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40143U - 一种光纤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40143U
CN214540143U CN202120893005.7U CN202120893005U CN214540143U CN 214540143 U CN214540143 U CN 214540143U CN 202120893005 U CN202120893005 U CN 202120893005U CN 214540143 U CN214540143 U CN 2145401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yonet
optical fiber
main body
outer shell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9300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登平
王子瑜
张康健
郑忠
赵毅
卓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kit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kit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kit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kit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9300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401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401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401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陶瓷插芯,所述陶瓷插芯用于配置光纤;内部主体,所述内部主体设置有前端,所述前端用于配置并使所述至少一个陶瓷插芯伸出;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具有限位部和卡锁部,所述限位部被配置为可相对于所述内部主体转动,所述卡锁部被配置为以所述限位部为轴心可朝向或远离所述内部主体活动;外壳体,至少一部分套设于所述内部主体;所述外壳体可相对于所述内部主体移动以推动所述转动部件转动,使所述卡锁部靠近或远离所述内部主体。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纤连接器是一种在通信领域中的常见装置,其主要起到设备与设备之间的通信,尤其是对于双芯光纤连接器,因其具有高密度、高带宽并且双向互连的特性越来越受到认可。现有的光纤连接器与适配器的固定形式如申请号为:2017100449692,名称为光纤连接器以及包括其的电缆组件、系统和方法的专利,其公开了具有弹性的闩锁臂,并通过拉动柄部使壳体部分推动闩锁臂向内连接器主体挠曲,从而实现光纤连接器与适配器的分离,但是这种设计需要在光纤连接器上设置具有弹性的闩锁臂,这意味着闩锁臂的用于与适配器配合的卡接部分需要与连接器主体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否则闩锁臂的挠曲度不够,不能够完全脱离适配器,而这样的设计无形中增加的光纤连接器的整体体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
至少一个陶瓷插芯,所述陶瓷插芯用于配置光纤;
内部主体,所述内部主体设置有前端,所述前端用于配置并使所述至少一个陶瓷插芯伸出;
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具有限位部和卡锁部,所述限位部被配置为可相对于所述内部主体转动,所述卡锁部被配置为以所述限位部为轴心可朝向或远离所述内部主体活动;
外壳体,至少一部分套设于所述内部主体;所述外壳体可相对于所述内部主体移动以推动所述转动部件转动,使所述卡锁部靠近或远离所述内部主体。
优选的是,陶瓷插芯至少设置两个,各个所述陶瓷插芯被配置为位于同一个平面。
优选的是,所述转动部件设置于各个所述陶瓷插芯所在的平面。
优选的是,所述转动部件设置于远离各个所述陶瓷插芯所在的平面。
优选的是,所述内部主体和所述外壳体之间设置有弹簧,通过所述弹簧使所述外壳体在受到外力相对于所述内部主体移动后归位。
优选的是,还包括抓持部,所述抓持部沿所述外壳体后端延伸。
优选的是,所述外壳体设为具有卡口,所述卡口具有靠近所述前端方向的卡口壁,所述卡口靠近后端的位置处设置有卡口坡面;
所述转动部件的远离所述内部主体的外侧设置有转动部件坡面;
当光纤连接器被固定在适配器上,所述外壳体朝向后端移动时,通过所述卡口壁与所述转动部件坡面配合迫使所述转动部件转动,使所述卡锁部靠近所述内部主体,从而使从所述卡口伸出的所述卡锁部向所述外壳体内收纳;
当所述卡锁部处于收纳状态,所述外壳体朝向所述前端移动时,通过所述卡口坡面与所述转动部件配合迫使所述转动部件转动,使所述卡锁部远离所述内部主体,从而使收纳于所述外壳体的所述卡锁部从所述卡口伸出。
优选的是,所述外壳体和所述转动部件设置有卡口、滑口和延伸臂,所述滑口配置为至少一端靠近并且另一端远离所述内部主体;
在所述外壳体朝向后端或前端移动时,通过所述滑口带动所述延伸臂,使所述转动部件转动以使所述卡锁部靠近或远离所述内部主体,从而使伸出于所述卡口的所述卡锁部向所述外壳体收纳或使收纳于所述外壳体的所述卡锁部从所述卡口伸出。
