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12181U - 一种多功能型麻醉科用给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型麻醉科用给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12181U
CN214512181U CN202023063928.4U CN202023063928U CN214512181U CN 214512181 U CN214512181 U CN 214512181U CN 202023063928 U CN202023063928 U CN 202023063928U CN 214512181 U CN214512181 U CN 214512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esthesia
hose
cavity
disinfection
drug deli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639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丽
臧圆圆
赵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30639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12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12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12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麻醉科给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型麻醉科用给药装置,经箱体内设隔板,形成消毒腔、雾化腔,经隔板上设连通孔,连通孔位于消毒腔一端连接软管,软管另一端设吸入组件,使得在雾化腔内放入麻醉药液,雾化腔内设超声波雾化棒,使得麻醉药液雾化,利用盖板旋转盖合在雾化腔顶部,使得雾化后的麻醉药液经连通孔进入到软管内,利用吸入组件呼吸吸入,实现吸入麻醉;在吸入麻醉完成后,将吸入组件倒置在“U”型放置位上,将盖板旋转盖合在消毒腔顶部,接通电热丝加热,实现消毒液产生蒸汽汽化,达到对吸入组件消毒的目的;实现了麻醉给药和汽化消毒的双重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型麻醉科用给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麻醉科给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型麻醉科用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吸入给药技术已经在麻醉科得到了广泛的推行应用,其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吸收,利用肺有很大表面积,血流量较大,肺泡结构较薄,药物容易吸收等特点,使得吸入给药具有吸收快,能够对手术麻醉、呼吸道感染疾病等实现准确给药,加快药效。
目前,麻醉科吸入给药技术通常是采用雾化技术将药物雾化之后,经过吸入罩、吸入嘴等设备直接将药物输送给患者,使得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吸入罩、吸入嘴经常在使用后,无法及时消毒,导致吸入罩、吸入嘴以及连接吸入罩和吸入嘴的管道内部滋生病毒,影响设备的下一次使用,甚至造成整个装置受到污染,造成整个给药装置清理、清洗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使得麻醉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同时,现有麻醉科用给药装置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型麻醉科用给药装置。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多功能型麻醉科用给药装置,包括箱体,设在所述箱体内的隔板,且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内分割成雾化腔和消毒腔;所述隔板顶部设盖板,且在所述盖板与所述隔板顶端之间设有转轴;所述盖板能够围绕所述转轴呈180°旋转盖合在所述雾化腔或所述消毒腔上;所述消毒腔底部设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上表面设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上表面形成消毒液容纳腔;所述雾化腔内设有超声波雾化棒,所述隔板上设有贯通所述雾化腔和所述消毒腔的连通孔;所述消毒腔内设有软管,且所述软管一端连接连通孔,所述软管另一端设有吸入组件;所述消毒液容纳腔内,靠近顶端设有第一固定台,且所述第一固定台设有穿入孔;所述软管从所述穿入孔下端穿入到上端,且固定在所述穿入孔内;所述第一固定台另一端设有供所述吸入组件倒置的“U”型放置位,且所述吸入组件上设有挂杆。
经箱体内设隔板,形成消毒腔、雾化腔,经隔板上设连通孔,连通孔位于消毒腔一端连接软管,软管另一端设吸入组件,使得在雾化腔内放入麻醉药液,雾化腔内设超声波雾化棒,使得麻醉药液雾化,利用盖板旋转盖合在雾化腔顶部,使得雾化后的麻醉药液经连通孔进入到软管内,利用吸入组件呼吸吸入,实现吸入麻醉;在吸入麻醉完成后,将吸入组件倒置在“U”型放置位上,将盖板旋转盖合在消毒腔顶部,接通电热丝加热,实现消毒液产生蒸汽汽化,达到对吸入组件消毒的目的;实现了麻醉给药和汽化消毒的双重功能。
为了提高对吸入组件固定倒置挂在第一固定台上消毒效率和效果,优选,所述的吸入组件包括面罩,且所述面罩内设有吸头;所述挂杆设在所述面罩与所述软管之间。
为了能够实现汽化后的消毒液不残留在第一固定台上,优选,所述的第一固定台呈网状。
为了保障能够对雾化气流进行控制,调节雾化气流的流动量,优选,所述的软管,在靠近与所述连通孔连接一端上设有钢管,且在所述钢管上设有用于调节钢管内气流流量的调节组件。更优选,所述的调节组件包括设在所述钢管内的弹性球,所述弹性球上设有按压柱,所述按压柱伸出所述钢管,且在按压柱位于所述钢管外的端部设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柱与所述钢管之间设有密封圈。更优选,所述的弹性球上设有若干微孔,且所述微孔在所述弹性球上的排列密度呈逐渐增大趋势。
为了能够增强雾化腔内雾化麻醉药液的压力,优选,所述的雾化腔内设有第二固定台,且所述第二固定台上设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输入口裸露在所述雾化腔内,所述抽风机的输出口上连接有软管,且所述软管输出端连接所述连通孔。
为了避免雾化麻醉药液残留在第二固定台上,优选,所述的第二固定台呈网状。
