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98588U - 一种帐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帐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98588U
CN214498588U CN202022829458.1U CN202022829458U CN214498588U CN 214498588 U CN214498588 U CN 214498588U CN 202022829458 U CN202022829458 U CN 202022829458U CN 214498588 U CN214498588 U CN 214498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tent
hole
connecting par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2945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欢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82945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98588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5480 priority patent/WO202211031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98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98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32Parts, components, construction details, accessories, interi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nts, e.g. guy-line equipment, skirts, threshol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32Parts, components, construction details, accessories, interi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nts, e.g. guy-line equipment, skirts, thresholds
    • E04H15/34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帐篷,包括: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的第一支撑架、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的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依次与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支撑架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配合连接,以稳定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再通过连接组件实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之间的位置的相对固定。由于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使得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的下端与地面的接触面围成一个三角形,从而使得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之间保持稳定的放置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帐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帐篷。
背景技术
目前,帐篷一般包括四根木条和帆布,而装配的方式一般是先将四根木条搭在一起,然后用绳子绑住上部固定,底部岔开并与地面接触。但是,这样固定方式在使用时,可能会因为绳子松散而造成帐篷整体的变形甚至倒塌,使用非常不稳定,降低了人们的使用感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帐篷,能够提高帐篷的稳定性,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帐篷,包括: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的第一支撑架、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的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抵接,所述连接组件依次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和所述第三支撑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帐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配合连接,以稳定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再通过连接组件固定第三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的抵接位置,并固定了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的配合连接位置,从而实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之间的位置的相对固定。由于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使得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的下端与地面的接触面围成一个三角形,从而使得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之间保持稳定的放置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由所述第一支撑架的表面向内凹陷而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贯通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一榫接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贯通所述第二支撑架的第二榫接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依次连通构成一安装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螺母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通孔内设置有螺纹连接件;所述螺纹连接件与所述螺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架抵接的第四支撑架;所述连接组件依次与所述第四支撑架、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支撑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篷布;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和所述第三支撑架上均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篷布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帐篷的组合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架的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支撑架的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支撑架的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四支撑架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第一支撑架100、第一连接部110、第一通孔111、第二支撑架200、第二连接部210、第二通孔211、第三支撑架300、第三通孔310、连接组件400、第四支撑架500、第四通孔510、螺纹连接件600、第一螺纹连接件610、第二螺纹连接件620、固定件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帐篷,包括: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0的第一支撑架100、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10的第二支撑架200、第三支撑架300和连接组件400;第一连接部110与第二连接部210配合连接,第三支撑架300与第二支撑架200抵接,连接组件400依次与第一连接部110、第二连接部210和第三支撑架300连接,第一支撑架100、第二支撑架200和第三支撑架300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例如,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通过使第一连接部110与第二连接部210 配合连接,以稳定第一支撑架100与第二支撑架200之间的相对位置;然后将第三支撑架300抵接在第二支撑架200上,再通过连接组件400依次与第一连接部 110、第二连接部210和第三支撑架300连接,以固定第三支撑架300与第二支撑架200之间的抵接位置,并固定了第一支撑架100与第二支撑架200之间的配合连接位置,从而实现第一支撑架100、第二支撑架200和第三支撑架300之间的位置的相对固定。
