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14599U - 一种容器的盖本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容器的盖本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14599U
CN214414599U CN202120188707.5U CN202120188707U CN214414599U CN 214414599 U CN214414599 U CN 214414599U CN 202120188707 U CN202120188707 U CN 202120188707U CN 214414599 U CN214414599 U CN 2144145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suction nozzle
channel
container
ai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887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华成
彭利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Kur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Novia Industry &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Novia Industry &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Novia Industry &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8870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145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145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145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容器的盖本体,所述盖本体具有盖本体顶部和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本体顶部设有连通盖本体内外的出水口,出水口连接吸嘴底部,吸嘴顶端呈内凹形状,内凹形的吸嘴顶端设有连通吸嘴内外的开口部。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如何避免吸嘴产生液体喷溅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容器的盖本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容器的盖本体。
背景技术
现有容器的盖子在打开的一瞬间,容器内会有些许气压排出,使得容器内液体在吸管(或吸嘴部)产生液体喷溅,极易造成热气飞溅到人身上,不仅影响使用的舒适感,而且给使用者带来了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的盖本体,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一:如何避免吸嘴产生液体喷溅的问题;
问题二:如何通过盖本体帮助容器排出气体,降低容器内气压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容器的盖本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容器的盖本体,所述盖本体具有盖本体顶部和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本体顶部设有连通盖本体内外的出水口,出水口连接吸嘴底部,吸嘴顶端呈内凹形状,内凹形的吸嘴顶端设有连通吸嘴内外的开口部。
进一步,所述吸嘴为弹性吸嘴;所述吸嘴顶端呈倒锥形,所述开口部呈线型切通槽。
进一步,所述盖本体上设有排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本体设有用于控制排气口进行排气的排气控制机构。
进一步,所述排气控制机构包括控制部和第一连杆、用于配合排气口排气的气室、用于第一连杆移动的第一通道,所述控制部和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挡板;
所述第一通道开口于所述气室,所述第一挡板设置于第一通道与气室开口处,所述第一连杆带动第一挡板移动,使得第一通道和气室处于关闭或打开状态。
进一步,所述第一挡板朝向第一通道一侧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连杆带动第一挡板及第一密封件移动,使得第一通道和气室处于关闭或打开状态。
进一步,所述盖本体外侧壁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有第一通道的开口,第一通道呈水平设置,另一端开口于气室,气室下端设置第一进气口;所述排气口位于第一通道顶部;
