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06766U - 绝缘接线座和动力总成 - Google Patents

绝缘接线座和动力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06766U
CN214506766U CN202120503537.5U CN202120503537U CN214506766U CN 214506766 U CN214506766 U CN 214506766U CN 202120503537 U CN202120503537 U CN 202120503537U CN 214506766 U CN214506766 U CN 214506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motor
wire holder
base
wire har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035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超
党彦明
胡强强
牛冬牛
张亚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035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067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06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067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绝缘接线座,用于电连接电机控制器和电机,所述绝缘接线座包括本体和容室,所述本体具有导电件结合部和屏蔽件结合部;所述导电件结合部用于固定来自所述电机控制器的导电件,所述导电件的一端伸入至所述容室的内部;所述屏蔽件结合部用于固定来自所述电机控制器的屏蔽件;所述本体上设置有通孔,以使所述电机的高压线束穿过所述通孔并伸入至所述容室的内部,所述导电件与所述高压线束在所述容室的内部导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动力总成,包括电机控制器、电机和前述的绝缘接线座,本实用新型绝缘接线座简化驱动装置的整体结构,提高驱动装置的集成度。

Description

绝缘接线座和动力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绝缘接线座以及具有所述绝缘接线座的动力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电机与电机控制器二合一产品向着集成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对产品电机、电机控制器的高压接口的结构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满足整个产品的集成化要求。当前大多数二合一产品的高压三相接线形式是电机、电机控制器设计单独的绝缘接线座和霍尔铜排组件,集成程度不高,制约了产品向集成化、小型化发展的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绝缘接线座,旨在提高电机控制器与电机连接的集成度;同时还提出一种具有高集成度的动力总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绝缘接线座,用于电连接电机控制器和电机,所述绝缘接线座包括本体和容室,所述本体具有导电件结合部和屏蔽件结合部;所述导电件结合部用于固定来自所述电机控制器的导电件,所述导电件的一端伸入至所述容室的内部;所述屏蔽件结合部用于固定来自所述电机控制器的屏蔽件;所述本体上设置有通孔,以使所述电机的高压线束穿过所述通孔并伸入至所述容室的内部,所述导电件与所述高压线束在所述容室的内部导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容室的内部具有倾斜面,所述导电件伸入至所述容室的部分相对于所述容室的底面呈倾斜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容室的内部的导电件具有安装孔,所述高压线束连接有端子,所述端子与所述安装孔通过紧固件配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底座和上盖,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容置槽,形成所述容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座内设有固定单元,所述上盖与所述固定单元通过紧固件配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单元为内嵌于所述本体的螺纹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密封胶或者密封圈密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座与上盖相对的端面上具有胶槽,所述密封胶或者密封圈填充于所述胶槽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座的端面具有过线槽,所述电机的低压线束的一端伸入所述容室,并经过所述过线槽延伸至外部并与所述电机控制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过线槽的内壁具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约束所述低压线束在所述过线槽内摆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座的外壁具有固定部,所述低压线束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动力总成,包括电机控制器、电机和前述的绝缘接线座,所述电机控制器具有导电件和屏蔽件,所述电机具有高压线束和低压线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本体设置容室,将导电件和屏蔽件固定于本体,且导电件的一端伸入至容室的内部,以便于导电件与伸入至容室的内部的高压线束连接;所述绝缘接线座通过在固定导电件与屏蔽件的相对位置基础上,还能够集成电机控制器与电机的高压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其提升了集成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绝缘接线座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绝缘接线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本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本体 1424 固定单元
11 容室 143 过线槽
12 第一让位口 15 上盖
13 第二让位口 151 第二装配孔
14 底座 2 导电件
1412 理线板 21 斜面
1413 理线槽 22 安装孔
1414 绑线孔 23 连接孔
1421 固定件 3 屏蔽件
1422 过孔 4 限位件
