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73788U - 一种无人自动按键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自动按键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73788U
CN214473788U CN202120171714.4U CN202120171714U CN214473788U CN 214473788 U CN214473788 U CN 214473788U CN 202120171714 U CN202120171714 U CN 202120171714U CN 214473788 U CN214473788 U CN 214473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in
resisto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717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丽
唐小平
范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Zho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hengd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Zho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hengd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Zho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hengd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f CAS filed Critical Chengdu Zho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717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73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73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737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表决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人自动按键器,包括外壳和电路系统,外壳包括壳体和盖板,盖板设置于壳体上,电路系统设置于壳体内;电路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按键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按键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均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人自动按键器,其中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接收来着用户终端的按键命令,并将按键命令传输给按键驱动模块,按键驱动模块执行对应的按键操作,用户终端可对任意按键进行并行测试,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检测效率,同时进一步提升表决系统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自动按键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表决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自动按键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与社会飞速发展,传统的举手表决已逐渐被更为方便快捷、可靠稳定的基于表决器等设备的表决系统所代替,表决系统可用于投票选择、评分式表决、人员工作成绩考核评定、行业会议现场互动等多种场合,其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会议表决的应用尤为广泛。
表决器作为表决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是一种方便使用者行使表决权的装置。表决时,与会的有关人员只要按动各自表决器上“赞成”、“反对”或者“弃权”的某一按钮,便可将表决结果上传至用户终端。
然而,目前对表决器的测试还停留在人工测试的阶段,测试过程繁琐,往往需消耗较大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人工测试难以完成按键的并发测试,进而无法在多个按键同时触发时,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自动按键器,能够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对表决按键进行测试,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检测效率,同时进一步提升表决系统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人自动按键器,包括电路系统,所述电路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按键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按键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均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接收由外部发送的按键指令并将按键指令传输给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由无线通讯模块传输的按键指令并将按键指令传输给按键驱动模块;
所述按键驱动模块,用于接收控制模块传输的按键指令并进行按键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无人自动按键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壳体上,所述电路系统设置于壳体内;所述电源模块包括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按键驱动模块包括若干个推拉式继电器,若干个推拉式继电器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盖板为亚克力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烧录模块、配置模块和复位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电源降压模块,所述锂电池、按键驱动模块、电源降压模块、烧录模块、配置模块和复位模块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按键驱动模块、无线通讯模块、配置模块和复位模块均与电源降压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降压模块包括稳压器、第一极性电容、第二极性电容、第一电容、第一电阻和发光二极管,所述稳压器的Vin引脚外接5V电压,所述稳压器的Vin引脚与第一极性电容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极性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稳压器的Vout引脚分别与第二极性电容的正极、第一电容的一端和第一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稳压器的GND