优选的是,所述内部主体和所述限位部通过轴孔和转轴配合。
优选的是,所述转动部件靠近所述限位部的主体部分沿所述内部主体设置,所述转动部件靠近所述卡锁部的主体部分向远离所述内部主体的外侧弯曲设置。
优选的是,还包括极性部件,设置有滑块部;
光纤连接器的主体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燕尾滑槽,所述燕尾滑槽位于所述前端设置有允许所述极性部件的所述滑块部插入的开口。
优选的是,所述转动部件设置于所述燕尾滑槽的两侧。
优选的是,还包括极性部件,设置有插接部;
光纤连接器的主体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允许所述极性部件的所述插接部可拆卸地插入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转动部件设置有4个,分别位于整体呈矩形的光纤连接器的四个角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通过设置一个转动部件,该转动部件的一端的限位部为轴心可相对于内部主体转动,而另一端的卡锁部在转动时能够从光纤连接器伸出或收回,整个转动部件可以为一个硬质件,伸出与收回的动力均依靠沿着内部主体前后移动的外壳体直接提供,如此设置可以减少光纤连接器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的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前部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外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外壳体靠近前端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外壳体靠近后端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转动部件移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转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的具有双适配器卡口的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的具有四个适配器卡口的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陶瓷插芯1、陶瓷插芯弹簧2、内部主体3、前端4、转动部件5、限位部6、卡锁部7、收纳口8、转轴9、外壳体10、弹簧11、抓持部12、固定块13、尾座14、光缆15、卡口16、极性部件17、滑块部18、燕尾滑槽19、第二极性部件20、插接部21、卡口壁22、卡口坡面23、转动部件坡面24、滑口25、延伸臂26、标识27、转轴孔28、插接槽29、适配器卡口30、极性卡口31、适配器32、肋筋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机构和运动实现的方法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光纤连接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
至少一个陶瓷插芯1,所述陶瓷插芯1用于配置光纤;陶瓷插芯1主要用于承载并固定光纤,其根据不同的光纤直径相应配置,同时陶瓷插芯1在与光纤固定后也可根据适配器接口的需求研磨为一定的角度。陶瓷插芯1的后端一般均配置陶瓷插芯座,陶瓷插芯座可以用于与光纤连接器的主体部分固定以及抵接陶瓷插芯弹簧2,该设置属于现有常规设置,这里不做过多赘述。对于双芯光纤连接器,陶瓷插芯1设置有两个并被配置为位于同一个平面,其沿着呈扁矩形的光纤连接器设置,当然根据需求也可设置更多的陶瓷插芯1,在本专利中,均以双芯光纤连接器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内部主体3,所述内部主体3设置有前端4,所述前端4用于配置并使所述陶瓷插芯1伸出;与所述前端4相对的后端是光纤连接器的尾部方向;这里内部主体3在本专利中为方便说明主要指用于覆盖保护陶瓷插芯弹簧2以及位于内部的光纤的壳体,但是并不特指,内部主体3可以理解为包括了相对于可活动的外壳体的大部分光纤连接器的内部构造,可以包括陶瓷插芯弹簧2以及位于内部主体3整体后端的端盖14,端盖14具有弹簧座以便配置陶瓷插芯弹簧2和弹簧11等结构。
转动部件5,所述转动部件5具有限位部6和卡锁部7,所述限位部6被配置为可相对于所述内部主体3转动,所述卡锁部7被配置为以所述限位部6为轴心可朝向或远离所述内部主体3活动;该所述转动部件5靠近所述限位部6的主体部分沿所述内部主体3设置,即大体沿着内部主体3向后端走向;在靠近卡口16的位置处,即所述转动部件5靠近所述卡锁部7的主体部分向远离所述内部主体5的外侧弯曲设置。在内部主体3的前端4设置类似的收纳口8,该收纳口8的内部接收限位部6,并可在朝向前方的部分抵住限位部6,限位部6的前端整体配置为圆弧状,如此方便位于收纳口8内转动,要说明的是该转动不需要大范围,仅需要允许卡锁部7能够伸出以及收纳即可;这种收纳式的配置方式使限位部6与内部主体3并未完全相对固定,只有在光纤连接器插入适配器,转动部件5在前端和后端均被限制,并在受力后卡锁部7只能转动,由于无需更复杂的结构使限位部6与内部主体3完全相对固定,这种配置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上节约空间,无论是对于连接器的矩形截面投影的长度和宽度都能大幅减小,这是因为如此设置该转动部件5整体为一个片状,没有过多其它部件;当然也可以在限位部6上设置一个转轴9,在内部主体3上设置轴孔,如此限位部6可以与内部主体3相对固定并转动;所述转动部件5可以如现有技术那样设置于各个所述陶瓷插芯1所在的平面,也可以设置于远离各个所述陶瓷插芯1所在的平面,即与陶瓷插芯1所在的平面平行的面上,此种方式尤其是转动部件5可以设置在整体呈矩形的光纤连接器的四个角上,如此相当于光纤连接器的四个角均有卡点固定在适配器上,固定的更加牢靠稳定,不易晃动;而卡锁部7主要依靠靠近后端在伸出状态下与光纤连接器本体接近垂直的竖直壁卡住具有卡口的适配器,在插入适配器时光纤连接器的前端抵接在适配器的内部,竖直壁抵接在适配器的卡口,如此实现相对固定。
