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14619U - 一种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14619U
CN214414619U CN202120143142.9U CN202120143142U CN214414619U CN 214414619 U CN214414619 U CN 214414619U CN 202120143142 U CN202120143142 U CN 202120143142U CN 214414619 U CN214414619 U CN 214414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film
air
glove
box body
blow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431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世岗
谷梦洁
杨永康
赵兴国
王力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be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01431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14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14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14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lo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属于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包括盒体、手套盒、空气泵、上环形吹风机构、伸缩夹取机构和控制器,第一出气口适于与风道的一端与相连通,所述风道的另一端适于通过中空管与所述上环形吹风机构的第二出气口相联通,所述空气泵产生的气体经所述第一出气口进入到所述风道内,再经所述中空管进入到所述上环形吹风机构内,所述伸缩夹取机构在吸附所述塑料薄膜手套的两侧并向相互远离方向伸缩,所述上环形吹风机构从所述第二出气口向所述塑料薄膜手套的袋口吹气。本实用新型中的手套佩戴器可降低使用人员的负担,尽量减少对使用人员日常工作的影响,同时保证良好的物理防御效果以及卫生标准。

Description

一种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
背景技术
随着卫生用品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的卫生用品逐渐朝着智能化、自动化、人性化方向发展。在餐饮、医院的场景中,通过引入设施来保障厨房、病房以及公共区域的洁净度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需求。
例如在医疗卫生领域,很多情况需要无菌操作,医护人员通常使用塑料薄膜手套,避免交叉感染;又例如在餐饮行业,为了保证饮食卫生与健康,餐饮从业人员需要戴塑料薄膜进行操作。
然而上述除尘消毒的方式存在诸多的弊端:首先,上述薄膜穿戴过程难以达到完全充分的除尘消毒效果,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其次,塑料薄膜手套袋口人工操作不易打开,费时费力,会影响到使用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开发设计一种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尽量减少对使用人员日常工作的影响,降低使用人员的负担,同时保证良好的物理防御效果以及卫生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现有塑料薄膜手套人工操作穿戴难以避免手与手套外侧的直接接触以及手套难撑开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盒体的侧壁内部设置有风道;
手套盒,所述手套盒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底部,所述手套盒内放置有塑料薄膜手套;
空气泵,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手套盒的一侧,所述空气泵上设置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一进气口;
上环形吹风机构,所述上环形吹风机构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出气口,所述上环形吹风机构的两端通过中空管固定连接在所述盒体的所述开口处;
伸缩夹取机构,设置在所述上环形吹风机构的下侧,且两个所述伸缩夹取机构靠近所述盒体的内壁一侧分别与所述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夹取机构通过气管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连通;
控制器,镶嵌在所述盒体的表面,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空气泵和所述伸缩夹取机构的动作。