所述控制部位于第一凹槽内,控制部连接的第一连杆设置在第一通道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弹簧;
和/或所述盖本体顶部的四周边沿设有向上延伸的凸起延伸部,该凸起延伸部形成内凹空间,所述排气控制机构位于盖本体顶部之上且该内凹空间内,第一凹槽设置在凸起延伸部的外侧面,控制部还连接第二连杆,第二连杆贯穿第一凹槽后通过第二弹簧同凸起延伸部内侧壁连接,第二连杆位于第一通道和气室之外且同第一连杆平行。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用于在第一通道内可滑动的第二密封件;所述控制部和第一凹槽之间设有对控制部进行自锁的开关自锁装置。
进一步,所述吸嘴套设在卡件内,该卡件铰接在凸起延伸部内侧壁,卡件带着吸嘴向盖本体顶部弯折;
所述卡件设有卡扣、所述第二连杆设有卡钩,卡钩和卡扣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卡件铰接地装设盖板;
所述凸起延伸部外侧壁设有提手,提手两端和卡件同轴铰接;
所述盖本体顶部还设有第二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底部设有片状的负压泄压阀;
所述第二连杆为两个,分别平行地设置在出水口两侧,每个第二连杆设有一个卡钩,所述卡件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卡扣,卡钩和卡扣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连杆由第二连杆A段和第二连杆B段,第二连杆B段一端连接第二弹簧,第二连杆B段另一端对应第二连杆A段的一端,第二连杆A段的另一端连接控制部;
所述开关自锁装置包括用于限制第二连杆A段移动的开关自锁片,开关自锁片设有控制其在第一凹槽内平移的第三凸起;
所述第一通道同气室连通处设有密封部,密封部和第一密封件匹配,第一密封件和排气口分处密封部的两侧。
鉴于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盖本体中通过排气控制机构的设计,帮助排气口排气降低容器内气压,尤其是通过按钮控制排气,使用简单、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盖本体的弹性吸嘴的倒锥形设计、线型切通槽的设计,避免吸嘴产生液体喷溅。
3、按钮连接第一连杆控制排气控制机构运行,同时按钮还连接第二连杆控制卡钩和卡扣的脱离,通过按钮同时完成控制排气和吸嘴自动弹出两个操作,也就是一键式地同步实现通过盖本体帮助容器排出气体来降低容器内气压、吸嘴自动弹出供使用者饮水和避免吸嘴产生液体喷溅三个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一种容器的盖本体的剖面图(吸嘴伸展状态)。
图2是实施例1中一种容器的盖本体的排气控制机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1中一种容器的盖本体的立体图(吸嘴伸展状态)。
图4是实施例1中一种容器的盖本体的内部结构图(吸嘴伸展状态)。
图5是实施例1中一种容器的盖本体的内部结构图(吸嘴折叠状态)。
图6是实施例1中一种容器的盖本体的吸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1中一种容器的盖本体的立体图2(吸嘴伸展状态)。
图8是实施例1中一种容器的盖本体的剖面图(吸嘴折叠状态)。
图9是实施例1中一种容器的盖本体的主视图。
图中:
1、盖本体;
11、排气口;
12、气室;121、密封部;1211、第一凸起;1212、第一台阶部;
13、第一进气口;
14、盖本体顶部;141、第二进气口;142、负压泄压阀;
15、凸起延伸部;151、内凹空间;152、第二台阶部;153、第二凸起;
16、出水口;
2、排气控制机构;
21、控制部;
22、第一连杆;
23、第二连杆;231、第二连杆A段;232、第二连杆B段;2321、第二
弹簧;233、卡钩;2331、第一导向斜面;2332、卡钩的下端面;
24、第一密封件;
25、第二密封件;
26、第一通道;
27、第一凹槽;
28、开关自锁片;281、第三凸起;
29、第一挡板;
3、吸嘴
31、吸嘴顶端;
32、吸嘴底部;
33、吸嘴上部;
34、倒锥形;
35、线型切通槽;
36、吸嘴折叠处;
4、卡件
42、卡扣;421、第二导向斜面;422、卡扣的上端面;
43、第一铰接处;
44、第三铰接处;
5、提手;51、第二铰接处;52、第二凹槽;
6、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9,具体实施例1,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容器的盖本体,盖本体1上设有排气口11,所述盖本体1设有用于控制排气口11进行排气的排气控制机构2。比如排气控制机构2间接地控制排气口11开关或切断排气。排气口11优选设置在盖本体顶部14。
所述排气口11通过气室12连通盖本体1内外。
所述排气控制机构2包括控制部21(即按钮)和第一连杆22、用于配合排气口11排气的气室12、用于第一连杆22移动的第一通道26,所述控制部21和第一连杆22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杆22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挡板29;