外壳体10,至少一部分套设于所述内部主体3;所述外壳体10可相对于所述内部主体3移动以推动所述转动部件5转动,使所述卡锁部7靠近或远离所述内部主体。外壳体10具有卡口16,在外壳体10相对内部主体3前后移动时,通过卡口16对旋转部件5进行前后推动,使之收纳或被推出,而外壳10和内部主体3之间设置有弹簧11;弹簧11可以保持外壳体10在未受力时时刻处于位于前端的状态,即抵住转动部件5使卡锁部7保持从光纤连接器伸出的状态,而当外壳体10被向后端拉动,外壳体10抵住转动部件5的另一端使转动部件5收回;由于转动部件5的整体运动跟外壳体10有关,其回弹力也间接依靠外壳体10与内部主体3之间的弹簧11提供,并且事实上在外壳体10和内部主体3之间设置弹簧11属于现有的常规设计,如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的方案利用了弹簧11,降低了零件数量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减少光纤连接器的体积。
还包括抓持部12,所述抓持部12沿所述外壳体10后端延伸。抓持部12可以是一根类似拉杆的结构,在本专利中采用了尾套的形式,该尾套抓持部12通过固定块13与外壳体10配合相对固定,在拉动尾套时,其可以与尾座14和光缆15相对移动,如此拉动外壳体10向后移动在松开外壳体10后即可在弹簧11的带动下抓持部12与外壳体10一起归位。
如图3和图4所示,还包括极性部件17,设置有滑块部18;光纤连接器的主体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燕尾滑槽19,所述燕尾滑槽19位于所述前端设置有允许所述极性部件17的所述滑块部18插入的开口;该燕尾滑槽19从所述内部主体3的前端头部一直延伸到外壳体10,最终在外壳体10上截止,如此可以通过滑插的形式更换极性部件17的位置;
或者如图5所示,另一方案是第二极性部件20,设置有插接部21,光纤连接器的主体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插接槽22,所述插接槽29允许所述第二极性部件20的所述插接部21可拆卸地插入固定,如此通过插接的方式更换第二极性部件20的位置;通过更换极性部件的位置与适配器配合即可实现变更光纤连接器的极性。
由于整个光纤连接器结构对称,因此极性部件所在的面上设置有不同标识27,如A、B以便区分。
实施例1:
如图1、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外壳体设置为具有卡口16,所述卡口16具有靠近所述前端方向的卡口壁22,所述卡口16靠近后端的位置处设置有卡口坡面23;
所述转动部件5相对远离所述内部主体3的外侧设置有转动部件坡面24;
当光纤连接器被固定在适配器上,所述外壳体10朝向后端移动时,通过所述卡口壁22与所述转动部件坡面24配合迫使所述转动部件5围绕限位部6转动,使所述卡锁部7靠近所述内部主体3,从而使从所述卡口16伸出的所述卡锁部7向所述外壳体10内收纳;要说明的是,由于限位部6在收纳口8内,在朝向前端的方向被限制,而当卡锁部7被固定在适配器上时,卡锁部7的后部竖直壁抵在适配器的卡口上,如此在卡口壁22向后端移动时,转动部件5只能向内转动而不会跟随外壳体10向后移动;
在卡锁部7伸出于卡口16的状态下,限位部6在前端被抵住限制,而转动部件5的底部靠近内部主体3的部分向着后端与内部主体3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这部分间隙即是转动部件5的活动空间;如此在卡口壁22向后端移动时,通过坡面配合压低转动部件5直至收纳,从而使卡锁部7脱离适配器的卡口;
当所述卡锁部7处于收纳状态,所述外壳体10朝向所述前端移动时,通过所述卡口坡面23与所述转动部件5的底部配合迫使所述转动部件5转动,使所述卡锁部7远离所述内部主体3,从而使收纳于所述外壳体10的所述卡锁部7从所述卡口16伸出;在外壳体10向前端移动的过程中,卡口坡面23抵接在卡锁部7的底部,如此推动转动部件5转动抬起,直至卡锁部7从卡口16伸出。
本实施例可以采用扁平状的转动部件5设置在光纤连接器的四个角上,而相应的燕尾滑槽19可以设置于陶瓷插芯1所在的平面上,即光纤连接器的短边的两个转动部件5之间,如此最大程度上减小体积。
实施例2: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外壳体10和转动部件5的推动受力的方式与实施例1有所不同,具体地,所述外壳体10上设置有滑口25,所述转动部件5设置有延伸臂26,所述滑口25配置为至少一端靠近另一端远离所述内部主体3,即滑口25相对于内部主体3向后端逐渐向外侧倾斜,该延伸臂26位圆柱状;
在所述外壳体10朝向后端或前端移动时,通过所述滑口25带动所述延伸臂26,使所述转动部件5转动以使所述卡锁部7靠近或远离所述内部主体3,从而使伸出于所述卡口16的所述卡锁部7向所述外壳体10收纳或使收纳于所述外壳体10的所述卡锁部7从所述卡口16伸出;
本实施例是通过圆柱状的延伸臂26与位于外壳体10侧部的滑口25配合,带动卡锁部7伸出或收回,考虑到转动部件5的整体强度,本实施例的转动部件5为两个,两侧均设置延伸臂9,如此保证整个转动部件5运行顺畅。