为了方便箱体移动给药,优选,所述的箱体底部设有移动组件,且所述移动组件为万向轮。为了增强给药装置给药的稳定性,优选,所述的移动组件上设有刹车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充分利用压力差,实现麻醉药液雾化成分从雾化腔经连通孔、软管传输至吸入组件,实现给药功能;同时能够在吸入组件给药完成后,将吸入组件倒扣置于第一固定台上,开启电热丝加热,使得消毒液汽化,实现消毒。
本实用新型在消毒和雾化吸入过程中,采用能够180°旋转盖合的盖板,控制了消毒腔、雾化腔内的相对压力,能够充分保障消毒时,消毒腔内的消毒液汽化气体从吸入组件进入,实现在内部消毒,且经后续对给药装置清理、清洗,提高了消毒效率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给药装置不仅适用于麻醉给药,而且也适用于其他能够经过雾化吸入的药物吸入时使用,且能够经过汽化消毒液消毒、清理、清洗之后,多次、重复利用,增强了给药装置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箱体 2-隔板 3-转轴 4-盖板 5-雾化腔 6-消毒腔 7-软管 8-第一固定台 9-第二固定台 10-抽风机 11-面罩 12-吸管 13-调节组件 14-导热层 15-电热丝 16-超声波雾化棒 17-挂杆 18-移动组件 13.1-按压板 13.2-密封圈 13.3-微孔 13.4-弹性球13.5-按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多功能型麻醉科用给药装置,包括箱体1,设在所述箱体1内的隔板2,且所述隔板2将所述箱体1内分割成雾化腔5和消毒腔6;所述隔板2顶部设盖板4,且在所述盖板4与所述隔板2顶端之间设有转轴3;所述盖板4能够围绕所述转轴3呈180°旋转盖合在所述雾化腔5或所述消毒腔6上;所述消毒腔6底部设有电热丝15,所述电热丝15上表面设有导热层14,所述导热层14上表面形成消毒液容纳腔;所述雾化腔5内设有超声波雾化棒16,所述隔板2上设有贯通所述雾化腔5和所述消毒腔6的连通孔;所述消毒腔6内设有软管7,且所述软管7一端连接连通孔,所述软管7另一端设有吸入组件;所述消毒液容纳腔内,靠近顶端设有第一固定台8,且所述第一固定台8设有穿入孔;所述软管7从所述穿入孔下端穿入到上端,且固定在所述穿入孔内;所述第一固定台8另一端设有供所述吸入组件倒置的“U”型放置位,且所述吸入组件上设有挂杆17。电热丝15经导线连接外部电源。
使用时:将麻醉药液倒入雾化腔5内,将盖板4旋转盖合在雾化腔5上,经超声波雾化棒16雾化麻醉药液,使得在雾化腔5内形成雾化麻醉剂,雾化麻醉剂经连通孔进入到软管7内,患者将吸入组件置于口鼻部,实现呼吸吸入,待吸入完成后,取下吸入组件,将吸入组件倒置于“U”型放置位上,打开盖板4,使得盖板4旋转盖合在消毒腔6上,接通电热丝15与外部电源,使得电热丝15发热,且向消毒腔6内加入消毒液,使得导热层14件电热丝15产生的热量对消毒液加热汽化,使得汽化后的消毒气体对吸入组件消毒,实现了应用后的清理消毒功能。导热层14采用金属铝、铜等材料制备而成,采用的软管7为橡皮制备而成,超声波雾化棒16利用现有技术中普遍存在的现有雾化棒,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4563208U所公开的超声波雾化棒或者专利申请号为201510889899.1所公开的超声雾化棒等。
如图1、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吸入组件包括面罩11,且所述面罩11内设有吸头12;所述挂杆17设在所述面罩11与所述软管7之间。便于对吸入组件倒扣固定在第一固定台8上,实现稳定消毒。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固定台8呈网状。能够避免汽化后的消毒液残留在第一固定台8上表面,降低了消毒液浪费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软管7,在靠近与所述连通孔连接一端上设有钢管,且在所述钢管上设有用于调节钢管内气流流量的调节组件13。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吸入麻醉剂的量,保障患者麻醉吸入需求。
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调节组件13包括设在所述钢管内的弹性球13.4,所述弹性球13.4上设有按压柱13.5,所述按压柱13.5伸出所述钢管,且在按压柱13.5位于所述钢管外的端部设有按压板13.1,所述按压柱13.5与所述钢管之间设有密封圈13.2。能够有效避免钢管内的雾化成分泄漏,保障了雾化成分在软管7内的流动,保障了呼吸吸入麻醉的需要,改善了雾化效果。
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球13.4上设有若干微孔13.3,且所述微孔13.3在所述弹性球13.4上的排列密度呈逐渐增大趋势。能够实现旋转调节雾化成分的传输量。
如图1、图2、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雾化腔5内设有第二固定台9,且所述第二固定台9上设有抽风机10;所述抽风机10的输入口裸露在所述雾化腔5内,所述抽风机10的输出口上连接有软管7,且所述软管7输出端连接所述连通孔。实现增大雾化腔5内雾化成分输送的压力,改善雾化成分在软管7内流动效率、速率,吸入麻醉效果。采用抽风机10是现有技术中普遍存在的设备,例如品牌为:金胜丰科技,额定电流0.40A,电压110V,产生风量为165CFM的防腐蚀、防水抽风机。该抽风机10经导线直接与箱体1外的电源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固定台9呈网状。避免了麻醉药液雾化后的成分残留在第二固定台9上。
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箱体1底部设有移动组件18,且所述移动组件18为万向轮。方便了给药装置的移动使用。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组件18上设有刹车片。能够满足在给药装置移动后固定,保障使用过程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其他未尽事宜参照现有技术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公知常识、常规技术手段加以实现,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型麻醉科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设在所述箱体(1)内的隔板(2),且所述隔板(2)将所述箱体(1)内分割成雾化腔(5)和消毒腔(6);所述隔板(2)顶部设盖板(4),且在所述盖板(4)与所述隔板(2)顶端之间设有转轴(3);所述盖板(4)能够围绕所述转轴(3)呈180°旋转盖合在所述雾化腔(5)或所述消毒腔(6)上;所述消毒腔(6)底部设有电热丝(15),所述电热丝(15)上表面设有导热层(14),所述导热层(14)上表面形成消毒液容纳腔;所述雾化腔(5)内设有超声波雾化棒(16),所述隔板(2)上设有贯通所述雾化腔(5)和所述消毒腔(6)的连通孔;所述消毒腔(6)内设有软管(7),且所述软管(7)一端连接连通孔,所述软管(7)另一端设有吸入组件;所述消毒液容纳腔内,靠近顶端设有第一固定台(8),且所述第一固定台(8)设有穿入孔;所述软管(7)从所述穿入孔下端穿入到上端,且固定在所述穿入孔内;所述第一固定台(8)另一端设有供所述吸入组件倒置的“U”型放置位,且所述吸入组件上设有挂杆(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型麻醉科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入组件包括面罩(11),且所述面罩(11)内设有吸头(12);所述挂杆(17)设在所述面罩(11)与所述软管(7)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型麻醉科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台(8)呈网状。