所述空气泵的所述第一出气口适于与所述风道的一端与相连通,所述风道的另一端适于通过所述中空管与所述上环形吹风机构的第二出气口相联通;
所述空气泵的所述第一进气口适于在所述空气泵吸气时,通过所述气管将所述伸缩夹取机构与所述塑料薄膜手套接触空间内的气体抽空,以使所述塑料薄膜手套吸附在所述伸缩夹取机构上,
所述空气泵产生的气体经所述第一出气口进入到所述风道内,再经所述中空管进入到所述上环形吹风机构内,所述伸缩夹取机构在吸附所述塑料薄膜手套的两侧并向相互远离方向伸缩以打开所述塑料薄膜手套的袋口时,所述上环形吹风机构从所述第二出气口向所述塑料薄膜手套的袋口吹气。
优选的,所述盒体为中空的棱台结构。
优选的,所述手套盒内的所述塑料薄膜手套为首尾相互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设有易撕开的裂纹。
优选的,还包括红外检测装置,所述红外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上环形吹风机构的一侧边缘,当所述红外检测装置检测到人手伸入到所述盒体的所述开口处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启动所述空气泵。
优选的,所述伸缩夹取机构包括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的吸盘以及与所述固定板另一侧固定连接的伸缩杆,所述吸盘通过所述气管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吸盘适于吸附在所述塑料薄膜手套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吸盘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吸盘间隔均匀分布在所述塑料薄膜手套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上环形吹风机构包括环形管和与所述环形管对称连接的中空管,所述环形管与所述中空管的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环形管为椭圆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针对塑料薄膜手套难以佩戴,通过伸缩夹取机构夹取塑料薄膜手套并吸附打开塑料薄膜手套的袋口,再通过上环形吹风机构制造气流吹向手套内部,在手套的内表面形成气流层进行手套便捷佩戴,并经过红外检测装置等一系列自动控制装置的持续性运转,相比于一次性PE手套的传统佩戴方式,本实用新型中的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避免了手与手套外侧的直接接触,使用气流可解决了一次性PE手套难撑开以及佩戴过程中粘手拉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伸缩夹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环形吹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塑料薄膜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其中:1-盒体;11-开口;12-风道;2-手套盒;21-塑料薄膜手套;211-裂纹;3-空气泵;31-第一出气口;32-第一进气口;33-泵本体;34-电源插头;4-上环形吹风机构;41-环形管;411-第二出气口;42-中空管;5-伸缩夹取机构;51-固定板;52-吸盘;53-伸缩杆;531-第一伸缩杆;532-第二伸缩杆;54-气管;6-控制器;7-红外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附图中“X”的正向代表左方,相应地,“X”的反向代表右方;“Y”的正向代表前面,相应地,“Y”的反向代表后面;“Z”的正向代表上方,相应地,“Z”的反向代表下方,术语“X”、“Y”、“Z”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说明书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根据,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包括盒体1,盒体1的顶部开设有开口11,盒体1的侧壁内部设置有风道12;
手套盒2,手套盒2设置在盒体1的底部,手套盒2内放置有塑料薄膜手套21;
空气泵3,设置在盒体1的底部且位于手套盒2的一侧,空气泵3上设置有第一出气口31和第一进气口32;
上环形吹风机构4,上环形吹风机构4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出气口411,上环形吹风机构4的两端通过中空管42固定连接在盒体1的开口11处;
伸缩夹取机构5,设置在上环形吹风机构4的下侧,且两个伸缩夹取机构5靠近盒体1的内壁一侧分别与盒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伸缩夹取机构5通过气管与所述第一进气口32相连通;
控制器6,镶嵌在盒体1的表面,控制器6用于空气泵3和伸缩夹取机构5的动作。
空气泵3的第一出气口31适于与风道12的一端与相连通,风道12的另一端适于通过中空管42与上环形吹风机构4的第二出气口411相联通;
空气泵3的第一进气口32适于在空气泵3吸气时,通过气管54将伸缩夹取机构5与塑料薄膜手套21接触空间内的气体抽空,以使塑料薄膜手套21吸附在伸缩夹取机构5上;