所述第一通道26开口于所述气室12,所述第一挡板29设置于第一通道26与气室12开口处,所述第一连杆22带动第一挡板29移动,使得第一通道26和气室12处于关闭或打开状态。
所述第一挡板29朝向第一通道26一侧设有第一密封件24,所述第一连杆22带动第一挡板29及第一密封件24移动,使得第一通道26和气室12处于关闭或打开状态。例如第一密封件24使得第一通道26和气室12共同形成关闭或打开状态。
所述第一通道26和气室12的开口处设有密封部121,密封部121同第一密封件24匹配(也就是说第一挡板29带动第一密封件24同密封部121形成密封结构),优选地第一密封件24和排气口11分处密封部121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密封部121设置在气室12内,水平通道左端,包括第一通道26和气室12的开口处(即两者连通之处)内侧壁上方的第一凸起1211和内侧壁的下方的第一台阶部1212,第一凸起1211和第一台阶部1212位置对应;该第一凸起1211和第一台阶部1212的位置对应,优选为在垂直方向上位置对应,这样便于同第一密封件24形成可分离的密封结构,同时当第一密封件24和密封部121处于密封状态时,第一台阶部1212还能对第一密封件24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第一密封件24因自重向下倾斜而影响第一密封件24和密封部121之间的密封状态,确保良好的密封效果,另外第一凸起1211和第一台阶部1212还能够对第一密封件24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第一密封件24滑过排气口11部位,进而影响第一密封件24对气室12的密封效果;第一密封件24优选在气室12内水平移动,为第一进气口13和排气口11之间连通排气提供机会。
所述盖本体1外侧壁设有第一凹槽27,第一凹槽27有第一通道26的开口(优选地,第一凹槽27底部中间部位连通向盖本体1内部延伸的第一通道26),第一通道26呈水平设置,另一端开口于气室12,气室12下端设置第一进气口13;所述排气口11位于第一通道26顶部。
所述控制部21位于第一凹槽27内,控制部21连接的第一连杆22设置在第一通道26内。第一连杆22带动第一挡板29及第一密封件24移动,第一密封件24在气室12内水平移动。
也就是说气室12既是实现排气的空间,同时也是排气控制机构2运行的空间,当第一挡板29带动第一密封件24远离第一凹槽27方向移动时,第一密封件24同密封部121分离(此时第一密封件24同第一凸起1211、第一台阶部1212均分离),同时第一密封件24同气室12的转折处(即第一通道26和气室12的开口处,比如第一通道26和气室12呈Γ形,此时开口处位于两者转折处)形成空隙,盖本体1内气体和/或气压依次通过第一进气口13、气室12及转折处空隙进入第一通道26后,再由排气口11排出盖本体1外部。
第一挡板29用于带动第一密封件24移动,比如在第一弹簧和/或第二弹簧2321的弹力作用下,按钮拉动第一连杆22,第一连杆22对第一挡板29施加压力,使得第一挡板29向密封部121压紧,位于第一挡板29和密封部121之间的第一密封件24被挤压,第一密封件24和密封部121共同形成气室12的关闭状态,此时第一密封件24和密封部121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
第一凹槽27为控制部21(比如按钮)提供安装和活动空间,也为后续开关自锁片28提供安装和活动空间。
所述盖本体顶部14的四周边沿设有向上延伸的凸起延伸部15,该凸起延伸部15形成内凹空间151,所述排气控制机构2位于盖本体顶部14之上且该内凹空间151内,第一凹槽27设置在凸起延伸部15的外侧面,控制部21还连接第二连杆23,第二连杆23贯穿第一凹槽27后通过第二弹簧2321同凸起延伸部15内侧壁连接,第二连杆23位于第一通道26和气室12之外且同第一连杆22平行。
作为可选择的替换方案,所述控制部21为按钮,还可以在按钮和第一凹槽27之间增加设置第一弹簧(未体现在附图中,即所述第一凹槽27内设有第一弹簧),此时第一弹簧一端和按钮连接,第一弹簧另一端和第一凹槽27底部连接,实现按钮被按压时,对第一弹簧的压缩,按钮被放开时,第一弹簧恢复形状利用自身弹力推动按钮恢复原位(即按钮未被按压时位置);两个弹簧能够帮助提高第一连杆22和第二连杆23移动速度、增加第一挡板29和密封部121之间压力,提高第一密封件24的密封效果。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2321均分别对第一连杆22起到限位作用,即当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2321被压缩至极限时,按钮无法再按下去,防止第一挡板29敲击气室12的内侧壁,同时使得第一密封件24和密封部121实现对气室12的打开和关闭功能。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22上设有用于在第一通道26内可滑动的第二密封件25;第二密封件25用于防止自气室12和第一通道26的转折处空隙溢出的气体和/或气压通过第一通道26溢出至第一凹槽27内和/或盖本体1外,避免气体烫伤和/或污染使用者手指。
