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81240U - 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81240U
CN214481240U CN202120273031.XU CN202120273031U CN214481240U CN 214481240 U CN214481240 U CN 214481240U CN 202120273031 U CN202120273031 U CN 202120273031U CN 214481240 U CN214481240 U CN 214481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coil
coil circuit
magnet
magnetic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7303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顺
邱士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mo Acou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mo Acou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mo Acou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mo Acou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7303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81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81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812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属于电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柔性电路板、磁体组、膜片;柔性电路板具有基材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材层正反两表面的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磁体组具有设置于柔性电路板正反侧的第一磁体组和第二磁体组;膜片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通电后驱动膜片振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扬声器灵敏度低,性能调试受限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声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扬声器。
背景技术
扬声器是一种利用通电线圈与磁体相互作用产生磁场力,并驱动膜片进行振动的装置,传统的平面振膜扬声器一般采用单根或双根导线并排缠绕的单层金属布线方式,金属布线的线宽、线距比较大,膜片较厚,频响曲线受材质与结构限制,使得扬声器灵敏度较低、驱动力低,性能调试受限。传统的动圈式扬声器音圈与膜片采用点胶相结合工艺,使得扬声器的声学性能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扬声器灵敏度低,性能调试受限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扬声器,包括柔性电路板、磁体组、膜片;柔性电路板具有基材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材层正反两表面的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所述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之间串联或并联设置;磁体组具有设置于柔性电路板正反侧的第一磁体组和第二磁体组,所述第一磁体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磁体,同一个第一磁体的上端、下端磁极相反,同一个第二磁体的上端、下端磁极相反,相邻的第二磁体的同侧端磁极相反,相对设置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相对端磁极相同,相邻的第二磁体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第一线圈线路和所述第二线圈线路至少部分与所述间隙对应设置;膜片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正反侧中的任一侧,所述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通电后驱动膜片振动。
进一步地,所述膜片与柔性电路板通过双面胶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膜片与所述第一磁体组位于柔性电路板的同侧,所述第二磁体组位于柔性电路板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厚度小于等于9um,所述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线宽线距为0.01mm-0.04mm,线高为0.001mm-0.009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各自包括一个绕线组,且两个所述绕线组之间串联,两个所述绕线组对应设置且电流流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体组包括一个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为第一磁块,所述第二磁体组包括两个第二磁体,两个所述第二磁体分别为间隔排列的第二磁块以及磁环体,所述磁环体围绕所述第二磁块设置,所述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线圈线路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磁块和所述磁环体之间的间隙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线圈线路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磁块和所述磁环体之间的间隙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均包括两个绕线组,所述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之间并联设置,位于同一线圈线路内的绕线组之间串联且电流流向相反,位于不同线圈线路且位置相对称的绕线组电流流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体组包括两个第一磁体,两个所述第一磁体分别为第一中心磁体以及围绕第一中心磁体间隔设置的第一磁环,所述第一中心磁体和第一磁环的同侧端磁极相反且第一中心磁体和第一磁环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二磁体组包括三个第二磁体,三个所述第二磁