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66798U - 一种管道修复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修复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466798U CN214466798U CN202120188132.7U CN202120188132U CN214466798U CN 214466798 U CN214466798 U CN 214466798U CN 202120188132 U CN202120188132 U CN 202120188132U CN 214466798 U CN214466798 U CN 2144667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end
- groove
- pipe
- link
- sea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修复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所述管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第一连接端本体以及设置于第一连接端本体外壁的卡接部与密封部,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第二连接端本体以及设置于第二连接端本体内侧的凹槽,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相匹配,用于实现管体之间的卡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实现了管体之间的密封与连接,使得连接方便,节约成本;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端的卡接部与第二连接端的防脱槽,实现了管体之间的方便连接以及稳定连接,避免了管体之间的脱落,保证了管道维修的质量,提高了维修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修复管。
背景技术
随着地下管道的普遍铺设,随之而来的对地下管道的维修也日益增多,但现有技术中管道技术中使用到的修复管存在密封效果差,导致在管道修复过程中出现泄露,使工作量增加、维修效率较低;需要额外的固定结构才能实现相连的修复管之间连接,使得维修成本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方便、密封效果好的管道修复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道修复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所述管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第一连接端本体以及设置于第一连接端本体外壁的卡接部与密封部,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第二连接端本体以及设置于第二连接端本体内侧的凹槽,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相匹配,用于实现管体之间的卡接;
所述第一连接端本体长度长于第二连接端本体长度,两个管体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连接处涂抹有粘合装置,实现两个管体的固定连接。
所述卡接部与第一连接端本体之间形成角槽。
所述凹槽包括与第一连接端本体相匹配的密封槽以及与卡接部相匹配的防脱槽。
所述密封槽与防脱槽之间形成角块,所述角块与角槽相匹配,实现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的稳定连接。
所述卡接部为设置于第一连接端本体外壁一端的凸起,所述凸起的横截面呈燕尾型。
所述密封部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端本体外壁的环槽以及设置于环槽外侧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环槽相匹配。
所述第一连接端本体内径与管体内径相同。
所述第二连接端本体外径与管体外径相同。
所述角槽与角块的横截面均呈相同的锐角,使卡接部与防脱槽之间卡紧。
所述凸起的横截面的角度为锐角,并且,所述凸起的角度小于所述角槽的角度,使得卡接部与防脱槽之间卡紧。
优选的,所述管体的长度为50cm。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实现了管体之间的密封与连接,使得连接方便,节约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端的卡接部与第二连接端的防脱槽,实现了管体之间的方便连接以及稳定连接,避免了管体之间的脱落,保证了管道维修的质量。
(3)本实用新型通过管体的长度为50cm,即通过若干管体的连接实现对管道的修复,提高了维修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道修复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道修复管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道修复管的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00,管体、110,第二连接端、111,第二连接端本体、112,凹槽、1122,密封槽、1121,防脱槽、1123,角块、120,第一连接端、121,第一连接端本体、122,卡接部、123,密封部、1231,环槽、1232,密封圈、124,角槽、130,粘合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修复管,包括管体100,所述管体100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120,所述管体10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端110,所述第一连接端120包括第一连接端本体121以及设置于第一连接端本体121外壁的卡接部122与密封部123,所述第二连接端110包括第二连接端本体111以及设置于第二连接端本体111内侧的凹槽112,所述第一连接端120与第二连接端110相匹配,用于实现管体100之间的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道修复管应用于对地下管道的修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如图1至图2所示,第一连接端120的卡接部122与第二连接端110 的凹槽112相匹配,实现管体100之间的卡接,第一连接端120的密封部123 与第二连接端110的凹槽112相匹配,实现管体100之间的密封,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密封效果差,导致在管道修复过程中出现泄露以及需要额外的固定结构才能实现相连的修复管之间连接的问题。
所述第一连接端本体121长度长于第二连接端本体111长度,两个管体 100的第一连接端120与第二连接端110连接处涂抹有粘合装置130,实现两个管体100的固定连接。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如图2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中,凸起与防脱槽 1121相匹配,角块1123与角槽124相匹配,并且凸起的角度小于角槽124 的角度,使得凸起与防脱槽1121、角块1123与角槽124之间相互制约,使管体10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额外的固定结构才能实现相连的修复管之间连接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卡接部122与第一连接端本体121之间形成角槽124。
所述凹槽112包括与第一连接端本体121相匹配的密封槽1122以及与卡接部122相匹配的防脱槽1121。
所述密封槽1122与防脱槽1121之间形成角块1123,所述角块1123与角槽124相匹配,实现第一连接端120与第二连接端110的稳定连接。
所述角槽124与角块1123的横截面均呈相同的锐角,使卡接部122与防脱槽1121之间卡紧。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中,角块1123与角槽124 之间相互匹配,使得卡接部122与防脱槽1121之间卡紧,进而实现了管体 100之间的稳定连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额外的固定结构才能实现相连的修复管之间连接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卡接部122为设置于第一连接端本体121外壁一端的凸起,所述凸起的横截面呈燕尾型,所述凸起与防脱槽 1121相匹配。
所述密封部123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端本体121外壁的环槽1231以及设置于环槽1231外侧的密封圈1232,所述密封圈1232与环槽1231相匹配。
所述第一连接端本体121内径与管体100内径相同。
所述第二连接端本体111外径与管体100外径相同。