1423 第一装配孔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绝缘接线座,绝缘接线座用于电连接电机控制器和电机,电机控制器具有导电件和屏蔽件,电机具有高压线束和低压线束。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绝缘接线座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为本实用新型绝缘接线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参考图,为本实用新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为本实用新型本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2、图3及图4所示,该绝缘接线座包括本体1和容室11,本体1具有导电件结合部和屏蔽件结合部;导电件结合部用于固定来自电机控制器的导电件2,导电件2的一端伸入至容室11的内部;屏蔽件结合部用于固定来自电机控制器的屏蔽件3;本体1上设置有通孔,以使电机的高压线束穿过通孔并伸入至容室11的内部,导电件2与高压线束在容室的内部导电连接。其中,本体1上用于固定导电件2的位置为导电件结合部,本体1上用于屏蔽件3的位置为屏蔽件结合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本体1上设置容室11,将导电件2和屏蔽件3固定于本体1,且导电件2的一端伸入至容室11内部,以便于导电件2与伸入至容室11内部的高压线束连接;其中,容室11内部为相对密闭的空间,减少外界环境对容室11内部的高压线束和导电件2的干扰。所述本体能够承载所述导电件2和屏蔽件3,并使所述导电件2与所述屏蔽件3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同时,所述本体还设置容室,能够为导电件与高压线束的连接提供连接区域。本实用新型绝缘接线座简化驱动装置的整体结构,提高驱动装置的集成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本体1与多个导电件2之间可为一体结构。也就是说,多个导电件2可与本体1之间可为一体注塑成型;或者,多个导电件2可与本体1之间可为二次热塑成型;或者,多个导电件2可与本体1之间可为粘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本体1与多个导电件2之间可为相对独立的结构。也就是说,本体1与多个导电件2之间可为插接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本体1为耐高温绝缘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导电件2为铜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多个屏蔽件3部分外露于本体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屏蔽件3为金属材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本体1与电机的外表面连接后,可在本体1和电机的连接处填充密封胶,以提高本体1与电机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提高容室11的密封性。
基于上述,本体1具有容室11,可以理解的,本体1可具有如下结构:
本体1的第一可实施结构,容室11为设置在本体1内部的空腔,导电件2和高压线束连接在本体1并伸入到空腔。其中,导电件2和高压线束可为固定在本体1上;或者,可在本体1上设置有多个连通容室11的通孔,导电件2穿设于通孔,高压线束穿设于另一个通孔。
本体1的第二可实施结构,本体1设置有连通容室11的第一让位口12;即是指,当绝缘接线座与电机连接后,电机可闭合第一让位口12,使得容室11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其中,第一让位口12可为便于高压线束穿过并进入到容室11的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容室11的内部具有倾斜面,导电件2伸入至容室11的部分相对于容室11的底面呈倾斜状态。
基于上述,导电件2伸入容室11的一端与倾斜面呈同一方向倾斜,即是指,导电件2伸入容室11的一端形成斜面21。其中,可在斜面21设置有贯穿斜面21的安装孔22。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导电件2的一端形成斜面21,可以将导电件与线束的连接点形成在容室11内部相对靠近底部的位置,这样可以降低容室11的高度,从而使接线绝缘座的高度得到降低,实现绝缘接线座的小型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位于容室11内部的导电件2具有安装孔22,高压线束的端部连接有端子,所述端子与安装孔22通过紧固件配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导电件2上设置有安装孔22的结构,高压线束的端部连接有端子,能够简化导电件2与高压线束的安装结构,同时提升安装效率和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导电件2的另一端延伸出本体1的周缘,导电件2延伸出本体1的周缘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23,连接孔23用于连接外部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本体1包括底座14和上盖15,在底座14上开设有容置槽,上盖15盖设于容置槽,以形成容室11。
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包括底座14和上盖15的结构,上盖15和底座14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操作员可先将导电件2与高压线束连接后,再通过上盖进行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底座14具有导电件结合部和屏蔽件结合部。底座14上用于固定导电件2的位置为导电件结合部,底座14上用于屏蔽件3的位置为屏蔽件结合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盖15与底座14之间通过密封胶或者密封圈密封连接,提高容室11的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底座14与上盖15相对的端面上具有胶槽,密封胶或者密封圈填充于胶槽内部。
基于上述,可以理解底座14的结构为设置有一个容置槽。其中,容置槽为沉槽或通槽。
当容置槽为沉槽,高压线束可连接在容置槽的底壁或侧壁。其中,高压线束可直接注塑在底座14上;或者,底座14设置有高压线束穿过的通孔。
当容置槽为通槽,容置槽贯穿了底座14的两侧面,并在底座14的两侧面形成第一让位口12和第二让位口13。底座14与电机连接时,电机的表面闭合第一让位口12;此时,高压线束位于容置槽内,高压线束与对应的导电件2电连接;此外,将上盖15与底座14连接,使得上盖15闭合第二让位口13,使得容置槽成为相对密闭的空间,以避免外界环境中的杂物干扰高压线束与对应的导电件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导电件2设于底座14,所述导电件伸入至所述容室的部分向背离上盖15的方向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底座14内设有固定单元1424,上盖15与固定单元1424通过紧固件配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与固定单元1424连接,以便于将上盖15限位于底座14上。也就是说,固定单元1424设置有第一装配孔1423,上盖15设置有第二装配孔151,紧固件穿过第二装配孔151和第一装配孔1423,并与固定单元1424连接,以实现锁紧上盖15限和底座1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紧固件可为螺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固定单元1424为内嵌于本体1的螺纹孔。可以理解地,固定单元1424为螺纹螺套,第一装配孔1423设置为螺纹孔。螺纹螺套为金属材质,以增加螺纹螺套的强度,提高绝缘接线座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底座14的端面具有过线槽143,低压线束的一端伸入容室11,并经过过线槽143延伸至外部并与电机控制器连接。其中,可在容室11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线缆从过线槽143进入容室11内,并与传感器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过线槽143的内壁具有限位件4,限位件4约束低压线束在过线槽143内摆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绝缘接线座还包括设于过线槽143的两端的限位件4。其中,限位件4用于卡紧位于过线槽143的导线。
可选地,限位件4为硅胶材质、塑胶材质或橡胶材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底座14的外壁具有固定部,低压线束与固定部固定连接。其中,固定部为设于底座14的理线板1412和/或绑线孔1414;理线板1412上设置有理线槽1413。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动力总成,包括电机控制器、电机和前述的绝缘接线座,所述电机控制器具有导电件和屏蔽件,所述电机具有高压线束和低压线束。其中,绝缘接线座与电机、电机控制器的配合如前述内容所述,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绝缘接线座,用于电连接电机控制器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接线座包括本体和容室,所述本体具有导电件结合部和屏蔽件结合部;
