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75113U - 功能扩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功能扩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75113U
CN214475113U CN202120787641.1U CN202120787641U CN214475113U CN 214475113 U CN214475113 U CN 214475113U CN 202120787641 U CN202120787641 U CN 202120787641U CN 214475113 U CN214475113 U CN 214475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communication
sim card
sw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876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一平
梁梓辰
宾志滔
莫华邦
梁志光
宋树祥
夏海英
胡进坤
庾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Weiwang Interconne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Weiwang Interconne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Weiwang Interconne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lin Weiwang Interconne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876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75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75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75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功能扩展装置,其中,功能扩展装置安装于移动终端的SIM卡卡槽内,功能扩展装置包括:微处理器、第一SWP通信接口以及电源接口;其中,第一SWP通信接口与SIM卡卡槽的SWP通信触点相连接;电源接口与SIM卡卡槽的电源触点相连接,用于通过SIM卡卡槽的电源触点为功能扩展装置提供电能;微处理器与第一SWP通信接口以及电源接口相连接,用于通过第一SWP通信接口根据SWP通信协议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对第一SWP通信接口接收到的数据和/或操作指令进行处理。该方案将第一SWP通信接口与移动终端的SIM卡卡槽的SWP通信触点相连接,微处理器通过第一SWP通信接口能够根据SWP通信协议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使得移动终端能够便捷地使用SWP通信功能。

Description

功能扩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能扩展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支付具有方便、快捷等优势,越来越多的用户喜欢通过移动支付的方式进行支付,其中,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是移动支付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技术,SWP(Single Wire Protocol,单线传输协议)是片上系统与NFC模块通信的一种标准协议。在现有技术中,有些移动终端虽然支持SWP通信功能,但是需要安装有SWP SIM卡才能使用SWP通信功能。然而SWP SIM卡需要与SIM卡运营商进行合作发卡,发卡流程较长,用户很难方便地获取。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功能扩展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功能扩展装置,功能扩展装置安装于移动终端的SIM卡卡槽内,功能扩展装置包括:微处理器、第一SWP通信接口以及电源接口;其中,
第一SWP通信接口与SIM卡卡槽的SWP通信触点相连接;电源接口与SIM卡卡槽的电源触点相连接,用于通过SIM卡卡槽的电源触点为功能扩展装置提供电能;
微处理器与第一SWP通信接口以及电源接口相连接,用于通过第一SWP通信接口根据SWP通信协议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对第一SWP通信接口接收到的数据和/或操作指令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功能扩展装置的结构为薄膜结构,外形尺寸与SIM卡的外形尺寸相匹配,功能扩展装置的厚度小于0.3mm,能够贴附在SIM卡设置有金属触点的表面上,并与SIM卡同时插入至移动终端的SIM卡卡槽内。
进一步地,功能扩展装置还包括:第一接触式通信接口和第二接触式通信接口;