所述控制部21和第一凹槽27之间设有对控制部21进行自锁的开关自锁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杆23由第二连杆A段231和第二连杆B段232,第二连杆B段232一端连接第二弹簧2321,第二连杆B段232另一端对应第二连杆A段231的一端,第二连杆A段231的另一端连接控制部21;所述开关自锁装置包括用于限制第二连杆A段231移动的开关自锁片28,开关自锁片28设有控制其在第一凹槽27内平移的第三凸起281。
在使用过程中,开关自锁片28同时设有用于贯穿第一连杆22和第二连杆23(实际为第二连杆23A端)的孔洞,将第三凸起281向第一凹槽27的右侧方向移动后,第三凸起281带动开关自锁片28移动直至开关自锁片28的孔洞对应第一连杆22和第二连杆23(实际为第二连杆23A端)、便于第一连杆22和第二连杆23(实际为第二连杆23A端)在按钮带动下自由移动,使用者按压按钮,即可实现第一密封件24和密封部121的密封、第二连杆23的卡钩233和卡扣42脱离帮助吸嘴3弹出;当使用者放开按钮,按钮在第一弹簧和/或第二弹簧2321帮助下恢复原位,此时将第三凸起281向第一凹槽27的左侧方向移动后,第三凸起281带动开关自锁片28移动直至开关自锁片28的孔洞同第二连杆23(实际为第二连杆23A端)错开,此时开关自锁片28抵住第二连杆23A端的一端(即对应第二连杆B段232的一端)进而实现开关自锁片28对按钮的自锁功能、防止意外碰触和/或按压按钮,提高产品使用安全性。)
所述盖本体1具有盖本体顶部14和吸嘴3,该盖本体顶部14设有连通盖本体1内外的出水口16,出水口16连接吸嘴底部32,吸嘴顶端31呈内凹形状,内凹形的吸嘴顶端31设有连通吸嘴3内外的开口部。
所述吸嘴3为弹性吸嘴3;所述吸嘴顶端31呈倒锥形34,所述开口部呈线型切通槽35。
该设计能够有效防止吸嘴3内液体喷出、和/或防止使用者被喷出液体呛着,尤其是容器内装开水或热水时,排气口打开一瞬间,容器内还存有较小的气压,容易导致容器内水顺着气流排出(产生喷水、溅水的效果),也能够控制吸嘴3顶部开口部液体流出量,提高饮水安全;优选地,所述吸嘴顶端31呈倒锥形34,倒锥形设计能够有效防止吸嘴顶端液体喷溅,而且所述开口部呈线型切通槽35,线型切通槽35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液体溢出开口部,同时如果有液体往吸嘴顶端31上流,倒锥形34的吸嘴顶端31设计既能够阻挡液体流出开口部,还能够有效将液体引导回流至吸嘴3内部直至流回容器内。
弹性吸嘴3上设有线型切通槽35,可以通过压缩弹性吸嘴3顶部边沿和/或外侧来改变线型切通槽35(即线型切口)的形状,比如说通过同线型切口垂直方向挤压或者牙咬弹性吸嘴3顶部使得线型切口向外扩展,此时开口部由线型切口变成较大开口,提高液体流出量,方便饮用。
所述卡件4铰接地装设盖板6,此时铰接处为第三铰接处44。
所述吸嘴3套设在卡件4内,该卡件4铰接在凸起延伸部15内侧壁,卡件4带着吸嘴3向盖本体顶部14弯折;
比如吸嘴3连接卡件4,卡件4中设有安装孔,吸嘴3贯穿安装孔后由卡件4带动实现折叠状态,弹性吸嘴上部33呈上小下大形状,这样便于弹性吸嘴上部33嵌入卡件4的安装孔,同时也能防止弹性吸嘴上部33自卡件4的安装孔中滑出,尤其是在弹性吸嘴3折叠过程中,弹性吸嘴3处于拉伸状态时,弹性吸嘴上部33呈上小下大形状能够帮助卡件4卡住弹性吸嘴上部33。
所述卡件4设有卡扣42、所述第二连杆23设有卡钩233,卡钩233和卡扣42相配合。即卡钩233和卡扣42形成卡合。这样可以使用者将按钮一按,同步实现排气口11排气和弹性吸嘴3翻转伸出的效果。
所述卡钩的下端面2332呈水平状,卡钩233端部设有第一导向斜面2331,卡扣的上端面422呈水平状,卡扣42左下部设有第二导向斜面421,卡钩233和卡扣42形成卡合过程中第一导向斜面2331和第二导向斜面421相对移动;
所述第二连杆23为两个,分别平行地设置在出水口16两侧,每个第二连杆23设有一个卡钩233,所述卡件4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卡扣42,卡钩233和卡扣42一一对应;
卡钩233和卡扣42的位置相对应,只要能够实现卡钩233和卡扣42之间卡合分离即可,第一铰接处43和第一凹槽27分别位于盖本体1前后两端,当卡件4带着吸嘴上部33沿着第一铰接处43向水平方向折叠时,卡扣42随着卡件4向下移动,直至卡扣42的第二导向斜面421和第一导向斜面2331相抵,卡件4在受力后继续下移,卡扣42的第二导向斜面421沿着第一导向斜面2331继续相对移动直至卡扣的上端面422和卡钩的下端面2332相接触,在第一弹簧和/或第二弹簧2321的作用下卡钩233和卡扣42形成卡合结构,实现卡钩233对卡件4的固定作用,间接帮助吸嘴3(实际吸嘴上部33)折叠后平稳地置于由凸起延伸部15形成的内凹空间151内,本实施例1中,折叠后的吸嘴3位于排气控制机构2的上方,节省空间。折叠后的吸嘴3也实现了吸嘴3关闭的作用(比如吸嘴折叠处36),即吸嘴3折叠部位阻断吸嘴3内空气或液体流通;两个第二连杆23,相应的两组卡钩233和卡扣42,帮助卡件4折叠后更稳定的固定在由凸起延伸部15形成的内凹空间151内部;卡钩的下端面2332呈水平状、卡扣的上端面422呈水平状的设计,便于卡钩233在第二连杆23带动下平移后快速地同卡扣42相脱离,卡钩233和卡扣42一旦脱离,弹性吸嘴3自身弹力作用下从折叠状态恢复为伸展状态,此时弹性吸嘴3带动卡件4沿着第一铰接处43翻转直至弹性吸嘴3完全伸展,优选地,伸展状态下的吸嘴3呈倾斜设置,比如其同排气控制机构2呈钝角设计,此时吸嘴3处于伸展状态时,卡件4和凸起延伸部15边沿相抵,凸起延伸部15边沿帮助稳固伸展状态下的吸嘴3位置,便于使用者饮用容器内液体。两个第二连杆23之间还可以通过加强杆222连接,增加两者之间稳定性,确保两个第二连杆23同步移动。