体分别为由内到外间隔排列的第二中心磁体、第二内磁环、第二外磁环,所述第二内磁环围绕所述第二中心磁体设置,所述第二外磁环围绕所述第二内磁环设置,所述第一中心磁体和第二中心磁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磁环和第二内磁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线圈线路的内圈绕线组和所述第二线圈线路的内圈绕线组至少部分与第一中心磁体和第一磁环的间隙和/或第二中心磁体和第二内磁环的间隙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线圈线路的外圈绕线组和第二线圈线路的外圈绕线组至少部分与第二内磁环和第二外磁环的间隙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支臂和边框,所述支臂与线圈线路电连通,所述支臂为至少两个,所述支臂外侧连接所述边框,所述边框包括具有正负接线极的焊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圈线路的终止端通过导电过孔与所述第二线圈线路的起始端连接;或所述第一线圈线路的起始端通过导电过孔与所述第二线圈线路起始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线路的终止端通过导电过孔与所述第二线圈线路终止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在基材层的两侧面均设置线圈线路的布线方式以及双层磁体组的方式,采用双层布线,增加导线的有效长度,增加了其可调试性能,提高扬声器的驱动力,提升扬声器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扬声器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线圈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扬声器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线圈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扬声器的柔性电路板的跳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扬声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扬声器的敞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扬声器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线圈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扬声器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线圈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4和图5中绕线组的绕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柔性电路板,2.膜片,3.绕线组,4.第一磁块,5.第二磁块,6. 磁环体,7.第一磁环,8.第二内磁环,9.支臂,10.焊盘,11.支架,12.铜环, 13.覆盖板,14.出音孔,15.第一中心磁体,16.第二中心磁体,17.第二外磁环, 31.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6以及图7-图1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扬声器,包括柔性电路板1、磁体组、膜片2;柔性电路板1具有基材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材层正反两表面的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所述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之间串联或并联设置;磁体组具有设置于柔性电路板正反侧的第一磁体组和第二磁体组,所述第一磁体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磁体,同一个第一磁体的上端、下端磁极相反,同一个第二磁体的上端、下端磁极相反,相邻的第二磁体的同侧端磁极相反,相对设置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相对端磁极相同,相邻的第二磁体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第一线圈线路和所述第二线圈线路至少部分与所述间隙对应设置;膜片2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正反侧中的任一侧,所述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通电后驱动膜片2振动。
若第一磁体多于一个,则相邻的第一磁体的同侧端磁极相反且相邻的第一磁体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一线圈线路和所述第二线圈线路也至少部分与该间隙对应设置。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采用单根或双根导线并排缠绕的单层金属布线方式,本实施例采用了位于柔性电路板1两侧面的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增加了金属布线的层数,增加导线的有效长度,增加了其可调试性能,提高扬声器的驱动力,提升扬声器的灵敏度。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膜片2与柔性电路板1通过双面胶粘接。
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膜片2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作,且与柔性电路板1通过双面胶粘接,不显著增加质量和厚度,形成了膜片2+胶层+线圈+ 基材+线圈的结构,省去了传统膜片2与线圈之间的覆盖膜,减少了膜厚,避免了传统音圈与膜片2采用的点胶相结合工艺,减少因点胶不稳定造成声学性能不稳定的现象,有效地控制传统音圈存在的断线风险,膜片2承担了两个功能,一是作为振动发声元件,二是作为线圈的绝缘层。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之间的连线方式为串联或并联。此外,还可以采用三层及三层以上的线圈线路,各层线圈线路之间的连接方式为串联或并联,或者串联和并联相结合的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在额定阻值要求下,采用串、并联以及串并联相结合布线工艺,并设置2层或者2层以上线圈线路来增加导线的有效长度,提高扬声器的驱动力,提升扬声器灵敏度。
具体地,各层线圈线路之间可以是串联,也可以是并联,也可以串并联结合,效果是:阻抗可调,得到需要的阻抗。阻抗可调的优势是:A、根据W=U2/R,当电压U固定时,高阻抗可降低功耗,省电。B、可使扬声器与功放单元的阻抗匹配。
本实施方式可采用2层以上的线圈线路,增加基材层的数量即可。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膜片2与所述第一磁体组位于柔性电路板1的同侧,所述第二磁体组位于柔性电路板2的另一侧。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基材层厚度小于等于9um,所述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线宽线距为0.01mm-0.04mm,线高为0.001mm -0.009mm。