引脚、第二极性电容的负极和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所述稳压器的Vout引脚引出为+3V3输出端;所述锂电池还连接有电压选择端子,所述锂电池的正极与电压选择端子的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锂电池的负极接地;所述电压选择端子的第一引脚与+3V3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压选择端子的第二引脚与控制器的VBAT引脚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驱动模块设置有多个,每个按键驱动模块与对应的推拉式继电器电连接;按键驱动模块包括升压芯片、第一三极管、第一连接器、第一电感、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所述升压芯片的型号为PL7512;所述升压芯片的HVDD引脚分别与第四电容的一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器的PA4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电阻的一端、第八电阻的一端、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的阴极、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引脚、第九电容的一端、第十电容的一端和第十一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七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十二电容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二引脚、第九电容的另一端、第十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均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第一电感的一端、升压芯片的第一LX引脚和升压芯片的第二LX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三电容的一端和+3V3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电连接后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一LX引脚和第二LX引脚的结合点还与第四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六电容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升压芯片的COMP引脚分别与第五电阻的一端和第七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八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七电容的另一端电连接后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升压芯片的FB引脚与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的结合点电连接;所述升压芯片的OC引脚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升压芯片的VCC引脚与第五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五电容的另一端电连接后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升压芯片的第九引脚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的M0引脚与控制器的PB0引脚电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的M1引脚与控制器的PB1引脚电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的RXD引脚与控制器的PA10引脚电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的TXD引脚与控制器的PA9引脚电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的VCC引脚与+3V3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的GND引脚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烧录模块包括Mini_USB接口、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所述Mini_USB接口的VBUS引脚与第十三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Mini_USB接口的VBUS引脚与第十三电容的结合点外接5V电压,所述Mini_USB接口的DM引脚与第九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控制器的PA11引脚电连接,所述Mini_USB接口的DP引脚分别与第十电阻的一端和第十一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与控制器的PA12引脚电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控制器的PD9引脚电连接,所述Mini_USB接口的GND引脚接地,所述Mini_USB接口的Shield引脚分别与第十二电阻的一端和第十四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十四电容的另一端电连接后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模块包括第一配置单元和第二配置单元,所述第一配置单元和第二配置单元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配置单元包括第一配置接口和第十三电阻,所述第一配置接口的第一引脚与+3V3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配置接口的第二引脚通过第十三电阻与控制器的BOOT0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配置接口的第三引脚接地;所述第二配置单元包括第二配置接口和第十四电阻,所述第二配置接口的第一引脚与+3V3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配置接口的第二引脚通过第十四电阻与控制器的BOOT1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配置接口的第三引脚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模块包括按键、第十五电阻和第十五电容,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按键的一端、第十五电容的一端和控制器的NRST引脚电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与+3V3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按键的另一端和第十五电容的另一端电连接后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第十六电容、第十七电容、第十八电容、第十九电容、第二十电容、第二十一电容、第二十二电容、第二十三电容、第二十四电容、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二电感、第三电感和晶振;所述晶振的一端分别与控制器的OSC_IN引脚、第十六电阻的一端和第二十一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