实施例3: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限位部6设置有转轴9,相应的内部主体3的前端4的头部设置有转轴孔28,如此限位部6被相对地限定在内部主体3上,而外壳体10与转动部件5的整体受力推送卡锁部7的方式可以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类似;
当然与实施例2类似,考虑到设置了类似转轴9或延伸臂26后整个转动部件5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采用了两个转动部件5相对设置。
如图12所示,附图中的适配器32为适用两个转动部件5的方案,适配器卡口30用于与卡锁部7配合,而极性卡口31设于一侧;如图13所示,适用于四个转动部件5的方案主要为适配器卡口30相应的设置四个即可,同时肋筋33主要与实施例1中的燕尾滑槽19配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
至少一个陶瓷插芯,所述陶瓷插芯用于配置光纤;
内部主体,所述内部主体设置有前端,所述前端用于配置并使所述至少一个陶瓷插芯伸出;
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具有限位部和卡锁部,所述限位部被配置为可相对于所述内部主体转动,所述卡锁部被配置为以所述限位部为轴心可朝向或远离所述内部主体活动;
外壳体,至少一部分套设于所述内部主体;所述外壳体可相对于所述内部主体移动以推动所述转动部件转动,使所述卡锁部靠近或远离所述内部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陶瓷插芯至少设置两个,各个所述陶瓷插芯被配置为位于同一个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部件设置于各个所述陶瓷插芯所在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部件设置于远离各个所述陶瓷插芯所在的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部主体和所述外壳体之间设置有弹簧,通过所述弹簧使所述外壳体在受到外力相对于所述内部主体移动后归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抓持部,所述抓持部沿所述外壳体后端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体设为具有卡口,所述卡口具有靠近所述前端方向的卡口壁,所述卡口靠近后端的位置处设置有卡口坡面;
所述转动部件的远离所述内部主体的外侧设置有转动部件坡面;
当光纤连接器被固定在适配器上,所述外壳体朝向后端移动时,通过所述卡口壁与所述转动部件坡面配合迫使所述转动部件转动,使所述卡锁部靠近所述内部主体,从而使从所述卡口伸出的所述卡锁部向所述外壳体内收纳;
当所述卡锁部处于收纳状态,所述外壳体朝向所述前端移动时,通过所述卡口坡面与所述转动部件配合迫使所述转动部件转动,使所述卡锁部远离所述内部主体,从而使收纳于所述外壳体的所述卡锁部从所述卡口伸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体和所述转动部件设置有卡口、滑口和延伸臂,所述滑口配置为至少一端靠近并且另一端远离所述内部主体;
在所述外壳体朝向后端或前端移动时,通过所述滑口带动所述延伸臂,使所述转动部件转动以使所述卡锁部靠近或远离所述内部主体,从而使伸出于所述卡口的所述卡锁部向所述外壳体收纳或使收纳于所述外壳体的所述卡锁部从所述卡口伸出。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部主体和所述限位部通过轴孔和转轴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部件靠近所述限位部的主体部分沿所述内部主体设置,所述转动部件靠近所述卡锁部的主体部分向远离所述内部主体的外侧弯曲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极性部件,设置有滑块部;
光纤连接器的主体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燕尾滑槽,所述燕尾滑槽位于所述前端设置有允许所述极性部件的所述滑块部插入的开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部件设置于所述燕尾滑槽的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极性部件,设置有插接部;
光纤连接器的主体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允许所述极性部件的所述插接部可拆卸地插入固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2和4-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部件设置有4个,分别位于整体呈矩形的光纤连接器的四个角处。