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柔性电路板1基材层采用9um及以下材质厚度,减少振动质量和刚性,有效提高膜片2的驱动效率;线圈线路中的线宽线距为0.01mm-0.04mm,线高为0.001mm-0.009mm,有效地提高灵敏度。
如图7-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具体实施例1,所述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各自包括一个绕线组3,且两个所述绕线组3之间串联,两个所述绕线组3位置对应设置且电流流向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1,也就是FPC板包括两层串联连接的第一线圈线路、第二层线圈线路,第一线圈线路、第二线圈线路均呈跑道型。
本实施例的效果在于在柔性电路板1的正反两侧分别提供了相互串联的线圈线路,增加了金属布线的长度,提高了扬声器的灵敏度,并且结构简单易设计。
对于上述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对应的磁体组的设置形式,如图 7-图9,具体如下:所述第一磁体组包括一个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为第一磁块4,所述第二磁体组包括两个第二磁体,两个所述第二磁体分别为间隔排列的第二磁块5以及磁环体6,所述磁环体6围绕所述第二磁块5设置,所述第一磁块4和第二磁块5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线圈线路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磁块5和所述磁环体6之间的间隙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线圈线路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磁块5和所述磁环体6之间的间隙对应设置。
在本设置形式中,具体地,第一磁体组包括第一磁块4,第一磁块4与膜片2位于柔性电路板1的同侧;第二磁体组包括第二磁块5以及磁环体6,第二磁体组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的另一侧,所述磁环体6包绕所述第二磁块5 设置,所述第一磁块4和第二磁块5相对的一端磁极相同,所述第二磁块5和磁环体6的同侧端磁极相反,所述第二磁块5和磁环体6的上下端磁极相反,即第二磁块5本身以及磁环体6本身上下两端的磁极相反,所述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磁块5与所述磁环体6的间隙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磁环体6指中空的环形磁体,环形磁体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或其他形状,间隙处的磁场强度较大,所以线圈线路至少有一部分位于间隙处,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上述的磁体组的设计形式,实现了两个线圈线路的磁场力方向相同,能够使膜片2进行振动。由于膜片2的振动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所以在膜片2一侧的空腔内只设置了一个第一磁块4。
如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1的电流流向为,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之间串联,电流从第一线圈线路焊盘10的a1处流入,经过a2流入第一线圈线路,从过孔a3流出,过孔a3与过孔a4电连通,电流从过孔a4流入第二线圈线路,从a5流出,最终流入焊盘10的a6处。
如图1-图6、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具体实施例2,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均包括两个绕线组3,所述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之间并联设置,位于同一线圈线路内的绕线组3之间串联且电流流向相反,位于不同线圈线路之间位置相对称的绕线组3电流流向相同。
具体地,如图4、图5和图12所示,同一线圈线路内部,可采用外圈绕线组的电流方向为顺时针,内圈绕线组电流方向为逆时针,外圈绕线组和内圈绕线组通过导线31导通,这样同一线圈线路内部采用顺逆时针结合的布线方式。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两个线圈线路组合,另外每个线圈线路均具有两个串联的绕线组3,两个线圈线路之间采取并联的连接形式,而同一线圈线路上的两个绕线组3之间为串联且电流方向相反,线圈线路内部采用顺时针、逆时针间隙式相结合的布线方式来增加导体的有效长度,增加扬声器的驱动力,提升扬声器的灵敏度。
对于上述实施例2,如图1-图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对应的磁体组的设置形式,所述第一磁体组包括两个第一磁体,两个所述第一磁体分别为第一中心磁体15以及围绕第一中心磁体15间隔设置的第一磁环7,所述第一中心磁体15和第一磁环7的同侧端磁极相反且第一中心磁体15和第一磁环7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二磁体组包括三个第二磁体,三个所述第二磁体分别为由内到外间隔排列的第二中心磁体16、第二内磁环8、第二外磁环17,所述第二内磁环8围绕所述第二中心磁体16设置,所述第二外磁环17围绕所述第二内磁环8设置,所述第一中心磁体15和第二中心磁体16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磁环7 和第二内磁环8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线圈线路的内圈绕线组和所述第二线圈线路的内圈绕线组至少部分与第一中心磁体15和第一磁环7的间隙和/或第二中心磁体16和第二内磁环8的间隙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线圈线路的外圈绕线组和第二线圈线路的外圈绕线组至少部分与第二内磁环8和第二外磁环17的间隙对应设置。
