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23390U - 一种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23390U
CN214423390U CN202022556032.3U CN202022556032U CN214423390U CN 214423390 U CN214423390 U CN 214423390U CN 202022556032 U CN202022556032 U CN 202022556032U CN 214423390 U CN214423390 U CN 2144233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oundation pit
ditch
foundation
sl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5603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
杨双铭
芮艺柏
宋兴成
杨超
洪品
王炳林
子文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cih No6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cih No6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cih No6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cih No6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5603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233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233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233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涉及基坑建筑施工排水设施领域。该降水设施包括设在基坑边坡的坑顶周沿的拒水沟和设在基坑边坡的坑底周沿的集水沟,集水沟连接有至少一个降水井,其中,集水沟由多个集水槽首尾连接构成,集水槽的上端和两端为开口状,内部设有将集水槽分隔为进水槽和滤水槽的滤水板,滤水板倾斜设置,上端沿与基坑边坡的坡壁抵接,相邻的集水沟之间设有过渡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降水设施通过设置由多个集水槽首尾连接构成的集水沟,可以快速完成基坑边坡底部周沿的沟渠构筑,其设施构筑耗时短,构筑施工方便快捷,可循环转移使用,尤其适用于一些需要继续往地下开挖拓展的基坑施工现场。

Description

一种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建筑施工排水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
背景技术
基坑降水是指在开挖基坑时,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底面,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为保证基坑能在干燥条件下施工,防止边坡失稳、基础流砂、坑底隆起、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而做的降水工作。对于一些土体含水量较高,渗透性较小的基坑施工场地,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降水措施,当基坑开挖至该层土时,地下水在水头差产生的动水压力作用下易发生土体流变,回弹隆起现象, 严重的会导致坑壁坍塌,坑底失稳。现有的基坑降水设施多采用回字形的排水明沟来完成基坑降水工作,即在基坑边坡的坑顶和坑底分别构筑排水明沟。外围的排水明沟用于阻挡基坑外围地面汇集过来的雨水,内环的排水明沟则用于承接基坑边坡壁面上渗透出来的水,通过外拒内收来完成基坑的降水工作。该类降水设施可很好地排出基坑积水,使基坑保持干燥和稳定。但该类基坑降水设施常用于基坑内部基础已标定的施工现场,对于一些需要继续往地下开挖拓展的基坑,该类采用砖和水泥构筑的排水明沟显得较为麻烦,其施工构筑耗时长,其不能转移重复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其构筑耗时短,构筑施工方便快捷,可循环转移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包括设在基坑边坡的坑顶周沿的拒水沟和设在基坑边坡的坑底周沿的集水沟,所述集水沟连接有至少一个降水井,其中,所述集水沟由多个集水槽首尾连接构成,所述集水槽的上端和两端为开口状,内部设有将所述集水槽分隔为进水槽和滤水槽的滤水板,所述滤水板倾斜设置,上端沿与基坑边坡的坡壁抵接,相邻的所述集水沟之间设有过渡连接结构。
优选地,在上述的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中,所述过渡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过渡连接件和第二过渡连接件,所述第一过渡连接件设在相邻的所述集水沟的滤水槽之间,所述第二过渡连接件设在相邻的所述集水沟的进水槽之间。
优选地,在上述的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中,所述第一过渡连接件包括两个可磁吸固定在所述滤水槽的内槽壁上的“L”型磁吸固定架,两所述“L”型磁吸固定架之间连接有第一塑料膜。
优选地,在上述的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中,所述第二过渡连接件包括两个可磁吸固定在所述进水槽的内槽壁上的“√”字型磁吸固定架,两所述“√”字型磁吸固定架之间连接有第二塑料膜。
优选地,在上述的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中,所述集水槽在面向基坑底部的基础边线的一侧槽壁成型有与基坑地面插接固定的楔形插接脚。
