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50746U - 线束固定装置和线束组件 - Google Patents
线束固定装置和线束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450746U CN214450746U CN202120177672.5U CN202120177672U CN214450746U CN 214450746 U CN214450746 U CN 214450746U CN 202120177672 U CN202120177672 U CN 202120177672U CN 214450746 U CN214450746 U CN 2144507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cket
- wire harness
- plug
- fixing device
- b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和线束组件。线束固定装置包括支架和压线塞。支架包括底壁和一对侧壁,所述底壁和一对侧壁围成用于容纳线束的凹槽。压线塞适于被插入和锁定在所述凹槽中,用于将线束保持在所述支架的凹槽中。所述压线塞包括一个用于将其推压到所述凹槽中的推压部,所述推压部位于所述压线塞顶部。在本实用新型中,压线塞能够快速、便捷和稳固地将线束固定在支架中,使得线束不会出现甩动和磨损,而且便于测量和控制其长度,节省了人工以及时间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和包括该线束固定装置的线束组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线束通常采用扎带捆扎。但是,在线束分支处只有单股线,线径较小,扎带捆扎有时会捆扎不紧,导致以下问题:分支处线束长度无法测量,难控制;分支处线束处于自由状态,容易甩动,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包括支架和压线塞。支架包括底壁和一对侧壁,所述底壁和一对侧壁围成用于容纳线束的凹槽。压线塞适于被插入和锁定在所述凹槽中,用于将线束保持在所述支架的凹槽中。所述压线塞包括一个用于将其推压到所述凹槽中的推压部,所述推压部位于所述压线塞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压线塞包括:一对侧板;顶板,连接在所述一对侧板的顶部之间,所述顶板构成所述推压部;和压线板,连接在所述一对侧板的底部之间,用于按压在所述线束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压线板沿所述支架的宽度方向横跨在所述凹槽的两侧之间,并且所述压线板呈稍微向上拱起的弧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支架的每个侧壁的内侧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条形齿,在所述压线塞的每个侧板的外侧面上形成有沿所述支架的高度方向排成一列的多个第二条形齿,所述第一条形齿适于与所述第二条形齿啮合,以便将所述压线塞锁定在所述支架的凹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条形齿和所述第二条形齿的形状被设置成允许压线塞沿支架的高度方向向下插入,但阻止压线塞沿支架的高度方向向上拔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支架的每个侧壁上的第一条形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一条形齿适于被啮合到所述第二条形齿的齿隙中;所述第一条形齿和所述第二条形齿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条形齿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条形齿的延伸长度的一半;所述支架的每个侧壁上的两个第一条形齿在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预定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支架的每个侧壁的内侧面上形成有沿所述支架的高度方向排成一列的多个第一条形齿,在所述压线塞的每个侧板的外侧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条形齿,所述第一条形齿适于与所述第二条形齿啮合,以便将所述压线塞锁定在所述支架的凹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支架的内部设置有适于与所述压线塞配合的接插结构,所述接插结构用于将所述压线塞定位在所述支架的凹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接插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内部的、用于分别限定数个定位槽的数个限位部件,所述数个定位槽沿所述支架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压线塞的一对侧板具有在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上相对的前边缘和后边缘,所述前边缘插接到一个所述定位槽中,所述后边缘插接到另一个所述定位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数个限位部件中的两个连接到所述支架的一个侧壁上,另外两个连接到所述支架的另一个侧壁上,并且每个限位部件的底部连接到所述支架的底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每个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垂直连接到所述支架的侧壁上的第一限位板和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垂直连接的第二限位板,且每个限位部件的横截面呈L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压线塞的每个侧板的底部的外侧边缘上形成有倾斜的或弧形的引导面,以引导所述压线塞居中地插入到所述支架的凹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压线塞安装至所述支架上并受到向上的拔出力时,所述压线塞上的至少部分第二条形齿的下侧面接触并抵顶所述支架上的至少部分第一条形齿的上侧面,抑制所述支架的一对所述侧壁向外偏转,从而防止所述压线塞与所述支架脱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线束组件,包括:线束,包括多个线缆,用于电连接;和前述线束固定装置,所述线束被固定在所述线束固定装置中。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压线塞能够快速、便捷和稳固地将线束固定在支架中,使得线束不会出现甩动和磨损,而且便于测量和控制其长度,节省了人工以及时间成本。