具体地,第一磁体组包括第一中心磁体15以及围绕第一中心磁体15间隔设置的第一磁环7,所述第二磁体组包括第二中心磁体16以及围绕第二中心磁体16间隔设置的第二内磁环8和第二外磁环17,所述第二内磁环8围绕所述第二中心磁体16设置,所述第二外磁环17围绕所述第二内磁环8设置,所述第一磁体组与膜片2位于柔性电路板1的同侧,所述第二磁体组位于柔性电路板1的另一侧,第一中心磁体15的上端、下端磁极相反,第二中心磁体16的上端、下端磁极相反,第一磁环7的上端、下端磁极相反,第二内磁环8的上端、下端磁极相反,第二外磁环17的上端、下端磁极相反,第一中心磁体15 和第一磁环7的同侧端磁极相反,第二内磁环8和第二外磁环17的同侧端磁极相反,第二中心磁体16和第二内磁环8的同侧端磁极相反,相对设置的第一磁环7和第二内磁环17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中心磁体15和第二中心磁体16的相对端磁极相同,通过上述的磁体组的设计形式,实现了两个线圈线路的磁场力方向相同,能够使膜片2进行振动,所述第一线圈线路的内圈绕线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中心磁体15和第一磁环7的间隙处,第二线圈线路的内圈绕线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中心磁体16和第二内磁环8的间隙处,第二线圈线路的外圈绕线组至少部分位于相邻的第二内磁环8和第二外磁环17的间隙处。间隙处的磁场强度较大,所以线圈线路至少有一部分位于间隙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膜片2所在侧设置第一中心磁体15以及第一磁环7,膜片2另一侧设置第二中心磁体16以及围绕第二中心磁体16间隔设置的第二内磁环8和第二外磁环17。若膜片2所在侧设置第二中心磁体16以及第二内磁环8和第二外磁环17,则会较多占据前腔空间,影响膜片2振动发声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中心磁体15以及第二中心磁体16可以为任意形状,也可以为磁环。
同一线圈线路的两个绕线组3电流方向相反,绕线组3均由多圈线路组成,例如外圈的绕线组3逆时针布线,内圈绕线组3顺时针布线,或者外圈的绕线组3顺时针布线,内圈绕线组3逆时针布线,第一线圈线路的内圈绕线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中心磁体15和第一磁环7的间隙处,第二线圈线路的内圈绕线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中心磁体16和第二内磁环8的间隙处,第二线圈线路的外圈绕线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内磁环8和第二外磁环17的间隙处,同一线圈线路的两个绕线组3的绕线方向及所在的磁场方向均相反,以保证磁场力方向相同,带动膜片2振动。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分别位于基材层正反两表面,每个线圈线路内部串联设置,两个线圈线路之间并联设置,通过过孔、跳线方式连接,两个线圈线路的排列及电流方向完全一致。
如4-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流流向为,电流从焊盘10的b1处分别流入第一线圈线路的位置b2和第二线圈线路的位置b4,电流在第一线圈线路由b2 流到b3,电流在第二线圈线路由b4流到b5,b3、b5之间通过过孔电连接,电流从b3、b5经跳线b6流入b7,电流从b7流入焊盘10的b8处。
如4-图6以及图10、图11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柔性电路板1还包括支臂9和边框,所述支臂9与线圈线路电连通,所述支臂9为至少两个,所述支臂9外侧连接所述边框,所述边框包括具有正负接线极的焊盘10。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2条或2条以上的支臂9来起导通外部电路和支撑整个振动系统的作用,能有效调试扬声器的声学性能。支臂9和焊盘10均是柔性电路板的一部分,其中,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分别位于基材层的正反两侧,支臂9与焊盘10是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共用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臂9有3条,3条支臂9的形状相同,通过调整支臂9 的宽度、长度等改变支臂9的形状,支臂9起导通外部电路和支撑整个振动系统的作用,能有效调试扬声器的声学性能。
设置2条或2条以上的支臂9来导通外部电路,其效果在于,取消了传统音圈与外部PCB板焊接的工艺,有效减少扬声器焊接不良造成死机风险;不同形状的支臂9有效调试扬声器的声学参数,同时增加扬声器最大功率和减少摇摆振动。
本实施方式中,线圈线路与支臂9之间无需焊接,线圈线路与支臂9之间直接电导通。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若两个线圈线路串联,则所述第一线圈线路的终止端通过导电过孔与所述第二线圈线路的起始端连接;若两个线圈线路并联,则所述第一线圈线路的起始端通过导电过孔与所述第二线圈线路起始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线路的终止端通过导电过孔与所述第二线圈线路终止端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具体公开了串联和并联时线圈线路的连线形式。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支架11,所述柔性电路板 1和膜片2为一体式结构且固定在支架内,所述支架11两端设有覆盖板13,所述覆盖板13设有出音孔14。
在本实施方式中,膜片2通过铜环12固定,防止膜片2变形,柔性电路板1与膜片2结合为一体结构,然后柔性电路板1的边框粘接至支架11。支架 11两端的两个覆盖板13均可设有出音孔14,覆盖板13具有导磁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电路板,具有基材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材层正反两表面的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所述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之间串联或并联设置;
磁体组,具有设置于柔性电路板正反侧的第一磁体组和第二磁体组,所述第一磁体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磁体,同一个第一磁体的上端、下端磁极相反,同一个第二磁体的上端、下端磁极相反,相邻的第二磁体的同侧端磁极相反,相对设置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相对端磁极相同,相邻的第二磁体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第一线圈线路和所述第二线圈线路至少部分与所述间隙对应设置;以及
膜片,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正反侧中的任一侧,所述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通电后驱动膜片振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与柔性电路板通过双面胶粘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与所述第一磁体组位于柔性电路板的同侧,所述第二磁体组位于柔性电路板的另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厚度小于等于9um,所述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线宽线距为0.01mm-0.04mm,线高为0.001mm-0.009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各自包括一个绕线组,且两个所述绕线组之间串联,两个所述绕线组对应设置且电流流向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组包括一个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