晶振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器的OSC_OUT引脚、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十二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十一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二十二电容的另一端电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二十三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控制器的VDDA引脚和第二电感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3V3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十三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器的VSSA引脚和第十七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十四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控制器的VREF+引脚和第三电感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感的另一端与+3V3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十四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器的VREF-引脚和第十八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六电容的一端、第十七电容的一端、第十八电容的一端、第十九电容的一端和第二十电容的一端均与+3V3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十六电容的另一端、第十七电容的另一端、第十八电容的另一端、第十九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二十电容的另一端电连接后接地;所述控制器的VDD_1引脚、VDD_2引脚、VDD_3引脚、VDD_4引脚和VDD_5引脚均与+3V3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VSS_1引脚、VSS_2引脚、VSS_3引脚、VSS_4引脚和VSS_5引脚均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自动按键器,其中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按键命令,并将按键命令传输给按键驱动模块,按键驱动模块执行对应的按键操作,用户终端可远程对表决按键进行并行测试,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检测效率,同时进一步提升表决系统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按键驱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线通讯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烧录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配置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复位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一些例子中,由于一些实施方式属于现有或常规技术,因此并没有描述或没有详细的描述。
此外,本文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与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有关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顺序还可以改变。附图和实施例中的任何顺序仅仅用于说明用途,并不暗示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除非明确说明要求按照某一顺序。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在合理情况下(不构成自相矛盾的情况下),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实施例1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自动按键器,包括电路系统,电路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按键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按键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均与电源模块电连接。其中,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接收由外部发送的的按键指令并将按键指令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由无线通讯模块传输的按键指令并将按键指令传输给按键驱动模块;按键驱动模块,用于接收控制模块传输的按键指令并进行按键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表决系统空位检测和未按提醒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用户终端向本实施例中的无人自动按键器下发按键指令,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接收按键指令,并将按键指令传输给按键驱动模块,按键驱动模块对表决器执行对应的按键操作,完成测试,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用户终端可以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等。
在本实施例中,无人自动按键器还包括外壳,外壳包括壳体和盖板,盖板设置于壳体上,电路系统设置于壳体内,其中盖板为亚克力盖板,便于用户观察壳体内电路系统的运行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模块包括锂电池,锂电池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可为电路系统提供工作电源;按键驱动模块包括若干个推拉式继电器,若干个推拉式继电器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推拉式继电器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执行对应的按键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U1、烧录模块、配置模块和复位模块;电源模块还包括电源降压模块;按键驱动模块、电源降压模块、烧录模块、配置模块和复位模块均与控制器U1电连接,锂电池、按键驱动模块、无线通讯模块、配置模块和复位模块均与电源降压模块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源降压模块包括稳压器U2、第一极性电容E1、第二极性电容E2、第一电容C11、第一电阻R9和发光二极管LED1,稳压器U2的Vin引脚外接5V电压,稳压器U2的Vin引脚与第一极性电容E1的正极电连接,第一极性电容E1的负极接地,稳压器U2的Vout引脚分别与第二极性电容E2的正极、第一电容C11的一端和第一电阻R9的一端电连接,稳压器U2的GND引脚、第二极性电容E2的负极和第一电容C11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一电阻R9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电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接地,稳压器U2的Vout引脚引出为+3V3输出端;锂电池还连接有电压选择端子P1,锂电池的正极与电压选择端子P1的第三引脚电连接,锂电池的负极接地,电压选择端子P1的第一引脚与+3V3输出端电连接,电压选择端子P1的第二引脚与控制器U1的VBAT引脚电连接。