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74247U - 一种可调节的vr头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的vr头戴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474247U CN214474247U CN202120845680.2U CN202120845680U CN214474247U CN 214474247 U CN214474247 U CN 214474247U CN 202120845680 U CN202120845680 U CN 202120845680U CN 214474247 U CN214474247 U CN 2144742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justing
- adjusting part
- adjustable
- rear side
-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调节的VR头戴设备,包括前侧的VR本体和后侧的束带,所述束带的右端与VR本体右侧固定连接,所述VR本体的左端固定设置有调整装置,所述束带的左端活动设置在调整装置内,所述调整装置包括前后设置的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所述第一调整件顶部的左右两侧和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二调整件顶部的左右两侧和底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整件与第二调整件左侧开放设置,所述第一调整件与第二调整件之间活动设置有第三调整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穿出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顶部和底部,借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进行调节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VR头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的VR头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VR头戴设备即头戴式虚拟现实眼镜,是现代显示技术中的一种全新技术,在增强显示、虚拟现实以及立体显示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头戴式虚拟现实眼镜的显示器,与传统的显示器相比,头戴式显示器的外形一般表现为头盔的模式。目前,传统的VR头戴设备往往包括VR本体和束带,VR本体位于人体头部眼睛处,束带将VR本体固定在人体头部,现有技术中的束带都是通过简单的弹力绑带进行佩戴,由于使用者的不同,用弹力绑带佩戴VR头戴设备弹力绑带的长度是一定的,束带无法进行调节,因此在佩戴时可能会出现松动掉落,或者过于紧绷导致佩戴不舒适的问题,影响VR设备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调节的VR头戴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束带无法调节带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调节的VR头戴设备,包括前侧的VR本体和后侧的束带,束带的右端与VR本体右侧固定连接,VR本体的左端固定设置有调整装置,束带的左端活动设置在调整装置内,调整装置包括前后设置的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第一调整件顶部的左右两侧和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二调整件顶部的左右两侧和底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第一调整件与第二调整件左侧开放设置,第一调整件与第二调整件之间活动设置有第三调整件,第三连接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穿出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顶部和底部。
由于在VR本体一侧固定设置有调整装置,束带的左端与第三调整件固定连接而第三调整件是活动设置在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内的,在人体戴上VR本体并将束带戴在头上时,可以压住第三调整件的两端使在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之间移动,使得第三调整件在调整装置内移动到合适位置,带动束带在调整装置内向内移动或者外移动,此时第三调整件与第一调整件后表面接触且卡在第一调整件上,通过束带与调整装置之间的固定,实现了束带与VR本体之间的固定,综上,束带的调节只需要通过第三调整件在调整装置内移动带动束带长短的变化即可实现,使得VR头戴设备调节更加方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调整件包括从上到下一体成型且均呈板状的第一件体和第二件体,第二件体竖向设置,第一件体垂直设置在第二件体后侧的顶部,第一件体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且开口朝后侧凹槽,第三调整件的顶部穿出凹槽设置,通过凹槽的设置,能够实现第三调整件在调整装置内移动后对第三调整件的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件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一体设置有挡块,第三调整件的底部穿出左右两个挡块之间且位于第二件体的下方,通过挡块的设置,实现了第一调整件与第二调整件之间底部的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调整件包括从上到下一体成型的第四件体、第五件体和第三件体,第五件体结构域第二件体结构相同,第四件体和第三件体对称且垂直设置在第五件体的顶部和底部,第二调整件与第二调整件的结构能实现第三调整件在调整装置内的移动过程。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四件体前侧的左右两端与第一件体后侧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第一件体前侧的中部与第一件体后侧的中部之间间隔设置,第四件体前侧的左右两端与第一件体后侧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第一件体前侧的中部与第一件体后侧的中部之间间隔设置,实现了第一调整件与第二调整件之间的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束带的左端一体设置有连接筒,连接筒套设在第三调整件上且其内表面与第一块体表面接触设置,通过第三调整件与连接筒的设置实现了束带尺寸的调整过程。