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46597U - 一种海洋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洋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46597U
CN214546597U CN202023078392.3U CN202023078392U CN214546597U CN 214546597 U CN214546597 U CN 214546597U CN 202023078392 U CN202023078392 U CN 202023078392U CN 214546597 U CN214546597 U CN 2145465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water
filter
cryptocaryon
separ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783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30783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465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465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465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海洋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包括:养鱼池、分养鱼缸、进水管道、排水管道、过滤池、过滤器、循环水泵、消毒池、紫外线消毒器、生化处理池、细菌盒、光合反应池、藻盒、蛋白分离器、臭氧氧化池、臭氧发生器、恒温蓄水池、恒温器,通过分养鱼缸、微滤器、紫外线消毒器、细菌盒、藻盒、蛋白分离器、臭氧等能够将海洋硬骨鱼类体表上的刺激隐核虫进行分离杀死,并且能够实现养殖水体的循环使用,避免了刺激隐核虫在观赏性海鱼养殖池内传染的现象,减少了养殖损失,并且风险可控。

Description

一种海洋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养殖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洋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是一种原生纤毛虫,可感染几乎所有海水硬骨鱼类引起严重的致死性疾病——刺激隐核虫病或称白点病(Colorni A andBurgessP,1997)。刺激隐核虫的生活史包括滋养体、包囊前体、包囊和幼虫等4个阶段,其中只有滋养体营专性寄生生活,以宿主体液、组织碎片以及完整细胞等为食。自然海域中,鱼类与该虫体和平相处,不会对鱼的正常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该虫富集在狭小的空间中不断繁殖,反复感染养殖的鱼类,会直接导致养殖鱼类营养不良,虫害导致的伤口感染很容易导致鱼类死亡。新购入的观赏性海鱼难以用肉眼观察到其体表是否沾染或感染刺激隐核虫病,若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段时间后不仅会在海鱼体表形成白点,影响观赏,大面积感染后最终造成鱼类的死亡,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洋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能够有效分离海水观赏鱼的刺激隐核虫,避免感染发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海洋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包括:养鱼池、分养鱼缸、进水管道、排水管道、过滤池、过滤器、循环水泵、消毒池、紫外线消毒器、生化处理池、细菌盒、光合反应池、藻盒、蛋白分离器、臭氧氧化池、臭氧发生器、恒温蓄水池、恒温器,所述养鱼池内设置有若干个分养鱼缸,每个分养鱼缸的左上侧设有排水管道,右侧安装有进水管道,各分养鱼缸的排水管道汇总后直接通入过滤池,过滤池内安装有过滤器,分养鱼缸内带刺激隐核虫的养殖废水通过过滤器过滤,能够将大部分刺激隐核虫过滤,在过滤池与消毒池之间的管道安装有循环水泵,通过循环水泵过滤水进入消毒池,经过紫外线消毒器消毒后,水体流入生化处理池,经过生化处理池中安装的细菌盒进行生化处理,然后进入光合反应池通过藻盒进行光合反应将水体中的有机成分变为无机,然后进入蛋白分离器,从蛋白质分离器进入臭氧氧化池,臭氧经过臭氧氧化池上方的臭氧发生器产生后通过管道进入臭氧氧化池中,流入恒温蓄水池中,恒温蓄水池中安装有恒温器能够维持进入养鱼池中的水恒温,最后水流能够循环进入到养鱼池中,并分配进入每个分养鱼缸中。
进一步地,所述分养鱼缸的左下方设有排水口及控制阀门,分养鱼缸换水时可直接打开控制阀门将水进行循环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为WL100全自动清洗微滤机,其左下方设有排污口,微滤机的过滤孔径为80~200微米。
进一步地,所述分养鱼缸中仅养殖1~4条观赏性海鱼。
进一步地,所述紫外线消毒器为2~5组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管,经过绝缘和密封处理后,放置于消毒池内与水体接触,能够有效提高紫外消毒能力,并将水体中残留的刺激隐核虫杀死。
进一步地,所述细菌盒为硝化细菌盒,能够对水体的氨氮进行转化和去除,所述藻盒为微藻盒,通过光合反应,能够吸收有机碳源,将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并且能够达到除磷及重金属离子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蛋白分离器为GEER-DB蛋白分离器,所述臭氧发生器为 OZ-018水处理臭氧发生器,所述恒温器为ASHC3冷暖机。
进一步地,所述恒温蓄水池水体温度保持在25℃~30℃。
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原理:
新购入的观赏性海鱼分批放入分养鱼缸中,隔绝了刺激隐核虫的传染,并且根据刺激隐核虫的生活周期,滋养体期(依附宿主)、包囊前体期(粘附到水底或池壁上)、包囊期(粘附到水底或池壁上)和幼体期(水体中自由活动),每天为其换水换缸,并将养殖的观赏性海鱼放入清洗干净的分养鱼缸中,由此能够清理分离在缸壁上的刺激隐核虫的包囊前体及包囊。分养鱼缸中的水为流动性循环水(可清除水体中的刺激隐核虫幼体),当水位到达排水管道的出水口时,分养鱼缸中的水会自动流入过滤池中,并且分养鱼缸需要每天换水,将排水口的控制阀打开排水后,能够将大部分水排入过滤池过滤,通过微滤器(孔径80~200微米)能够将水体中的刺激隐核虫的包囊和幼虫(大小100~400微米) 过滤掉,然后养殖水体通过紫外消毒器(紫外线的照射)能够将残留的刺激隐核虫进行杀死,紫外消毒后的水体依次流入生化处理池及光合反应池,采用硝化细菌盒及藻盒,通过生化处理及光合反应,消除水体的污染物(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离子等),再采用蛋白分离器,通过利用水中的气泡表面吸附混杂在水中的各种颗粒状的污垢以及可溶性的有机物,将水体中的污染物再次清除,最后水体通过臭氧氧化,不仅能够将水体中可能残留的刺激隐核虫杀死,对水体进行消毒杀菌,同时增加水体溶氧量,最终达到净化水体,并消除水体中的刺激隐核虫,实现水体的循环利用,避免了观赏性海鱼中刺激隐核虫病的传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臭氧处理养殖水体,既能增加水中溶解氧,增加养殖水体的氧含量,又能够快速消灭细菌、病毒、刺激隐核虫和氨等有毒有害成分,从而达到净化养殖废水,改善养殖水体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采用分养鱼缸的形式进行养殖,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养殖鱼类之间刺激隐核虫病相互传染的现象,能够减少损失,控制养殖风险。
3.本实用新型采用消化细菌、微藻、蛋白分离器等多种手段,能够将养殖海水进行最大化程度的净化处理,并使得水体进行循环使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及水体的污染。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恒温水体为25℃~30℃,能够促进刺激隐核虫发育成为包囊前体,从宿主脱落,从而实现感染鱼类与刺激隐核虫的分离。
5.本实用新型在分养鱼缸的左下方加设排水口的控制阀,能够在新购入的便于养殖人员换水及清洗鱼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识含义如下:
1-养鱼池;2-分养鱼缸;3-进水管道;4-排水管道;5-过滤池;6-过滤器;7- 排污口;8-循环水泵;9-消毒池;10-紫外线消毒器;11-生化处理池;12-细菌盒;13-光合反应池;14-藻盒;15-蛋白分离器;16-臭氧氧化池;17-臭氧发生器;18-恒温蓄水池;19-恒温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海洋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包括:养鱼池1、分养鱼缸2、进水管道3、排水管道4、过滤池5、过滤器6、循环水泵8、消毒池9、紫外线消毒器10、生化处理池11、细菌盒12、光合反应池13、藻盒14、蛋白分离器15、臭氧氧化池16、臭氧发生器17、恒温蓄水池18、恒温器19,所述养鱼池1内设置有若干个分养鱼缸2,每个分养鱼缸2的左上侧设有排水管道4,右侧安装有进水管道3,各分养鱼缸2的排水管道4汇总后直接通入过滤池5,过滤池5 内安装有过滤器6,分养鱼缸2内带刺激隐核虫的养殖废水通过过滤器6过滤,能够将大部分刺激隐核虫过滤,在过滤池5与消毒池9之间的管道安装有循环水泵8,通过循环水泵过滤水进入消毒池9,经过紫外线消毒器10消毒后,水体流入生化处理池11,经过生化处理池11中安装的细菌盒12进行生化处理,然后进入光合反应池13通过藻盒14进行光合反应将水体中的有机成分变为无机,然后进入蛋白分离器15,从蛋白质分离器进入臭氧氧化池16,臭氧经过臭氧氧化池16上方的臭氧发生器17产生后通过管道进入臭氧氧化池16中,流入恒温蓄水池18中,恒温蓄水池18中安装有恒温器19能够维持进入养鱼池中的水恒温,最后水流能够循环进入到养鱼池1中,并分配进入每个分养鱼缸2中;
优选的情况下,所述分养鱼缸2的左下方设有排水口20及控制阀门21,分养鱼缸2换水时可直接打开控制阀门21将水进行循环处理;
优选的情况下,所述过滤器6为WL100全自动清洗微滤机,其左下方设有排污口7,WL100全自动清洗微滤机的过滤孔径为80~200微米;
优选的情况下,所述分养鱼缸2中仅养殖1~4条观赏性海鱼;
优选的情况下,所述紫外线消毒器10为2~5组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管,经过绝缘和密封处理后,放置于消毒池9内与水体接触,能够有效提高紫外消毒能力,并将水体中残留的刺激隐核虫杀死;
优选的情况下,所述细菌盒12为硝化细菌盒,能够对水体的氨氮进行转化和去除,所述藻盒14为微藻盒,通过光合反应,能够吸收有机碳源,将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并且能够达到除磷及重金属离子的作用;
优选的情况下,所述蛋白分离器15为GEER-DB蛋白分离器,所述臭氧发生器17为青岛中科三氧的OZ-018水处理臭氧发生器,所述恒温器19为ASHC3冷暖机;
优选的情况下,所述恒温蓄水池18水体温度保持在25℃~30℃。

Claims (8)

