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75666U - 一种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及其无码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及其无码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75666U
CN214475666U CN202120810311.XU CN202120810311U CN214475666U CN 214475666 U CN214475666 U CN 214475666U CN 202120810311 U CN202120810311 U CN 202120810311U CN 214475666 U CN214475666 U CN 214475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electrically connected
resistor
mcu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1031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红元
陆保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ingq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ingq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ingq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ingq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1031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756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75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756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其包括:MCU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充电模块、音频功放模块、存储模块和光学摄像头模块;其中,所述充电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分别电连接于所述音频功放模块、MCU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光学摄像头模块电连接于所述MCU模块,所述存储模块还电连接于所述MCU模块。本实施例的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及其无码笔,其采用光学摄像头自动捕获文字及图像信息,并根据软件算法自动识别文字及图像的特定信息,并以特定信息自动匹配存储的匹配内容,并将匹配内容播放给用户,其无需将文字和图像印刷在特定的码点纸上,应用更为广泛,且成本更低,便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及其无码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读写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及其无码笔。
背景技术
点读笔是一种电子语音设备,可广泛用于教学领域,其大大节约了用户输出信息的时间,可以直接获取书页等载体上的文字、图像信息,并将文字和图像信息进行关联,快速识别文字或输出图像信息关联的影音信息。现有的点读笔的自动识别与关联原理大多是采用码点纸,码点纸是表面印刷有特定规律的小码点,根据码点识别逻辑,自动匹配信息,但是这种点读笔依赖特定码点纸,这就导致其应用较为局限,且使用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及其无码笔,以解决现有点读笔依赖码点纸导致应用局限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其包括:MCU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充电模块、音频功放模块、存储模块和光学摄像头模块;其中,所述充电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分别电连接于所述音频功放模块、MCU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光学摄像头模块电连接于所述MCU模块,所述存储模块还电连接于所述 MCU模块。
其中,所述充电模块包括:充电芯片U1,所述充电芯片U1的型号为 TP4054,所述充电芯片U1的第1引脚电连接于电阻R2,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电连接于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于电源正极,所述充电芯片U1的第3引脚电连接于一联接器J9,所述联接器J9外接蓄电池,其中,所述充电芯片U1的第3引脚与地之间还串联有电容C9,所述电容C9还并联有一电容C10,所述充电芯片U1的第4引脚外接5V电源,且与地之间还串联有电容C21,所述充电芯片U1的第5引脚串联一电阻R4后也接地。
其中,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源管理芯片U4,所述电源管理芯片 U4的型号为MP2161A,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4引脚和第6引脚均接地,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1引脚串联一电阻R21后电连接于充电芯片U1 的第4引脚,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2引脚电连接于所述充电芯片U1 的第4引脚,且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2引脚与地之间还串联有相互并联的电容C11和电容C12,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8引脚串联于一电阻 R25后输出数字信号,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三引脚串联于一电感L2,电感L2的另一端输出1.2V电压,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5引脚与电感 L2的另一端连接,且电感L2的另一端与地之间还串联有电容C34,所述电容C34的两端还并联有电容C35,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5引脚与第7引脚之间还串联有电阻R26,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7引脚与地之间还串联有电阻R27。
其中,所述存储模块包括FLASH模块和外插T卡模块,所述FLASH模块包括:存储芯片U2,所述MCU模块包括型号为BP1064A2的MCU,所述存储芯片U2的第一引脚电连接于所述MCU的第4引脚,所述存储芯片U2的第2引脚电连接于所述MCU的24引脚,所述存储芯片U2的第6引脚电连接于所述MCU的23引脚,所述存储芯片U2的第5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 22引脚。
其中,所述外插T卡模块包括TF卡座J14,所述TF卡座J14的第6引脚、第10引脚、第11引脚、第12引脚、第13引脚接地,所述TF卡座 J14的第1引脚电连接于一电阻R24,电阻R24的另一端电连接于MCU的 39引脚,所述TF卡座J14的第3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40引脚,所述TF 卡座J14的第4引脚电连接于电阻R23,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电源管理模块,且所述TF卡座J14的第4引脚还与地之间串联有相互并联的电容C39和电容C13,所述TF卡座J14的第5引脚也电连接于MCU的第 39引脚,所述TF卡座J14的第7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38引脚。