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三调整件包括从上到下一体成型且均呈圆柱状的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第二柱体位于凹槽内,第一柱体位于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之间的上方,第三柱体位于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之间的下方,实现了第三调整件在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之间的移动过程。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在VR本体一侧固定设置有调整装置,束带的左端与第三调整件固定连接而第三调整件是活动设置在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内的,在人体戴上VR本体并将束带戴在头上时,可以压住第三调整件的两端使在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之间移动,使得第三调整件在调整装置内移动到合适位置,带动束带在调整装置内向内移动或者外移动,此时第三调整件与第一调整件后表面接触且卡在第一调整件上,通过束带与调整装置之间的固定,实现了束带与VR本体之间的固定,综上,束带的调节只需要通过第三调整件在调整装置内移动带动束带长短的变化即可实现,使得VR头戴设备调节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调整装置的爆炸图。
图中,1-VR本体;2-束带;3-调整装置;21-连接筒;31-第一调整件;32-第二调整件;33-第三调整件;311-第一件体;312-第二件体;313-凹槽;314-挡块;321-第四件体;322-第五件体;323-第三件体;331-第一柱体;332-第二柱体;333-第三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调节的VR头戴设备,包括前侧的VR本体1和后侧的束带2,束带2的右端与VR本体1右侧固定连接,VR本体1的左端固定设置有调整装置3,束带2的左端活动设置在调整装置3内,调整装置3包括前后设置的第一调整件31和第二调整件32,第一调整件31顶部的左右两侧和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二调整件32顶部的左右两侧和底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第一调整件31与第二调整件32左侧开放设置,第一调整件31与第二调整件32之间活动设置有第三调整件33,第三连接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穿出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顶部和底部。
由于在VR本体1一侧固定设置有调整装置3,束带2的左端与第三调整件33固定连接而第三调整件33是活动设置在第一调整件31和第二调整件32内的,在人体戴上VR本体1并将束带2戴在头上时,可以压住第三调整件33的两端使在第一调整件31和第二调整件32之间移动,使得第三调整件33在调整装置3内移动到合适位置,带动束带2在调整装置3内向内移动或者外移动,此时第三调整件33与第一调整件31后表面接触且卡在第一调整件31上,通过束带2与调整装置3之间的固定,实现了束带2与VR本体1之间的固定,综上,束带2的调节只需要通过第三调整件33在调整装置3内移动带动束带2长短的变化即可实现,使得VR头戴设备调节更加方便。
第一调整件31包括从上到下一体成型且均呈板状的第一件体311和第二件体312,第二件体312竖向设置,第一件体311垂直设置在第二件体312后侧的顶部,第一件体311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且开口朝后侧凹槽313,第三调整件33的顶部穿出凹槽313设置,通过凹槽313的设置,能够实现第三调整件33在调整装置3内移动后对第三调整件33的固定。第二件体312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一体设置有挡块314,第三调整件33的底部穿出左右两个挡块314之间且位于第二件体312的下方,通过挡块314的设置,实现了第一调整件31与第二调整件32之间底部的连接。第二调整件32包括从上到下一体成型的第四件体321、第五件体322和第三件体323,第五件体322结构域第二件体312结构相同,第四件体321和第三件体323对称且垂直设置在第五件体322的顶部和底部,第二调整件32与第二调整件32的结构能实现第三调整件33在调整装置3内的移动过程。
第四件体321前侧的左右两端与第一件体311后侧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第一件体311前侧的中部与第一件体311后侧的中部之间间隔设置,第四件体321前侧的左右两端与第一件体311后侧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第一件体311前侧的中部与第一件体311后侧的中部之间间隔设置,实现了第一调整件31与第二调整件32之间的固定。束带2的左端一体设置有连接筒21,连接筒21套设在第三调整件33上且其内表面与第一块体表面接触设置,通过第三调整件33与连接筒21的设置实现了束带2尺寸的调整过程。第三调整件33包括从上到下一体成型且均呈圆柱状的第一柱体331、第二柱体332和第三柱体333,第二柱体332位于凹槽313内,第一柱体331位于第一调整件31和第二调整件32之间的上方,第三柱体333位于第一调整件31和第二调整件32之间的下方,实现了第三调整件33在第一调整件31和第二调整件32之间的移动过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可调节的VR头戴设备,包括前侧的VR本体和后侧的束带,所述束带的右端与VR本体右侧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VR本体的左端固定设置有调整装置,所述束带的左端活动设置在调整装置内,所述调整装置包括前后设置的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所述第一调整件顶部的左右两侧和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二调整件顶部的左右两侧和底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整件与第二调整件左侧开放设置,所述第一调整件与第二调整件