优选地,在上述的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中,所述滤水板在与基坑边坡的坡壁相抵接的一侧成型有可形变的贴合导流板。
优选地,在上述的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中,所述降水井中设有将井内空间间隔为进水井道和滤水井道的分隔板,所述进水井道在靠近地面的井道壁上设有与其连接的所述集水槽的滤水槽相连通的连接口,所述进水井道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细砂过滤层和粗砂过滤层,所述分隔板的下端在对应所述粗砂过滤层的位置处成型有滤孔。
优选地,在上述的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中,所述拒水沟的沟侧沿与地面平齐,所述拒水沟在位于基坑边坡的内侧位置设有止水帷幕。
优选地,在上述的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中,所述滤水井道连接有抽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降水设施通过设置由多个集水槽首尾连接构成的集水沟,可以快速完成基坑边坡底部周沿的沟渠构筑,其设施构筑耗时短,构筑施工方便快捷,可循环转移使用,尤其适用于一些需要继续往地下开挖拓展的基坑施工现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坑排水设施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集水槽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过渡连接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过渡连接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降水井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拒水沟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该降水设施包括设在基坑边坡100的坑顶周沿的拒水沟1和设在基坑边坡100的坑底周沿的集水沟2。为快速完成积水的排除,该集水沟2连接有至少一个降水井3,集水沟2中汇集的积水在自然坡降作用下,可自动汇集流入到降水井3中。其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如图2所示,该集水沟2 由多个集水槽21首尾连接构成。具体地,该集水槽21的上端和两端均设置为开口状,两端开口分别用于与前后相连的集水槽21连接,上端开口与基坑边坡100的坡壁抵接,用于承接从基坑边坡100的坡壁上流下的渗透水。如图2 所示,该集水槽21内部设有将集水槽21分隔为进水槽212和滤水槽213的滤水板211,该滤水板211倾斜设置,上端沿与基坑边坡100的坡壁抵接。为增加相邻集水槽21之间的连接密封性,相邻的集水沟2之间还设有过渡连接结构,过渡连接结构可减少集水槽21中的积水在过渡流至下一个集水槽21时从连接间隙处遗漏的积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该过渡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过渡连接件22和第二过渡连接件23,其中,第一过渡连接件22设在相邻的集水沟2的滤水槽213之间,第二过渡连接件23设在相邻的集水沟2的进水槽212之间。具体地,如图3所示,该第一过渡连接件22 包括两个可磁吸固定在滤水槽213的内槽壁上的“L”型磁吸固定架221,两“L”型磁吸固定架221之间连接有第一塑料膜222。使用时,将相邻的集水槽21间隔一个距离的操作空间,然后将其中一侧“L”型磁吸固定架221置入前一个集水槽21的滤水槽213,使其与滤水槽213的“L”形内壁贴合固定,然后将另一侧的“L”型磁吸固定架221置入后一个集水槽21的滤水槽213中磁吸固定住,前后相邻的集水槽21的滤水槽213通过第一塑料膜222进行连接过渡,最后将该前后相邻的集水槽21对接起来即可。如图4所示,该第二过渡连接件23包括两个可磁吸固定在进水槽212的内槽壁上的“√”字型磁吸固定架231,两“√”字型磁吸固定架231之间连接有第二塑料膜232。前后相邻集水槽21的进水槽212的过渡连接与滤水槽213的过渡连接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在拆卸时,只需将该第一过渡连接件22和第二过渡连接件23从相邻的集水槽21拆下即可。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集水槽21在面向基坑底部的基础边线200的一侧槽壁成型有与基坑地面插接固定的楔形插接脚214,楔形插接脚214可将集水槽21进行定位固定,防止移动。为更好地将基坑边坡100的坡壁上的渗透水引流聚集起来,该滤水板211在与基坑边坡 100的坡壁相抵接的一侧成型有可形变的贴合导流板215。具体地,该贴合导流板215采用可弹性形变的塑胶片制成,可形变的结构可使得该贴合导流板215具有较好的角度调节功能,可使其与不同边坡角度的基坑边坡100坡壁相适配。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降水井3中设有将井内空间间隔为进水井道32和滤水井道33的分隔板31。进水井道32在靠近地面的井道壁上设有与其连接的集水槽21的滤水槽213相连通的连接口 321,与该降水井3相连接的集水槽21的滤水槽213通过该连接口321与进水井道32相连通。为更好地过滤渗透水中混杂的砂砾,该进水井道32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细砂过滤层322和粗砂过滤层323,分隔板31的下端在对应粗砂过滤层323的位置处成型有滤孔311。经细砂过滤层322和粗砂过滤层323 过滤后的水可通过分隔板31下端成型的滤孔311进入滤水井道33。为及时排除滤水井道33中的过滤水,该滤水井道33连接有抽水泵,通过抽水泵可将汇集在滤水井道33中的水抽出。