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97438U - 一种具有生态隐身功能的围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生态隐身功能的围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97438U
CN214497438U CN202120035691.4U CN202120035691U CN214497438U CN 214497438 U CN214497438 U CN 214497438U CN 202120035691 U CN202120035691 U CN 202120035691U CN 214497438 U CN214497438 U CN 2144974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low
cavity
connecting hole
enclosure
h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356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建平
冯卫兵
林祥
蒋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honk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honk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honk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honk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3569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974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974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974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Or Clearing Of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生态隐身功能的围隔,属于围隔主体技术领域,包括浮体、与浮体连接的围幔,浮体由若干个中空浮筒组成并沿围幔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中空浮筒由壳体和中间的空腔组成,壳体的两侧端面上分别开有连通中间空腔的连接孔,软管通过连接机构对接中空浮筒壳体两侧端面上的连接孔,依次将各中空浮筒串接,软管和各中空浮筒中间的空腔形成一个承压通道,所述承压通道的一头连接到主管道一上,另一头连接到主管道二上,通过向中空浮筒的空腔注水或充气的方式灵活地调节浮筒浮力,控制围隔上浮实现水面分隔、控藻挡藻的功能,通过控制围隔下沉实现放藻、通航、围隔隐藏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生态隐身功能的围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围隔主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生态隐身功能的围隔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围隔具有一定挡藻作用,但是对于保护区内部的蓝藻,也同样有阻隔拦挡效果,当风向反过来吹时,蓝藻很难从保护区出去;传统围隔将两面水体完全隔离,阻碍水体流动,水生动物的活动水域受限,当有通航需求时,需要人工乘船操作打开或关闭围隔,操作时间长、工作量大、施工繁琐、危险性较高。此外,现有围隔及其部分组件常年漂浮于水面,一方面受光照影响,围隔整体使用寿命降低,另一方面在不需要使用围隔的情况下,水面的围隔会影响周边环境景观,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具有生态隐身功能的围隔,需要时围隔上浮阻隔水体,不需要时围隔下沉于水体中,水体可得到充分交换,增加水生动物的自由活动空间,保持生态功能,水面上也没有物件,生态环境友好,还可以实现通航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生态隐身功能的围隔,通过调节围隔的浮筒浮力大小,实现围隔在水体中上下升降,调整围隔在水体中的布局位置,在不需要的时候,让围隔沉入水体,清空水面部件,实现围隔隐藏功能,增加水生动物的自由活动空间,保持良好的生态功能,并且为临时放藻、通航提供通道。
具体是这样实施的:一种具有生态隐身功能的围隔,包括浮体、与浮体连接的围幔,浮体由若干个中空浮筒组成并沿围幔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中空浮筒由壳体和中间的空腔组成,壳体的两侧端面上分别开有连通中间空腔的连接孔,其特征在于岸上设置主管道一和主管道二,主管道一连接气源,与主管道一连通的支管道一上设有调压阀一,并通过排放机构一与大气相通;主管道二连接水泵,与主管道二连通的支管道二上设有调压阀二,并通过排放机构二与水体或水槽相通;软管通过连接机构对接中空浮筒壳体两侧端面上的连接孔,依次将各中空浮筒串接,软管和各中空浮筒中间的空腔形成一个承压通道,所述承压通道的一头连接到主管道一上,另一头连接到主管道二上。通过主管道一气源的充气,承压通道中气压增大,当承压通道中气压大于调压阀二设定的压力时,调压阀二打开,积水从主管道二排出,压缩气体进入各中空浮筒的空腔,中空浮筒的浮力增大,带动围幔上升至水面以上,实现水面分隔和控藻挡藻的功能。同理,通过主管道二水泵的泵水,承压通道中的水压上升,当承压通道中水压大于调压阀一设定的压力时,调压阀一打开,空气从主管道一排出,流水进入各中空浮筒的空腔,中空浮筒的重力增大,带动围幔下降至水面以下,实现放藻、通航、围隔隐藏的功能。
