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36685U - 一种热回收新风换气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回收新风换气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36685U
CN214536685U CN202120121760.3U CN202120121760U CN214536685U CN 214536685 U CN214536685 U CN 214536685U CN 202120121760 U CN202120121760 U CN 202120121760U CN 214536685 U CN214536685 U CN 214536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recovery
fresh air
heat exchanger
cavity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2176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立明
汪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ic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ic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ic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ic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2176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36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36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366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热回收新风换气机,属于换气机技术领域,包括机壳、壳体内腔、新风口、新风过滤网、热回收芯体、室内换热器、离心送风机、送风口、回风口、回风过滤网、热回收换热器、离心排风机、排风口、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干燥过滤器、膨胀阀、储液器、单向阀和气液分离器;干燥过滤器和膨胀阀串联后与单向阀组A并联连接成并联电路A,联电路A的一端与储液器连接、另一端与热回收换热器连接;干燥过滤器和膨胀阀串联连后与单向阀组B并联连接成并联电路B,并联电路B的一端与储液器连接、另一端与室内换热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节能和舒适。

Description

一种热回收新风换气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风换气机,特别涉及一种热回收新风换气机,属于换气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密封性高的不能开窗户的综合建筑物的不断增多,能够使新鲜空气引入并能处理也被前所未有地重视起来,人们迫切需要舒适、健康的环境。目前,常用制冷热机组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壳体内腔部件安排不紧凑,不便于连接安装,外表不美观,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如果单纯的引入新风把里面相对浑浊的空气排走,这样虽然是人对新鲜空气得到了满足,但是对能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我们怎么样既能享受新鲜又能达到节能的目的。在如今能源紧张、资源匮乏的年代,节能、环保已成为持续发展的主题,空调作为建筑的主要能耗之一,怎么从空调上节约能源是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目前的市面上的机组为冷凝排风热回收机组和换热芯(包括转轮和板翅式)、溶液热回收三大类,一、冷凝热排风机组采用压缩机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对空气中新风和排风的能量进行热回收,机组本身有制冷和制热功能缺点运行功率大、能量使用多、设备价格高。二、换热芯(包括转轮和板翅式)、溶液热回收,机组本身没有制冷和制热功能,依靠排风和新风的热交换进行换热,热回收效率低,且无法控制送风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结构不合理、运行功率大、能量使用多、设备价格高、热回收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热回收新风换气机,可以达到结构设计合理:壳体内腔部件安排紧凑,便于连接安装,外表美观,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解决了节能和舒适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回收新风换气机,为混合冷凝热回收新风换气机、包括壳体、新风口、新风过滤网、热回收芯体、室内换热器、离心送风机、送风口、回风口、回风过滤网、热回收换热器、离心排风机、排风口、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干燥过滤器、膨胀阀、储液器、单向阀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四通换向阀包括a接口、b接口、c接口和d接口,形成ab通道、cd通道、ac通道和bd通道;所述热回收芯体设置在热回收芯腔体内,热回收芯体的4个角部通过短隔板与热回收芯腔体的四壁相连、并把中上部隔开为腔体A、腔体B、腔体C和腔体D,热回收芯体包括热回收芯体新风通道和热回收芯体回风通道;