空气泵3产生的气体经第一出气口31进入到风道12内,再经中空管42进入到上环形吹风机构4内,伸缩夹取机构5在吸附塑料薄膜手套21的两侧并向相互远离方向伸缩以打开塑料薄膜手套21的袋口时,上环形吹风机构4从第二出气口411向塑料薄膜手套21的袋口吹气。
具体地,盒体1为中空的棱台结构。
具体地,手套盒2内的塑料薄膜手套21为首尾相互连接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设有易撕开的裂纹211。
具体地,还包括红外检测装置7,红外检测装置7设置在上环形吹风机构4的一侧边缘,当红外检测装置7检测到人手伸入到盒体1的开口11处时,控制器6控制启动空气泵3。
具体地,结合图3、4所示,伸缩夹取机构5包括固定板51、与固定板51一侧固定连接的吸盘52以及与固定板51另一侧固定连接的伸缩杆53,吸盘52通过气管54与第一进气口32相连通,吸盘52适于吸附在塑料薄膜手套21的两侧。由此,伸缩杆53驱动固定板51做相向运动,带动固定板51上的吸盘与塑料薄膜手套21相接触,然后通过启动空气泵3抽取吸盘与塑料薄膜手套21之间接触空间的气体,从而完成对塑料薄膜手套21的吸附。
其中,伸缩杆53由第一伸缩杆531和第二伸缩杆532组成,由第一伸缩杆531与盒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当伸缩杆53需要进行伸缩时,第二伸缩杆532可缩到第一伸缩杆531的内部。
具体地,结合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当中,吸盘52设置有四个,每个固定板51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且四个吸盘52间隔均匀的设置在两个固定板51相对侧的表面上,当吸盘52分别与塑料薄膜手套21的两侧吸附在一起,此时能够很好的起到吸附作用,避免吸附不牢。
具体地,结合图3、5所示,上环形吹风机构4包括环形管41和与环形管41对称连接的中空管42,环形管41与中空管42的内部相连通。由此,中空管42的一端与盒体1内的风道12相接通,中空管42的另一端与环形管41相连通,使空气泵3产生的气体通过风道12和中空管42导入到环形管41内。
具体地,结合图5所示,环形管41为椭圆结构。椭圆结构的环形管41能够与人手臂相适配,在吹开下侧的塑料薄膜手套21的袋口时,方便人手插入,同时,能够节省环形管41的材料,最大限度使用本装置。
工作过程:首先检查手套盒2中一次性塑料薄膜手套21的余量,将第一个手套调整到如图1所示的初始位置,然后将空气泵3的电源插头34接入电源,启动空气泵3,当人手伸入到盒体1的开口11处时,位于上环形吹风机构4的一侧边缘的红外检测装置7感应到信号后启动空气泵3,在控制器6的程序作用下,伸缩夹取机构5通过伸缩杆53的伸缩,并配合吸盘52的吸扯力,拉开塑料薄膜手套21的两侧袋口上部,同时上环形吹风机构4在空气泵3向其输入气体的情况下,上环形吹风机构4的第二出气口411向下喷出稳定气流,向塑料薄膜手套21的袋口内部吹气,吹起被拉开的手套,然后人手插入到被气体涨开的塑料薄膜手套21内,手指微曲向上拉扯至红外检测装置7处,当红外检测装置7检测到手离开盒体1时,待夹紧下一个手套后,手部用力扯断两个手套的裂纹211,至此一个手套佩戴成功,伸缩夹取机构5立即恢复初始位置,夹紧下一个手套,同时空气泵3停止工作,装置完成复位等待下一次启动。
虽然本公开披露根据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1),所述盒体(1)的顶部开设有开口(11),所述盒体(1)的侧壁内部设置有风道(12);
手套盒(2),所述手套盒(2)设置在所述盒体(1)的底部,所述手套盒(2)内放置有塑料薄膜手套(21);
空气泵(3),设置在所述盒体(1)的底部且位于所述手套盒(2)的一侧,所述空气泵(3)上设置有第一出气口(31)和第一进气口(32);
上环形吹风机构(4),所述上环形吹风机构(4)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出气口(411),所述上环形吹风机构(4)的两端通过中空管固定连接在所述盒体(1)的所述开口(11)处;
伸缩夹取机构(5),设置在所述上环形吹风机构(4)的下侧,且两个所述伸缩夹取机构(5)靠近所述盒体(1)的内壁一侧分别与所述盒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夹取机构(5)通过气管与所述第一进气口(32)相连通;
控制器(6),镶嵌在所述盒体(1)的表面,所述控制器(6)用于控制所述空气泵(3)、所述伸缩夹取机构(5)的动作;
所述空气泵(3)的所述第一出气口(31)适于与所述风道(12)的一端与相连通,所述风道(12)的另一端适于通过所述中空管与所述上环形吹风机构(4)的第二出气口(411)相联通;
所述空气泵(3)的所述第一进气口(32)适于在所述空气泵(3)吸气时,通过所述气管将所述伸缩夹取机构(5)与所述塑料薄膜手套(21)接触空间内的气体抽空,以使所述塑料薄膜手套(21)吸附在所述伸缩夹取机构(5)上,