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型麻醉科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7),在靠近与所述连通孔连接一端上设有钢管,且在所述钢管上设有用于调节钢管内气流流量的调节组件(1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型麻醉科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组件(13)包括设在所述钢管内的弹性球(13.4),所述弹性球(13.4)上设有按压柱(13.5),所述按压柱(13.5)伸出所述钢管,且在按压柱(13.5)位于所述钢管外的端部设有按压板(13.1),所述按压柱(13.5)与所述钢管之间设有密封圈(13.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型麻醉科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球(13.4)上设有若干微孔(13.3),且所述微孔(13.3)在所述弹性球(13.4)上的排列密度呈逐渐增大趋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型麻醉科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雾化腔(5)内设有第二固定台(9),且所述第二固定台(9)上设有抽风机(10);所述抽风机(10)的输入口裸露在所述雾化腔(5)内,所述抽风机(10)的输出口上连接有软管(7),且所述软管(7)输出端连接所述连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型麻醉科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固定台(9)呈网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型麻醉科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底部设有移动组件(18),且所述移动组件(18)为万向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型麻醉科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组件(18)上设有刹车片。
CN202023063928.4U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多功能型麻醉科用给药装置 Active CN214512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63928.4U CN214512181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多功能型麻醉科用给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63928.4U CN214512181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多功能型麻醉科用给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12181U true CN214512181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94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63928.4U Active CN214512181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多功能型麻醉科用给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121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20530A (en) Inhalation therapy device
CN110812627A (zh) 一种便携式雾化治疗仪
CN205867254U (zh) 新型具有消毒功能的麻醉机
CN208003204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雾化器
CN106730188A (zh) 一种呼吸内科雾化喷药装置
CN209864913U (zh) 一种医疗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
CN214512181U (zh) 一种多功能型麻醉科用给药装置
CN110013588B (zh) 高性能网筛式雾化器
CN204543167U (zh) 一种护理科用雾化吸入器
CN205031678U (zh) 便携式急救吸入给药系统
CN209033298U (zh) 一种呼吸内科便用式化痰器
CN207970317U (zh) 一种小儿雾化治疗仪
CN206424390U (zh) 一种可拆卸的雾化杯
CN105126213B (zh) 便携式急救吸入给药系统
CN211634711U (zh) 呼吸内科临床雾化喷药装置
CN208726464U (zh) 移动雾化一体机
CN212016381U (zh) 一种儿科雾化装置
CN201701609U (zh) 一种新型氧气雾化器
CN203763600U (zh) 加湿式呼吸给药器
CN113827825A (zh) 一种多用途呼吸机
WO2020029469A1 (zh) 一种用于icu根据气流自主呼吸的便携式雾化装置
CN204745239U (zh) 一种儿童用雾化颗粒加热装置
CN109939305A (zh) 小儿科使用的防交叉感染雾化吸入装置
CN204745236U (zh) 一种与医用雾化器配合使用的雾化颗粒加热装置
CN219681386U (zh) 一种呼吸内科临床用药剂物雾化喷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