其中,发光二极管LED1作为电源降压模块的电源指示灯,可以显示电源降压模块的工作状态;电压选择端子P1可以为电路系统提供锂电池供电或者电源降压模块直接供电两种供电方式,可以满足实际使用时不同的供电需求;作为其中的一个优选方案,稳压器U2的型号为AMS1117-3.3,AMS1117-3.3是一种输出电压为3.3V的正向低压降稳压器,电压输出稳定,同时其内部集成过热保护和限流电路,安全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按键驱动模块设置有多个,每个按键驱动模块与对应的推拉式继电器电连接;按键驱动模块包括升压芯片U3、第一三极管Q1、第一连接器P3、第一电感L3、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第二电阻R12、第三电阻R13、第四电阻R14、第五电阻R15、第六电阻R16、第七电阻R17、第八电阻R18、第二电容C14、第三电容C15、第四电容C16、第五电容C17、第六电容C18、第七电容C19、第八电容C20、第九电容C21、第十电容C22、第十一电容C23、第十二电容C24,升压芯片的型号为PL7512,第一三极管Q1为PNP型三极管;升压芯片U3的HVDD引脚分别与第四电容C16的一端和第二电阻R12的一端电连接,第四电容C16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控制器U1的PA4引脚电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地,第二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电阻R16的一端、第八电阻R18的一端、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的阴极、第一连接器P3的第一引脚、第九电容C21的一端、第十电容C22的一端和第十一电容C23的一端电连接,第六电阻R16的另一端通过第七电阻R17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第八电阻R18的另一端通过第十二电容C24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第一连接器P3的第二引脚、第九电容C21的另一端、第十电容C22的另一端和第十一电容C23的另一端均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的阳极分别与第一电感L3的一端、升压芯片U3的第一LX引脚和升压芯片U3的第二LX引脚电连接,第一电感L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容C14的一端、第三电容C15的一端和+3V3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电容C14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C15的另一端电连接后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第一LX引脚和第二LX引脚的结合点还与第四电阻R14的一端电连接,第四电阻R14的另一端通过第六电容C18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升压芯片U3的COMP引脚分别与第五电阻R15的一端和第七电容C19的一端电连接,第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第八电容C20的一端电连接,第八电容C20的另一端和第七电容C19的另一端电连接后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升压芯片U3的FB引脚与第五电阻R15和第六电阻R16的结合点电连接;升压芯片U3的OC引脚与第三电阻R13的一端电连接,升压芯片U3的VCC引脚与第五电容C17的一端电连接,第三电阻R13的另一端和第五电容C17的另一端电连接后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升压芯片U3的第九引脚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其中,第一连接器P3用于和推拉式继电器电连接,升压芯片U3为按键驱动模块提供12V驱动电压,需要说明的是,PL7512是一颗电流控制模式升压转化器,支持脉冲宽度调变,能做到大功率高转换效率,同时周边元器件少节省空间,适合用在动作装置。具体地,按键驱动模块的驱动原理如下:控制器U1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接受到按键指令,控制器U1的PA引脚电位发生相应变化,当PA引脚的电位下降到恰当的值时第一三极管Q1发射结的电压大于PN结的导通电压,此时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第一三极管Q1处于导通状态,相应地,通过第一连接器P3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结电连接的推拉式继电器得电开始工作,执行按键操作。
本实施例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按键驱动模块和与之对应的推拉式继电器的个数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地限制,作为其中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可设置三个推拉式继电器分别控制赞成、反对和弃权三个按键,同时设置三个按键驱动模块控制对应的推拉式继电器执行按键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无线通讯模块的M0引脚与控制器U1的PB0引脚电连接;无线通讯模块的M1引脚与控制器U1的PB1引脚电连接;无线通讯模块的RXD引脚与控制器U1的PA10引脚电连接;无线通讯模块的TXD引脚与控制器U1的PA9引脚电连接;无线通讯模块的VCC引脚与+3V3输出端电连接;无线通讯模块的GND引脚接地,作为其中的优选方式,无线通讯模块还包括接插件P2,无线通讯模块通过接插件P2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无线通讯模块作为本实用新型和用户终端进行无线通讯的桥梁,实现了用户终端对本实用新型的按键控制,由于用户终端可同时与多个本实用新型进行通讯,使得本实用新型还可实现表决系统的并发按键测试,进一步提升表决系统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烧录模块包括Mini_USB接口CN1、第十三电容C9、第十四电容C10、第九电阻R5、第十电阻R6、第十一电阻R7和第十二电阻R8,Mini_USB接口CN1的VBUS引脚与第十三电容C9的一端电连接,第十三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Mini_USB接口CN1的VBUS引脚与第十三电容C9的结合点外接5V电压,Mini_USB接口CN1的DM引脚与第九电阻R5的一端电连接,第九电阻R5的另一端与控制器U1的PA11引脚电连接,Mini_USB接口CN1的DP引脚分别与第十电阻R6的一端和第十一电阻R7的一端电连接,第十电阻R6的另一端与控制器U1的PA12引脚电连接,第十一电阻R7的另一端与控制器U1的PD9引脚电连接,Mini_USB接口CN1的GND引脚接地,Mini_USB接口CN1的Shield引脚分别与第十二电阻R8的一端和第十四电容C10的一端电连接,第十二电阻R8的另一端和第十四电容C10的另一端电连接后接地,烧录模块用于向控制器U1烧录程序,并提供了专用的Mini_USB接口CN1用于连接Mini_USB,便于进行烧录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