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81294U - 一种非视距ptn微波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视距ptn微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81294U
CN214481294U CN202120570960.7U CN202120570960U CN214481294U CN 214481294 U CN214481294 U CN 214481294U CN 202120570960 U CN202120570960 U CN 202120570960U CN 214481294 U CN214481294 U CN 214481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signal
antenna
service interface
interfac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709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ll Lit Tongyu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Well Lit Tongyu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ll Lit Tongyu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Well Lit Tongyu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21205709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81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81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81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视距PTN微波系统,包括天线、RF处理单元、基带单元、交换单元、业务接口单元、电源单元、同步单元、控制信号、主控单元、PE信号和GE信号。本实用新型非视距PTN微波系统,主站发出信号后,由业务接口单元将信号进行接收,最后由RF处理单元传递到天线中,在天线中进行中转后由天线传递给从站的RF处理单元,从站RF处理单元将信号传递到基带单元,基带单元将信号通过交换单元传递到业务接口单元中,再由业务接口单元将信号传递到控制信号上,控制信号通过同步单元将信号传输到移动用户,该系统无需额外开站便可实现光纤的传输,满足移动用户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非视距PTN微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传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非视距PTN微波系统。
背景技术
受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的影响,极端天气频发,雾霾、台风、水灾、地震等给移动通信系统带来极大的破坏,因此急需高性能、稳定可靠、简单轻巧、可快速实施的无线传输设备。
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楼林立,因此需要增加更多的基站来满足移动用户的需求,但是协调难、破路难等再加上光纤传输无法到位,导致无法开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视距PTN微波系统,无需额外开站便可实现光纤的传输,满足移动用户的需求,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视距PTN微波系统,包括天线、RF处理单元、基带单元、交换单元、业务接口单元、电源单元、同步单元、控制信号、主控单元、PE信号和GE信号,所述天线与RF 处理单元之间相连接,所述RF处理单元与基带单元之间相连接,所述基带单元与交换单元之间相连接,所述交换单元与业务接口单元之间相连接,所述业务接口单元与电源单元之间相连接,所述业务接口单元与同步单元之间相连接,所述同步单元与控制信号之间相连接,所述控制信号与主控单元之间相连接,所述控制信号与业务接口单元之间相连接,所述业务接口单元与PE 信号之间相连接,所述业务接口单元与GE信号之间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天线包括天线本体、安装框架和定位杆,所述天线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被定位杆所贯穿,所述安装框架固定安装在定位杆上。
优选的,所述控制信号分别与RF处理单元、基带单元、交换单元和业务接口单元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天线采用无线侧传输网与上联站和下联站之间相互回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非视距PTN微波系统,主站发出信号后,由业务接口单元将信号进行接收,从业务接口单元传递到交换单元,由交换单元传递到基带单元,再由基带单元传递到RF处理单元,最后由RF处理单元传递到天线中,在天线中进行中转后由天线传递给从站的RF处理单元,从站RF处理单元将信号传递到基带单元,基带单元将信号通过交换单元传递到业务接口单元中,再由业务接口单元将信号传递到控制信号上,控制信号通过同步单元将信号传输到移动用户,该系统无需额外开站便可实现光纤的传输,满足移动用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天线;101、天线本体;102、安装框架;103、定位杆;2、RF 处理单元;3、基带单元;4、交换单元;5、业务接口单元;6、电源单元;7、同步单元;8、控制信号;9、主控单元;10、PE信号;11、GE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非视距PTN微波系统,包括天线1、RF处理单元2、基带单元3、交换单元4、业务接口单元5、电源单元6、同步单元7、控制信号8、主控单元9、PE信号10和GE信号11,基站中天线1采用无线侧传输网与上联站和下联站之间相互回传,天线1与RF处理单元2之间相连接,RF 处理单元2与基带单元3之间相连接,基带单元3与交换单元4之间相连接,交换单元4与业务接口单元5之间相连接,业务接口单元5与电源单元6之间相连接,业务接口单元5与同步单元7之间相连接,同步单元7与控制信号8之间相连接,控制信号8与主控单元9之间相连接,控制信号8与业务接口单元5之间相连接,控制信号8分别与RF处理单元2、基带单元3、交换单元4和业务接口单元5相连接,业务接口单元5与PE信号10之间相连接,业务接口单元5与GE信号11之间相连接,天线1包括天线本体101、安装框架102和定位杆103,天线本体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架102,安装框架102被定位杆103所贯穿,安装框架102固定安装在定位杆103上,主站发出信号后,由业务接口单元5将信号进行接收,从业务接口单元5传递到交换单元4,由交换单元4传递到基带单元3,再由基带单元3传递到RF处理单元2,最后由RF处理单元2传递到天线1中,在天线1中进行中转后由天线1传递给从站的RF处理单元2,从站RF处理单元2将信号传递到基带单元3,基带单元3将信号通过交换单元4传递到业务接口单元5中,再由业务接口单元5将信号传递到控制信号8上,控制信号8通过同步单元7 将信号传输到移动用户。