所述单向阀有4个,各2个串联的单向阀分别组成单向阀组A和单向阀组B;
所述壳体包括机壳和壳体内腔,所述机壳包括机壳上面,所述壳体内腔包括左上部、中上部、右上部、左下部、中下部和右下部;所述新风口设置在机壳上面、中上部左侧上方,所述室内换热器设置在中下部右侧、靠右下部处;右上部和右下部之间设置有能通气的搁架B,所述离心送风机设置在搁架B上,所述热回收换热器设置在左下部右侧、靠中下部处;左上部和左下部之间设置有能通气的搁架A,所述离心排风机设置在搁架A上;
所述压缩机设置在左下部左侧中部,所述储液器设置在压缩机一侧、左下部左侧前部,所述四通换向阀设置在左下部、压缩机与热回收换热器之间,所述干燥过滤器设置在储液器一侧、左下部左侧前端部,所述膨胀阀设置在干燥过滤器上方,所述气液分离器设置在压缩机另一侧、左下部左侧后部,所述单向阀组A和单向阀组B设置在干燥过滤器旁、左下部左侧前端部;
所述干燥过滤器和膨胀阀串联后与单向阀组A并联连接成并联电路A,所述联电路A的一端与储液器连接、另一端与热回收换热器连接;所述干燥过滤器和膨胀阀串联连后与单向阀组B并联连接成并联电路B,所述并联电路B的一端与储液器连接、另一端与室内换热器连接。
所述新风口和回风口呈长方形,所述送风口和排风口呈正方形;所述新风口设置在机壳上面、中上部左侧上方,所述回风口设置在机壳上面、中上部右侧上方;所述送风口设置在机壳上面、右上部上方,所述排风口设置在机壳上面、左上部上方。
所述左上部和左下部相通连、组成左部,所述右上部和右下部相通连、组成右部,所述中上部和中下部组成中部;左上部和中上部之间设置有垂直方向的左隔板,右上部和中上部之间设置有垂直方向的右隔板,中上部和中下部之间设置有水平方向的中隔板,中下部的中间设置有垂直方向的下隔板。
所述腔体A与新风口相通连,所述腔体B与中下部的右腔相通连,所述腔体C与回风口相通连,所述腔体D与中下部的左腔相通连;左下部通过热回收换热器与中下部的右腔相通连,右下部通过室内换热器与中下部的左腔相通连。
所述新风过滤网设置在热回收芯体的新风入口处,所述回风过滤网设置在热回收芯体的回风入口处。
依次连接的新风口、新风过滤网、热回收芯体新风通道、室内换热器、离心送风机和送风口组成新风送风结构,依次连接的回风口、回风过滤网、热回收芯体回风通道、热回收换热器、离心排风机和排风口组成回风排风结构;
送风、排风运行原理:
(1)送风过程:室外新鲜空气经新风口吸入新风,为保证送入室内空气质量,新风在处理前,需先经新风过滤网进行初效过滤除尘,过滤后的新风再进入热回收芯体新风通道,新风与热回收芯体回风通道的回风进行热交换,初步回收回风的热量,换热后的空气经过腔体B和中下部的右腔进入室内换热器,该室内换热器具有制冷和制热双重功效,在制冷模式下该室内换热器的盘管为蒸发器,对空气进行制冷及除湿处理,在制热模式下该盘管为冷凝器,对空气进行加热处理;离心送风机为空气提供动能,经送风口送入室内,完成了送风过程;
(2)排风过程:室内回风在回风口被吸入,经回风过滤网过滤后,进入热回收芯体回风通道,回风和热回收芯体新风通道的新风进行热交换,初步回收回风的热量,进入热回收换热器;热回收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一样具有双重作用制冷时当作冷凝器,制热时当作蒸发器;热回收完成后的浑浊空气再进入离心排风机,由离心排风机将废气经排风口排出,完成排风过程。
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ab通道、热回收换热器(冷凝器)、单向阀组A、储液器、干燥过滤器、膨胀阀、室内换热器(蒸发器)、四通阀cd通道、气液分离器,又回到压缩机组成机组制冷结构;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ac通道、室内换热器(冷凝器)、单向阀组B、储液器、干燥过滤器、膨胀阀、热回收换热器(蒸发器)、四通阀bd通道和气液分离器,又回到压缩机组成机组制热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设计合理:壳体内腔部件安排紧凑,便于连接安装,外表美观,能满足人们的需求;(2)解决了节能和舒适的这方面问题:为了能解决这矛盾,本实用新型将多种热回收方式应用,进行有效的整合,研发了混合冷凝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简单地说,混合冷凝热回收新风换气机是把排风中的冷或热量进行回收,通过换热芯(包括转轮和板翅式)和制冷循环两种热回收方式把回收过来的冷或热量利用吸收,再加入到新风的空气处理中;
夏季制冷工况时,利用室内回风进行冷凝,大幅降低机组的冷凝温度,改善机组运行工况,使其性能系数提高;冬季制热工况时,利用回风替代室外空气作为热源,使冷媒在蒸发器内有效蒸发,大幅提高蒸发温度,改善机组运行整体工况,使其获得较好的能效比;而且,在常规气温下,机组不存在结霜问题,无需考虑融霜,提高了室内的舒适性。在春秋过渡季节,风系统单独运行,引入室外新鲜空气降温,节约能源,健康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壳体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部件连接图。