进一步地,气源和支管道一之间的主管道一上以及水泵和支管道二之间的主管道二上,均设置有单向阀,以防止空气、水流倒向逆流影响气源和水泵运行。
进一步地,中空浮筒为金属浮筒或塑料浮筒。
进一步地,中空浮筒是由两个对称的环体组装后形成,围幔上部夹在中空浮筒的两个对称的环体之间并与其固定一体,中空浮筒的二个环体分别由壳体和中间的空腔组成,每个环体的壳体侧面的环形端面上开有连通空腔的连接孔,连通主管道一的软管对接第一个中空浮筒围幔一侧的连接孔,同侧的另一个端面上的连接孔再通过软管连接同侧且相邻的中空浮筒,依次同侧串接至最后一个中空浮筒的一连接孔,最后一个中空浮筒同侧的另一个连接孔软管连接至同一端围幔另一侧的对称的连接孔,再依次于围幔另一侧串接直至第一个中空浮筒的连接孔,该侧第一个中空浮筒的另一个连接孔通过软管连通主管道二,软管和围幔二侧各中空浮筒的中间空腔间形成一个承压通道。
上述一种具有生态隐身功能的围隔的控制方法是:
(1)当需要围隔上浮时,设定调压阀一的压力大于调压阀二,水泵关闭,启动气源,向中空浮筒内充入压缩空气,当承压通道中气体压力大于调压阀二时,调压阀二打开,水体从排放机构二流出,气体充填进各中空浮筒内的空腔,围隔上浮,根据上浮需要控制气源充气;在中空浮筒内充入压缩气体的过程中,由于浮筒空腔的水体被挤出,压缩气体充进中空浮筒的空腔,增加了中空浮筒的浮力,带动与中空浮筒固定在一起的围幔上升至水面以上,实现水面分隔和控藻挡藻的功能。
(2)当需要围隔下沉时,设定调压阀二的压力大于调压阀一,气源关闭,启动水泵,向中空浮筒内充入水体,当承压通道中的水体压力大于调压阀一时,调压阀一打开,压缩气体从排放机构一流出,水体充填进各中空浮筒内的空腔,围隔下沉,根据下沉需要控制水泵充水。在中空浮筒内充入水的过程中,由于中空浮筒空腔的气体被排出,水体充入中空浮筒的空腔,增加了中空浮筒的重力,带动与中空浮筒固定在一起的围幔下沉,围隔下沉,实现放藻、通航、围隔隐藏的功能。
进一步地,围隔下沉及上浮由控制系统集成,实现自动化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中空浮筒的空腔通过泵水或充气的方式灵活地调节浮筒浮力。
(2)通过控制围隔上浮实现水面分隔,控藻挡藻的功能。
(3)通过控制围隔下沉实现放藻、通航、围隔隐藏的功能。
(4)围隔下沉及上浮由控制系统集成,实现自动控制、远程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浮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沉状态示意图。
图中:1:浮体;2:围幔;3:软管;41:支管道一;42:支管道二;51:主管道一;52:主管道二;6:单向阀;7:调节阀一;8:排放机构一;9:调压阀二;10:排放机构二;11:气源;12: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具有生态隐身功能的围隔,包括浮体1、与浮体连接的围幔2,浮体1由若干个中空浮筒组成并沿围幔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中空浮筒为金属浮筒或塑料浮筒,由壳体和中间的空腔组成,壳体的两侧端面上分别开有连通中间空腔的连接孔,岸上设置主管道一51和主管道二52,主管道一51连接气源11,与主管道一51连通的支管道一41上设有调压阀一7,并通过排放机构一8与大气相通,气源11和支管道一41之间的主管道一51上设置有单向阀6;主管道二52连接水泵12,与主管道二52连通的支管道二42上设有调压阀二9,并通过排放机构二10与水体或水槽相通,水泵12和支管道二42之间的主管道二52上,设置有单向阀6;软管3通过连接机构对接中空浮筒壳体两侧端面上的连接孔,依次将各中空浮筒串接,软管3和各中空浮筒中间的空腔形成一个承压通道,所述承压通道的一头连接到主管道一51上,另一头连接到主管道二52上。
该种具有生态隐身功能的围隔的控制方法是:
(1)当需要围隔上浮时,设定调压阀一的压力大于调压阀二,水泵关闭,启动气源,向中空浮筒内充入压缩空气,当承压通道中气体压力大于调压阀二时,调压阀二打开,水体从排放机构二流出,气体充填进各中空浮筒内的空腔,围隔上浮,根据上浮需要控制气源充气;
(2)当需要围隔下沉时,设定调压阀二的压力大于调压阀一,气源关闭,启动水泵,向中空浮筒内充入水体,当承压通道中的水体压力大于调压阀一时,调压阀一打开,压缩空气从排放机构一流出,水体充填进各中空浮筒内的空腔,围隔下沉,根据下沉需要控制水泵充水。
(3)围隔的下沉及上浮由控制系统集成,实现自动化操作。
实施例2
参考实施例1,中空浮筒是由两个对称的环体组装后形成,围幔上部夹在中空浮筒的两个对称的环体之间并与其固定一体,中空浮筒的二个环体分别由壳体和中间的空腔组成,每个环体的壳体侧面的环形端面上开有连通空腔的连接孔,连通主管道一51的软管3对接第一个中空浮筒围幔一侧的连接孔,同侧的另一个端面上的连接孔再通过软管3连接同侧且相邻的中空浮筒,依次同侧串接至最后一个中空浮筒的一连接孔,最后一个中空浮筒同侧的另一个连接孔软管3连接至同一端围幔另一侧的对称的连接孔,再依次于围幔另一侧串接直至第一个中空浮筒的连接孔,该侧第一个中空浮筒的另一个连接孔通过软管3连通主管道二52,软管3和围幔二侧各中空浮筒的中间空腔间形成一个承压通道。

