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49522U - 一次性骨穿孔牵引埋线针 - Google Patents

一次性骨穿孔牵引埋线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49522U
CN214549522U CN202023096458.1U CN202023096458U CN214549522U CN 214549522 U CN214549522 U CN 214549522U CN 202023096458 U CN202023096458 U CN 202023096458U CN 214549522 U CN214549522 U CN 214549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needle
interior
traction
b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9645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309645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49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49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495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骨穿孔牵引埋线针,涉及外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内筒座、外针筒和内针筒,所述内针筒的尾部固定安装有内筒座,所述内筒座的下端一体成型有凸起圆柱,所述凸起圆柱与外针筒套接连接,所述外针筒和内针筒均为中空设计,所述外针筒套设在内针筒外部。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针芯和内针筒的巧妙设计能够有效的在不对人体组织进行大创面破坏的情况下,进行韧带黏连、埋线、骨穿孔减压、骨关节牵引、复位、组织活检、组织积液排出等作用;结合传统中医的治疗方法,在完成初步病症诊断后,可以用本一次性骨穿孔牵引埋线针能够快速、精确的针对性治疗,达到同一治疗装置实现多种功能的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一次性骨穿孔牵引埋线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次性骨穿孔牵引埋线针。
背景技术
“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这种良好状态有赖于机体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有赖于褚多调节系统对内环境稳定的维持,故健康的动物应具备有强壮的身体素质、健全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各器官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维持着正常的协调关系而机体与变化着的外界环境也保持着相对平衡,即内外平衡;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的机体稳态破坏和代谢、机能、结构的损伤,是机体通过抗损伤反应与致病因子及损伤作斗争的生命过程,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体内有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与体征,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
目前人们用筋膜软组织法对疾病干预治疗时,一般用到的筋膜软组织松解可能会对人体组织进行大创面积的损伤破坏,损伤疗效大于治疗作用,而且一般不能对患者进行快速和精确性治疗,给医师和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次性骨穿孔牵引埋线针。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次性骨穿孔牵引埋线针,包括包括内筒座、外针筒和内针筒,所述内针筒的尾部固定安装有内筒座,所述内筒座的下端一体成型有凸起圆柱,所述凸起圆柱与外针筒套接连接,所述外针筒和内针筒均为中空设计,所述外针筒套设在内针筒外部,所述内针筒的针尖开设有弧形刃口,所述内针筒内部套设有针芯,所述针芯的尾部固定连接有针芯座,所述针芯座内部上端中央位置一体成型有卡接圆柱,所述卡接圆柱与内筒座上端中央位置开设的圆孔卡接。
优选的,所述针芯的针尖部位的形状为锥形、三棱形或子弹头形。
优选的,所述内针筒的针尖部位的形状与针芯一致。
优选的,所述针芯靠近针尖的上端一体成型有攻丝结构或非攻丝结构。
优选的,所述内筒座的上部一体成型对称为提拉片,所述内筒座的下部一体成型对称为弧形。
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针芯和内针筒的巧妙设计能够有效的在不对人体组织进行大创面破坏的情况下,进行韧带黏连、埋线、骨穿孔减压、骨关节牵引、复位、组织活检、组织积液排出等作用;结合传统中医的治疗方法,在完成初步病症诊断后,可以用骨穿孔牵引埋线针能够快速、精确的针对性治疗,达到同一治疗装置实现多种功能的治疗效果。
自体免疫调控机制:机体细胞碎片、大分子物质进入筋膜毛细淋巴管,再进入淋巴管,后进入中枢淋巴器官,激活特异免疫反应,通过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清除变性细胞。
筋膜针刺疗法肌筋膜松解起效机理同时具有前述各种机制,与此同时针刺体系更强调对神经调控的因素,针刺体系认为,通过针刺方法释放筋膜内的张应力,进而改变了神经系统内分泌工作的力学环境,力学环境的改变影响了本体感受器-神经功能,从而起到干预疾病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次性骨穿孔牵引埋线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次性骨穿孔牵引埋线针的针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次性骨穿孔牵引埋线针的内针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次性骨穿孔牵引埋线针的外针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外针筒;2、内针筒;3、针芯;4、内筒座;401、凸起圆柱;5、针芯座;501、卡接圆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释:
如图1-图4所示,一次性骨穿孔牵引埋线针,包括内筒座4、外针筒1和内针筒2,内针筒2的尾部固定安装有内筒座4,内筒座4内部中央位置开设有与内针筒2和针芯3相配合的通孔,内筒座4的下端一体成型有凸起圆柱401,凸起圆柱401用于与外针筒1套接配合,使外针筒1进行固定,凸起圆柱401与外针筒1套接连接,外针筒1和内针筒2均为中空设计,外针筒1内部开设的孔直径大于内针筒2的外直径,外针筒1套设在内针筒2外部,内针筒2的针尖开设有弧形刃口,便于和针芯3一起针刺到筋膜,内针筒2内部套设有针芯3,针芯3用于针刺到筋膜松解埋线,针芯3的尾部固定连接有针芯座5,针芯座5便于手术人员取下针芯3,针芯座5内部上端中央位置一体成型有卡接圆柱501,卡接圆柱501内部开设有与针芯3配合的小孔,针芯3的尾部通过小孔与针芯座5内部上端固定连接,卡接圆柱501与内筒座4上端中央位置开设的圆孔卡接,内筒座4的上端中央位置开设有与卡接圆柱501配合的圆孔,卡接圆柱501和圆孔进行卡接,使针芯座5与内筒座4进行卡接固定,针芯3的针尖部位的形状为锥形、三棱形或子弹头形,无论是锥形、三棱形或子弹头形,内针筒2的针尖部位的形状与针芯3保持一致,便于针芯3与内针筒2配合,内针筒2的针尖部位的形状与针芯3一致,针芯3靠近针尖的上端一体成型有攻丝结构或非攻丝结构,便于针芯3针刺到人体筋膜,内筒座4的上部一体成型对称为提拉片,内筒座4的下部一体成型对称为弧形,便于手术人员操作。
内针筒2可以松解粘连病变组织,筋膜埋线增强刺激本体感受器时间,神经内分泌免疫的网络调节;针芯3可以对骨关节牵引复位,纠正小关节紊乱,调节人体局部或整体框架,神经小体和本体感受器分布最多的部位皮肤内在关节和骨膜,因此牵引复位震动调节人体神经,解除压迫卡压;非螺纹针芯3骨穿孔,刺骨、骨减压、引流解除骨局部高压症,恢复骨内血流,使机体体液平衡;本一次性骨穿孔牵引埋线针可以一次性做到骨穿孔、牵引复位、埋线,即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又提高了临床疗效。
工作原理:使用时,皮肤外科消毒,铺洞巾,取下外针筒1,用针芯3的针尖针刺到皮下组织,针芯3和内针筒2穿刺到人体组织可以先到达筋膜松解粘连、减张、减压、埋线穴位、经络刺激、促进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吞噬刺激神经小体和本体感受器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机制产生生物学效应;神经小体和本体感受器向外分布到皮肤,向内止于骨,因此,操作时一次性做到疗效最大化,在筋膜松解、埋线操作完成的同时,向深部骨组织穿刺,外针筒1针尖到达骨皮质,针芯3骨穿孔、牵引机械性的刺激,一次性操作,操作完成后,退出针芯3和针芯座5,将内针筒2的上端与导管连接,负压吸引,引流产生生物学效应。
损伤与修复,机体抗损伤与抗修复的过程,损伤会引起组织张压力的改变,在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会影响整个机体,让体液循环受阻,因此减张、减压能够快速恢复循环功能,加速机体修复的过程;损伤第一、是对机体健康组织的损伤针刺干预对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的调节,第二、针刺患病部位的在损伤针刺干预对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的调节;不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的时间不同,例如,软组织损伤修复一般为7-14天,骨组织一般为3个月到2年,机体抗损伤与抗修复是因为个体体质存在差异,因此我们一次性骨穿孔牵引埋线针刺使机体全身释放修复因子和修复损伤组织,同时调节全身免疫,因此,一次性骨穿孔牵引埋线针可以一次性操作完成最小的损伤,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我们筋膜相关理论的了解,现在我们回到筋膜针刺之筋膜松解原理机制,我们系统介绍一下整个筋膜外治的机制,我们总结为以下个方面:
(1)炎症因子作用机制
A、针刺作为一物理性损伤方式,致使局部损伤组织产生各种炎症因子,组织间液改变,引起局部调控,全身反应。
B、损伤因子可促进局部结缔组织中干细胞增殖与分化加强。
C、增殖的干细胞作用:促进局部修复;提升整个机体功能,在分化前扩散到全身,增大全身活化干细胞浓度。
(2)机械牵拉力学因素促进干细胞增殖
针刺产生的机械牵拉形成对细胞膜的张力,可促进细胞膜Ca2+ 开放,细胞内Ca2+深度增加可促使细胞分裂增殖活动增强,因此可使局部干细胞密度增加,为进一步分化成功能细胞提供较高密度的细胞源。
同理,这些干细胞也可以扩散到全身,改善整个机体状况。
神经反射调控机制
A、脊髓层面。
感觉神经冲动经脊神经节到脊髓后角,通过中间神经元,或直接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感觉中间神经元,提高它们的兴奋阈值,起到两种作用:
一是镇痛:外源性的神经信息在传入相应的脊髓节段时会对内源性的产生屏蔽作用;二是解痉:经脊髓反射对肌肉的张力产生反射性松弛作用。
大脑层面
a、发出下行纤维抑制痛觉传导
感觉神经冲动经脊髓皮质束到达丘脑换元后,向皮层、边缘系统及皮层下结构发出冲动,再由这些结构向丘脑发出冲动,阻断上行伤害刺激向皮层传导。
b、调动内脏反射机制
伤害性刺激信号经皮层、边缘系统及皮层下结构整合反应后,向丘脑下部发出冲动,激发下丘脑分泌各种激素,调节交感、副交感的兴奋性,以调节内脏活动,调节机体代谢,镇痛
交感神经功能:调节器官本身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代谢、修复、再生)。
副交感功能:调整内脏的功能性活动(分泌、蠕动)。
下丘脑功能:其神经内分泌激素调整整个机体状况。
c、网状脊髓束下行信号调节肌张力。
自体调控分为快中慢三种方式:快速调控为神经反射调控:通过感觉神经→脊髓→丘脑→边缘系和皮层神经的反射性调控为快调控;中速调控为神经内分泌调控:通过感觉神经→脊髓→丘脑、边缘系、丘脑下部→神经内分泌调控为中速调控;慢速调控为免疫调控:通过淋巴→中枢淋巴器官→免疫因子的调控为慢速调控。
本体感觉是在中枢的总控制下,各级神经,肌肉,肌腱,韧带骨骼,以及各种激素,酶参与下的运动控制能力的自身的感觉不仅指平衡能力,比如患者喝水的动作是位置感觉,运动感觉与负重感觉的综合运动控制的本体感觉,与平衡无关。
本体感觉的管理系统