为避免下雨天地面汇集的雨水进入到基坑,如图6所示,该拒水沟1的沟侧沿与地面平齐,拒水沟1在位于基坑边坡100的内侧位置设有止水帷幕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降水设施通过设置由多个集水槽首尾连接构成的集水沟,可以快速完成基坑边坡底部周沿的沟渠构筑,其设施构筑耗时短,构筑施工方便快捷,可循环转移使用,尤其适用于一些需要继续往地下开挖拓展的基坑施工现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包括设在基坑边坡(100)的坑顶周沿的拒水沟(1)和设在基坑边坡(100)的坑底周沿的集水沟(2),所述集水沟(2)连接有至少一个降水井(3),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沟(2)由多个集水槽(21)首尾连接构成,所述集水槽(21)的上端和两端为开口状,内部设有将所述集水槽(21)分隔为进水槽(212)和滤水槽(213)的滤水板(211),所述滤水板(211)倾斜设置,上端沿与基坑边坡(100)的坡壁抵接,相邻的所述集水沟(2)之间设有过渡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过渡连接件(22)和第二过渡连接件(23),所述第一过渡连接件(22)设在相邻的所述集水沟(2)的滤水槽(213)之间,所述第二过渡连接件(23)设在相邻的所述集水沟(2)的进水槽(2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连接件(22)包括两个可磁吸固定在所述滤水槽(213)的内槽壁上的“L”型磁吸固定架(221),两所述“L”型磁吸固定架(221)之间连接有第一塑料膜(2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渡连接件(23)包括两个可磁吸固定在所述进水槽(212)的内槽壁上的“√”字型磁吸固定架(231),两所述“√”字型磁吸固定架(231)之间连接有第二塑料膜(2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21)在面向基坑底部的基础边线(200)的一侧槽壁成型有与基坑地面插接固定的楔形插接脚(2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板(211)在与基坑边坡(100)的坡壁相抵接的一侧成型有可形变的贴合导流板(2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井(3)中设有将井内空间间隔为进水井道(32)和滤水井道(33)的分隔板(31),所述进水井道(32)在靠近地面的井道壁上设有与其连接的所述集水槽(21)的滤水槽(213)相连通的连接口(321),所述进水井道(32)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细砂过滤层(322)和粗砂过滤层(323),所述分隔板(31)的下端在对应所述粗砂过滤层(323)的位置处成型有滤孔(3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拒水沟(1)的沟侧沿与地面平齐,所述拒水沟(1)在位于基坑边坡(100)的内侧位置设有止水帷幕(4)。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井道(33)连接有抽水泵。
CN202022556032.3U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 Active CN2144233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6032.3U CN214423390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6032.3U CN214423390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23390U true CN214423390U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59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56032.3U Active CN214423390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233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93931B (zh) 一种土建施工基坑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742596U (zh) 一种建筑基坑排水系统
AU2008252265B2 (en) Dust-removal managing pit
KR100485742B1 (ko) 우수 저류조
CN211395714U (zh) 一种新型建筑基础基坑排水结构
CN111733847B (zh) 一种用于基坑施工的疏水导水装置
CN113152624B (zh) 一种可避免堵塞的市政雨水排泄装置及雨水排泄方法
CN214245786U (zh) 一种基坑稳定排水系统
CN209384255U (zh) 一种隧道基坑用排水系统
CN214423390U (zh) 一种基坑施工现场的降水设施
CN214832823U (zh) 承压降水井
CN114032937B (zh) 一种基坑排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2612560U (zh) 一种基坑侧壁引水装置
CN211057828U (zh) 一种土方填挖临时排水结构
CN211873057U (zh) 一种便于排水的基坑支护结构
KR200314875Y1 (ko) 배수처리 구조물용 커넥터
CN220888694U (zh) 基坑排水结构
CN219732253U (zh) 一种市政工程的雨水口过滤装置
CN216586627U (zh) 一种节能基坑排水系统
CN214402072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排水沟渠
CN113233641B (zh) 一种用于施工现场废水循环利用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9569054U (zh) 一种应用于水库库区竖井式取水装置系统
CN211948509U (zh) 一种基坑侧壁的引水装置
CN212956625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排水井盖
CN218346226U (zh) 一种土建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