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32208U -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用的防碰撞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用的防碰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32208U
CN214532208U CN202120519365.0U CN202120519365U CN214532208U CN 214532208 U CN214532208 U CN 214532208U CN 202120519365 U CN202120519365 U CN 202120519365U CN 214532208 U CN214532208 U CN 214532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sets
building structure
groups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1936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51936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32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32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322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用的防碰撞装置,包括有安装板,安装板设有两组,两组安装板之间设有安装筒,安装筒的周侧设有两组安装块,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安装筒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固定槽,第二固定槽内设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有减震座,减震座上套设有承重座,承重座卡设在第一固定槽内,承重座上套设有减震弹簧;安装板上设有缓冲机构。使用时通过安装筒和安装板固定安装减震机构和缓冲机构,通过减震机构对安装板提供一个缓冲作用,减少地震产生使建筑物晃动对安装板产生挤压力,避免建筑物之间碰撞,提高该装置的防震性;通过缓冲机构辅助减震机构,使挤压力分散,避免同一个位置持续受力。

Description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用的防碰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碰撞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用的防碰撞装置。
背景技术
地球是由多个板块组成,而板块之间会相对运动,发生挤压碰撞,造成板块内部产生错动,从而引起地震。地震会引起建筑物损坏,设备设施损坏,强烈的地震甚至会导致建筑物倒塌,引起火灾、水灾等灾害,对人员造成严重危害,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还有可能造成次生灾害。
在地震频发地带,所以建筑物在修建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危害,因此,人们在修建建筑物时,就会在建筑物内构件防震缝,通过防震缝来降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振动频率,防止相邻建筑物之间由地震而产生摆动。在发生震级较大的地震时,相邻建筑物之间的摆动幅度超过防震缝的宽度,此时,相邻的两组建筑物依旧会发生摆动,从而导致碰撞,使建筑物的结构受损,严重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用的防碰撞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用的防碰撞装置,以解决现有建筑物仅靠防震缝导致建筑物之间防震、防碰撞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用的防碰撞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用的防碰撞装置,包括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安装板相对设置,两组所述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周侧设置有两组安装块,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安装筒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内设置有减震机构,两组所述减震机构相对设置,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有减震座,所述减震座上套设有承重座,所述承重座卡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槽内,所述承重座上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减震座、所述承重座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两组缓冲机构,两组缓冲机构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上套设有限位筒和第一弹簧,所述限位筒上设置有减震杆,所述减震杆的一端穿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穿设在所述安装块内。
进一步的,两组所述安装板上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置有多组,所述安装孔内穿设有固定钉。
进一步的,两组所述安装板上均开设有四组限位槽,其中四组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液压筒,另外四组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液压筒内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缓冲垫。
进一步的,两组所述安装板上均设置有缓冲板,两组所述缓冲板通过安装轴连接,所述缓冲板通过固定轴与所述安装板连接;两组所述缓冲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两组所述缓冲板上均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连接块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使用时将该装置放置建筑物之间的防震缝内,通过安装筒和安装板固定安装减震机构和缓冲机构,通过减震机构对安装板提供一个缓冲作用,减少地震产生使建筑物晃动对安装板产生挤压力,避免建筑物之间碰撞,提高该装置的防震性。
2、通过缓冲机构辅助减震机构,使地震产生的挤压力分散,避免同一个位置持续受力,增加该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该装置的防震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用的防碰撞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用的防碰撞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用的防碰撞装置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用的防碰撞装置的缓冲机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用的防碰撞装置的减震机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01、安装板;102、缓冲板;103、缓冲垫;104、固定轴;105、安装槽;106、安装孔;107、固定钉;108、限位槽;109、第一固定槽;110、安装轴;111、连接块;112、第二弹簧;201、安装筒;202、第二固定槽;203、安装块;204、减震座;205、承重座;206、减震弹簧;301、连接轴;302、限位筒;303、第一弹簧;304、减震杆;305、安装座;401、液压筒;402、支撑杆;403、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用的防碰撞装置,包括有两组安装板101,两组安装板101之间设置有安装筒201,安装筒201的周侧设置有两组安装块203,安装板101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109,安装筒201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固定槽202,通过第一固定槽109、第二固定槽202安装减震机构,提高了减震机构的稳定性,减震机构包括有减震座204,减震座204安装在第二固定槽202内,减震座204上套设有承重座205,承重座205安装在第一固定槽109内,承重座205通过减震弹簧206与减震座204连接;安装板101上设置有两组缓冲机构,两组缓冲机构相对设置。当相邻的建筑物发生摆动使,对安装板101进行挤压,两组安装板101相对挤压时,减震座204向承重座205内伸缩,使第一弹簧303压缩,对安装板101进行支撑,对建筑物起到防震作用,减少建筑物之间的摆动;安装板101之间间距变短,减震杆304通过连接轴301发生转动,控制限位筒302在安装座305滑动,对第一弹簧303进行挤压,使第一弹簧303压缩,起到防震效果,通过缓冲机构辅助减震机构,使地震产生的挤压力分散,避免同一个位置持续受力,提高了该装置的防震性。