附图标记说明:机壳1、机壳上面101、壳体内腔2、左上部201、中上部202、右上部203、左下部204、中下部205、右下部206、新风口3、新风过滤网4、热回收芯体5、室内换热器6、离心送风机7、送风口8、回风口9、回风过滤网10、热回收换热器11、离心排风机12、排风口13、压缩机14、四通换向阀15、a接口1501、b接口1502、c接口1503、d接口1504、干燥过滤器16、膨胀阀17、储液器18、单向阀19、气液分离器20、短隔板21、腔体A 22、腔体B 23、腔体C24、腔体D 25、搁架B 26、搁架A 27、左隔板28、右隔板29、中隔板30、下隔板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热回收新风换气机,为混合冷凝热回收新风换气机、包括壳体、新风口3、新风过滤网4、热回收芯体5、室内换热器6、离心送风机7、送风口8、回风口9、回风过滤网10、热回收换热器11、离心排风机12、排风口13、压缩机14、四通换向阀15、干燥过滤器16、膨胀阀17、储液器18、单向阀19和气液分离器20;所述四通换向阀15包括a接口1501、b接口1502、c接口1503和d接口1504,形成ab通道、cd通道、ac通道和bd通道;所述热回收芯体5设置在热回收芯腔体内,热回收芯体5的4个角部通过短隔板21与热回收芯腔体的四壁相连、并把中上部202隔开为腔体A 22、腔体B 23、腔体C 24和腔体D 25,热回收芯体5包括热回收芯体5新风通道和热回收芯体5回风通道;
所述单向阀19有4个,各2个串联的单向阀19分别组成单向阀19组A和单向阀19组B;
所述壳体包括机壳1和壳体内腔2,所述机壳1包括机壳上面101,所述壳体内腔2包括左上部201、中上部202、右上部203、左下部204、中下部205和右下部206;所述新风口3设置在机壳上面101、中上部202左侧上方,所述室内换热器6设置在中下部205右侧、靠右下部206处;右上部203和右下部206之间设置有能通气的搁架B 26,所述离心送风机7设置在搁架B 26上,所述热回收换热器11设置在左下部204右侧、靠中下部205处;左上部201和左下部204之间设置有能通气的搁架A 27,所述离心排风机12设置在搁架A 27上;
所述压缩机14设置在左下部204左侧中部,所述储液器18设置在压缩机14一侧、左下部204左侧前部,所述四通换向阀15设置在左下部204、压缩机14与热回收换热器11之间,所述干燥过滤器16设置在储液器18一侧、左下部204左侧前端部,所述膨胀阀17设置在干燥过滤器16上方,所述气液分离器20设置在压缩机14另一侧、左下部204左侧后部,所述单向阀19组A和单向阀19组B设置在干燥过滤器16旁、左下部204左侧前端部;
所述干燥过滤器16和膨胀阀17串联后与单向阀19组A并联连接成并联电路A,所述联电路A的一端与储液器18连接、另一端与热回收换热器11连接;所述干燥过滤器16和膨胀阀17串联连后与单向阀19组B并联连接成并联电路B,所述并联电路B的一端与储液器18连接、另一端与室内换热器6连接。
所述新风口3和回风口9呈长方形,所述送风口8和排风口13呈正方形;所述新风口3设置在机壳上面101、中上部202左侧上方,所述回风口9设置在机壳上面101、中上部202右侧上方;所述送风口8设置在机壳上面101、右上部203上方,所述排风口13设置在机壳上面101、左上部201上方。
所述左上部201和左下部204相通连、组成左部,所述右上部203和右下部206相通连、组成右部,所述中上部202和中下部205组成中部;左上部201和中上部202之间设置有垂直方向的左隔板28,右上部203和中上部202之间设置有垂直方向的右隔板29,中上部202和中下部205之间设置有水平方向的中隔板30,中下部205的中间设置有垂直方向的下隔板31。
所述腔体A 22与新风口3相通连,所述腔体B 23与中下部205的右腔相通连,所述腔体C 24与回风口9相通连,所述腔体D 25与中下部205的左腔相通连;左下部204通过热回收换热器11与中下部205的右腔相通连,右下部206通过室内换热器6与中下部205的左腔相通连。
所述新风过滤网4设置在热回收芯体5的新风入口处,所述回风过滤网10设置在热回收芯体5的回风入口处。
依次连接的新风口3、新风过滤网4、热回收芯体5新风通道、室内换热器6、离心送风机7和送风口8组成新风送风结构,依次连接的回风口9、回风过滤网10、热回收芯体5回风通道、热回收换热器11、离心排风机12和排风口13组成回风排风结构;
送风、排风运行原理:
(1)送风过程:室外新鲜空气经新风口3吸入新风,为保证送入室内空气质量,新风在处理前,需先经新风过滤网4进行初效过滤除尘,过滤后的新风再进入热回收芯体5新风通道,新风与热回收芯体5回风通道的回风进行热交换,初步回收回风的热量,换热后的空气经过腔体B 23和中下部205的右腔进入室内换热器6,该室内换热器6具有制冷和制热双重功效,在制冷模式下该室内换热器6的盘管为蒸发器,对空气进行制冷及除湿处理,在制热模式下该盘管为冷凝器,对空气进行加热处理;离心送风机7为空气提供动能,经送风口8送入室内,完成了送风过程;
(2)排风过程:室内回风在回风口9被吸入,经回风过滤网10过滤后,进入热回收芯体5回风通道,回风和热回收芯体5新风通道的新风进行热交换,初步回收回风的热量,进入热回收换热器11;热回收换热器11和室内换热器6一样具有双重作用制冷时当作冷凝器,制热时当作蒸发器;热回收完成后的浑浊空气再进入离心排风机12,由离心排风机12将废气经排风口13排出,完成排风过程。
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4、四通阀ab通道、热回收换热器11(冷凝器)、单向阀19组A、储液器18、干燥过滤器16、膨胀阀17、室内换热器6(蒸发器)、四通阀cd通道、气液分离器20,又回到压缩机14组成机组制冷结构;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4、四通阀ac通道、室内换热器6(冷凝器)、单向阀19组B、储液器18、干燥过滤器16、膨胀阀17、热回收换热器11(蒸发器)、四通阀bd通道和气液分离器20,又回到压缩机14组成机组制热结构;