卡件4折叠后且固定在由凸起延伸部15形成的内凹空间151内部后,将盖板6沿着第三铰接处44翻转,实现盖板6覆盖在吸嘴上部33(包括用于饮水的吸嘴顶端31),防止灰尘等污染物污染吸嘴顶端31,保持吸嘴3干净卫生,饮用更健康。当弹性吸嘴3翻转伸出后(即弹性吸嘴3利用自身弹力由折叠状态翻转成为伸展状态,伸展状态的弹性吸嘴3内部通畅,可以吸水),盖板6斜挂在第三交接处44且同弹性吸嘴3分开,便于使用者通过弹性吸嘴3饮用容器内液体。
所述凸起延伸部15外侧壁设有提手5,提手5两端和卡件4同轴铰接;此处铰接处为第二铰接处51,所述凸起延伸部15外侧壁还设有用于放置提手5的第二台阶部152。提手5方便携带配有盖本体1的容器,第二铰接处51和第一铰接处43为同轴铰接,只是分处凸起延伸部15两侧而已,这样设计能够有效利用空间,节省材料,外观上也更加美观。
所述提手5内侧壁设有第二凹槽52、凸起延伸部15外侧壁对应地设有第二凸起153,第二凹槽52和第二凸起153形成卡合;此处的卡合结构帮助提手5固定在凸起延伸部15外侧壁上,即提手5固定在第二台阶部152上,防止提手5意外晃动,同时只要稍微施加拉力来拉起提手5,第二凹槽52和第二凸起153之间即可分离。
所述盖本体顶部14还设有第二进气口141,第二进气口141底部设有片状的负压泄压阀142;负压泄压阀142用于避免盖本体1和容器内部产生负压。
使用者需要饮用装有本实施例1中盖本体的容器内液体时,首先将第三凸起281向第一凹槽27的右侧移动,第三凸起281带动开关自锁片28移动直至开关自锁片28不再抵住第二连杆A段231,即按钮实现解锁状态;然后使用者按压按钮(即控制部21),按钮带动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23同步移动(此时按钮按压第一弹簧和/或按钮通过第二连杆23间接地按压第二弹簧2321),即第一连杆22沿着第一通道26向远离第一凹槽27方向移动,第一连杆22带动第一挡板29和第一密封件24(和第二密封件25)同步移动,使得第一密封件24同密封部121分离形成间隙或空挡,便于排气控制机构2排气,降低容器内气压,减少液体喷溅概率;
同步地,第二连杆23(即第二连杆A段231抵住第二连杆B段232)向远离第一凹槽27方向移动,卡钩233和卡扣42相互水平移动直至两者脱离,弹性吸嘴3在自身弹力作用下由折叠状态变为伸展状态,在此过程中弹性吸嘴3带动卡件4、盖板6翻转直至弹性吸嘴3完全伸展开来,此时弹性吸嘴3可以用于饮用容器内液体,即实现吸嘴自动弹出供使用者饮水的功能。
同步地,弹性吸嘴顶端31的倒锥形34和线型切通槽35的设计能够有效防止容器内液体自弹性吸嘴顶端31喷溅出来,避免造成热气飞溅到使用者人身上,提高使用的舒适感,使用更安全。
也就是说,通过按钮按压可以一键式的同步实现通过盖本体帮助容器排出气体来降低容器内气压、吸嘴自动弹出供使用者饮水和避免吸嘴产生液体喷溅三个功能,使用起来更加便捷高效。
当不需要饮用容器内液体时,使用者放开按钮(即控制部21),被压缩的第一弹簧和/或被压缩的第二弹簧2321利用自身弹力带动按钮移动,按钮带动第一连杆22沿着第一通道26向朝向第一凹槽27方向移动,第一连杆22带动第一挡板29和第一密封件24(和第二密封件25)同步移动,使得第一密封件24同密封部121形成密封状态,同时随着第一连杆22不断移动,第一挡板29和密封部121之间对第一密封件24越发夹紧,第一密封件24和密封部121之间密封效果更好;同时使用者可以推动卡件4带着弹性吸嘴3沿着第一交接处43翻转,直至卡扣42和卡钩233形成卡合,弹性吸嘴3折叠并被卡件4固定在由凸起延伸部15形成内凹空间151内,再将盖板6沿着第三铰接处44翻转使得盖板6覆盖着凸起延伸部15的边沿上,此时折叠后的弹性吸嘴3也被盖板6覆盖住;最后将第三凸起281向第一凹槽27的左侧移动,第三凸起281带动开关自锁片28移动直至开关自锁片28抵住第二连杆A段231,按钮形成自锁状态。
具体实施例2,本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容器的盖本体,本实施例2同实施例1区别之处在于,第一挡板29上可以不设置第一密封件24,第一挡板29直接和密封部121(即第一凸起1211和第一台阶部1212)形成密封结构,实现对气室12的切断(即使得第一通道26和气室12处于关闭状态),第一挡板和密封部121之间分离形成间隙(即使得第一通道26和气室12处于打开状态),该间隙用于容器内气体依次从第一进气口13、气室12、间隙直至排气口11排出,实现容器内气压下降的,防喷溅目的。
具体实施例3本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容器的盖本体,一种容器的盖本体,所述盖本体1具有盖本体顶部14和吸嘴3,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本体顶部14设有连通盖本体1内外的出水口16,出水口16连接吸嘴底部32,吸嘴顶端31呈内凹形状,内凹形的吸嘴顶端31设有连通吸嘴3内外的开口部。