配置模块包括第一配置单元和第二配置单元,所述第一配置单元和第二配置单元均与控制器U1电连接,第一配置单元包括第一配置接口JP1和第十三电阻R2,第一配置接口JP1的第一引脚与+3V3输出端电连接,第一配置接口JP1的第二引脚通过第十三电阻R2与控制器U1的BOOT0引脚电连接,第一配置接口JP1的第三引脚接地;第二配置单元包括第二配置接口JP2和第十四电阻R3,第二配置接口JP2的第一引脚与+3V3输出端电连接,第二配置接口JP2的第二引脚通过第十四电阻R3与控制器U1的BOOT1引脚电连接,第二配置接口JP2的第三引脚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配置单元和第二配置单元共同为用户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启动模式,包括用户闪存存储器、系统存储器和SRAM模式,用户可通过配置第一配置单元和第二配置单元的不同逻辑电平状态,满足不同的配置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复位模块包括按键K1、第十五电阻R4和第十五电容C8,第十五电阻R4的一端分别与按键K1的一端、第十五电容C8的一端和控制器U1的NRST引脚电连接,第十五电阻R4的另一端与+3V3输出端电连接,按键K1的另一端和第十五电容C8的另一端电连接后接地。通过按键K1,用户可对系统进行复位操作,使电路恢复到起始状态,防止控制器U1发出错误的指令或者执行错误操作,提高系统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控制器U1还连接有第十六电容C1、第十七电容C2、第十八电容C3、第十九电容C4、第二十电容C5、第二十一电容C6、第二十二电容C7、第二十三电容C12、第二十四电容C13、第十六电阻R1、第十七电阻R10、第十八电阻R11、第二电感L1、第三电感L2和晶振Y1;晶振Y1的一端分别与控制器U1的OSC_IN引脚、第十六电阻R1的一端和第二十一电容C6的一端电连接,晶振Y1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器U1的OSC_OUT引脚、第十六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二十二电容C7的一端电连接,第二十一电容C6的另一端和第二十二电容C7的另一端电连接后接地;第二十三电容C12的一端分别与控制器U1的VDDA引脚和第二电感L1的一端电连接,第二电感L1的另一端与+3V3输出端电连接,第二十三电容C12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器U1的VSSA引脚和第十七电阻R10的一端电连接,第十七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十四电容C13的一端分别与控制器U1的VREF+引脚和第三电感L2的一端电连接,第三电感L2的另一端与+3V3输出端电连接,第二十四电容C13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器U1的VREF-引脚和第十八电阻R11的一端电连接,第十八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第十六电容C1的一端、第十七电容C2的一端、第十八电容C3的一端、第十九电容C4的一端和第二十电容C5的一端均与+3V3输出端电连接,第十六电容C1的另一端、第十七电容C2的另一端、第十八电容C3的另一端、第十九电容C4的另一端和第二十电容C5的另一端电连接后接地;控制器U1的VDD_1引脚、VDD_2引脚、VDD_3引脚、VDD_4引脚和VDD_5引脚均与+3V3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器U1的VSS_1引脚、VSS_2引脚、VSS_3引脚、VSS_4引脚和VSS_5引脚均接地。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电感L1、第三电感L2、第二十三电容C12、第二十四电容C13、第十七电阻R10和第十八电阻R11分别构成了两个LC滤波电路,减少交流干扰信号对控制器U1的影响;第十六电阻R1、第二十一电容C6、第二十二电容C7和晶振Y1一同构成晶振电路,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作为其中的优选方案,控制器U1的型号为GD32F103VCT6,GD32F103VCT6芯片具备高性能处理能力,对代码的执行效率高,能够充分满足各个模块的功能需求,同时封装体积小,性价比高。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若涉及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若涉及到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Claims (10)

1.一种无人自动按键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系统,所述电路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按键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按键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均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接收由外部发送的按键指令并将按键指令传输给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由无线通讯模块传输的按键指令并将按键指令传输给按键驱动模块;
所述按键驱动模块,用于接收控制模块传输的按键指令并进行按键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自动按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自动按键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壳体上,所述电路系统设置于壳体内;所述电源模块包括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按键驱动模块包括若干个推拉式继电器,若干个推拉式继电器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盖板为亚克力盖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自动按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U1)、烧录模块、配置模块和复位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电源降压模块,所述锂电池、电源降压模块、按键驱动模块、烧录模块、配置模块和复位模块均与控制器(U1)电连接,所述按键驱动模块、无线通讯模块、配置模块和复位模块均与电源降压模块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自动按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降压模块包括稳压器(U2)、第一极性电容(E1)、第二极性电容(E2)、第一电容(C11)、第一电阻(R9)和发光二极管(LED1),所述稳压器(U2)的Vin引脚外接5V电压,所述稳压器(U2)的Vin引脚与第一极性电容(E1)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极性电容(E1)的负极接地,所述稳压器(U2)的Vout引脚分别与第二极性电容(E2)的正极、第一电容(C11)的一端和第一电阻(R9)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稳压器(U2)的GND引脚、第二极性电容(E2)的负极和第一电容(C11)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9)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接地,