本体感觉通过三个水平进行管理:关节部位传入脊髓一条件反射一处理模式运动、小脑+前庭-中级水平管理和中枢神经系统-高级水平管理。
运动控制活动的信号传输分三个水平进行:关节部位传入速度:速度恰好为20-30毫秒;小脑部位+前庭中级传输速度50毫秒;中枢神经系统传输速度最慢,为100毫秒。
本体感受器:1、肌梭神经元一运动感觉;2、高尔基小体-肌腱两端-负重感觉;3、帕奇尼小体一韧带关节两端-位置感觉。
运动感觉:肌梭神经元感受器感知肌肉及肢体的运动速度,称为运动感觉;负重感觉高尔基小体在肌腱的两端感知肢体和关节的负重变化,所以叫负重感觉。
本体感受器:位于肌肉内部的感受器采集到了数据,然后沿着神经回路最终上报给了大脑综合分析;它们位于骨骼肌、肌腱、关节囊和韧带等;它们能感受在运动中由于拉伸而造成的压力、张力变化。使人体感受到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和运动的变化等。
分类:a:按所在部位和刺激的来源分:外感受器:分布于皮肤、粘膜;内感受器:分布于心脏、血管等处;本体感受器:分布于肌、肌腱、关节和内耳;b:按其特化程度分:普通感受器:感受痛、温度、触觉特殊感受器:感受嗅、视、听、平衡;感受器:是机体接受内、外界环境各种刺激的组织结构;感觉器:是特殊感受器及其辅助结构的总称;外部感受器一般: 皮肤黏膜等接受痛、温、触、压等刺激。
骨内分泌、骨免疫相关理论:
骨骼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动态的系统,在机械应力和重力作用下不断被重塑。
骨骼系统新型内分泌功能:
骨、脂肪和肠道等一些非经典的内分泌组织器官近年来被发现具有重要内分泌功能。既往研究认为骨骼的主要功能包括:机械支持、保护重要器官、提供造血微环境、参与钙磷代谢。近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骨骼不仅是接受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惰性器官",而且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内分泌器官"。骨骼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如骨调节蛋白、生长因子、脂肪因子、细胞因子、活性多肽和激素等,能通过自分泌、旁分泌的方式调节骨的代谢,也能以远距分泌的方式作用于胰腺、肝脏、肾脏、骨骼肌、大脑、睾丸等靶器官或组织,发挥相应的生物学作用。骨内分泌包括两方面的生理病理作用:一方面是骨骼系统通过合成分泌一些新型的内分泌激素对其它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活动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如骨骼产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通过血循环作用于靶器官肾调节磷代谢;骨骼合成分泌骨钙素调节糖脂代谢和雄性激素的产生等;另一方面,胰岛、脂肪或者一些肿瘤组织通过胰岛素、瘦素、PTHrP等调节成骨和破骨细胞功能而调节骨骼的塑造和重建。骨代谢、糖代谢、脂代谢和机体能量代谢组成复杂的内分泌网络精细调控机体的多种生理活动,该网络的失衡是骨质疏松症、钙磷代谢紊乱、糖尿病、肥胖和肿瘤骨转移等多种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近年来研究证实骨与胰腺之间存在反馈环路,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促进骨形成;骨组织可通过向循环中释放游离细胞因子,从而促进胰岛素和脂联素分泌,调控糖的代谢。
骨免疫学发展:
骨免疫学是研究骨骼和免疫系统之间共同分子和相互作用的跨学科领域,其内容涵盖骨骼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诸多方面,在骨髓中免疫系统与骨骼系统两个系统的关键细胞直接相互作用,同时又通过转录因子、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等发生间接联系。骨组织构成了骨免疫系统。骨免疫作用并不局限于免疫系统对骨代谢的单向影响,骨细胞也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包括骨祖细胞在造血干细胞调节中的作用以及成骨细胞介导的骨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免疫细胞和骨细胞共同起源于骨髓,从起始、成熟到活化,存在着相互影响.免疫细胞和骨细胞间通过许多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相互作用,调节骨代谢平衡,存在共同的骨代谢转录因子和信号转导途径,骨免疫学研究发展迅速,T细胞与破骨细胞关系的建立标志着骨免疫学的开端,RANKL/RANK/OPG信号通路是连接骨骼系统与免疫系统的重要纽带,多种细胞因子及受体通过调节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功能参与骨代谢。
因此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骨免疫相互作用并不局限于免疫系统对骨代谢的单向作用,骨细胞亦能调节免疫系统。骨免疫学领域的研究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通过对骨免疫学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为众多疾病临床干预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5)