所述凸起的横截面的角度为锐角,并且,所述凸起的角度小于所述角槽 124的角度,使得凸起与防脱槽1121、角块1123与角槽124之间相互制约,避免了管体100之间的脱落,使管体10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进一步地,在实施例中,所述管体100的长度为50cm。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现有地下管道的铺设普遍以米为单位进行铺设,因此,当管体100的长度为50cm时,针对这种地下管道的维修更为容易,并且可以依照地下管道的长度随意连接管体100达到维修长度,增加了管体100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将管体100一端的第一连接端120的环槽1231处套设一密封圈1232,将该管体100的第一连接端120与另一个管体100的第二连接端110相插接,使卡接部122的凸块与防脱槽1121相匹配,此时,角块1123与角槽124相匹配,实现两个管体100的卡接,密封槽1122与密封部123相匹配,实现两个管体100的密封,将第一连接端120与第二连接端110连接处涂抹粘合装置130,实现两个管体100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端120与第二连接端110,实现了管体100之间的密封与连接,使得连接方便,节约成本;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端120的卡接部122与第二连接端110的防脱槽1121,实现了管体 100之间的方便连接以及稳定连接,避免了管体100之间的脱落,保证了管道维修的质量;通过管体100的长度为50cm,即通过若干管体100的连接实现对管道的修复,提高了维修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管道修复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00),所述管体(100)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120),所述管体(10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端(110),所述第一连接端(120)包括第一连接端本体(121)以及设置于第一连接端本体(121)外壁的卡接部(122)与密封部(123),所述第二连接端(110)包括第二连接端本体(111)以及设置于第二连接端本体(111)内侧的凹槽(112),所述第一连接端(120)与第二连接端(110)相匹配,用于实现管体(100)之间的卡接;
所述第一连接端本体(121)长度长于第二连接端本体(111)长度,两个管体(100)的第一连接端(120)与第二连接端(110)连接处涂抹有粘合装置(130),实现两个管体(100)的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修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122)与第一连接端本体(121)之间形成角槽(1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修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2)包括与第一连接端本体(121)相匹配的密封槽(1122)以及与卡接部(122)相匹配的防脱槽(11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道修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1122)与防脱槽(1121)之间形成角块(1123),所述角块(1123)与角槽(124)相匹配,实现第一连接端(120)与第二连接端(110)的稳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修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122)为设置于第一连接端本体(121)外壁一端的凸起,所述凸起的横截面呈燕尾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修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123)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端本体(121)外壁的环槽(1231)以及设置于环槽(1231)外侧的密封圈(1232),所述密封圈(1232)与环槽(1231)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修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本体(121)内径与管体(100)内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修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本体(111)外径与管体(100)外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道修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槽(124)与角块(1123)的横截面均呈相同的锐角,使卡接部(122)与防脱槽(1121)之间卡紧。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道修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横截面的角度为锐角,并且,所述凸起的角度小于所述角槽(124)的角度,使得卡接部(122)与防脱槽(1121)之间卡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88132.7U CN214466798U (zh) | 2021-01-22 | 2021-01-22 | 一种管道修复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88132.7U CN214466798U (zh) | 2021-01-22 | 2021-01-22 | 一种管道修复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466798U true CN214466798U (zh) | 2021-10-22 |
Family
ID=78140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188132.7U Active CN214466798U (zh) | 2021-01-22 | 2021-01-22 | 一种管道修复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46679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28281A (zh) * | 2021-01-22 | 2021-04-30 | 天津科环逸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管道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
-
2021
- 2021-01-22 CN CN202120188132.7U patent/CN21446679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28281A (zh) * | 2021-01-22 | 2021-04-30 | 天津科环逸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管道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466798U (zh) | 一种管道修复管 | |
CN206572101U (zh) | 双重密封活动法兰连接结构 | |
CN203384527U (zh) | 一种管道连接器 | |
CN115958364A (zh) | 一种热水器双胆贯通复合柔性连接工装及工艺 | |
CN212776251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管道堵漏装置 | |
CN212004677U (zh) | 一种工业锅炉用连接法兰 | |
CN214037242U (zh) | 一种供水管道用对接结构 | |
CN204677972U (zh) | 玻璃钢管道密封连接装置 | |
CN212900239U (zh) | 钢丝网骨架复合管的过渡连接装置 | |
CN210266040U (zh) | 一种一体式蝶阀止回阀活接结构 | |
CN109237162A (zh) | 一种增强型缠绕结构的塑料管材 | |
CN210716484U (zh) | 一种碳钢新型单卡压式四通管件 | |
CN210510700U (zh) | 用于洗衣机管路的连接件 | |
CN210318912U (zh) | 一种可以实现高强度密封的插入管 | |
CN203036146U (zh) | 用于石油油管连接的快速接头 | |
CN219571178U (zh) | 一种平焊环板式松套法兰 | |
CN207112195U (zh) | 一种便于连接的管道 | |
CN221592108U (zh) | 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用的软管接头 | |
CN111928030A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用密封性好的管道快速连接装置 | |
CN205938247U (zh) | 一种扩口式管接头螺母 | |
CN217736634U (zh) | 一种承插式hdpe管道 | |
CN212643853U (zh) | 一种快速装配式胶管接头 | |
CN214146905U (zh) | 一种新型防松液压管接头 | |
CN211231946U (zh) | 一种不锈钢无缝钢管 | |
CN216643367U (zh) | 管件接头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