其中,所述音频功放模块包括:功放芯片U3,所述功放芯片U3的型号为FT2010M,所述功放芯片U3的第1引脚电连接于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电连接于MCU的第50引脚,所述功放芯片U3的第1引脚还电连接于电阻R6,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且所述电阻R6的两端还并联有一电容C29,所述功放芯片U3的第7引脚电连接于一电阻R7,所述电阻R7 的另一端电连接于一电容C27,所述电容C2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功放芯片U3的第4端电连接于电阻R8,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电容C28,所述电容C28电连接于MCU的第63引脚,所述功放芯片U3的第5引脚和第8引脚电连接于喇叭,所述功放芯片U3第6引脚电连接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
其中,所述光学摄像头模块包括:型号为CON24-0.5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的第1引脚、第10引脚、第17引脚、第23引脚、第24引脚均接地,所述连接器的第3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27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4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26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5引脚电连接于MCU 的第28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6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25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7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29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8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47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9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30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11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31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12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45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13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 33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14引脚和第21引脚均电连接于2.8V电源,所述连接器的第16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44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18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41引脚。
其中,还包括按键模块,所述按键模块包括:按键K1、按键K2、按键 K3、按键K4、按键K5,所述按键K1、按键K2、按键K3、按键K4、按键 K5的一端均接地,另一端分别电连接于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电阻R32、电阻R33,所述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电阻R32、电阻R33 的另一端共同电连接于一电容C33,电容C3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电阻R32、电阻R33的另一端还共同串联于一电阻R16,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电源管理模块。
其中,还包括开关机电路模块,所述开关机电路模块包括:开关机按键SW6,所述开关机按键SW6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串联于二极管管D2 和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串联于电阻R15,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电连接于MCU的第6引脚,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电连接于电阻R30,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电源,且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还电连接于三极管Q2的G极,所述三极管Q2的S极电连接于电源,三极管Q2的D极电连接于直流电源,三极管Q2的S极与D极之间还串联有电阻R31,所述三极管Q2的G极还电连接于一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还串联有电阻R29,所述三极管Q1 的基极还电连接于一电阻R20,电阻R20的另一端电连接于MCU的第13引脚,其中,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地之间还串联有复位开关S1。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无码笔,其包括:笔体,设置于笔体上的压力检测开关、光学摄像头和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印刷有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所述压力检测开关和所述光学摄像头均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当所述压力检测开关检测到笔体靠近图像载体时,触发控制电路板,控制光学摄像头捕获载体上的图像信息,控制电路板上的MCU被配置有软件程序用于将捕获的图像信息与内存内容进行自动匹配,并以语音的方式将匹配内容输出给用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及其无码笔,其采用光学摄像头自动捕获文字及图像信息,并根据软件算法自动识别文字及图像的特定信息,并以特定信息自动匹配存储的匹配内容,并将匹配内容播放给用户,其无需将文字和图像印刷在特定的码点纸上,应用更为广泛,且成本更低,便于推广。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的MCU模块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的充电模块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的电源管理模块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的FLASH存储模块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的音频功放模块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的开关机模块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的外插T卡模块。