1.一次性骨穿孔牵引埋线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座(4)、外针筒(1)和内针筒(2),所述内针筒(2)的尾部固定安装有内筒座(4),所述内筒座(4)的下端一体成型有凸起圆柱(401),所述凸起圆柱(401)与外针筒(1)套接连接,所述外针筒(1)和内针筒(2)均为中空设计,所述外针筒(1)套设在内针筒(2)外部,所述内针筒(2)的针尖开设有弧形刃口,所述内针筒(2)内部套设有针芯(3),所述针芯(3)的尾部固定连接有针芯座(5),所述针芯座(5)内部上端中央位置一体成型有卡接圆柱(501),所述卡接圆柱(501)与内筒座(4)上端中央位置开设的圆孔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骨穿孔牵引埋线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3)的针尖部位的形状为锥形、三棱形或子弹头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骨穿孔牵引埋线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筒(2)的针尖部位的形状与针芯(3)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骨穿孔牵引埋线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3)靠近针尖的上端一体成型有攻丝结构或非攻丝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骨穿孔牵引埋线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座(4)的上部一体成型对称为提拉片,所述内筒座(4)的下部一体成型对称为弧形。
CN202023096458.1U 2020-12-21 2020-12-21 一次性骨穿孔牵引埋线针 Active CN214549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96458.1U CN214549522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次性骨穿孔牵引埋线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96458.1U CN214549522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次性骨穿孔牵引埋线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49522U true CN214549522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65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96458.1U Active CN214549522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次性骨穿孔牵引埋线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495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uo et al. A review of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reatment in spinal cord injury
CN103284878B (zh) 智能化按摩机
CN105477782B (zh) 电荷增强神经电刺激系统
US8843202B2 (en) Occipital neuromodulation method
Boldt The effects of music therapy o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hysical comfort, and exercise endurance of bone marrow transplant patients
ATE537872T1 (de) Gerät zur behandlung von neurologischen störungen mit chronisch adaptiver gehirn-stimulation in abhängigkeit von lokalen biopotentialen
CN104203192B (zh) 用于振动刺激的振动模式
CN202568829U (zh) 智能化按摩机
Zhou et al. Neuroanatomic basis of acupuncture points
CN214549522U (zh) 一次性骨穿孔牵引埋线针
RU2329029C1 (ru)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близорукости
RU2410076C1 (ru)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моторно-вегетативных нарушений
CN110279555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多功能按摩椅
RU2334458C2 (ru)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эректильной дисфункции
Gao et al. Effect of epidur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severely affected forelimb reaching and grasping function
CN213552208U (zh) 一种颅骶骨穿刺针
CN112336440A (zh) 一种超声螺纹针骶髂关节开路复位装置
RU2235565C1 (ru) Способ воздействия на организм человека
RU161797U1 (ru) Прибор для стимуляции выходов черепно-мозговых нервов в полости рта
Schalow Human neurophysiology and movement-based learning for repairing the human brain
Moore FRACTURE OF THE BASE OF THE SKULL WITH ESCAPE OF CEREBROSPINAL FLUID FROM THE EAR. THE EFFECT OF ATROPIN AND EPINEPHRIN UPON THE SECRETION¹
US20230285466A1 (en) Therapeutic agent for nerve damage
CN118022170A (zh) 基于脑机接口的排尿困难患者康复训练和评估方法
Shanghai ACUPUNCTURE ANESTHESIA: AN ANESTHETIC METHOD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N116546977A (zh) 神经障碍的治疗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