所述空气泵(3)产生的气体经所述第一出气口(31)进入到所述风道(12)内,再经所述中空管进入到所述上环形吹风机构(4)内,所述伸缩夹取机构(5)在吸附所述塑料薄膜手套(21)的两侧并向相互远离方向伸缩以打开所述塑料薄膜手套(21)的袋口时,所述上环形吹风机构(4)从所述第二出气口(411)向所述塑料薄膜手套(21)的袋口吹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为中空的棱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其特征是:所述手套盒(2)内的所述塑料薄膜手套(21)为首尾相互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设有易撕开的裂纹(2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红外检测装置(7),所述红外检测装置(7)设置在所述上环形吹风机构(4)的一侧边缘,当所述红外检测装置(7)检测到人手伸入到所述盒体(1)的所述开口(11)处时,所述控制器(6)控制启动所述空气泵(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夹取机构(5)包括固定板(51)、与所述固定板(51)一侧固定连接的吸盘(52)以及与所述固定板(51)另一侧固定连接的伸缩杆(53),所述吸盘(52)通过所述气管与所述第一进气口(32)相连通,所述吸盘(52)适于吸附在所述塑料薄膜手套(21)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5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吸盘(52)间隔均匀分布在所述塑料薄膜手套(21)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形吹风机构(4)包括环形管(41)和与所述环形管(41)对称连接的中空管(42),所述环形管(41)与所述中空管(42)的内部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41)为椭圆结构。
CN202120143142.9U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 Active CN214414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43142.9U CN214414619U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43142.9U CN214414619U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14619U true CN214414619U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56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43142.9U Active CN214414619U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146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2802A (zh) * 2021-10-26 2022-01-07 中建八局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次性手套的自动佩戴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2802A (zh) * 2021-10-26 2022-01-07 中建八局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次性手套的自动佩戴装置
CN113892802B (zh) * 2021-10-26 2024-01-19 中建八局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次性手套的自动佩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14619U (zh) 一种塑料薄膜手套佩戴器
CN109091710B (zh) 一种便携式吸引机
CN103142190B (zh) 底盖易打开的吸尘器集尘桶
CN207928282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新型沙发自动清灰装置
CN213835643U (zh) 一种喷丝板清洗装置
CN112169039B (zh) 一种新生儿用吸痰装置
CN115399897A (zh) 一种检测采样托架自动换套装置
CN107470235A (zh) 一种用于端子箱清扫的带电清扫工具及其控制方法
TWI587835B (zh) 手套配戴裝置
CN217645603U (zh) 一种胸腔镜用抓持式吸引器
CN102294060A (zh) 闭式足、手部负压冲洗治疗器
CN208230365U (zh) 一种用于端子箱清扫的带电清扫工具
CN206745679U (zh) 外科清创换药器
CN204723469U (zh) 一种避免损伤身体组织的吸引器
CN218309736U (zh) 一种离型纸回收装置
CN2482418Y (zh) 一种可清洗的多用途鼻水吸取器
CN213310318U (zh) 一种新型手术灯把手套
CN108685518A (zh) 智能马桶盖换垫纸装置
CN113892802B (zh) 一次性手套的自动佩戴装置
CN219595398U (zh) 一种护理用的吸痰装置
CN216257302U (zh) 一种呼吸科用多功能呼吸道通畅器
CN212661925U (zh) 一种自动脱手套装置
CN213640993U (zh) 一种用于普外科护理的冲洗吸引器
CN115040258A (zh) 一种自动薄膜长袖手套套手机
CN209108258U (zh) 一种用于腭裂术后术区护理的清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