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的光学摄像头模块电路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的按键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结合和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9,本实施例公开了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其包括:MCU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充电模块、音频功放模块、存储模块和光学摄像头模块;其中,所述充电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分别电连接于所述音频功放模块、MCU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光学摄像头模块电连接于所述MCU模块,所述存储模块还电连接于所述MCU模块。
请参阅图2,所述充电模块包括:充电芯片U1,所述充电芯片U1的型号为TP4054,所述充电芯片U1的第1引脚电连接于电阻R2,所述电阻R2 的另一端电连接于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于电源正极,所述充电芯片U1的第3引脚电连接于一联接器J9,所述联接器J9外接蓄电池,其中,所述充电芯片U1的第3引脚与地之间还串联有电容C9,所述电容C9还并联有一电容C10,所述充电芯片U1的第4引脚外接5V电源,且与地之间还串联有电容C21,所述充电芯片U1的第5 引脚串联一电阻R4后也接地。该充电模块为USB充电模块,当USB充电时,USB的5V电从4脚进输入U1,3脚输出电压给到电池充电,同时集成电路U1的1脚为充电指示灯信号,使灯光红色充电状态。当USB断开时,此时集成电路3脚为电源输入脚,从集成电路4脚输出VCC模拟信号电源,为整机主供电。
请参阅图3,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源管理芯片U4,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型号为MP2161A,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4引脚和第6引脚均接地,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1引脚串联一电阻R21后电连接于充电芯片U1的第4引脚,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2引脚电连接于所述充电芯片U1的第4引脚,且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2引脚与地之间还串联有相互并联的电容C11和电容C12,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8引脚串联于一电阻R25后输出数字信号,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三引脚串联于一电感L2,电感L2的另一端输出1.2V电压,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5 引脚与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且电感L2的另一端与地之间还串联有电容 C34,所述电容C34的两端还并联有电容C35,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5 引脚与第7引脚之间还串联有电阻R26,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7引脚与地之间还串联有电阻R27。
请再次参阅图4,所述存储模块包括FLASH模块和外插T卡模块,所述FLASH模块包括:存储芯片U2,所述MCU模块包括型号为BP1064A2的 MCU,所述存储芯片U2的第一引脚电连接于所述MCU的第4引脚,所述存储芯片U2的第2引脚电连接于所述MCU的24引脚,所述存储芯片U2的第 6引脚电连接于所述MCU的23引脚,所述存储芯片U2的第5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22引脚。
请参阅图7,所述外插T卡模块包括TF卡座J14,所述TF卡座J14的第6引脚、第10引脚、第11引脚、第12引脚、第13引脚接地,所述TF 卡座J14的第1引脚电连接于一电阻R24,电阻R24的另一端电连接于MCU 的39引脚,所述TF卡座J14的第3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40引脚,所述 TF卡座J14的第4引脚电连接于电阻R23,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电源管理模块,且所述TF卡座J14的第4引脚还与地之间串联有相互并联的电容C39和电容C13,所述TF卡座J14的第5引脚也电连接于MCU的第39引脚,所述TF卡座J14的第7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38引脚。
请参阅图5,所述音频功放模块包括:功放芯片U3,所述功放芯片U3 的型号为FT2010M,所述功放芯片U3的第1引脚电连接于电阻R5,电阻 R5的另一端电连接于MCU的第50引脚,所述功放芯片U3的第1引脚还电连接于电阻R6,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且所述电阻R6的两端还并联有一电容C29,所述功放芯片U3的第7引脚电连接于一电阻R7,所述电阻 R7的另一端电连接于一电容C27,所述电容C2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功放芯片U3的第4端电连接于电阻R8,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电容C28,所述电容C28电连接于MCU的第63引脚,所述功放芯片U3的第5引脚和第8引脚电连接于喇叭,所述功放芯片U3第6引脚电连接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
请参阅图8,所述光学摄像头模块包括:型号为CON24-0.5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的第1引脚、第10引脚、第17引脚、第23引脚、第 24引脚均接地,所述连接器的第3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27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4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26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5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28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6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25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7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29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8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47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9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30 