Claims (4)

1.一种具有生态隐身功能的围隔,包括浮体、与浮体连接的围幔,浮体由若干个中空浮筒组成并沿围幔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中空浮筒由壳体和中间的空腔组成,壳体的两侧端面上分别开有连通中间空腔的连接孔,其特征在于岸上设置主管道一和主管道二,主管道一连接气源,与主管道一连通的支管道一上设有调压阀一,并通过排放机构一与大气相通;主管道二连接水泵,与主管道二连通的支管道二上设有调压阀二,并通过排放机构二与水体或水槽相通;软管通过连接机构对接中空浮筒壳体两侧端面上的连接孔,依次将各中空浮筒串接,软管和各中空浮筒中间的空腔形成一个承压通道,所述承压通道的一头连接到主管道一上,另一头连接到主管道二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生态隐身功能的围隔,其特征在于气源和支管道一之间的主管道一上以及水泵和支管道二之间的主管道二上,均设置有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生态隐身功能的围隔,其特征在于中空浮筒为金属浮筒或塑料浮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生态隐身功能的围隔,其特征在于中空浮筒是由两个对称的环体组装后形成,围幔上部夹在中空浮筒的两个对称的环体之间并与其固定一体,中空浮筒的二个环体分别由壳体和中间的空腔组成,每个环体的壳体侧面的环形端面上开有连通空腔的连接孔,连通主管道一的软管对接第一个中空浮筒围幔一侧的连接孔,同侧的另一个端面上的连接孔再通过软管连接同侧且相邻的中空浮筒,依次同侧串接至最后一个中空浮筒的一连接孔,最后一个中空浮筒同侧的另一个连接孔软管连接至同一端围幔另一侧的对称的连接孔,再依次与围幔另一侧串接直至第一个中空浮筒的连接孔,该侧第一个中空浮筒的另一个连接孔通过软管连通主管道二,软管和围幔二侧各中空浮筒的中间空腔间形成一个承压通道。
CN202120035691.4U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具有生态隐身功能的围隔 Active CN2144974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35691.4U CN214497438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具有生态隐身功能的围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35691.4U CN214497438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具有生态隐身功能的围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97438U true CN214497438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14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35691.4U Active CN214497438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具有生态隐身功能的围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974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67033Y (zh) 一种升降式抗风浪养殖网箱
CN108353835A (zh) 一种深远海沉浮式网箱系统及沉浮方法
CN103385185B (zh) 一种组装式深海网箱
CN103734062A (zh) 一种深水网箱升降装置
CN103782937A (zh) 一种深水网箱升降系统
CN208175781U (zh) 一种深远海沉浮式网箱系统
CN204611055U (zh) 一种水位控制阀
CN214497438U (zh) 一种具有生态隐身功能的围隔
CN111742863A (zh) 一种深海养殖网箱用自动控制沉浮装置
CN201212458Y (zh) 海浪汲水装置
CN112593535A (zh) 一种具有生态隐身功能的围隔及其控制方法
CN211468736U (zh) 一种水泵式上浮下潜机构和水下设备
CN212279451U (zh) 一种深海养殖网箱用自动控制沉浮装置
CN202593818U (zh) 串接气囊
JP2021129542A (ja) 養殖設備用酸素供給装置
CN110816796A (zh) 一种水泵式上浮下潜机构和水下设备
CN217496508U (zh) 一种用于潜航器的分布式浮力系统及潜航器
CN217348199U (zh) 一种浮力调节装置
CN202112156U (zh) 海水养殖用可沉浮式浮漂
CN217025517U (zh) 一种氧气气举式增氧系统
CN102658857A (zh) 串接气囊
CN115432128B (zh) 一种浅吃水坐底式平台底部结构及坐底控制方法
CN208001880U (zh) 一种沉浮式深海气囊养殖网箱的组合法兰
JPH08332428A (ja) フロート式噴水装置
CN105604875A (zh) 抽饮用水电磁高效节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