微处理器通过第一接触式通信接口,根据ISO7816通信协议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微处理器通过第二接触式通信接口,根据ISO7816通信协议与SIM卡进行数据通信。
进一步地,第一SWP通信接口和第一接触式通信接口设置于功能扩展装置的第一表面,第一接触式通信接口与SIM卡卡槽的接触式通信触点相连接;
第二接触式通信接口设置于功能扩展装置的第二表面,第二接触式通信接口与SIM卡的金属触点中的接触式通信触点相连接。
进一步地,功能扩展装置还包括:第三接触式通信接口以及与第三接触式通信接口相导通的第四接触式通信接口;
移动终端通过第三接触式通信接口和第四接触式通信接口,根据ISO7816通信协议与SIM卡进行数据通信。
进一步地,第一SWP通信接口和第三接触式通信接口设置于功能扩展装置的第一表面,第三接触式通信接口与SIM卡卡槽的接触式通信触点相连接;
第四接触式通信接口设置于功能扩展装置的第二表面,第四接触式通信接口与SIM卡的金属触点中的接触式通信触点相连接。
进一步地,功能扩展装置还包括:第二SWP通信接口;
第二SWP通信接口设置于功能扩展装置的第二表面,第二SWP通信接口与SIM卡的金属触点中的SWP通信触点相连接,微处理器通过第二SWP通信接口,根据SWP通信协议与SIM卡进行数据通信。
进一步地,微处理器包括:安全模块;安全模块用于从第一SWP通信接口和/或第一接触式通信接口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操作指令,根据操作指令进行加密处理、解密处理、签名处理或验签处理,得到响应数据,并将响应数据返回至移动终端。
进一步地,功能扩展装置还包括:蓝牙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用于在功能扩展装置和移动终端之间和/或在功能扩展装置和其他外部设备之间建立蓝牙通信通道。
进一步地,移动终端上安装有功能扩展装置对应的APP;其中,APP能够直接与功能扩展装置直接通信;或者,
外部NFC读卡设备与移动终端的NFC通信模块建立NFC通信通道,以使APP通过NFC通信通道与外部NFC读卡设备进行数据通信;并且,APP根据蓝牙通信协议和/或ISO7816通信协议与功能扩展装置进行数据通信。
进一步地,功能扩展装置还包括: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的外部操作;
微处理器与传感器相连接,用于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外部操作进行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无需与SIM卡运营商等第三方进行合作发卡,便于用户获取;功能扩展装置安装于移动终端的SIM卡卡槽内,通过移动终端的SIM卡卡槽的电源触点为功能扩展装置提供电能,方便地解决了功能扩展装置的供电问题,便于用户携带与使用;并且将第一SWP通信接口与移动终端的SIM卡卡槽的SWP通信触点相连接,微处理器通过第一SWP通信接口能够根据SWP通信协议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使得移动终端能够便捷地使用SWP通信功能;另外,安装于移动终端的SIM卡卡槽内的功能扩展装置也可直接作为具有SWP通信功能的实体卡进行使用;该方案不仅使得移动终端的SWP通信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按需配置,无需安装有SWP SIM卡,也无需改变移动终端中的硬件模块,进一步降低了设备硬件成本,避免资源的浪费;该方案采用APP代理转发功能实现外部NFC读卡设备与本功能扩展装置通信的问题,解决了部分手机如苹果手机不支持SWP通信接口而导致SWP技术得不到广泛应用的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功能扩展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功能扩展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功能扩展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功能扩展装置,该功能扩展装置安装于移动终端的SIM卡卡槽内,方便用户携带与使用。该功能扩展装置具有SWP通信功能,能够根据SWP通信协议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其中,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笔记本电脑、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和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功能扩展装置进行具体介绍。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功能扩展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该功能扩展装置包括:微处理器101、第一SWP通信接口102以及电源接口103。