所述嘴3为弹性吸嘴;所述吸嘴顶端31呈倒锥形,所述开口部呈线型切通槽3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容器的盖本体,所述盖本体(1)具有盖本体顶部(14)和吸嘴(3),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本体顶部(14)设有连通盖本体(1)内外的出水口(16),出水口(16)连接吸嘴底部(32),吸嘴顶端(31)呈内凹形状,内凹形的吸嘴顶端(31)设有连通吸嘴(3)内外的开口部;所述吸嘴(3)为弹性吸嘴(3);所述吸嘴顶端(31)呈倒锥形(34),所述开口部呈线型切通槽(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容器的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本体(1)上设有排气口(11),所述盖本体(1)设有用于控制排气口(11)进行排气的排气控制机构(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容器的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控制机构(2)包括控制部(21)和第一连杆(22)、用于配合排气口(11)排气的气室(12)、用于第一连杆(22)移动的第一通道(26),所述控制部(21)和第一连杆(22)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杆(22)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挡板(29);
所述第一通道(26)开口于所述气室(12),所述第一挡板(29)设置于第一通道(26)与气室(12)开口处,所述第一连杆(22)带动第一挡板(29)移动,使得第一通道(26)和气室(12)处于关闭或打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容器的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29)朝向第一通道(26)一侧设有第一密封件(24),所述第一连杆(22)带动第一挡板(29)及第一密封件(24)移动,使得第一通道(26)和气室(12)处于关闭或打开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容器的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本体(1) 外侧壁设有第一凹槽(27),第一凹槽(27)有第一通道(26)的开口,第一通道(26)呈水平设置,另一端开口于气室(12),气室(12)下端设置第一进气口(13);所述排气口(11)位于第一通道(26)顶部;
所述控制部(21)位于第一凹槽(27)内,控制部(21)连接的第一连杆(22)设置在第一通道(26)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容器的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7)内设有第一弹簧;
和/或所述盖本体顶部(14)的四周边沿设有向上延伸的凸起延伸部(15),该凸起延伸部(15)形成内凹空间(151),所述排气控制机构(2)位于盖本体顶部(14)之上且该内凹空间(151)内,第一凹槽(27)设置在凸起延伸部(15)的外侧面,控制部(21)还连接第二连杆(23),第二连杆(23)贯穿第一凹槽(27)后通过第二弹簧同凸起延伸部(15)内侧壁连接,第二连杆(23)位于第一通道(26)和气室(12)之外且同第一连杆(22)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容器的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22)上设有用于在第一通道(26)内可滑动的第二密封件(25);所述控制部(21)和第一凹槽(27)之间设有对控制部(21)进行自锁的开关自锁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容器的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3)套设在卡件(4)内,该卡件(4)铰接在凸起延伸部(15)内侧壁,卡件(4)带着吸嘴(3)向盖本体顶部(14)弯折;
所述卡件(4)设有卡扣(42)、所述第二连杆(23)设有卡钩(233),卡钩(233)和卡扣(42)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容器的盖本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件(4)铰接地装设盖板(6);
所述凸起延伸部(15)外侧壁设有提手(5),提手(5)两端和卡件(4)同轴铰接;
所述盖本体顶部(14)还设有第二进气口(141),第二进气口(141)底部设有片状的负压泄压阀(142);
所述第二连杆(23)为两个,分别平行地设置在出水口(16)两侧,每个第二连杆(23)设有一个卡钩(233),所述卡件(4)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卡扣(42),卡钩(233)和卡扣(42)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连杆(23)由第二连杆A段(231)和第二连杆B段(232),第二连杆B段(232)一端连接第二弹簧,第二连杆B段(232)另一端对应第二连杆A段(231)的一端,第二连杆A段(231)的另一端连接控制部(21);