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11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31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12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45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13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33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14引脚和第21引脚均电连接于2.8V 电源,所述连接器的第16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44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18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41引脚。
请参阅图9,还包括按键模块,所述按键模块包括:按键K1、按键K2、按键K3、按键K4、按键K5,所述按键K1、按键K2、按键K3、按键K4、按键K5的一端均接地,另一端分别电连接于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电阻R32、电阻R33,所述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电阻R32、电阻 R33的另一端共同电连接于一电容C33,电容C3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 R17、电阻R18、电阻R1、电阻R32、电阻R33的另一端还共同串联于一电阻R16,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电源管理模块。其原理是VDD通过电阻R16后被分压,根据按下不同按键,来让不同阻值的电阻接到分压电路中,不同按键按下,分到的电压值不同,对应的分压值依次有5个档位。MCU主控通过读取电路中各处的电压识别对应按键按下。实现各项目对应功能。
请参阅图6,还包括开关机电路模块,所述开关机电路模块包括:开关机按键SW6,所述开关机按键SW6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串联于二极管管D2和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串联于电阻R15,所述电阻 R15的另一端电连接于MCU的第6引脚,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电连接于电阻R30,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电源,且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还电连接于三极管Q2的G极,所述三极管Q2的S极电连接于电源,三极管 Q2的D极电连接于直流电源,三极管Q2的S极与D极之间还串联有电阻 R31,所述三极管Q2的G极还电连接于一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 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还串联有电阻R29,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还电连接于一电阻R20,电阻R20的另一端电连接于MCU 的第13引脚,其中,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地之间还串联有复位开关S1。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MOSQ2的通断来实现的,当按键SW6按下的时候, MOS管Q2导通,之后控制三极管Q1导通,就可以实现MOS一直导通,实现开机。按键没按下之前,MOS的GS极两端电压一样,不导通,当按键按下之后,G极通过二极管D3接地,MOS导通,此同POWERKEY信号也同步被拉低电平,MCU主控判断到POWERKEY信号变化,启动MCU系统内部工作。 MCU的13脚输出A4高电平信号,会立刻将三极管Q1基极拉高,三极管Q1 导通。此时,MOS管的G极被拉低,即使松开按键了,MOS依然导通,由此实现长按开机功能。当MCU的POWERKEY检测到到SW6长按时,系统先进行必要的关机处理,之后将A4拉低,Q1关断,松开按键后,实现关机。
请参阅图1,所述MCU模块,包括控制器U7,其型号为型号BP1064A2。所述控制器U7的1脚为模数转换参考电压AVDD输入脚,1脚还与电容C1 一端相连,同时与电阻R38一端相连,R38另一端与数字电源VDD相连,电容C1另一端与地相连接。所述控制器U7的2脚为LDOIN脚,同时与电阻R9,电容C2、C6的一端相连,电阻R9另一端与VCC供电相连,电容C2 和C6的另一端与地相连。所述控制器U7的3脚为LDO33DO输入脚,与3.3V 的VDD电源相连接,同时与电容C3与C7电容一端相连,C3与C7的另一端与地相连接。所述控制器U7的4脚为LDO12O输入脚,与1.2V的V12电源相连接,同时与电容C4和C8的一端相连接,电容C4和C8的另一端与地相连。所述控制器U7的5脚为数字地脚。所述控制器U7的6脚为开关机信号POWERKEY。所述控制器U7的7、8、9、10、11、12、13、都GPIO 口,其中13脚为A4输出高电平信号,供开关机电路使用。所述控制器 U7的16、32、61脚为地脚。所述控制器U7的14、15、17、18、62、64 脚为空脚。所述控制器U7的19脚为DVDD33脚,与电容C15的一端相连, C15的另一端与地相连。所述控制器U7的20脚为24M晶振Y1的24_XI脚,与晶振的1脚相连。所述控制器U7的21脚为24M晶振Y1的24_XO脚,与晶振的3脚相连,所述的晶振Y1的2脚和4脚接地。所述控制器U7的 22、23、24脚与存储芯片U2相连。所述控制器U7的25、26、27、28、29、 30、31、33脚与光学采集摄像头相连,以采集摄传过来的信息数据并处理。所述控制器U7的34脚为SPIM_CS脚,与存储模块U2的1脚相连。所述控制器U7的35脚与光学摄像头19脚S-RST信号相连。所述控制器U7的36、37脚,与USB接口电路的L3和L4的一端相连,L3、L4和USB接口5、 7脚和6、8脚相连。U所述控制器U7的38、39、40脚,与T卡电路的7、 5、3脚相连接。所述控制器U7的41脚与摄像头接口18脚相连接。所述控制器U7的42、43脚为UART1 RXD,TXD调试接口。所述控制器U7的44、 45脚与摄像头16、12脚相连接。所述控制器U7的46脚,与按键电路ADKEY 相连。所述控制器U7的47、48脚与摄像头接口8、22脚相连。所述控制器U7的49脚与为C_SCL脚,与摄像头接口20脚连接。所述控制器U7的 50脚为AMP_SD/脚,与功放模块1脚所串联的电阻R5相连接。所述控制器U7的51脚为C_POW_EN脚,为空接脚。所述控制器U7的52脚为SWCLK 脚,为空脚,所述控制器U7的53、54、55、56、57、58、59、为功能空接脚。所述控制器U7的60脚为VMID脚,与电容C16、C17一端相连,C16、 C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器U7的63脚为DAC_L脚,输出模拟音频信号至功放电路4脚所串联的电容C28一端。
利用人工智能中的图像匹配技术,无需铺码就可实现对目标的点读定位,点读笔在书本上点的时候,笔尖产生的压力,使压力开关导通,导通信号传至主控芯片。主控芯片启动笔尾部的摄像头。本实用新型只用自主匹配技术,加上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快速定位方法,可以用很少的资源予以实现各种产品应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无码笔,其包括:笔体,设置于笔体上的压力检测开关、光学摄像头和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印刷有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所述压力检测开关和所述光学摄像头均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当所述压力检测开关检测到笔体靠近图像载体时,触发控制电路板,控制光学摄像头捕获载体上的图像信息,控制电路板上的MCU被配置有软件程序用于将捕获的图像信息与内存内容进行自动匹配,并以语音的方式将匹配内容输出给用户。