该功能扩展装置安装于移动终端的SIM卡卡槽内,该功能扩展装置的第一SWP通信接口102与SIM卡卡槽的SWP通信触点相连接;电源接口103与SIM卡卡槽的电源触点相连接,用于通过SIM卡卡槽的电源触点从移动终端获取电能,从而为功能扩展装置提供电能,方便地解决了功能扩展装置的供电问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将功能扩展装置的结构制作为薄膜结构,薄膜结构的功能扩展装置能够贴附在SIM卡设置有金属触点的表面上,并与SIM卡同时插入至移动终端的SIM卡卡槽内。其中,功能扩展装置的外形尺寸与SIM卡的外形尺寸相匹配,功能扩展装置的厚度可小于0.3mm。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具有两个SIM卡卡槽的移动终端已得到广泛普及,例如双卡双待手机等,很多用户在使用具有两个SIM卡卡槽的移动终端时,也仅使用其中一个SIM卡卡槽,从而空闲出一个SIM卡卡槽,那么可将功能扩展装置的结构制作为SIM形态,也就是将功能扩展装置制作为与SIM卡的外形尺寸相匹配的外形尺寸,用户可将SIM形态的功能扩展装置安装在移动终端的空闲的SIM卡卡槽内。
具体地,功能扩展装置的外形尺寸可与SIM卡的外形尺寸相同或者功能扩展装置的外形尺寸可与SIM卡的外形尺寸之间的尺寸差异不超过预设尺寸差异阈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对用于计算尺寸差异的算法和预设尺寸差异阈值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现有SIM卡技术中,在SIM卡上可设置8个触点,这8个触点分别为C1触点至C8触点,其中,C1触点为Vcc电源触点,C2触点为提供复位功能的触点(RST),C3触点为时钟触点(CLK),C5触点为接地电源触点(GND),C6触点为SWP通信触点,C7触点为接触式通信触点,接触式通信触点为根据ISO7816通信协议提供数据I/O(输入/输出)功能的触点,C4触点和C8触点为自定义触点。在本实施例中,功能扩展装置的第一SWP通信接口102与SIM卡卡槽的C6触点相连接,根据SWP通信协议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功能扩展装置的电源接口103与SIM卡卡槽的C1触点和C5触点相连接,以从移动终端获取电能为功能扩展装置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微处理器101与第一SWP通信接口102以及电源接口103相连接,用于通过第一SWP通信接口102根据SWP通信协议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对第一SWP通信接口102接收到的数据和/或操作指令进行处理。其中,操作指令可以是移动终端等向功能扩展装置发送的用于控制功能扩展装置进行相应操作的指令,操作指令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指令:交易签名生成指令、密钥创建指令、交易签名验证指令、数据加密指令、数据解密指令、数据存储指令和数据读取指令等。在微处理器101从第一SWP通信接口102接收到数据和/或操作指令之后,对数据和/或操作指令进行相应处理。
可选地,功能扩展装置还可包括接触式通信接口,功能扩展装置可通过接触式通信接口,根据ISO7816通信协议与移动终端和SIM卡进行数据通信;或者,功能扩展装置可通过接触式通信接口,使得移动终端和SIM卡之间能够根据ISO7816通信协议进行数据通信。
以功能扩展装置的结构为薄膜结构为例,功能扩展装置贴附在SIM卡设置有金属触点的表面上,并与SIM卡同时插入至移动终端的SIM卡卡槽内。下面通过图2和图3对功能扩展装置的接触式通信接口进行具体介绍。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功能扩展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功能扩展装置除了包括微处理器101、第一SWP通信接口102以及电源接口103之外,该功能扩展装置还包括第一接触式通信接口104和第二接触式通信接口105。其中,微处理器101通过第一接触式通信接口104,根据ISO7816通信协议与移动终端210进行数据通信;微处理器101通过第二接触式通信接口105,根据ISO7816通信协议与SIM卡220进行数据通信。将功能扩展装置的上表面称为第一表面,将功能扩展装置的下表面称为第二表面;第一SWP通信接口102和第一接触式通信接口104设置于功能扩展装置的第一表面,第一接触式通信接口104与SIM卡卡槽的接触式通信触点相连接,即第一接触式通信接口104与SIM卡卡槽的C7触点相连接;第二接触式通信接口105设置于功能扩展装置的第二表面,第二接触式通信接口105与SIM卡的金属触点中的接触式通信触点相连接。
具体地,第一接触式通信接口104和第二接触式通信接口105为主从ISO7816接口,微处理器101通过第一接触式通信接口104,根据ISO7816通信协议与移动终端210进行数据通信,在微处理器101从第一接触式通信接口104接收到移动终端210发送的数据和/或操作指令之后,微处理器101会对接收到数据和/或操作指令进行识别,判断所接收的数据和/或操作指令是发送至功能扩展装置还是发送至SIM卡220;若经判断得到所接收的数据和/或操作指令是发送至功能扩展装置的,则微处理器101对数据和/或操作指令进行相应处理;若经判断得到所接收的数据和/或操作指令是发送至SIM卡220的,则微处理器101通过第二接触式通信接口105将数据和/或操作指令转发至SIM卡220,由SIM卡220进行处理。同理,在微处理器101从第二接触式通信接口105接收到SIM卡220发送的数据和/或操作指令之后,微处理器101会对接收到数据和/或操作指令进行识别,判断所接收的数据和/或操作指令是发送至功能扩展装置还是发送至移动终端210;若经判断得到所接收的数据和/或操作指令是发送至功能扩展装置的,则微处理器101对数据和/或操作指令进行相应处理;若经判断得到所接收的数据和/或操作指令是发送至移动终端210的,则微处理器101通过第一接触式通信接口104将数据和/或操作指令转发至移动终端210,由移动终端210进行处理。