由于第一支撑架100、第二支撑架200和第三支撑架300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使得第一支撑架100、第二支撑架200和第三支撑架300的下端与地面的接触面围成一个三角形,由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从而使得第一支撑架100、第二支撑架200和第三支撑架300能够稳定地架起在底面上,并保持稳定的放置状态。
进一步,第一连接部110可以设置为第一凹陷位,第二连接部210可以设置为凸出件,使得凸出件与第一凹陷位配合连接,以限定第一支撑架100与第二支撑架200之间的相对位置。另一方面,第一凹陷位可以由第一支撑架100的一个面的左侧朝向右侧凹陷而成,当第一凹陷位形成只有左侧的一个开口,则第二连接部210可以设置为凸出件;当第一凹陷位形成左侧和右侧的两个开口,则第二连接部210可以设置为对应的第二凹陷位。除上述实施例之外,第一连接部110 和第二连接部210也可以设置为形状对应匹配的凸出件。
另外,连接组件400的结构没有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对第一连接部110、第二连接部210和第三支撑架300之间的固定连接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0由第一支撑架100的表面向内凹陷而成。
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110设置为第一凹陷位,结构简单,能够降低生产的难度,节约生产成本。第二连接部210可以设置为凸出件,当第一凹陷位连通第一支撑架100的左侧和右侧时,第二连接部210也可以设置为与之形状对应匹配的第二凹陷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0形成贯通第一支撑架 100的第一榫接槽。
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榫接槽贯通第一支撑架100,即第一连接部110直接连通第一支撑架100的左侧和右侧,从而能够降低对第一凹陷位尺寸要求的难度,简化生产流程。其中,第二连接部210可以设置为凸出件,或与之形状对应匹配的第二凹陷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210形成贯通第二支撑架 200的第二榫接槽。
例如,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部210设置为与第一榫接槽匹配的第二榫接槽,通过将第二榫接槽镶嵌在第一榫接槽内,使得第一榫接槽与第二榫接槽之间互相匹配抵接,且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不会发生相对的移动,从而提高了第一支撑架 100与第二支撑架200连接的稳定性。
第一榫接槽与第二榫接槽的结构简单,能够降低生产的难度,节约生产成本;同时便于用户的组合连接,简化了连接的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11,第二连接部210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11,第三支撑架300上设置有第三通孔310。
例如,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通孔111、第二通孔211和第三通孔 310依次连通构成一安装孔,便于与连接组件400进行连接,降低第一支撑架100、第二支撑架200和第三支撑架300之间连接的难度。
第一通孔111、第二通孔211和第三通孔310的设置简单,能够有效的节约生产成本,并降低第一支撑架100、第二支撑架200和第三支撑架300之间连接的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1、第二通孔211和第三通孔310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
例如,如图1-图4所示,连接组件400的数量也相应设置为两个,使得两个连接组件400分别与对应顺序的第一通孔111、第二通孔211和第三通孔310 连接。
通过在第一支撑架100、第二支撑架200和第三支撑架300上设置两个固定连接的位置,能够加强连接的强度,防止第一支撑架100、第二支撑架200和第三支撑架300之间的位置发生偏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连接组件400包括螺栓和螺母。
具体地,所述螺栓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螺母连接,能够实现对第一支撑架 100、第二支撑架200和第三支撑架300之间的固定。进一步,通过调节螺母在螺栓上的连接位置,能够相应调节第一支撑架100、第二支撑架200和第三支撑架300之间的连接压力,从而改变连接的稳定性。
螺栓和螺母的结构简单,连接方式方便,从而降低了第一支撑架100、第二支撑架200和第三支撑架300之间连接的难度,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三通孔310内设置有螺纹连接件600;螺纹连接件600与螺栓连接。
例如,如图4所示,由于第三支撑架300是直接与第二支撑架200的表面抵接的,故第三支撑架300的位置固定主要是依靠螺栓来实现的。通过在第三通孔 310内设置有螺纹连接件600,能够加强螺栓与第三支撑架300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第三支撑架300稳定地抵接在第二支撑架200的表面,提高帐篷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与第一支撑架100抵接的第四支撑架500;连接组件400依次与第四支撑架500、第一连接部110、第二连接部 210和第三支撑架300连接。
例如,如图1所示,第四支撑架500通过连接组件400稳定地抵接在第一支撑架100的表面,从而使得第一支撑架100、第二支撑架200、第三支撑架300 和第四支撑架500的下端与地面的接触面之间形成一个四边形,从而提高帐篷放置状态的稳定性。
进一步,第一支撑架100与第二支撑架200的下端的连线为第一线段,第三支撑架300与第四支撑架500的下端的连线为第二线段,为了使得帐篷能够获得最大的面积,可以使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之间互相垂直,从而使得四边形形成了一个正方形,有效的扩大了用户的使用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篷布;第一支撑架100、第二支撑架200和第三支撑架300上均设置有固定件700。
例如,如图1所示,通过使固定件700与篷布连接,能够使得篷布稳定地连接在第一支撑架100、第二支撑架200和第三支撑架300上,防止篷布在外力的作用下而跌落,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帐篷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下面参考图1-图5,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帐篷,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帐篷,包括:第一支撑架100、第二支撑架200、第三支撑架300、第四支撑架500、螺栓、螺母和篷布。
第一支撑架100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贯通第一支撑架100的第一榫接槽,第二支撑架200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贯通第二支撑架200的第二榫接槽。第一支撑架100、第二支撑架200、第三支撑架300和第四支撑架500上均设置有固定件 700。第一榫接槽与第二榫接槽配合连接,第三支撑架300与第二支撑架200抵接,第四支撑架500与第一支撑架100抵接,固定件700与篷布连接。
第一榫接槽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11,第二榫接槽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11,第三支撑架300上设置有第三通孔310,第四支撑架500上设置有第四通孔510;第三通孔310内设置有第一螺纹连接件610,第四通孔510内设置有第二螺纹连接件620。螺栓依次通过第二螺纹连接件620、第一通孔111、第二通孔211、第一螺纹连接件610,而与螺母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帐篷,通过如此设置,可以达成至少如下的一些效果,通过将第二榫接槽镶嵌在第一榫接槽内,使得第一榫接槽与第二榫接槽之间互相匹配抵接,且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不会发生相对的移动,从而提高了第一支撑架100与第二支撑架200连接的稳定性。