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线束固定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显示图1中的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显示图1中的压线塞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线束固定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图5显示图4所示的线束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显示线束被固定在图4所示的线束固定装置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包括支架和压线塞。支架包括底壁和一对侧壁,所述底壁和一对侧壁围成用于容纳线束的凹槽。压线塞适于被插入和锁定在所述凹槽中,用于将线束保持在所述支架的凹槽中。所述压线塞包括一个用于将其推压到所述凹槽中的推压部,所述推压部位于所述压线塞顶部。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线束固定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2显示图1中的支架10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线束固定装置主要包括支架10和压线塞20。支架10包括底壁12和一对侧壁11。底壁12和一对侧壁11围成一个凹槽10a,该凹槽10a用于容纳线束1(参见图6)。
图4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线束固定装置的组装示意图。图6显示线束被固定在图4所示的线束固定装置中的示意图。
如图1、图4和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压线塞20适于被插入和锁定在凹槽10a中,用于将线束1按压和固定在支架10的凹槽10a中。
图3显示图1中的压线塞20的立体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压线塞20主要包括一对侧板21、顶板22和压线板23。顶板22连接在一对侧板21的顶部之间。如图1至图4所示,压线板23连接在一对侧板21的底部之间,用于按压在线束1上。
请参见图1和图4,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指按压压线塞20的顶板22将压线塞20推压到支架10的凹槽10a中。因此,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压线塞20的顶板22构成用于将其推压到凹槽10a中的推压部。
如图4和图6清楚地显示,在压线塞20被推压到支架10的凹槽10a中时,压线塞20的顶板(推压部)22的顶面稍高于或等于支架10的侧壁11的顶面。这样设置的一个优点是便于用手指直接将压线塞20推压到支架10的凹槽10a中,因为有时凹槽10a比较狭窄,人手指不能进入。
如图4和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顶板22构成了用于将压线塞20推压到支架10的凹槽10a中的推压部。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例如,推压部也可以是形成在顶板22上的凸台。
如图2所示,在支架10的每个侧壁11的内侧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条形齿110。如图3所示,在压线塞20的每个侧板21的外侧面上形成有沿支架10的高度方向H排成一列的多个第二条形齿210。如图5所示,第一条形齿110适于与第二条形齿210啮合,以便将压线塞20锁定在支架10的凹槽10a中。
请注意,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在支架10的每个侧壁11的内侧面上形成有沿支架10的高度方向H排成一列的多个第一条形齿110,在压线塞20的每个侧板21的外侧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条形齿210。第一条形齿110适于与第二条形齿210啮合,以便将压线塞20锁定在支架10的凹槽10a中。
图5显示图4所示的线束固定装置的剖视图。如图2、图3-4和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压线塞20的每个侧板21上的第二条形齿210的数量为三个,支架10的每个侧壁11上的第一条形齿1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条形齿110适于被啮合到三个第二条形齿210的两个齿隙中。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条形齿110和第二条形齿21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合理设置,例如,可以在支架10的每个侧壁11上仅设设置一个第一条形齿110。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条形齿110和第二条形齿210的形状被设置成允许压线塞20沿支架10的高度方向H向下插入,但阻止压线塞20沿支架10的高度方向H向上拔出。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中,例如,第一条形齿110和第二条形齿210的形状可以被设置成允许压线塞20沿支架10的高度方向H向下插入,也允许压线塞20沿支架10的高度方向H向上拔出。这样,线束固定装置可以重复使用,从而可以降低成本。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条形齿110和第二条形齿210沿支架10的长度方向L延伸,第一条形齿110的延伸长度小于第二条形齿210的延伸长度的一半。支架10的每个侧壁11上的两个第一条形齿110在支架10的长度方向L上间隔开预定间隙。请注意,两个第一条形齿110在长度方向L上间隔开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制造工艺的要求,因为支架10通常为模制件,如果两个第一条形齿110上下交叠,会导致无法脱模。因此,在本申请中,如果支架采用其他方式制造时,两个第一条形齿110也可以上下重叠并与第二条形齿210一样长。