之间活动设置有第三调整件,所述第三调整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穿出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顶部和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VR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件包括从上到下一体成型且均呈板状的第一件体和第二件体,所述第二件体竖向设置,所述第一件体垂直设置在第二件体后侧的顶部,所述第一件体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且开口朝后侧凹槽,所述第三调整件的顶部穿出凹槽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VR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件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一体设置有挡块,所述第三调整件的底部穿出左右两个挡块之间且位于第二件体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VR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整件包括从上到下一体成型的第四件体、第五件体和第三件体,所述第五件体结构域第二件体结构相同,所述第四件体和第三件体对称且垂直设置在第五件体的顶部和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VR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件体前侧的左右两端与第一件体后侧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件体前侧的中部与第一件体后侧的中部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四件体前侧的左右两端与第一件体后侧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件体前侧的中部与第一件体后侧的中部之间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VR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带的左端一体设置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套设在第三调整件上且其内表面与第一块体表面接触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VR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整件包括从上到下一体成型且均呈圆柱状的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所述第二柱体位于凹槽内,所述第一柱体位于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之间的上方,所述第三柱体位于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之间的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845680.2U CN214474247U (zh) | 2021-04-23 | 2021-04-23 | 一种可调节的vr头戴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845680.2U CN214474247U (zh) | 2021-04-23 | 2021-04-23 | 一种可调节的vr头戴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474247U true CN214474247U (zh) | 2021-10-22 |
Family
ID=78180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845680.2U Active CN214474247U (zh) | 2021-04-23 | 2021-04-23 | 一种可调节的vr头戴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474247U (zh) |
-
2021
- 2021-04-23 CN CN202120845680.2U patent/CN21447424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82534A (zh) | 一种头戴显示装置 | |
CN214474247U (zh) | 一种可调节的vr头戴设备 | |
CN206096626U (zh) | 一种vr头盔 | |
CN214097979U (zh) | 一种尺寸可调的头戴式vr设备 | |
CN216962798U (zh) | 智能视力复健仪 | |
CN213042063U (zh) | 一种佩戴时减少疼痛感的vr眼镜 | |
CN215230087U (zh) | 一种肩颈按摩仪 | |
CN211180407U (zh) | Ar体验装置 | |
CN214467739U (zh) | 一种头戴式vr设备防坠落装置 | |
CN211043811U (zh) | 一种佩戴舒适的学生用vr头显 | |
CN210199411U (zh) | Vr头戴设备壳体 | |
CN209928152U (zh) | 一种可以调节脾身前后长短距离的耳钩镜腿 | |
CN204989629U (zh) | 一种头戴显示装置 | |
CN211402935U (zh) | 便于佩戴的离轴双反自由曲面的沉浸式ar智能眼镜 | |
CN219758584U (zh) | 一种舒适型vr眼镜 | |
CN214252755U (zh) | 一种可防掉落的vr头戴设备 | |
CN214669874U (zh) | 一种具有可调节结构的vr头戴设备 | |
CN217279128U (zh) | 一种vr眼镜 | |
CN218767613U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vr眼镜设备 | |
CN215116992U (zh) | 一种用于野外地质实习的虚拟现实设备 | |
CN220730532U (zh) | 一种防脱落的vr眼镜 | |
CN220543210U (zh) | 一种佩戴舒适的vr设备 | |
CN219245865U (zh) | 一种便于佩戴的vr眼镜 | |
CN210986375U (zh) | 头戴式耳机 | |
CN215494365U (zh) | 一种vr一体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