工作原理:主站发出信号后,由业务接口单元5将信号进行接收,从业务接口单元5传递到交换单元4,由交换单元4传递到基带单元3,再由基带单元3传递到RF处理单元2,最后由RF处理单元2传递到天线1中,在天线1中进行中转后由天线1传递给从站的RF处理单元2,从站RF处理单元 2将信号传递到基带单元3,基带单元3将信号通过交换单元4传递到业务接口单元5中,再由业务接口单元5将信号传递到控制信号8上,控制信号8 通过同步单元7将信号传输到移动用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非视距PTN微波系统,主站发出信号后,由业务接口单元5将信号进行接收,从业务接口单元5传递到交换单元4,由交换单元4传递到基带单元3,再由基带单元3传递到RF处理单元2,最后由RF 处理单元2传递到天线1中,在天线1中进行中转后由天线1传递给从站的 RF处理单元2,从站RF处理单元2将信号传递到基带单元3,基带单元3将信号通过交换单元4传递到业务接口单元5中,再由业务接口单元5将信号传递到控制信号8上,控制信号8通过同步单元7将信号传输到移动用户,该系统无需额外开站便可实现光纤的传输,满足移动用户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非视距PTN微波系统,包括天线(1)、RF处理单元(2)、基带单元(3)、交换单元(4)、业务接口单元(5)、电源单元(6)、同步单元(7)、控制信号(8)、主控单元(9)、PE信号(10)和GE信号(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1)与RF处理单元(2)之间相连接,所述RF处理单元(2)与基带单元(3)之间相连接,所述基带单元(3)与交换单元(4)之间相连接,所述交换单元(4)与业务接口单元(5)之间相连接,所述业务接口单元(5)与电源单元(6)之间相连接,所述业务接口单元(5)与同步单元(7)之间相连接,所述同步单元(7)与控制信号(8)之间相连接,所述控制信号(8)与主控单元(9)之间相连接,所述控制信号(8)与业务接口单元(5)之间相连接,所述业务接口单元(5)与PE信号(10)之间相连接,所述业务接口单元(5)与GE信号(11)之间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视距PTN微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1)包括天线本体(101)、安装框架(102)和定位杆(103),所述天线本体(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架(102),所述安装框架(102)被定位杆(103)所贯穿,所述安装框架(102)固定安装在定位杆(10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视距PTN微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8)分别与RF处理单元(2)、基带单元(3)、交换单元(4)和业务接口单元(5)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视距PTN微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1)采用无线侧传输网与上联站和下联站之间相互回传。
CN202120570960.7U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非视距ptn微波系统 Active CN214481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70960.7U CN214481294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非视距ptn微波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70960.7U CN214481294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非视距ptn微波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81294U true CN214481294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56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70960.7U Active CN214481294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非视距ptn微波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812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51492U (zh)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短报文远程通信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CN102186265B (zh) 分布式基站及其组网方法
CN102682586A (zh) 一种输电线路状态监测通信系统
CN101815274A (zh) 电力应急通信网络及方法
CN204833683U (zh) 电能表数据远程采集系统
CN105141343A (zh) 一种采用vlc-plc技术的电缆隧道定位与广播系统
CN105338538A (zh) 一种物理隔离的电力td-lte多业务承载系统及方法
CN214481294U (zh) 一种非视距ptn微波系统
CN202160286U (zh) 分布式基站
CN102938195A (zh) 一种基于架空线路的智能电网无线通讯走廊系统
CN214154556U (zh) 一种基于5g网络的电力专网系统
CN205050324U (zh) 一种无线组网集中器
CN202035017U (zh) 核电厂环境辐射在线监测系统
CN210573917U (zh) 一种水电站群运行资料管理系统
CN103199896A (zh) 信息处理方法、集中器、主站及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
CN209486179U (zh)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的电能量数据采集系统
CN109150592B (zh) Lte-d2d无线专网的系统
CN202523180U (zh) 山洪灾害主从站预警系统
CN201910673U (zh) 基于sdh传输网络的电力调度通讯系统
CN107466096B (zh) 一种基于云架构的路灯式小蜂窝无线接入网智能控制系统
CN111147140A (zh) 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络系统
CN205862265U (zh) 一种基于光纤环网的光伏功率优化器的数据传输系统
CN209448744U (zh)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通信技术的通信装置
CN202013643U (zh) 基于scdma宽带无线专网技术的电力信息采集网
Yin et al. Research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Explo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ig Data Transportation Platform Based on Big Data Algorithm Found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