如图1-2和图4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支架10的内部设置有适于与压线塞20配合的接插结构,该接插结构用于将压线塞20定位在支架10的凹槽10a中,以防止压线塞20在支架10的长度方向L和宽度方向W上移动。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前述接插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架10的内部的、用于分别限定四个定位槽123的四个限位部件120。四个定位槽123沿支架10的高度方向H延伸。四个限位部件120中的两个连接到支架10的一个侧壁11上,另外两个连接到支架10的另一个侧壁11上,并且每个限位部件120的底部连接到支架10的底壁12上。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压线塞20的每个侧板21具有在支架10的长度方向L上相对的前边缘和后边缘。压线塞20的一对侧板21的前边缘分别插接到一对定位槽123中,压线塞20的一对侧板21的后边缘分别插接到另一对定位槽123中。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每个限位部件120包括大致垂直连接到支架10的侧壁11上的第一限位板121和与第一限位板121大致垂直连接的第二限位板122,且每个限位部件120的横截面呈L形。这种L形的限位部件120能够防止压线塞20的一对侧板21朝相互靠近的方向弹性变形(即收缩变形),如果压线塞20的一对侧板21收缩变形时,会降低支架10上的第一条形齿110与压线塞20上的第二条形齿210之间的啮合可靠性,甚至会导致压线塞20松脱和不能固定线束。
如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压线塞20的一对侧板2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被顶板22和压线板23连接在一起。因此,顶板22和压线板23也能够防止压线塞20的一对侧板21在受到侧壁11的挤压时朝相互靠近的方向弹性变形(即收缩变形),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架10上的第一条形齿110与压线塞20上的第二条形齿210之间的啮合可靠性。
如图4和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压线塞20安装至支架10上并受到向上的拔出力时,压线塞20每侧的下面两个第二条形齿210的上侧面接触并抵顶支架10上的两个第一条形齿110的下侧面,防止压线塞20与支架10脱离。同时,在压线塞20受到向上的拔出力时,压线塞20每侧的上面的两个第二条形齿210的下侧面接触并抵顶支架10上的两个第一条形齿110的上侧面,抑制支架10的一对侧壁11向外偏移,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压线塞20与支架10脱离。
如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压线塞20的每个侧板21的底部的外侧边缘上形成有倾斜的或弧形的引导面21a,以引导压线塞20居中地插入到支架10的凹槽10a中。这样,可以防止压线塞20被插歪。
如图3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压线板23沿支架10的宽度方向W横跨在凹槽10a的两侧之间,并且压线板23呈稍微向上拱起的弧形状,使得当压线板23按压在线束1上时能够弹性变形。这种设置具有两个优点:一个优点是不会压坏线束;另一个优点是可以适应直径相差不大的不同直径的线束,例如,可以适应直径1.0mm2的双绞线,也可以适应直径1.5mm2的双绞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还公开一种线束组件,该线束组件可以包括线束1和前述线束固定装置。线束1可以包括多个用于电连接的线缆。线束1被固定在线束固定装置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前述线束固定装置可以用于固定发动机(例如,柴油发动机)缸体内的线束。例如,前述线束固定装置的支架10可以被固定在发动机的缸体内,发动机缸体内的线束可以通过线束固定装置的压线塞20被固定在支架10的凹槽10a中。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例如,本实用新型中的压线塞可以采用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固定到支架上,例如,可以通过凸起和凹陷的卡扣配合方式等,这些变化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包括:
支架(10),包括底壁(12)和一对侧壁(11),所述底壁(12)和一对侧壁(11)围成用于容纳线束(1)的凹槽(10a);和
压线塞(20),适于被插入和锁定在所述凹槽(10a)中,用于将线束(1)保持在所述支架(10)的凹槽(10a)中,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线塞(20)包括一个用于将其推压到所述凹槽(10a)中的推压部,所述推压部位于所述压线塞(20)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线塞(20)包括:
一对侧板(21);
顶板(22),连接在所述一对侧板(21)的顶部之间,所述顶板(22)构成所述推压部;和
压线板(23),连接在所述一对侧板(21)的底部之间,用于按压在所述线束(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线板(23)沿所述支架(10)的宽度方向(W)横跨在所述凹槽(10a)的两侧之间,并且所述压线板(23)呈稍微向上拱起的弧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架(10)的每个侧壁(11)的内侧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条形齿(110),
在所述压线塞(20)的每个侧板(21)的外侧面上形成有沿所述支架(10)的高度方向(H)排成一列的多个第二条形齿(210),
所述第一条形齿(110)适于与所述第二条形齿(210)啮合,以便将所述压线塞(20)锁定在所述支架(10)的凹槽(10a)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条形齿(110)和所述第二条形齿(210)的形状被设置成允许压线塞(20)沿支架(10)的高度方向(H)向下插入,但阻止压线塞(20)沿支架(10)的高度方向(H)向上拔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10)的每个侧壁(11)上的第一条形齿(11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一条形齿(110)适于被啮合到所述第二条形齿(210)的齿隙中;
所述第一条形齿(110)和所述第二条形齿(210)沿所述支架(10)的长度方向(L)延伸,所述第一条形齿(110)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条形齿(210)的延伸长度的一半;
所述支架(10)的每个侧壁(11)上的两个第一条形齿(110)在所述支架(10)的长度方向(L)上间隔开预定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架(10)的每个侧壁(11)的内侧面上形成有沿所述支架(10)的高度方向(H)排成一列的多个第一条形齿(110),
在所述压线塞(20)的每个侧板(21)的外侧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条形齿(210),
