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46694U - 一种林业害虫诱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林业害虫诱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46694U
CN214546694U CN202120379591.3U CN202120379591U CN214546694U CN 214546694 U CN214546694 U CN 214546694U CN 202120379591 U CN202120379591 U CN 202120379591U CN 214546694 U CN214546694 U CN 2145466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ing rod
trapping device
base
beve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795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3795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466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466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466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林业害虫诱捕装置,包括底座和底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一,所述连接柱一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驱动源,所述旋转驱动源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柱二,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海绵,具备了带动诱捕装置进行圆周运动,因扇叶的转动将海绵中能够吸引蚊虫的气味进行传播并将蚊虫吸引过来,从而使得蚊虫被海绵中的杀虫药毒死、杀虫效果更佳,解决了传统的害虫的处理方式为直接使用化学农药喷洒在植物表面、容易造成自然环境被破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林业害虫诱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害虫诱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林业害虫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害虫对林业的危害是林业生产的一个重大问题,仅我国现有的害虫就有几万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依靠化学防治方法如大量的使用化学农药喷洒在植物表面对害虫进行控制,但是长期使用大量化学农药,使林木表面残留大量农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且极为容易对自然环境造成损害,造成了一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业害虫诱捕装置,具备了带动诱捕装置进行圆周运动,因扇叶的转动将海绵中能够吸引蚊虫的气味进行传播并将蚊虫吸引过来,从而使得蚊虫被海绵中的杀虫药毒死、杀虫效果更佳,解决了传统的害虫的处理方式为直接使用化学农药喷洒在植物表面、容易造成自然环境被破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业害虫诱捕装置包括底座和底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一,所述连接柱一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驱动源,所述旋转驱动源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柱二,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海绵,两个所述连接柱二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六,所述连接杆六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底板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底板通过螺纹与连接杆六表面所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一与固定柱二,所述固定柱一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柱二的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一,所述锥形齿轮一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固定杆穿过且与之转动连接的通孔,所述锥形齿轮一的侧面啮合有锥形齿轮二,所述锥形齿轮二的表面开设有通口,所述锥形齿轮二通过通口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四,所述连接杆四的轴臂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五,所述连接杆四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二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和太阳能板,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板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旋转驱动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表面开设有两个通槽,所述底座通过两个通槽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钉。
优选的,所述旋转驱动源为电机,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优选的,所述扇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扇叶呈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驱动源的驱动轴带动诱捕装置进行圆周运动,因扇叶的转动将海绵中能够吸引蚊虫的气味进行传播并将蚊虫吸引过来,因海绵中有杀虫剂从而使得蚊虫被海绵中的杀虫药毒死。
二、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驱动源的驱动轴带动固定杆进行转动,通过固定杆的转动带动连接杆一进行转动,通过连接杆一的转动带动连接杆五进行圆周运动,通过连接杆五的圆周运动带动连接杆四进行圆周运动,通过连接杆四的圆周运动带动锥形齿轮二进行圆周运动,通过锥形齿轮二沿锥形齿轮一的表面进行圆周运动,所以锥形齿轮二的自身会进行转动,通过锥形齿轮二的转动带动连接杆四进行转动,通过连接杆四的转动带动扇叶进行转动。
三、本实用新型通过太阳能板进行光电效应或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并将电能输出进蓄电池中保存,为旋转驱动源提供电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锥形齿轮二旋转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六和底板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杆一;2、固定杆;3、锥形齿轮一;4、旋转驱动源;5、连接柱一;6、底座;7、固定钉;8、连接杆二;9、蓄电池;10、连接杆三; 11、太阳能板;12、底板;13、扇叶;14、锥形齿轮二;15、连接杆四;16、连接杆五;17、连接杆六;18、海绵;19、连接柱二;20、顶板;21、固定柱一;22、螺纹;23、固定柱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林业害虫诱捕装置,包括底座6和底板12,所述底座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一5,通过设置底座6可使得装置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保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所述连接柱一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驱动源4,所述旋转驱动源4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1,所述连接杆一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顶板20,所述顶板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柱二19,所述顶板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海绵18,两个所述连接柱二19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六17,所述连接杆六17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底板 12的表面开设有螺纹22,所述底板12通过螺纹22与连接杆六17表面所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操作人员启动旋转驱动源4,通过旋转驱动源4的驱动轴带动固定杆2进行转动,通过固定杆2的转动带动连接杆一1进行转动,通过连接杆一1的转动带动诱捕装置进行圆周运动,因扇叶13的转动将海绵18中能够吸引蚊虫的气味进行传播并将蚊虫吸引过来,因海绵中有杀虫剂从而使得蚊虫被海绵18中的杀虫药毒死。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一21与固定柱二23,所述固定柱一21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柱二23的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一3,所述锥形齿轮一3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固定杆2穿过且与之转动连接的通孔,所述锥形齿轮一3的侧面啮合有锥形齿轮二14,所述锥形齿轮二14 的表面开设有通口,所述锥形齿轮二14通过通口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四15,所述连接杆四15的轴臂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五16,所述连接杆四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13。