利用逆卡诺循环原理的热回收装置运行模式:
(1)机组制冷运行模式:在压缩机14提供动力的作用下,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在四通阀换向导流的作用、将制冷剂切换到热回收换热器11(冷凝器),把排风过程的能量吸收,将制冷剂冷凝成中温高压的液体进过单向阀19组A流入储液器18,在储液器18内将液体制冷剂和没有完全冷凝的气体制冷剂分离,将完全的液体制冷剂流入干燥过滤器16分离杂质和水分,过滤完成的制冷剂到达膨胀阀17,在膨胀阀17内被节流,出来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制冷剂进入室内换热器6(蒸发器)通过送风过程释放到引入的新鲜空气中,经过换热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流经气液分离器20,把没有完全蒸发的液体留在气液分离器20继续蒸发吸热,回到压缩机14的是完全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夏季制冷工况时,利用室内回风进行冷凝,大幅降低机组的冷凝温度,改善机组运行工况,使其性能系数提高;
(2)机组制热运行模式:在压缩机14提供动力的作用下,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在四通阀换向导流的作用将制冷剂切换到室内换热器6(冷凝器),通过送风过程、把新风进行加热,将制冷剂冷凝成中温高压的液体,经过单向阀19组B流入储液器18,将完全的液体制冷剂通过干燥过滤器16到达膨胀阀17,在膨胀阀17内被节流,出来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制冷剂进入热回收换热器11(蒸发器)吸收排风能量,经过换热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流经气液分离器20,把没有完全蒸发的液体留在气液分离器20继续蒸发吸热,回到压缩机14的是完全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冬季制热工况时,利用回风替代室外空气作为热源,使冷媒在蒸发器内有效蒸发,大幅提高蒸发温度,改善机组运行整体工况,使其获得较好的能效比;
(3)机组常规运行模式:在常规气温下,机组不存在结霜问题,无需考虑融霜,提高了室内的舒适性;在春秋过渡季节,风系统单独运行,引入室外新鲜空气降温,节约能源,健康环保。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热回收新风换气机,为混合冷凝热回收新风换气机、包括壳体、新风口、新风过滤网、热回收芯体、室内换热器、离心送风机、送风口、回风口、回风过滤网、热回收换热器、离心排风机、排风口、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干燥过滤器、膨胀阀、储液器、单向阀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四通换向阀包括a接口、b接口、c接口和d接口,形成ab通道、cd通道、ac通道和bd通道;所述热回收芯体设置在热回收芯腔体内,热回收芯体的4个角部通过短隔板与热回收芯腔体的四壁相连、并把中上部隔开为腔体A、腔体B、腔体C和腔体D,热回收芯体包括热回收芯体新风通道和热回收芯体回风通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向阀有4个,各2个串联的单向阀分别组成单向阀组A和单向阀组B;
所述壳体包括机壳和壳体内腔,所述机壳包括机壳上面,所述壳体内腔包括左上部、中上部、右上部、左下部、中下部和右下部;所述新风口设置在机壳上面、中上部左侧上方,所述室内换热器设置在中下部右侧、靠右下部处;右上部和右下部之间设置有能通气的搁架B,所述离心送风机设置在搁架B上,所述热回收换热器设置在左下部右侧、靠中下部处;左上部和左下部之间设置有能通气的搁架A,所述离心排风机设置在搁架A上;
所述压缩机设置在左下部左侧中部,所述储液器设置在压缩机一侧、左下部左侧前部,所述四通换向阀设置在左下部、压缩机与热回收换热器之间,所述干燥过滤器设置在储液器一侧、左下部左侧前端部,所述膨胀阀设置在干燥过滤器上方,所述气液分离器设置在压缩机另一侧、左下部左侧后部,所述单向阀组A和单向阀组B设置在干燥过滤器旁、左下部左侧前端部;
所述干燥过滤器和膨胀阀串联后与单向阀组A并联连接成并联电路A,所述联电路A的一端与储液器连接、另一端与热回收换热器连接;所述干燥过滤器和膨胀阀串联连后与单向阀组B并联连接成并联电路B,所述并联电路B的一端与储液器连接、另一端与室内换热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回收新风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口和回风口呈长方形,所述送风口和排风口呈正方形;所述新风口设置在机壳上面、中上部左侧上方,所述回风口设置在机壳上面、中上部右侧上方;所述送风口设置在机壳上面、右上部上方,所述排风口设置在机壳上面、左上部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回收新风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部和左下部相通连、组成左部,所述右上部和右下部相通连、组成右部,所述中上部和中下部组成中部;左上部和中上部之间设置有垂直方向