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功能扩展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功能扩展装置除了包括微处理器101、第一SWP通信接口102以及电源接口103之外,该功能扩展装置还包括第三接触式通信接口106和第四接触式通信接口107,第三接触式通信接口106和第四接触式通信接口107相导通。移动终端210通过第三接触式通信接口106和第四接触式通信接口107,根据ISO7816通信协议与SIM卡220进行数据通信。其中,第一SWP通信接口102和第三接触式通信接口106设置于功能扩展装置的第一表面(即上表面),第三接触式通信接口107与SIM卡卡槽的接触式通信触点相连接,即第三接触式通信接口107与SIM卡卡槽的C7触点相连接;第四接触式通信接口设置于功能扩展装置的第二表面(即下表面),第四接触式通信接口与SIM卡的金属触点中的接触式通信触点相连接。
图3中的第三接触式通信接口106和第四接触式通信接口107的作用完全不同于图2中的第一接触式通信接口104和第二接触式通信接口105的作用,第三接触式通信接口106和第四接触式通信接口107的作用是实现移动终端210的SIM卡卡槽的接触式通信触点与SIM卡220的接触式通信触点的电气驳接,使得移动终端210的SIM卡卡槽的接触式通信触点与SIM卡的接触式通信触点直接导通。功能扩展装置通过第三接触式通信接口106从移动终端210接收到的数据和/或操作指令会直接通过与第三接触式通信接口106相导通的第四接触式通信接口107传输至SIM卡220;功能扩展装置通过第四接触式通信接口107从SIM卡220接收到的数据和/或操作指令也会直接通过与第四接触式通信接口107相导通的第三接触式通信接口106传输至移动终端210,并不会经过微处理器101。
可选地,功能扩展装置还包括第二SWP通信接口,功能扩展装置通过第二SWP通信接口,根据SWP通信协议与SIM卡进行数据通信。如图2和图3所示,功能扩展装置还包括第二SWP通信接口108,第二SWP通信接口108设置于功能扩展装置的第二表面(即下表面),第二SWP通信接口108与SIM卡220的金属触点中的SWP通信触点相连接,微处理器101通过第二SWP通信接口108,根据SWP通信协议与SIM卡220进行数据通信。
具体地,微处理器101通过第一SWP通信接口102,根据SWP通信协议与移动终端210进行数据通信,在微处理器101从第一SWP通信接口102接收到移动终端210发送的数据和/或操作指令之后,微处理器101会对接收到数据和/或操作指令进行识别,判断所接收的数据和/或操作指令是发送至功能扩展装置还是发送至SIM卡220;若经判断得到所接收的数据和/或操作指令是发送至功能扩展装置的,则微处理器101对数据和/或操作指令进行相应处理;若经判断得到所接收的数据和/或操作指令是发送至SIM卡220的,则微处理器101通过第二SWP通信接口108将数据和/或操作指令转发至SIM卡220,由SIM卡220进行处理。同理,在微处理器101从第二SWP通信接口108接收到SIM卡220发送的数据和/或操作指令之后,微处理器101会对接收到数据和/或操作指令进行识别,判断所接收的数据和/或操作指令是发送至功能扩展装置还是发送至移动终端210;若经判断得到所接收的数据和/或操作指令是发送至功能扩展装置的,则微处理器101对数据和/或操作指令进行相应处理;若经判断得到所接收的数据和/或操作指令是发送至移动终端210的,则微处理器101通过第一SWP通信接口102将数据和/或操作指令转发至移动终端210,由移动终端210进行处理。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微处理器101还可包括:安全模块。安全模块用于从第一SWP通信接口102和/或第一接触式通信接口104接收移动终端210发送的操作指令,根据操作指令进行加密处理、解密处理、签名处理或验签处理,得到响应数据,并将响应数据返回至移动终端210。响应数据是指功能扩展装置根据操作指令进行处理所得到的需要反馈给移动终端210的数据。
以操作指令为密钥创建指令为例,微处理器101在接收到密钥创建指令之后,通过自身预先设置的加密算法机制生成主密钥和助记码,将主密钥写入自身内置的闪存(FLASH)中,并将所生成的助记码作为响应数据发送至第一SWP通信接口102或第一接触式通信接口104,通过第一SWP通信接口102或第一接触式通信接口104将响应数据返回至移动终端210。另外,在将主密钥写入FLASH中之后,微处理器101根据主密钥,利用密钥派生算法生成公钥、私钥以及序列号,并根据公钥生成账户地址,且将账户地址、私钥和序列号对应进行存储。
以操作指令为交易签名生成指令为例,微处理器101在接收到交易签名生成指令之后,根据交易数据中的序列号从FLASH中获取对应的私钥和账户地址,并使用私钥对交易数据和账户地址进行签名处理,生成交易密钥,将交易密钥作为响应数据。以操作指令为携带有待加密数据的数据加密指令为例,微处理器101在接收到数据加密指令之后,根据数据加密指令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将加密后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以操作指令为携带有待存储数据的数据存储指令为例,微处理器101在接收到数据存储指令之后,可根据数据存储指令对待存储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将加密后的待存储数据存储至功能扩展装置中或者移动终端中,另外,还可生成存储成功通知消息作为响应数据。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功能扩展装置还可包括:蓝牙通信模块109,如图2和图3所示。蓝牙通信模块109用于在功能扩展装置和移动终端210之间和/或在功能扩展装置和其他外部设备之间建立蓝牙通信通道。其中,其他外部设备是指除上述安装有功能扩展装置的移动终端之外的其他具有蓝牙和/或NFC通信功能的终端,例如读卡器、交通刷卡机、店铺支付终端、可穿戴设备等。
