连通井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S型定向连通井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目标井10;倾斜井11;目标井20;水平井21;水平定向井30;起始段31;直井段32;倾斜段33;末段34;溶腔35;表土层40;基岩层41;盐矿层顶板42;盐矿层4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采盐类矿床的S型定向连通井组结构,具有直井形式的水平定向井30,还具有目标井,其中:
所述目标井包括地面以上的起始段31、穿过表土层40的直井段32、斜向向下穿过基岩层41的倾斜段33以及竖向向下穿过盐矿层顶板42的末段34,所述起始段31向远离水平定向井30的竖向段的方向弯曲,所述倾斜段33是向远离水平定向井30的竖向段的方向向下延伸,因此所述起始段31、直井段32、倾斜段33以及末段34组成一个“S”形;
所述目标井的末段34在盐矿层43形成溶腔35,所述溶腔35与所述水平定向井30在盐矿层43中的水平段相连通。
井组对接连通以后,有两种采卤方式,一是目标井注淡卤、水平定向井30出卤,二是水平定向井30注淡卤、目标井出卤。
通过采用上述S型定向连通井组结构,即使所述直井段32与水平定向井30的间距为10米,所述末段34与水平定向井30的间距可达400米以上,能够减少井场占地面积,便于施工组织及生产管理,可以加快施工进度,提高了有效范围内布井数量,提高采收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连通时间短,建设费用较低,生产的卤水浓度高,产量大,自下而上进行溶解开采,矿石采收率高等优点。
上述实施例中,目标井井身结构:表层套管进入基岩固井,技术套管下至盐矿层顶板42固井,内套管下入最下部开采盐矿层43中,中心管进入水溶开采溶洞中。
水平定向井30井身结构:表层套管进入基岩层41固井,技术套管下至盐矿层顶板42固井,内套管下入最下部开采盐矿层43中。
其中,所述目标井的全井井斜不超过6°,相邻两测点方位角变化不超过45°/30m,井斜度变化率不超过1.5°/30m。
接下来,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过程如下:
(1)施工目标井。
表层套管段:钻头φ445mm(17-1/2″),井深至基岩;φ339.72mm(13-3/8″)API表层套管下至基岩固井。
技术套管段:钻头φ311mm(12-1/4″),造斜井段造斜率i=0.1°/m,造斜井段长13m,钻进10m后进行造斜。φ244.48mm(9-5/8″)API中套管下至盐矿层顶板固井。完井后进行常规物理测井,根据测井资料校正钻井深度和矿层位置。
内套管段:钻头φ216mm(8-1/2″),造斜井段造斜率i=0.1°/m,造斜井段长13m,距离盐矿层50m进行造斜。完井后进行常规物理测井,根据测井资料校正钻井深度和矿层位置。下入φ178mm(7″)API内套管下入最下部开采盐矿层。试压合格后洗井。
中心管段:钻头φ152mm(6″),凿孔至最下部开采盐矿层中,下入φ88.9mm(3-1/2″)API中心管。安装井口装置后完井。完井后进行常规物理测井,然后进行单井对流建槽。
(2)施工水平井。
表层套管段:钻头φ445mm(17-1/2″),井深至基岩;φ339.72mm(13-3/8″)API表层套管下至基岩固井。
技术套管段:钻头φ311mm(12-1/4″),钻进至盐矿层顶板,φ244.48mm(9-5/8″)API中套管下下至盐矿层顶板固井。
内套管段:钻头φ216mm(8-1/2″),钻进至最下部开采盐矿层。造斜井段造斜率i=0.4°/m,造斜井段长225m;下入内套管φ178mm(7″)至最下部开采盐矿层。
中心管段:小于φ108mm(4-1/4″)钻头沿着矿层底板向第二靶点钻进,直至与目标井的顺利连通。连通后提出目标井中心管,进行对井组连通建槽。
(3)水平对接井组中,首先施工目标井,完成后下入φ88.9mm(3-1/2″)×6.45API中心管至首采层下部。安装井口装置进行单井对流建槽,建成一个直径约为2m的盐槽,以提高定向水平井对接中靶概率。
定向水平井的水平段应在盐矿层中下部推进,并确保水平段长度不少于250m。定向水平井不下入中心管,为防止结晶堵管,上部井段应下入降咸配水管,配水管选用φ73mm(2-7/8″)油管。
(4)采卤泵和输卤泵设置在同一泵站内。淡卤罐中的淡卤水(含盐尾液)经采卤泵加压后通过注水管道输往盐井的盐矿层溶腔,溶解盐矿层形成卤水,采出的卤水经回卤管道送入储卤罐。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开采盐类矿床的S型定向连通井组结构,具有直井形式的水平定向井,还具有目标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井包括地面以上的起始段、穿过表土层的直井段、斜向向下穿过基岩层的倾斜段以及竖向向下穿过盐矿层顶板的末段,所述倾斜段是向远离水平定向井的竖向段的方向向下延伸;