所述开关自锁装置包括用于限制第二连杆A段(231)移动的开关自锁片(28),开关自锁片(28)设有控制其在第一凹槽(27)内平移的第三凸起(281);
所述第一通道(26)同气室(12)连通处设有密封部(121),密封部(121)和第一密封件匹配,第一密封件(24)和排气口(11)分处密封部(121)的两侧。
CN202120188707.5U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容器的盖本体 Active CN2144145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88707.5U CN214414599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容器的盖本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88707.5U CN214414599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容器的盖本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14599U true CN214414599U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56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88707.5U Active CN214414599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容器的盖本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145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5034A (zh) * 2021-01-25 2021-06-01 浙江诺维雅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的盖本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5034A (zh) * 2021-01-25 2021-06-01 浙江诺维雅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的盖本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66300A (en) Insulated drinking container
CN214414599U (zh) 一种容器的盖本体
CN108652374B (zh) 一种防喷水儿童吸管水杯
CN106829173B (zh) 一种按压打开的盖子
TWI394688B (zh) Spit the foam with the nozzle of the nozzle
CN208278738U (zh) 一种可提式桌面垃圾桶
CN112875034B (zh) 一种容器的盖本体
KR200402880Y1 (ko) 펀치부재가 장착된 진공포장기
JPH10146542A (ja) トリガー式液体噴出器
CN210063845U (zh) 一种抗菌食品罐
JP4019309B2 (ja) 注出容器
CN216822657U (zh) 一种按钮具有辅助泄压功能的保温杯盖及保温杯
CN207486200U (zh) 防误操作龙头
CN211673614U (zh) 一种儿童运动水杯
CN206923992U (zh) 烹饪器具
CN221164068U (zh) 一种具有防尘防水功能的包装袋
CN209331664U (zh) 防脱扣杯盖及其构成的水杯
KR101709745B1 (ko) 복수개의 분출구를 가지는 분말형 증모제 저장용기
CN213612124U (zh) 一种手持喷壶装置
CN219353536U (zh) 一键式开盖的保温罐
CN212710322U (zh) 一种一键开启式密封机
JP4222477B2 (ja) 蓋体付きキャップ
CN217146969U (zh) 一种适宜残疾人单手操作的储存罐
CN220097149U (zh) 易开盖的罐子
CN216316943U (zh) 一种弹盖结合翻盖的便捷式水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01

Address after: 321201 No. 5 Jinheng 1st Road, Jinyanshan Industrial Park, Quanxi Town, Wuyi Coun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elf declare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kursh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Zongyi Road, jinyanshan Industrial Zone, Quanxi Town, Wuyi Coun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NOVIA INDUSTRY & TRAD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