考虑到有些移动终端虽然具有NFC功能但其SIM卡卡槽却不具有SWP通信触点,对于这类移动终端(如iPhone手机),也可安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功能扩展装置进行使用。其中,将功能扩展装置安装在移动终端的SIM卡卡槽内,功能扩展装置的电源接口与SIM卡卡槽的电源触点相连接,用于通过SIM卡卡槽的电源触点为功能扩展装置提供电能,另外,还需在移动终端上安装功能扩展装置对应的APP。其中,APP能够直接与功能扩展装置直接通信;或者,外部NFC读卡设备与移动终端的NFC通信模块建立NFC通信通道,以使APP通过NFC通信通道与外部NFC读卡设备进行数据通信;并且,APP根据蓝牙通信协议和/或ISO7816通信协议与功能扩展装置进行数据通信。
具体地,外部NFC读卡设备通过NFC通信方式与移动终端的NFC通信模块进行数据通信,使得外部NFC读卡设备和移动终端之间能够进行通信;另外,移动终端必然能够与安装在移动终端上的功能扩展装置对应的APP进行通信。在功能扩展装置包括有蓝牙通信模块的情况下,移动终端的蓝牙模块可以与功能扩展装置的蓝牙通信模块进行数据通信,使得该APP能够根据蓝牙通信协议与功能扩展装置进行数据通信,进而实现外部NFC读卡设备与功能扩展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这种通信链路可表示为“外部NFC读卡设备——(NFC通信)——移动终端的NFC通信模块——APP——(蓝牙通信)——功能扩展装置”。在功能扩展装置包括有第一接触式通信接口的情况下,第一接触式通信接口与移动终端的SIM卡卡槽的接触式通信触点相连接,使得该APP能够根据ISO7816通信协议与功能扩展装置进行数据通信,进而实现外部NFC读卡设备与功能扩展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这种通信链路可表示为“外部NFC读卡设备——(NFC通信)——移动终端的NFC通信模块——APP——(ISO7816通信)——功能扩展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移动终端上安装功能扩展装置对应的APP,搭建了通信通道,实现外部NFC读卡设备与功能扩展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便捷地解决了具有NFC功能但SIM卡卡槽不具有SWP通信触点的移动终端的刷卡问题。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功能扩展装置还可包括:传感器110,如图2和图3所示。传感器110用于检测用户的外部操作。微处理器101与传感器110相连接,用于根据传感器110检测到的外部操作进行处理。其中,传感器110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地磁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和/或声波传感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传感器进行组合与选择,此处不做限定。功能扩展装置中的传感器110独立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无法调用传感器110,有效地根除了传感器被远程调用的风险,提高了交易操作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微处理器101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和/或操作指令,随机地生成目标确认信号,比对传感器101检测到的外部操作的操作信号是否与目标确认信号一致,若一致,则微处理器101对数据和/或操作指令进行相应处理;若不一致,则微处理器101不对数据和/或操作指令进行相应处理。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微处理器101可以根据传感器101检测到的外部操作,启动或关闭功能扩展装置110的蓝牙通信等功能。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功能扩展装置,无需与SIM卡运营商等第三方进行合作发卡,便于用户获取;功能扩展装置安装于移动终端的SIM卡卡槽内,通过移动终端的SIM卡卡槽的电源触点为功能扩展装置提供电能,方便地解决了功能扩展装置的供电问题,便于用户携带与使用;并且将第一SWP通信接口与移动终端的SIM卡卡槽的SWP通信触点相连接,微处理器通过第一SWP通信接口能够根据SWP通信协议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使得移动终端能够便捷地使用SWP通信功能;另外,安装于移动终端的SIM卡卡槽内的功能扩展装置也可直接作为具有SWP通信功能的实体卡进行使用;该方案不仅使得移动终端的SWP通信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按需配置,无需安装有SWP SIM卡,也无需改变移动终端中的硬件模块,进一步降低了设备硬件成本,避免资源的浪费。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实用新型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10)