1.一种海洋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鱼池(1)、分养鱼缸(2)、进水管道(3)、排水管道(4)、过滤池(5)、过滤器(6)、循环水泵(8)、消毒池(9)、紫外线消毒器(10)、生化处理池(11)、细菌盒(12)、光合反应池(13)、藻盒(14)、蛋白分离器(15)、臭氧氧化池(16)、臭氧发生器(17)、恒温蓄水池(18)、恒温器(19),所述养鱼池(1)内设置有若干个分养鱼缸(2),每个分养鱼缸(2)的左上侧设有排水管道(4),右侧安装有进水管道(3),各分养鱼缸(2)的排水管道(4)汇总后直接通入过滤池(5),过滤池(5)内安装有过滤器(6),分养鱼缸(2)内带刺激隐核虫的养殖废水通过过滤器(6)过滤,能够将大部分刺激隐核虫过滤,在过滤池(5)与消毒池(9)之间的管道安装有循环水泵(8),通过循环水泵过滤水进入消毒池(9),经过紫外线消毒器(10)消毒后,水体流入生化处理池(11),经过生化处理池(11)中安装的细菌盒(12)进行生化处理,然后进入光合反应池(13)通过藻盒(14)进行光合反应将水体中的有机成分变为无机,然后进入蛋白分离器(15),从蛋白质分离器进入臭氧氧化池(16),臭氧经过臭氧氧化池(16)上方的臭氧发生器(17)产生后通过管道进入臭氧氧化池(16)中,流入恒温蓄水池(18)中,恒温蓄水池(18)中安装有恒温器(19)能够维持进入养鱼池中的水恒温,最后水流能够循环进入到养鱼池(1)中,并分配进入每个分养鱼缸(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养鱼缸(2)的左下方设有排水口(20)及控制阀门(21),分养鱼缸(2)换水时可直接打开控制阀门(21)将水进行循环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6)为WL100全自动清洗微滤机,其左下方设有排污口(7),WL100 全自动清洗微滤机的过滤孔径为80~20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养鱼缸(2)中仅养殖1~4条观赏性海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消毒器(10)为2~5组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管,经过绝缘和密封处理后,放置于消毒池(9)内与水体接触,能够有效提高紫外消毒能力,并将水体中残留的刺激隐核虫杀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盒(12)为硝化细菌盒,能够对水体的氨氮进行转化和去除,所述藻盒(14)为微藻盒,通过光合反应,能够吸收有机碳源,将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并且能够达到除磷及重金属离子的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分离器(15)为GEER-DB蛋白分离器,所述臭氧发生器(17)为青岛中科三氧的OZ-018水处理臭氧发生器,所述恒温器(19)为ASHC3冷暖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蓄水池(18)体温度保持在25℃~30℃。
CN202023078392.3U 2020-12-20 2020-12-20 一种海洋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 Active CN2145465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78392.3U CN214546597U (zh) 2020-12-20 2020-12-20 一种海洋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78392.3U CN214546597U (zh) 2020-12-20 2020-12-20 一种海洋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46597U true CN214546597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65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78392.3U Active CN214546597U (zh) 2020-12-20 2020-12-20 一种海洋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465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279215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воды в аквакультурной системе
CN104521832A (zh) 一种鱼苗、成鱼养殖方法
JPS588812B2 (ja) 魚類飼育水槽用水の浄化方法
CN107902808A (zh)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污水排放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210869388U (zh) 一种多功能鱼苗孵化器
KR101511948B1 (ko) 양어장의 물순환 시스템
CN110240362A (zh) 一种高效的养殖尾水处理方法
CN214546597U (zh) 一种海洋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
KR101642663B1 (ko) 양식장용 위생 사육수조 시스템
JP3620660B2 (ja) 水の浄化装置
CN213865761U (zh) 一种水产养殖紫外线灭菌装置
CN212669446U (zh) 一种鲟鱼养殖用水的预处理系统
JPS6261527A (ja) 養鰻方法
CN210120854U (zh) 双鱼塘循环水生态养殖系统
CN203219815U (zh) 一种淡水鱼食用前饲养净化处理的装置
CN208791377U (zh) 一种水产养殖池水体高效净化的装置
CN206720993U (zh) 一种水产养殖清塘净水装置
CN204569597U (zh) 一种高效杀菌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泳池水处理循环系统
CN213404555U (zh) 一种鱼缸循环水养殖的挂式装置
CN103098747A (zh) 一种淡水鱼食用前饲养净化处理的装置
CN217459107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水的处理装置
CN220502865U (zh) 一种蛋白质过滤沉淀硝化系统
CN211881776U (zh) 一种用于水生生物养殖的杀菌水箱
CN220723860U (zh) 一种紧凑型陆基水池养殖水处理系统
CN108751535A (zh) 一种水产养殖场尾水的电化学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