该无码笔利用人工智能中的图像匹配技术,无需铺码就可实现对目标的点读定位。点读笔在书本上点的时候,笔尖产生的压力,使压力开关导通,导通信号传至主控芯片。主控芯片启动笔尾部的摄像头。本实用新型只用自主匹配技术,加上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快速定位方法,可以用很少的资源予以实现各种产品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及其无码笔,其采用光学摄像头自动捕获文字及图像信息,并根据软件算法自动识别文字及图像的特定信息,并以特定信息自动匹配存储的匹配内容,并将匹配内容播放给用户,其无需将文字和图像印刷在特定的码点纸上,应用更为广泛,且成本更低,便于推广。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MCU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充电模块、音频功放模块、存储模块和光学摄像头模块;其中,所述充电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分别电连接于所述音频功放模块、MCU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光学摄像头模块电连接于所述MCU模块,所述存储模块还电连接于所述MCU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包括:充电芯片U1,所述充电芯片U1的型号为TP4054,所述充电芯片U1的第1引脚电连接于电阻R2,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电连接于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于电源正极,所述充电芯片U1的第3引脚电连接于一联接器J9,所述联接器J9外接蓄电池,其中,所述充电芯片U1的第3引脚与地之间还串联有电容C9,所述电容C9的两极还并联有一电容C10,所述充电芯片U1的第4引脚外接5V电源,且与地之间还串联有电容C21,所述充电芯片U1的第5引脚串联一电阻R4后也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源管理芯片U4,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型号为MP2161A,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4引脚和第6引脚均接地,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1引脚串联一电阻R21后电连接于充电芯片U1的第4引脚,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2引脚电连接于所述充电芯片U1的第4引脚,且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2引脚与地之间还串联有相互并联的电容C11和电容C12,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8引脚串联于一电阻R25后输出数字信号,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3引脚串联于一电感L2,电感L2的另一端输出1.2V电压,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5引脚与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且电感L2的另一端与地之间还串联有电容C34,所述电容C34的两端还并联有电容C35,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5引脚与第7引脚之间还串联有电阻R26,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4的第7引脚与地之间还串联有电阻R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包括FLASH模块和外插T卡模块,所述FLASH模块包括:存储芯片U2,所述MCU模块包括型号为BP1064A2的MCU,所述存储芯片U2的第一引脚电连接于所述MCU的第4引脚,所述存储芯片U2的第2引脚电连接于所述MCU的24引脚,所述存储芯片U2的第6引脚电连接于所述MCU的23引脚,所述存储芯片U2的第5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22引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插T卡模块包括TF卡座J14,所述TF卡座J14的第6引脚、第10引脚、第11引脚、第12引脚、第13引脚均接地,所述TF卡座J14的第1引脚电连接于一电阻R24,电阻R24的另一端电连接于MCU的第39引脚,所述TF卡座J14的第3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40引脚,所述TF卡座J14的第4引脚电连接于电阻R23,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电源管理模块,且所述TF卡座J14的第4引脚还与地之间串联有相互并联的电容C39和电容C13,所述TF卡座J14的第5引脚也电连接于MCU的第39引脚,所述TF卡座J14的第7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38引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功放模块包括:功放芯片U3,所述功放芯片U3的型号为FT2010M,所述功放芯片U3的第1引脚电连接于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电连接于MCU的第50引脚,所述功放芯片U3的第1引脚还电连接于电阻R6,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且所述电阻R6的两端还并联有一电容C29,所述功放芯片U3的第7引脚电连接于一电阻R7,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电连接于一电容C27,所述电容C2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功放芯片U3的第4端电连接于电阻R8,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电容C28,所述电容C28电连接于MCU的第63引脚,所述功放芯片U3的第5引脚和第8引脚电连接于喇叭,所述功放芯片U3第6引脚电连接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摄像头模块包括:型号为CON24-0.5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的第1引脚、第10引脚、第17引脚、第23引脚、第24引脚均接地,所述连接器的第3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27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4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26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5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28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6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25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