其中,安装板101上开设有多组安装孔106,可通过固定钉107安装该装置,便于该装置拆卸更换;通过安装板101上开设的限位槽108,来安装液压筒401和支撑块403,两组安装板101相对挤压时,支撑杆402向内伸缩,对该装置起到稳定作用,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安装板101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105,安装槽105内设置有缓冲垫103,通过缓冲垫103来减缓相邻建筑物之间的摆动,防止相邻建筑物之间发生碰撞;安装板101上安装有缓冲板102,缓冲板102之间通过安装轴110进行安装,可进行合拢、展开,缓冲板102通过固定轴104与安装板101进行安装,两组缓冲板102上的连接块111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112,当安装板101发生挤压时,使两组缓冲板102相对合拢,通过第二弹簧112来减缓安装板101挤压产生的力。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以通过固定钉107对该装置进行安装,地震发生时,相邻建筑相对摆动,对该装置形成挤压,使安装板101相对挤压,通过减震机构来降低相邻建筑产生的挤压力,再通过缓冲机构来分散挤压力,避免了相邻建筑物发生碰撞,使防震效果更佳;通过液压筒401和支撑杆402对该装置进行支撑固定,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通过缓冲垫103用于保护安装板101,防止挤压力过大,而导致安装板101破裂;通过缓冲板102和第二弹簧112来提高该装置的防震性,可适当分散挤压力,避免相邻建筑物发生碰撞,而导致建筑物损坏,以至于危害到人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6)

1.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用的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板(101),所述安装板(101)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安装板(101)相对设置,两组所述安装板(101)之间设置有安装筒(201),所述安装筒(201)的周侧设置有两组安装块(203),所述安装板(101)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109),所述安装筒(201)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固定槽(202),所述第二固定槽(202)内设置有减震机构,两组所述减震机构相对设置,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有减震座(204),所述减震座(204)上套设有承重座(205),所述承重座(205)卡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槽(109)内,所述承重座(205)上套设有减震弹簧(206),所述减震弹簧(20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减震座(204)、所述承重座(205)连接;所述安装板(101)上设置有两组缓冲机构,两组缓冲机构相对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用的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有安装座(305),所述安装座(305)与所述安装板(10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305)上套设有限位筒(302)和第一弹簧(303),所述限位筒(302)上设置有减震杆(304),所述减震杆(304)的一端穿设有连接轴(301),所述连接轴(301)穿设在所述安装块(203)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用的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安装板(101)上均开设有安装孔(106),所述安装孔(106)设置有多组,所述安装孔(106)内穿设有固定钉(10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用的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安装板(101)上均开设有四组限位槽(108),其中四组所述限位槽(108)内设置有液压筒(401),另外四组所述限位槽(108)内设置有支撑块(403),所述液压筒(401)内设置有支撑杆(402),所述支撑杆(40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块(403)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用的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01)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105),所述安装槽(105)内设置有缓冲垫(10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用的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安装板(101)上均设置有缓冲板(102),两组所述缓冲板(102)通过安装轴(110)连接,所述缓冲板(102)通过固定轴(104)与所述安装板(101)连接;两组所述缓冲板(10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12),两组所述缓冲板(102)上均设置有连接块(111),所述第二弹簧(112)与所述连接块(111)连接。
CN202120519365.0U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用的防碰撞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32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19365.0U CN214532208U (zh)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用的防碰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19365.0U CN214532208U (zh)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用的防碰撞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32208U true CN214532208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63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1936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32208U (zh)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用的防碰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322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58964B1 (ko) 내진장치가 구비된 수배전반
KR101146790B1 (ko) 점탄성댐퍼와 이력댐퍼가 결합된 하이브리드 제진장치
CN211522851U (zh) 一种桥梁抗震防落梁支座
CN214532208U (zh)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用的防碰撞装置
CN212027336U (zh) 一种避震安全仓减震顶板
CN211622078U (zh) 一种梁柱减震结构
CN211523686U (zh) 一种抗冲击石材幕墙
CN111173254B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建筑脚手架连墙件
CN215166569U (zh) 一种建筑减振支座
CN215167167U (zh) 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结构支撑板
CN215371319U (zh) 一种折叠式抗震支吊架
CN219992785U (zh) 一种抗震钢结构
CN218292413U (zh) 一种具有防脱落结构的装配式建筑幕墙
KR102345193B1 (ko) 소방설비 방진 겸용 내진 고정장치
CN220790265U (zh) 一种建筑工程设计用组合式钢结构
CN214994785U (zh) 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
CN218149027U (zh) 一种抗震房建结构房建安全装置
CN216893687U (zh) 一种具有抗震消音功能的多层钢结构板房
CN219973568U (zh) 一种建筑加固减震结构
CN213773952U (zh) 一种抗震能力强的房建结构
CN213539806U (zh) 一种古建筑用临时防护结构
CN214227730U (zh) 一种抗震电缆桥架伸缩节装置
CN219825760U (zh) 一种建筑外墙用装饰幕墙
CN218528243U (zh) 一种高扭矩缓冲器
CN117937282B (zh) 一种防震配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