将第三支撑架300抵接在第二支撑架200上,将第四支撑架500抵接在第一支撑架100上,使得第四通孔510、第一通孔111、第二通孔211和第三通孔310 依次连通形成安装孔。通过使螺栓依次与安装孔中的第二螺纹连接件620和第一螺纹连接件610连接后,再与螺母连接,有效的固定了第三支撑架300与第二支撑架200之间,以及第四支撑架500与第一支撑架100之间的抵接位置,并固定了第一支撑架100与第二支撑架200之间的配合连接位置,从而实现第一支撑架 100、第二支撑架200、第三支撑架300和第四支撑架500之间的位置的相对固定。
第一螺纹连接件610能够加强螺栓与第三支撑架300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第三支撑架300稳定地抵接在第二支撑架200的表面;第二螺纹连接件620能够加强螺栓与第一支撑架100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第四支撑架500稳定地抵接在第一支撑架100的表面,从而提高帐篷的稳定性。
第一通孔111、第二通孔211、第三通孔310、第四通孔510、第一螺纹连接件610、第二螺纹连接件620、螺栓和螺母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使其成为两组固定连接关系,从而加强了第一支撑架100、第二支撑架200、第三支撑架300 和第四支撑架500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防止位置发生偏移。
第一支撑架100、第二支撑架200、第三支撑架300和第四支撑架500的下端与地面的接触面之间形成一个四边形,从而能够使帐篷稳定地放置在地面上;进一步,通过使四边形形成正方形,能够有效的扩大用户的使用面积。
篷布通过固定件700稳定地连接在第一支撑架100、第二支撑架200、第三支撑架300和第四支撑架500上,能够防止篷布在外力的作用下而跌落,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本实施例的帐篷结构简单,能够降低用户组装的难度,同时各个部件之间稳定连接,从而能够提高帐篷放置在地面上的稳定性,不易变形和倒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或“本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架,设置有第一连接部;
第二支撑架,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连接;
第三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抵接;
连接组件,依次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和所述第三支撑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由所述第一支撑架的表面向内凹陷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贯通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一榫接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贯通所述第二支撑架的第二榫接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依次连通构成一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螺母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内设置有螺纹连接件;所述螺纹连接件与所述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架抵接的第四支撑架;所述连接组件依次与所述第四支撑架、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支撑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篷布;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和所述第三支撑架上均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篷布连接。
CN202022829458.1U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帐篷 Active CN214498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29458.1U CN214498588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帐篷
PCT/CN2020/135480 WO2022110318A1 (zh) 2020-11-30 2020-12-10 一种帐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29458.1U CN214498588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帐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98588U true CN214498588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06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29458.1U Active CN214498588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帐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98588U (zh)
WO (1) WO202211031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99572B1 (en) * 1998-07-24 2001-03-13 Negocios De Estela S.A. Collapsible shelter/tent with frame locking mechanism
CN2743471Y (zh) * 2004-11-08 2005-11-30 黄仲矜 一种帐篷
CN2833015Y (zh) * 2005-10-14 2006-11-01 赵福建 一种工艺帐篷
CN2878596Y (zh) * 2006-01-16 2007-03-14 戴家旭 展收式帐篷骨架的补强装置
CN205063511U (zh) * 2015-09-29 2016-03-02 袁翼 一种结构稳定的木架帐篷
CN207177437U (zh) * 2017-07-31 2018-04-03 鹤山市保嘉利实业有限公司 帐篷支架
KR102144487B1 (ko) * 2017-11-15 2020-08-13 주식회사 소셜빈 유아용 텐트
CN207920212U (zh) * 2018-02-28 2018-09-28 武义洛克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印第安帐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10318A1 (zh) 2022-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15344U (zh) 一种可折叠的床架
US20110309046A1 (en) Frame assembly
US7770591B2 (en) Tent frame
CN214498588U (zh) 一种帐篷
US20220248869A1 (en) Connecting Member, Fastening Member, and Camp Bed Using Connecting Member and Fastening Member
CN212836784U (zh) 一种楔形线夹装配工具
CN209761936U (zh) 一种装配式管件
KR20140005360U (ko) 조립식 탁자의 프레임 연결구
US20120269571A1 (en) Corner coupling
KR101208341B1 (ko) 다리 연결구를 갖는 테이블
CN113508986A (zh) 一种桌子
CN210860607U (zh) 一种高强度防滑型材钢
CN202515071U (zh) 一种椅脚可拆装的椅子底架结构
CN207092939U (zh) 梯子
US7398792B2 (en) Bar table shelter
CN219069871U (zh) 一种易安装的功能展示架
CN215649761U (zh) 一种高稳定性桌腿结构
CN212479786U (zh) 一种生态木塑板拼接安装结构
CN113513516A (zh) 一种牢固型钢管安装紧固件
CN111425052A (zh) 一种用于战备、救灾的帐篷
CN210739895U (zh) 一种牢固型食品检测设备安装装置
CN214996557U (zh) 一种易折叠离地帐篷
CN212360419U (zh) 一种折叠床
KR20120026891A (ko) 체결공을 갖는 스탠드용 프레임 구조 및 이 프레임을 이용한 스탠드
CN210860620U (zh) 一种h型钢加固便捷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