所述导电件结合部用于固定来自所述电机控制器的导电件,所述导电件的一端伸入至所述容室的内部;所述屏蔽件结合部用于固定来自所述电机控制器的屏蔽件;
所述本体上设置有通孔,以使所述电机的高压线束穿过所述通孔并伸入至所述容室的内部,所述导电件与所述高压线束在所述容室的内部导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室的内部具有倾斜面,所述导电件伸入至所述容室的部分相对于所述容室的底面呈倾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接线座,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容室的内部的导电件具有安装孔,所述高压线束连接有端子,所述端子与所述安装孔通过紧固件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底座和上盖,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容置槽,形成所述容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绝缘接线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设有固定单元,所述上盖与所述固定单元通过紧固件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绝缘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为内嵌于所述本体的螺纹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绝缘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密封胶或者密封圈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绝缘接线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与上盖相对的端面上具有胶槽,所述密封胶或者密封圈填充于所述胶槽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绝缘接线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的端面具有过线槽,所述电机的低压线束的一端伸入所述容室,并经过所述过线槽延伸至外部并与所述电机控制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绝缘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槽的内壁具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约束所述低压线束在所述过线槽内摆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绝缘接线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的外壁具有固定部,所述低压线束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
12.一种动力总成,包括电机控制器和电机,所述电机控制器具有导电件和屏蔽件,所述电机具有高压线束和低压线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绝缘接线座。
CN202120503537.5U 2021-03-09 2021-03-09 绝缘接线座和动力总成 Active CN2145067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03537.5U CN214506766U (zh) 2021-03-09 2021-03-09 绝缘接线座和动力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03537.5U CN214506766U (zh) 2021-03-09 2021-03-09 绝缘接线座和动力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06766U true CN214506766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197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03537.5U Active CN214506766U (zh) 2021-03-09 2021-03-09 绝缘接线座和动力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067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3621A (zh) * 2021-11-30 2022-03-01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化的电机接线座及电驱动系统动力总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3621A (zh) * 2021-11-30 2022-03-01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化的电机接线座及电驱动系统动力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0725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7959469B2 (en) Connector device and connector assembly
KR101274319B1 (ko) 방수 커넥터
US8605449B2 (en)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US11063387B2 (en) Connector having a sealing member interposed between the connector support member and housing
EP2874240B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connection structure
CN214506766U (zh) 绝缘接线座和动力总成
KR102327471B1 (ko) 접속 장치 및 전기 모터
CN206149617U (zh) 电子控制单元
JP6630315B2 (ja) ノイズ低減ユニット
CN115473072A (zh) 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4799108U (zh) 一种小型电泵电机的密封结构
CN108007064B (zh) 控制面板结构和家电设备
CN112821097A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接线座模组
CN209981603U (zh) 电源适配器壳体及电源适配器
CN110829739A (zh) 电机
CN111479432A (zh)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及电动车
CN212230661U (zh) Usb接口装置
CN211702660U (zh) 一种控制器罩壳连接结构
CN210780435U (zh) 一种电机及控制器侧装式结构
CN214899251U (zh) 集成信号连接器的逆变器罩盖及电机逆变器
CN214227165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接线座模组
CN209517769U (zh) 电器盒
CN210760280U (zh) 一种控制器、电机及汽车
CN218940088U (zh) 电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000 52 tianedang Road, Yuexi,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52 tianedang Road, Yuexi,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