操作人员启动旋转驱动源4,通过旋转驱动源4的驱动轴带动固定杆2进行转动,通过固定杆2的转动带动连接杆一1进行转动,通过连接杆一1的转动带动连接杆五16进行圆周运动,通过连接杆五16的圆周运动带动连接杆四15进行圆周运动,通过连接杆四15的圆周运动带动锥形齿轮二14进行圆周运动,通过锥形齿轮二14沿锥形齿轮一3的表面进行圆周运动,所以锥形齿轮二14的自身会进行转动,通过锥形齿轮二14的转动带动连接杆四15进行转动,通过连接杆四15的转动带动扇叶13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二2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二8,所述连接杆二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9和太阳能板11,所述蓄电池9与太阳能板 11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9与所述旋转驱动源4电性连接。通过太阳能板11 进行光电效应或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并将电能输出进蓄电池9 中保存,为旋转驱动源4提供电能。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6的表面开设有两个通槽,所述底座6通过两个通槽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钉7。通过固定钉7扎入地面中,使得装置更加稳固不会倾倒。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驱动源4为电机,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通过电机驱动轴的运作,即可带动固定杆2转动,伺服电机的可控性更高,整体运作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扇叶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扇叶13呈对称分布。通过两个扇叶13呈对称分布状态,使得扇叶13转动产生的气流更加均匀。
工作原理:该林业害虫诱捕装置使用时,操作人员启动旋转驱动源4,通过旋转驱动源4的驱动轴带动固定杆2进行转动,通过固定杆2的转动带动连接杆一1进行转动,通过连接杆一1的转动带动连接杆五16进行圆周运动,通过连接杆五16的圆周运动带动连接杆四15进行圆周运动,通过连接杆四 15的圆周运动带动锥形齿轮二14进行圆周运动,通过锥形齿轮二14沿锥形齿轮一3的表面进行圆周运动,所以锥形齿轮二14的自身会进行转动,通过锥形齿轮二14的转动带动连接杆四15进行转动,通过连接杆四15的转动带动扇叶13进行转动,同时通过连接杆一1的转动带动诱捕装置进行圆周运动,因扇叶13的转动将海绵18中能够吸引蚊虫的气味进行传播并将蚊虫吸引过来,因海绵中有杀虫剂从而使得蚊虫被海绵18中的杀虫药毒死,通过太阳能板11进行光电效应或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并将电能输出进蓄电池9中保存,为旋转驱动源4提供电能,通过固定钉7扎入地面中,使得装置更加稳固不会倾倒。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林业害虫诱捕装置,包括底座(6)和底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一(5),所述连接柱一(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驱动源(4),所述旋转驱动源(4)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1),所述连接杆一(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顶板(20),所述顶板(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柱二(19),所述顶板(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海绵(18),两个所述连接柱二(19)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六(17),所述连接杆六(17)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底板(12)的表面开设有螺纹(22),所述底板(12)通过螺纹(22)与连接杆六(17)表面所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业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一(21)与固定柱二(23),所述固定柱一(21)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柱二(23)的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一(3),所述锥形齿轮一(3)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固定杆(2)穿过且与之转动连接的通孔,所述锥形齿轮一(3)的侧面啮合有锥形齿轮二(14),所述锥形齿轮二(14)的表面开设有通口,所述锥形齿轮二(14)通过通口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四(15),所述连接杆四(15)的轴臂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五(16),所述连接杆四(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林业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二(2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二(8),所述连接杆二(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9)和太阳能板(11),所述蓄电池(9)与太阳能板(11)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9)与所述旋转驱动源(4)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业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表面开设有两个通槽,所述底座(6)通过两个通槽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钉(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业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源(4)为电机,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林业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扇叶(13)呈对称分布。
CN202120379591.3U 2021-02-19 2021-02-19 一种林业害虫诱捕装置 Active CN2145466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9591.3U CN214546694U (zh) 2021-02-19 2021-02-19 一种林业害虫诱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9591.3U CN214546694U (zh) 2021-02-19 2021-02-19 一种林业害虫诱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46694U true CN214546694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16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79591.3U Active CN214546694U (zh) 2021-02-19 2021-02-19 一种林业害虫诱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466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13980U (zh) 一种农业用的具有自洁功能的杀虫灯
CN215819693U (zh) 一种柑橘种植自动杀虫清理装置
CN103563872A (zh) 一种太阳能高压杀虫装置
CN108812576B (zh) 一种气味挥发型农田昆虫捕捉设备
CN213486521U (zh) 一种绿色防控农业害虫诱捕器
CN214546694U (zh) 一种林业害虫诱捕装置
CN213074126U (zh) 昆虫捕获装置
CN112293371A (zh) 一种林业用害虫诱捕装置
CN116831094A (zh) 一种园林植物防虫装置
CN216438353U (zh) 一种杀虫灯
CN216088428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诱虫灭虫装置
CN214102882U (zh) 一种园林绿化工程用植物防虫害装置
CN210960053U (zh) 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
CN213427904U (zh) 一种可以快速清理的智慧农业除虫系统
CN212971331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灭虫装置
CN220734136U (zh) 一种农用除虫装置
CN219437987U (zh) 一种用于植物保护的灭虫装置
CN111616119A (zh) 一种园林病虫害防治灭虫灯
CN213074140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杀虫装置
CN219920059U (zh) 一种防虫害诱虫装置
CN218303017U (zh) 一种无公害农产品病虫害预防装置
CN220343339U (zh) 一种杀虫装置
CN220859250U (zh) 一种水果种植智能驱虫装置
CN220512006U (zh) 一种园林绿化养护用诱虫处理装置
CN213819487U (zh) 一种大棚蔬菜种苗培育防虫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