所述第一条形齿(110)适于与所述第二条形齿(210)啮合,以便将所述压线塞(20)锁定在所述支架(10)的凹槽(10a)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架(10)的内部设置有适于与所述压线塞(20)配合的接插结构,所述接插结构用于将所述压线塞(20)定位在所述支架(10)的凹槽(10a)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插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10)的内部的、用于分别限定数个定位槽(123)的数个限位部件(120),所述数个定位槽(123)沿所述支架(10)的高度方向(H)延伸;
所述压线塞(20)的一对侧板(21)具有在所述支架(10)的长度方向上相对的前边缘和后边缘,所述前边缘插接到一个所述定位槽(123)中,所述后边缘插接到另一个所述定位槽(123)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个限位部件(120)中的两个连接到所述支架(10)的一个侧壁(11)上,另外两个连接到所述支架(10)的另一个侧壁(11)上,并且每个限位部件(120)的底部连接到所述支架(10)的底壁(12)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限位部件(120)包括垂直连接到所述支架(10)的侧壁(11)上的第一限位板(121)和与所述第一限位板(121)垂直连接的第二限位板(122),且每个限位部件(120)的横截面呈L形。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压线塞(20)的每个侧板(21)的底部的外侧边缘上形成有倾斜的或弧形的引导面(21a),以引导所述压线塞(20)居中地插入到所述支架(10)的凹槽(10a)中。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压线塞(20)安装至所述支架(10)上并受到向上的拔出力时,所述压线塞(20)上的至少部分第二条形齿(210)的下侧面接触并抵顶所述支架(10)上的至少部分第一条形齿(110)的上侧面,抑制所述支架(10)的一对所述侧壁(11)向外偏转,从而防止所述压线塞(20)与所述支架(10)脱离。
14.一种线束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束(1),包括多个线缆,用于电连接;和
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
所述线束(1)被固定在所述线束固定装置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77672.5U CN214450746U (zh) | 2021-01-22 | 2021-01-22 | 线束固定装置和线束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77672.5U CN214450746U (zh) | 2021-01-22 | 2021-01-22 | 线束固定装置和线束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450746U true CN214450746U (zh) | 2021-10-22 |
Family
ID=78113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177672.5U Active CN214450746U (zh) | 2021-01-22 | 2021-01-22 | 线束固定装置和线束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450746U (zh) |
-
2021
- 2021-01-22 CN CN202120177672.5U patent/CN21445074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188083A (en) | Flat cable connector with strain relief and two-position latch | |
US3075167A (en) | Panel connector with flag-type terminals | |
US3951514A (en) | Connector member | |
JP4824618B2 (ja) | プラグインコネクタ | |
KR20080012218A (ko) | 로크 기구를 구비한 커넥터 | |
US20060252300A1 (en) | Connector for flat cable | |
JPH0538547Y2 (zh) | ||
US5030132A (en) | Bidirectional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electrical contact terminal | |
EP0102798B1 (en) | Cable clamp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 |
EP2811581A1 (en) | Connector housing | |
EP0723312A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JP4915585B2 (ja) | モジュラプラグ | |
EP1909363B1 (en) | A cable holder and a cable holding method | |
JP2002313472A (ja) | コネクタ | |
US4886942A (en) | Strain relief structure for connecting flat flexible cable to a circuit board | |
CN214450746U (zh) | 线束固定装置和线束组件 | |
US4006960A (en) | Member for connecting the end of a conductor to a pin | |
US6948970B2 (en) | Connector having an engaging member for holding a cable | |
EP0720258B1 (en) |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or | |
US4981432A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14479187U (zh) | 线束固定装置和线束组件 | |
JP2002270285A (ja) | 歪み解放クランプを有するプラグコネクタ | |
US5158476A (en) | Modular strain relief device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 |
CN106716736B (zh) | 用于传导缆线的应变消除组件 | |
KR101513281B1 (ko) | 커넥터의 단자 보호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