7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29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8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47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9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30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11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31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12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45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13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33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14引脚和第21引脚均电连接于2.8V电源,所述连接器的第16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44引脚,所述连接器的第18引脚电连接于MCU的第41引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键模块,所述按键模块包括:按键K1、按键K2、按键K3、按键K4、按键K5,所述按键K1、按键K2、按键K3、按键K4、按键K5的一端均接地,另一端分别电连接于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电阻R32、电阻R33,所述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电阻R32、电阻R33的另一端共同电连接于一电容C33,电容C3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电阻R32、电阻R33的另一端还共同串联于一电阻R16,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电源管理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机电路模块,所述开关机电路模块包括:开关机按键SW6,所述开关机按键SW6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串联于二极管管D2和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串联于电阻R15,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电连接于MCU的第6引脚,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电连接于电阻R30,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电源,且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还电连接于三极管Q2的G极,所述三极管Q2的S极电连接于电源,三极管Q2的D极电连接于直流电源,三极管Q2的S极与D极之间还串联有电阻R31,所述三极管Q2的G极还电连接于一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还串联有电阻R29,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还电连接于一电阻R20,电阻R20的另一端电连接于MCU的第13引脚,其中,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地之间还串联有复位开关S1。
10.一种无码笔,其特征在于,包括:笔体,设置于笔体上的压力检测开关、光学摄像头和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印刷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所述压力检测开关和所述光学摄像头均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当所述压力检测开关检测到笔体靠近图像载体时,触发控制电路板,控制光学摄像头捕获载体上的图像信息,控制电路板上的MCU被配置有软件程序用于将捕获的图像信息与内存内容进行自动匹配,并以语音的方式将匹配内容输出给用户。
CN202120810311.XU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及其无码笔 Active CN2144756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10311.XU CN214475666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及其无码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10311.XU CN214475666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及其无码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75666U true CN214475666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79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10311.XU Active CN214475666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及其无码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756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15721U (zh) 智能轨迹采集笔
CN209037248U (zh) 一种智能笔
CN207752496U (zh) 一种扫描笔
CN107392195B (zh) 一种智能书写系统
CN211628216U (zh) 一种智能笔
CN109034148A (zh) 一种基于文字图像识别音频阅读方法及其装置
CN214475666U (zh) 一种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及其无码笔
CN112835459A (zh) 一种无码笔及其控制电路
CN112991846A (zh) 一种无码点读笔控制电路及其无码笔
CN108595030A (zh) 一种智能识别笔
CN105117046A (zh) 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笔套
CN214376365U (zh) 一种无码笔及其控制电路
CN204578625U (zh) 高拍仪
CN213814695U (zh) 一种基于电子纸的二维码识别装置
CN103246371A (zh) 一种无线存储手写笔及无线存储手写系统
CN206639192U (zh) 一种带有手写功能的投影装置
CN213780993U (zh) 智能解题笔及题目处理系统
CN212807336U (zh) 温度记录仪
CN209869835U (zh) 一种具有弹出式摄像头结构的智能笔
CN207625677U (zh) 书写板书写笔迹保存装置及系统
CN207302022U (zh) 分体式作业终端
CN218497474U (zh) 一种智能点阵笔
CN209297195U (zh) 一种可远程升级软件的显示器
CN205959170U (zh) 一种带存储功能的空中鼠标
CN213244146U (zh) 一种基于ac5213c1芯片的儿童相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