CN202120893005.7U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光纤连接器 Active CN2145401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93005.7U CN214540143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光纤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93005.7U CN214540143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光纤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40143U true CN214540143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77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93005.7U Active CN214540143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光纤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401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20687B2 (en) Push-pull type fiber optic connector assembly
US6565262B2 (en) Trigger mechanism, optical cable connector including sam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n optical cable connector
US10288817B2 (en) Spring push and push-pull tab for tightly spaced fiber optic connectors
JP5439319B2 (ja) 光コネクタおよび光コネクタの挿抜方法
US9207410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ssembly
EP0647865B1 (en) An apparatus for interconnecting plug assemblies of optical fiber connectors in a side-by-side relationship with float therebetween
EP0582675B1 (en) Push-pull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US20060153503A1 (en) Ultra-small, form factor single fiber optical interconnect system, with push-push type insertion/withdrawal mechanism and shuttered modular connector and shuttered adapter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WO2008137694A1 (en) Super miniature, single fiber optical interconnect system with parallel slider push-push type insertion/withdrawal mechanism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US11099330B2 (en) Ultra-small form factor optical connectors with polarity change and method of use
EP1849030A2 (en) Ultra-small, form factor single fiber optical interconnect system, with push-push type insertion/withdrawal mechanism and shuttered modular connector and shuttered adapter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US11333836B2 (en) Adapter for optical connectors
US10416394B2 (en) Fiber optic receptacle with integrated device therein
US9146362B2 (en) Insertion and removal tool for a fiber optic ferrule alignment sleeve
JP2009222932A (ja) コネクタ
CN214540143U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
CN113156588A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
CN114830002A (zh) 针对多纤式插头壳体的多端口单尾套型连接器
JPH0454926B2 (zh)
CN112817096A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光纤连接器系统及变极性光纤连接器系统
JP4173249B2 (ja) 光コネクタおよびキー
CN113391406A (zh) 一种板上微型光纤连接器
CN212623214U (zh) 一种光连接器以及光连接器模组
CN214474093U (zh) 光纤连接器、光纤连接器系统及变极性光纤连接器系统
CN218866161U (zh) 光纤连接器及光纤连接头和光纤适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