1.一种功能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扩展装置安装于移动终端的SIM卡卡槽内,所述功能扩展装置包括:微处理器、第一SWP通信接口以及电源接口;其中,
所述第一SWP通信接口与SIM卡卡槽的SWP通信触点相连接;所述电源接口与SIM卡卡槽的电源触点相连接,用于通过SIM卡卡槽的电源触点为所述功能扩展装置提供电能;
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第一SWP通信接口以及所述电源接口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第一SWP通信接口根据SWP通信协议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对所述第一SWP通信接口接收到的数据和/或操作指令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扩展装置的结构为薄膜结构,外形尺寸与SIM卡的外形尺寸相匹配,所述功能扩展装置的厚度小于0.3mm,能够贴附在SIM卡设置有金属触点的表面上,并与所述SIM卡同时插入至所述移动终端的SIM卡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扩展装置还包括:第一接触式通信接口和第二接触式通信接口;
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一接触式通信接口,根据ISO7816通信协议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二接触式通信接口,根据ISO7816通信协议与SIM卡进行数据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能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WP通信接口和所述第一接触式通信接口设置于功能扩展装置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接触式通信接口与SIM卡卡槽的接触式通信触点相连接;
所述第二接触式通信接口设置于功能扩展装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接触式通信接口与SIM卡的金属触点中的接触式通信触点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扩展装置还包括:第三接触式通信接口以及与所述第三接触式通信接口相导通的第四接触式通信接口;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第三接触式通信接口和所述第四接触式通信接口,根据ISO7816通信协议与SIM卡进行数据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能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WP通信接口和所述第三接触式通信接口设置于功能扩展装置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三接触式通信接口与SIM卡卡槽的接触式通信触点相连接;
所述第四接触式通信接口设置于功能扩展装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四接触式通信接口与SIM卡的金属触点中的接触式通信触点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功能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扩展装置还包括:第二SWP通信接口;
所述第二SWP通信接口设置于功能扩展装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SWP通信接口与SIM卡的金属触点中的SWP通信触点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二SWP通信接口,根据SWP通信协议与SIM卡进行数据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功能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包括:安全模块;所述安全模块用于从第一SWP通信接口和/或第一接触式通信接口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操作指令,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进行加密处理、解密处理、签名处理或验签处理,得到响应数据,并将所述响应数据返回至所述移动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功能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扩展装置还包括:蓝牙通信模块;所述蓝牙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功能扩展装置和所述移动终端之间和/或在所述功能扩展装置和其他外部设备之间建立蓝牙通信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功能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上安装有所述功能扩展装置对应的APP;其中,APP能够直接与所述功能扩展装置直接通信;或者,
