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74117U - 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外墙施工缝防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外墙施工缝防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74117U
CN214574117U CN202022717699.7U CN202022717699U CN214574117U CN 214574117 U CN214574117 U CN 214574117U CN 202022717699 U CN202022717699 U CN 202022717699U CN 214574117 U CN214574117 U CN 2145741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water
section
construction
new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1769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瑞
郭媛
刘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20 Smelter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20 Smelter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20 Smelter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20 Smelter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1769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741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741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741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外墙施工缝防水结构,包括:原有外墙,其具有接地段和固接于所述接地段上方的衔接段,所述衔接段由所述原有外墙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缺口;新建外墙,其与所述衔接段远离所述接地段的一端固接,且所述新建外墙的宽度等于所述接地段的宽度;超前止水包,其固接于所述缺口,所述超前止水包的长度大于所述缺口的长度。本申请中,通过延长渗水路径,采用超前止水包和遇水膨胀止水条等常规防水材料,便可达到新建工程施工缝止水钢板式的防水效果;与常规采用的事后灌浆堵漏方法相比,该施工结构在再建时即可完成,属于事前控制,且施工结构较为简便,成本也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外墙施工缝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次建筑施工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外墙施工缝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地下室外墙渗漏一直是建筑工程难以克服的质量通病,尤其是施工缝处渗漏现象较为普遍。对常规新建地下室工程而言,通常采用施工缝处预埋止水钢板延长渗水路径的方法来达到防水的效果。而对改造工程而言,新老结构施工缝交接处已无法预埋止水钢板,导致地下室外墙施工缝处渗漏现象更为严重。
在具体施工改造过程中,通常采用施工缝处预埋遇水膨胀止水条的方式来达到外墙防水效果,但遇水膨胀止水条防水性能差、耐老化性不足,很难形成长期稳定的防水效果。该施工结构不能彻底解决新老结构施工缝处渗漏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外墙施工缝防水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二次施工时接缝处渗漏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外墙施工缝防水结构,包括:
原有外墙,其具有接地段和固接于所述接地段上方的衔接段,所述衔接段由所述原有外墙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缺口;
新建外墙,其与所述衔接段远离所述接地段的一端固接,且所述新建外墙的宽度等于所述接地段的宽度;
超前止水包,其固接于所述缺口,所述超前止水包的长度大于所述缺口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缺口开设于所述原有外墙的迎水面。
优选地,所述超前止水包与所述衔接段之间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
优选地,所述新建外墙与所述衔接段之间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
优选地,所述超前止水包凸出于所述原有外墙的表面,且所述超前止水包同时覆盖所述衔接段和至少部分所述新建外墙。
优选地,所述缺口的长度与所述接地段的宽度相等,所述超前止水包的长度为缺口长度的两倍,所述超前止水包的厚度与所述接地段的宽度相等。
优选地,所述衔接段远离所述接地段的一端设置有凸条/凹槽,所述新建外墙靠近所述衔接段的一端设置有凹槽/凸条,所述凸条陷入所述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原有外墙的基础上开设一缺口,且在缺口处安装固定超前止水包,且该超前止水包的长度大于缺口的长度,因此,可以很大程度上隔绝水流至再建外墙的接缝处。此为该再建外墙提供第一道防水保险。
2、接缝面的高度高于缺口的高度,使得水流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无法到达接缝面,以此进一步降低再建外墙发生渗水的可能性。缺口的长度方向与接缝面垂直,水从缺口流至接缝面的难度更大,发生渗水的可能性更低。此为该再建外墙提供第二道防水保险。
3、在缺口和接缝面两处分别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即使有少部分水透过了超前止水包达到缺口,这时缺口处的遇水膨胀止水条会的体积进一步增大,充满衔接段与超前止水包之间的缝隙,使其连接更加紧密,水流穿过的可能性更低;同理,在新建外墙与原有外墙的接缝面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也可进一步提高其防水性能。以此为该再建外墙提供第三道防水保险。
4、通过延长渗水路径,采用超前止水包和遇水膨胀止水条等常规防水材料,便可达到新建工程施工缝止水钢板式的防水效果;与常规采用的事后灌浆堵漏方法相比,该施工结构在再建时即可完成,属于事前控制,且施工结构较为简便,成本也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施工缝防水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
10、新建外墙;
20、原有外墙;21、衔接段;21a、缺口;22、接地段;
30、超前止水包;
40、遇水膨胀止水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外墙施工缝防水结构,包括:
原有外墙20,其具有接地段22和固接于所述接地段22上方的衔接段21,所述衔接段21由所述原有外墙20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缺口21a;
新建外墙10,其与所述衔接段21远离所述接地段22的一端固接,且所述新建外墙10的宽度等于所述接地段22的宽度;
超前止水包30,其固接于所述缺口21a,所述超前止水包30的长度大于所述缺口21a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在原有外墙20的基础上开设一缺口21a,且在缺口21a处安装固定超前止水包30,且该超前止水包30的长度大于缺口21a的长度,因此,可以很大程度上隔绝水流至再建外墙的接缝处,为该再建外墙提供第一道防水保险。
所述缺口21a开设于所述原有外墙20的迎水面。
缺口21a开设在迎水面,即是说超前止水包30也设置于原有外墙20的迎水面,正对水流方向,进一步提高其防水效果。
所述超前止水包30与所述衔接段21之间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40。
所述新建外墙10与所述衔接段21之间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40。
可以明显得出的是,新建外墙10与原有外墙20的接缝面与缺口21a相接且该接缝面的高度高于缺口21a的高度。因此,水流需要首先经过超前止水包30,而后经过缺口21a,最后经过接缝面才可达到外墙的内壁产生渗水情况,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接缝面的高度高于缺口21a的高度,使得水流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无法到达接缝面,以此进一步降低再建外墙发生渗水的可能性。而在本实施例中,缺口21a的长度方向与接缝面垂直,水从缺口21a流至接缝面的难度更大,发生渗水的可能性更低。以此为该再建外墙提供第二道防水保险。