所述稳压器(U2)的Vout引脚引出为+3V3输出端;所述锂电池还连接有电压选择端子(P1),所述锂电池的正极与电压选择端子(P1)的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锂电池的负极接地;所述电压选择端子(P1)的第一引脚与+3V3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压选择端子(P1)的第二引脚与控制器(U1)的VBAT引脚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自动按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驱动模块设置有多个,每个按键驱动模块与对应的推拉式继电器电连接;按键驱动模块包括升压芯片(U3)、第一三极管(Q1)、第一连接器(P3)、第一电感(L3)、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第二电阻(R12)、第三电阻(R13)、第四电阻(R14)、第五电阻(R15)、第六电阻(R16)、第七电阻(R17)、第八电阻(R18)、第二电容(C14)、第三电容(C15)、第四电容(C16)、第五电容(C17)、第六电容(C18)、第七电容(C19)、第八电容(C20)、第九电容(C21)、第十电容(C22)、第十一电容(C23)、第十二电容(C24),所述升压芯片的型号为PL7512;所述升压芯片(U3)的HVDD引脚分别与第四电容(C16)的一端和第二电阻(R1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16)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控制器(U1)的PA4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二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电阻(R16)的一端、第八电阻(R18)的一端、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的阴极、第一连接器(P3)的第一引脚、第九电容(C21)的一端、第十电容(C22)的一端和第十一电容(C2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16)的另一端通过第七电阻(R17)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18)的另一端通过第十二电容(C24)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P3)的第二引脚、第九电容(C21)的另一端、第十电容(C22)的另一端和第十一电容(C23)的另一端均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的阳极分别与第一电感(L3)的一端、升压芯片(U3)的第一LX引脚和升压芯片(U3)的第二LX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容(C14)的一端、第三电容(C15)的一端和+3V3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14)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C15)的另一端电连接后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一LX引脚和第二LX引脚的结合点还与第四电阻(R1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14)的另一端通过第六电容(C18)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升压芯片(U3)的COMP引脚分别与第五电阻(R15)的一端和第七电容(C19)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第八电容(C20)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八电容(C20)的另一端和第七电容(C19)的另一端电连接后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升压芯片(U3)的FB引脚与第五电阻(R15)和第六电阻(R16)的结合点电连接;所述升压芯片(U3)的OC引脚与第三电阻(R1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升压芯片(U3)的VCC引脚与第五电容(C1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13)的另一端和第五电容(C17)的另一端电连接后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升压芯片(U3)的第九引脚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自动按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的M0引脚与控制器(U1)的PB0引脚电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的M1引脚与控制器(U1)的PB1引脚电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的RXD引脚与控制器(U1)的PA10引脚电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的TXD引脚与控制器(U1)的PA9引脚电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的VCC引脚与+3V3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的GND引脚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自动按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录模块包括Mini_USB接口(CN1)、第十三电容(C9)、第十四电容(C10)、第九电阻(R5)、第十电阻(R6)、第十一电阻(R7)和第十二电阻(R8),所述Mini_USB接口(CN1)的VBUS引脚与第十三电容(C9)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三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Mini_USB接口(CN1)的VBUS引脚与第十三电容(C9)的结合点外接5V电压,所述Mini_USB接口(CN1)的DM引脚与第九电阻(R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5)的另一端与控制器(U1)的PA11引脚电连接,所述Mini_USB接口(CN1)的DP引脚分别与第十电阻(R6)的一端和第十一电阻(R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电阻(R6)的另一端与控制器(U1)的PA12引脚电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7)的另一端与控制器(U1)的PD9引脚电连接,所述Mini_USB接口(CN1)的GND引脚接地,所述Mini_USB接口(CN1)的Shield引脚分别与第十二电阻(R8)的一端和第十四电容(C10)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R8)的另一端和第十四电容(C10)的另一端电连接后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自动按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包括第一配置单元和第二配置单元,所述第一配置单元和第二配置单元均与控制器(U1)电连接,所述第一配置单元包括第一配置接口(JP1)和第十三电阻(R2),所述第一配置接口(JP1)的第一引脚与+3V3