外部NFC读卡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的NFC通信模块建立NFC通信通道,以使APP通过所述NFC通信通道与外部NFC读卡设备进行数据通信;并且,APP根据蓝牙通信协议和/或ISO7816通信协议与所述功能扩展装置进行数据通信。
CN202120787641.1U 2021-04-13 2021-04-13 功能扩展装置 Active CN214475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7641.1U CN214475113U (zh) 2021-04-13 2021-04-13 功能扩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7641.1U CN214475113U (zh) 2021-04-13 2021-04-13 功能扩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75113U true CN214475113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78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87641.1U Active CN214475113U (zh) 2021-04-13 2021-04-13 功能扩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751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33571B1 (en) Nfc payment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2118227B (zh) 绑卡方法及终端
US8662401B2 (en) Mobile payment adoption by adding a dedicated payment button to mobile device form factors
EP3724842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utomatic wi-fi connection with enhanced security method when making electronic wallet payment
US2014013635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mobile contactless payment
US20210287204A1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Based Transac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7185367A1 (zh) 一种交易应用的选择方法和终端
KR101492054B1 (ko) 카드 리더, 단말기 및 그를 이용한 결제 정보 처리 방법
US20120089507A1 (en) Device, system and transaction method for integrating payment function and receipt function
CN103886455A (zh) 数字钱包设备以及包括虚拟卡和数字钱包设备的系统
US10885509B2 (en) Bridge device for linking wireless protocols
TW201946003A (zh) 業務處理方法、裝置以及設備
JP2016500173A (ja) モバイル装置および電源付きディスプレイカードを用いた、安全な遠隔アクセスおよび遠隔支払い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7005619A (zh) 一种注册移动销售点终端pos的方法、对应装置及系统
CN104504563A (zh) 一种移动信息安全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JP2016103260A (ja) Nfc認証カードを用いた認証方法
TW201826184A (zh) 複合式行動支付系統及其行動端點銷售模組
CN106503986B (zh) 虚拟资源转移方法及装置
CN105512880A (zh) 无线支付装置和方法
CN214475113U (zh) 功能扩展装置
US20220398565A1 (en) Type 4 nfc tags as protocol interface
KR102650721B1 (ko) 원격 결제를 처리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결제 방법
CN113298214A (zh) 功能扩展装置
US20200364695A1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resource transfer
CN111522403A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功能扩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