的左隔板,右上部和中上部之间设置有垂直方向的右隔板,中上部和中下部之间设置有水平方向的中隔板,中下部的中间设置有垂直方向的下隔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回收新风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A与新风口相通连,所述腔体B与中下部的右腔相通连,所述腔体C与回风口相通连,所述腔体D与中下部的左腔相通连;左下部通过热回收换热器与中下部的右腔相通连,右下部通过室内换热器与中下部的左腔相通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回收新风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过滤网设置在热回收芯体的新风入口处,所述回风过滤网设置在热回收芯体的回风入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回收新风换气机,其特征在于:依次连接的新风口、新风过滤网、热回收芯体新风通道、室内换热器、离心送风机和送风口组成新风送风结构,依次连接的回风口、回风过滤网、热回收芯体回风通道、热回收换热器、离心排风机和排风口组成回风排风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回收新风换气机,其特征在于: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ab通道、热回收换热器、单向阀组A、储液器、干燥过滤器、膨胀阀、室内换热器、四通阀cd通道、气液分离器,又回到压缩机组成机组制冷结构;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ac通道、室内换热器、单向阀组B、储液器、干燥过滤器、膨胀阀、热回收换热器、四通阀bd通道和气液分离器,又回到压缩机组成机组制热结构。
CN202120121760.3U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热回收新风换气机 Active CN214536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21760.3U CN214536685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热回收新风换气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21760.3U CN214536685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热回收新风换气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36685U true CN214536685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345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21760.3U Active CN214536685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热回收新风换气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366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49545U (zh) 一种带热回收和加湿功能的新风机组
CN105571017A (zh) 新风处理机组
CN205383723U (zh) 一种节能型蒸发冷却式中央空调机组
CN101672512A (zh) 一种带分布式冷热源的热回收新风机组
WO2014043951A1 (zh) 控制多联机空调系统中温湿度的方法及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03868171A (zh) 一种热泵直膨式溶液除湿新风系统
CN109595694B (zh) 一种壁挂新风、空调一体机
JPH07310964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2777989B (zh) 适用于地下水电站洞室高湿低温环境的热泵空调机组系统
CN204612044U (zh) 一种微型直流变频空调
CN113446756A (zh) 一种带变速压缩机的四管制空气源热泵机组
CN105020807A (zh) 过冷型热泵式溶液调湿与蒸发冷却复合的空调系统
CN112146301B (zh) 一种带全热回收的蒸发冷螺杆冷热水机组
CN206861710U (zh) 一种家用冷凝热回收双冷源新风调温调湿、热水机组
CN214536685U (zh) 一种热回收新风换气机
CN103925657A (zh) 排风源热泵驱动新风系统
CN218348829U (zh) 一种分散排风源蒸发冷凝热泵能量集中回收系统
CN216203895U (zh) 一种除湿升温环境一体机
CN203231439U (zh) 一种能量回收型全新风空气处理机组
CN214406241U (zh) 一种恒温除湿新风空调机
CN209944638U (zh) 屋顶式燃气热泵空调机组
CN114198808A (zh) 一种再热型被动式环控一体机机组
CN103994505A (zh) 排风源热泵驱动新风的系统
CN210980101U (zh) 室内空气智能管理机
CN203797832U (zh) 一种热泵直膨式溶液除湿新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