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配置接口(JP1)的第二引脚通过第十三电阻(R2)与控制器(U1)的BOOT0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配置接口(JP1)的第三引脚接地;所述第二配置单元包括第二配置接口(JP2)和第十四电阻(R3),所述第二配置接口(JP2)的第一引脚与+3V3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配置接口(JP2)的第二引脚通过第十四电阻(R3)与控制器(U1)的BOOT1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配置接口(JP2)的第三引脚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自动按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模块包括按键(K1)、第十五电阻(R4)和第十五电容(C8),所述第十五电阻(R4)的一端分别与按键(K1)的一端、第十五电容(C8)的一端和控制器(U1)的NRST引脚电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R4)的另一端与+3V3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按键(K1)的另一端和第十五电容(C8)的另一端电连接后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自动按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U1)还连接有第十六电容(C1)、第十七电容(C2)、第十八电容(C3)、第十九电容(C4)、第二十电容(C5)、第二十一电容(C6)、第二十二电容(C7)、第二十三电容(C12)、第二十四电容(C13)、第十六电阻(R1)、第十七电阻(R10)、第十八电阻(R11)、第二电感(L1)、第三电感(L2)和晶振(Y1);所述晶振(Y1)的一端分别与控制器(U1)的OSC_IN引脚、第十六电阻(R1)的一端和第二十一电容(C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晶振(Y1)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器(U1)的OSC_OUT引脚、第十六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二十二电容(C7) 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十一电容(C6)的另一端和第二十二电容(C7)的另一端电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二十三电容(C12)的一端分别与控制器(U1)的VDDA引脚和第二电感(L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1)的另一端与+3V3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十三电容(C12)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器(U1)的VSSA引脚和第十七电阻(R10)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十四电容(C13)的一端分别与控制器(U1)的VREF+引脚和第三电感(L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感(L2)的另一端与+3V3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十四电容(C13)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器(U1)的VREF-引脚和第十八电阻(R1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六电容(C1)的一端、第十七电容(C2)的一端、第十八电容(C3)的一端、第十九电容(C4)的一端和第二十电容(C5)的一端均与+3V3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十六电容(C1)的另一端、第十七电容(C2)的另一端、第十八电容(C3)的另一端、第十九电容(C4)的另一端和第二十电容(C5)的另一端电连接后接地;所述控制器(U1)的VDD_1引脚、VDD_2引脚、VDD_3引脚、VDD_4引脚和VDD_5引脚均与+3V3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U1)的VSS_1引脚、VSS_2引脚、VSS_3引脚、VSS_4引脚和VSS_5引脚均接地。
CN202120171714.4U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无人自动按键器 Active CN214473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71714.4U CN214473788U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无人自动按键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71714.4U CN214473788U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无人自动按键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73788U true CN214473788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40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71714.4U Active CN214473788U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无人自动按键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737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4488A (zh) 电源控制电路
CN103134534A (zh) 一种无线传感器的表头
CN214473788U (zh) 一种无人自动按键器
CN204007857U (zh) 一种减速机振动信号采集及远程监控系统
CN206602383U (zh) 一种充电状态提示电路
CN205548572U (zh) 一种手环
CN104181380A (zh) 轻载电流检测系统
CN109470825B (zh) 一种远距离供电的低功耗甲烷传感器
CN208062831U (zh) 实现DC和Micro USB双充电的控制系统
CN206805993U (zh) 具有背光驱动显示的无纸记录仪
CN212304097U (zh) 一种智能电源线插头
CN215868331U (zh) 一种基于能量转换的steam教具电路
CN112650090B (zh) 一种mcu芯片启动模式选择电路
CN213987635U (zh) 一种表决系统
CN209570653U (zh) 一种双电源智能唤醒对线寻线仪
CN202583313U (zh) 光线传感器测试装置
CN214704970U (zh) 一种智能答题板
CN209433399U (zh) Usb接口电路和电子设备
CN209296861U (zh) 一种交直流驱动检测装置
CN202696692U (zh) 一种便携式通信终端
CN213934579U (zh) 开关机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08112328U (zh) 一种电子商务亭用电设备供电装置
CN221039392U (zh) 一种cp信号检测电路及充电桩
CN209844621U (zh) 一种快速充电的充电宝电路
CN205670747U (zh) 一种充电式逆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