为第一磁块,所述第二磁体组包括两个第二磁体,两个所述第二磁体分别为间隔排列的第二磁块以及磁环体,所述磁环体围绕所述第二磁块设置,所述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线圈线路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磁块和所述磁环体之间的间隙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线圈线路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磁块和所述磁环体之间的间隙对应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均包括两个绕线组,所述第一线圈线路和第二线圈线路之间并联设置,位于同一线圈线路内的绕线组之间串联且电流流向相反,位于不同线圈线路且位置相对称的绕线组电流流向相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组包括两个第一磁体,两个所述第一磁体分别为第一中心磁体以及围绕第一中心磁体间隔设置的第一磁环,所述第一中心磁体和第一磁环的同侧端磁极相反且第一中心磁体和第一磁环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二磁体组包括三个第二磁体,三个所述第二磁体分别为由内到外间隔排列的第二中心磁体、第二内磁环、第二外磁环,所述第二内磁环围绕所述第二中心磁体设置,所述第二外磁环围绕所述第二内磁环设置,所述第一中心磁体和第二中心磁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磁环和第二内磁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线圈线路的内圈绕线组和所述第二线圈线路的内圈绕线组至少部分与第一中心磁体和第一磁环的间隙和/或第二中心磁体和第二内磁环的间隙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线圈线路的外圈绕线组和第二线圈线路的外圈绕线组至少部分与第二内磁环和第二外磁环的间隙对应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支臂和边框,所述支臂与线圈线路电连通,所述支臂为至少两个,所述支臂外侧连接所述边框,所述边框包括具有正负接线极的焊盘。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线路的终止端通过导电过孔与所述第二线圈线路的起始端连接或所述第一线圈线路的起始端通过导电过孔与所述第二线圈线路起始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线路的终止端通过导电过孔与所述第二线圈线路终止端连接。
CN202120273031.XU 2021-01-29 2021-01-29 扬声器 Active CN214481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73031.XU CN214481240U (zh) 2021-01-29 2021-01-29 扬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73031.XU CN214481240U (zh) 2021-01-29 2021-01-29 扬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81240U true CN214481240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42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73031.XU Active CN214481240U (zh) 2021-01-29 2021-01-29 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812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9670A (zh) * 2022-03-21 2022-06-28 汉得利(常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圈磁路结构、布置方法及发声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9670A (zh) * 2022-03-21 2022-06-28 汉得利(常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圈磁路结构、布置方法及发声装置
CN114679670B (zh) * 2022-03-21 2024-03-12 汉得利(常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圈磁路结构、布置方法及发声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36803B (zh) 扬声器、扬声器组件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1765044B (zh) 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件
JP7026223B2 (ja) 超小型平面スピーカー
EP2677769A2 (en) Flat type speaker having damper-lead plate of pcb voice coil plate
EP2608571A1 (en) Vibration-lead plate for flat type speaker, mounted between voice coil plate and vibration plate
CN205657835U (zh) 微型发声器件
CN206226701U (zh) 电声转换器及电子设备
CN214481240U (zh) 扬声器
EP2677768A2 (en) Flat type speaker having vibration-lead plate attached on top of vibration plate
CN201533402U (zh) 一种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WO2024087301A1 (zh) 多功能发声器件
WO2021258829A1 (zh) 一种弹片及扬声器
CN210298053U (zh) 一种新型扬声器
CN217883822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型扬声器
CN206402431U (zh) 扬声器结构
CN218998265U (zh)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8387881U (zh) 一种微动式扬声器以及微动式头戴耳机
CN220965135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
CN210745538U (zh) 一种加强振动的扬声器
CN215647323U (zh) 换能组件
CN211930870U (zh) 一种微型平面振膜扬声器
CN220087472U (zh) 发声装置
TWI824451B (zh) 具垂直平面音圈及導電振膜之平面喇叭結構
CN217789896U (zh) 一种磷铜振动板型扬声器
CN220965139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