同时,本实施例中还在缺口21a和接缝面两处分别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40,即使有少部分水透过了超前止水包30达到缺口21a,这时缺口21a处的遇水膨胀止水条40会的体积进一步增大,充满衔接段21与超前止水包30之间的缝隙,使其连接更加紧密,水流穿过的可能性更低;同理,在新建外墙10与原有外墙20的接缝面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40也可进一步提高其防水性能。以此为该再建外墙提供第三道防水保险。
所述超前止水包30凸出于所述原有外墙20的表面,且所述超前止水包30同时覆盖所述衔接段21和至少部分所述新建外墙10。
超前止水包30突出于原有外墙20表面,超前止水包30直接隔绝水流,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水流直接接触缺口21a;同时由于超前止水包30同时覆盖住衔接段21和部分新建外墙10,即同时覆盖住了新建外墙10与原有外墙20的接缝面以及缺口21a两处,使得水流无法直接接触两新旧外墙接缝面,杜绝了发生渗水的情况。
所述缺口21a的长度与所述接地段22的宽度相等,所述超前止水包30的长度为缺口21a长度的两倍,所述超前止水包30的厚度与所述接地段22的宽度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缺口21a的长度与接地段22的宽度均为300mm,同时超前止水包30的厚度也为300mm,而超前止水包30的长度为600mm,使得超前止水包30可同时完全覆盖缺口21a和新旧外墙的接缝面,进而提高其防水性能。
所述衔接段21远离所述接地段22的一端设置有凸条/凹槽,所述新建外墙10靠近所述衔接段21的一端设置有凹槽/凸条,所述凸条陷入所述凹槽。
当衔接段21设置凸条时,新建外墙10设置凹槽;当衔接段21设置凹槽时,新建外墙10设置凸条;或者在衔接段21和新建墙体分别同时设置凸条和凹槽。当衔接段21与新建外墙10连接时,凸条嵌入凹槽,可增加其连接强度,使连接更紧密。
总的来说,本实施例通过延长渗水路径,采用超前止水包30和遇水膨胀止水条40等常规防水材料,便可达到新建工程施工缝止水钢板式的防水效果;与常规采用的事后灌浆堵漏方法相比,该施工结构在再建时即可完成,属于事前控制,且施工结构较为简便,成本也较低。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外墙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原有外墙,其具有接地段和固接于所述接地段上方的衔接段,所述衔接段由所述原有外墙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缺口;
新建外墙,其与所述衔接段远离所述接地段的一端固接,且所述新建外墙的宽度等于所述接地段的宽度;
超前止水包,其固接于所述缺口,所述超前止水包的长度大于所述缺口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外墙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开设于所述原有外墙的迎水面。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外墙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前止水包与所述衔接段之间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外墙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外墙与所述衔接段之间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
5.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外墙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前止水包凸出于所述原有外墙的表面,且所述超前止水包同时覆盖所述衔接段和至少部分所述新建外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外墙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长度与所述接地段的宽度相等,所述超前止水包的长度为缺口长度的两倍,所述超前止水包的厚度与所述接地段的宽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外墙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段远离所述接地段的一端设置有凸条或凹槽,所述新建外墙靠近所述衔接段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或凸条,所述凸条陷入所述凹槽。
CN202022717699.7U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外墙施工缝防水结构 Active CN2145741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17699.7U CN214574117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外墙施工缝防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17699.7U CN214574117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外墙施工缝防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74117U true CN214574117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24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17699.7U Active CN214574117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外墙施工缝防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741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2009A (zh) * 2022-02-19 2022-04-29 北京中瑞祥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2009A (zh) * 2022-02-19 2022-04-29 北京中瑞祥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
CN114412009B (zh) * 2022-02-19 2024-05-28 中瑞祥合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574117U (zh) 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外墙施工缝防水结构
CN106638337A (zh) 预制混凝土涵管、预制综合管廊和综合管廊的维修方法
CN214460602U (zh) 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底板施工缝防水结构
CN211174142U (zh) 一种盾构隧道与车站接口的防水结构
CN203654328U (zh) 一种装配式止水结构
CN214939858U (zh) 一种混凝土水坝接缝的防水构造
CN105780940A (zh) 建筑物伸缩缝防渗漏结构
CN210049292U (zh) 一种建筑用超前止水浇带结构
CN112687180A (zh) 新旧混凝土接缝防水结构模型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CN209891254U (zh) 一种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水结构
CN109183847B (zh) 一种地下预制管廊
CN211006775U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止水结构
CN206308631U (zh) 预制混凝土涵管和预制综合管廊
CN214168804U (zh) 涵洞及其涵身结构
CN212866068U (zh) 一种新旧地下室底板交接结构
CN209891243U (zh) 一种地下管廊预制管廊缝隙之间的止水结构
CN211080323U (zh) 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的堵漏结构
CN211735534U (zh) 一种地下室施工缝部位防渗维修结构
CN206495357U (zh) 装配式墙体防裂缝结构
CN216844730U (zh) 一种用于烟道反坎的密封防渗漏结构
CN218027149U (zh) 一种框架桥变形缝的防水结构
CN213653810U (zh) 一种顶板后浇带防水构造
CN213477237U (zh) 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
CN217783529U (zh) 一种盾构隧道接缝非对称防水结构
CN210031835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接缝封堵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