所述目标井的末段在盐矿层形成溶腔,所述溶腔与所述水平定向井在盐矿层中的水平段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采盐类矿床的S型定向连通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段向远离水平定向井的竖向段的方向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采盐类矿床的S型定向连通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井的表层套管进入基岩固井,所述目标井的技术套管下至盐矿层顶板固井,所述目标井的内套管下入盐矿层中,所述目标井的中心管进入水溶开采溶洞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采盐类矿床的S型定向连通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定向井的表层套管进入基岩固井,所述水平定向井的技术套管下至盐矿层顶板固井,所述水平定向井的内套管下入盐矿层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采盐类矿床的S型定向连通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井的全井井斜不超过6°。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开采盐类矿床的S型定向连通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井的井斜度变化率不超过1.5°/30m。
CN202120528400.5U 2021-03-12 2021-03-12 开采盐类矿床的s型定向连通井组结构 Active CN2145769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28400.5U CN214576955U (zh) 2021-03-12 2021-03-12 开采盐类矿床的s型定向连通井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28400.5U CN214576955U (zh) 2021-03-12 2021-03-12 开采盐类矿床的s型定向连通井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76955U true CN214576955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19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28400.5U Active CN214576955U (zh) 2021-03-12 2021-03-12 开采盐类矿床的s型定向连通井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769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2576A (zh) * 2022-05-23 2022-08-19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水平井分段式洗井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2576A (zh) * 2022-05-23 2022-08-19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水平井分段式洗井工艺
CN114922576B (zh) * 2022-05-23 2023-10-20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水平井分段式洗井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98463B (zh) 天然气水合物大井眼多分支径向水平井完井方法
CN104694746B (zh) 一种离子吸附型稀土原地浸矿的方法及其浸矿系统
CN102979498B (zh) 一种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系统
CN102587980B (zh) 多夹层盐穴储气库及其建造方法
CN110043312B (zh) 一种注浆充填地表沉降范围的控制方法
CN110295901A (zh) 一种地浸采矿方法及系统
CN102828777A (zh) 双竖井水平对接盐穴储库建造方法
CN104533287A (zh) 一种钻鱼刺状多级分支水平井页岩气储层钻完井和增产系统
CN101126316A (zh) 一种长壁综采回收房式开采煤柱的方法
CN112443307B (zh) 低渗多层砂岩铀矿的地浸开采方法
CN103835729A (zh) 深部长距离巷道围岩地面预注浆加固工艺
CN104569352A (zh) 奥灰顶部充填带结构判别指标及确定方法
CN108086957A (zh) 一种双煤层u型煤层气井施工的方法
CN104975868A (zh) 基于定向钻进的顶板高位走向大直径长钻孔瓦斯抽采方法
CN104912485A (zh) 一种页岩气层径向喷射钻井与体积压裂联作的完井方法
CN106050234A (zh)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对地下水进行保护的施工工艺
CN108316948A (zh) 一种富水软弱地层突水突泥后的注浆处治方法
CN103161434A (zh) 一种页岩气等低渗透油气藏开采方法
CN109854297A (zh) 一种基于定向钻探工艺的小煤窑采空区注浆方法
CN104370508A (zh) 一种煤矿底板岩体注浆加固方法及注浆浆液
CN104790918A (zh) 复杂地形条件下丛式井与水平井联合地面开采煤层气方法
CN108843394A (zh) 盐穴储气库丛式井钻井方法
CN214576955U (zh) 开采盐类矿床的s型定向连通井组结构
CN103422813B (zh) 单井眼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系统及钻井方法
CN212716560U (zh) 一种地下晶间卤水抽采的井身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