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12788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12788U
CN214412788U CN202023147904.7U CN202023147904U CN214412788U CN 214412788 U CN214412788 U CN 214412788U CN 202023147904 U CN202023147904 U CN 202023147904U CN 214412788 U CN214412788 U CN 214412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transparent
cover plate
electronic device
transparen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4790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4790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12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12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127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中框、透明盖板、光感器件以及透明件;所述中框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透明盖板的边沿搭接于所述中框的内壁;所述光感器件与所述透明盖板间隔设置,且与所述安装槽对应;所述透明件设于所述安装槽,并位于所述透明盖板和所述光感器件之间;其中,所述透明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透明盖板,另一端靠近于所述光感器件的感光面,以将电子设备外部光线传导至所述光感器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在中框开设安装槽,并将透明件设于安装槽,即将中框拆除一部分并用透明件填充中框被拆除的部分,以此作为光感器件的光路,以减小电子设备的黑边宽度,进而实现电子设备的高屏占比。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等)通常在其顶部或者底部区域设置有用于感测环境光亮度以实现根据环境光亮度调节显示屏亮度的光感器件。而为了使得光感器件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光感器件会占用较多的顶部区域或者底部区域,导致电子设备中非显示区面积较大,黑边较宽,使得电子设备屏占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中框、透明盖板、光感器件以及透明件;所述中框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透明盖板的边沿搭接于所述中框的内壁;所述光感器件与所述透明盖板间隔设置,且与所述安装槽对应;所述透明件设于所述安装槽,并位于所述透明盖板和所述光感器件之间;其中,所述透明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透明盖板,另一端靠近于所述光感器件的感光面,以将电子设备外部光线传导至所述光感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透明盖板、中框、光感器件以及透明件;所述透明盖板包括第一透光区和与所述第一透光区连接的非透光区,所述非透光区中设置有第二透光区;所述中框开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二透光区的安装槽;所述光感器件与所述透明盖板间隔设置,且与所述安装槽对应;所述透明件设于所述安装槽,并位于所述透明盖板和所述光感器件之间;其中,所述透明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透光区,另一端靠近于所述光感器件的感光面,以将电子设备外部光线传导至所述光感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在中框开设安装槽,并将透明件设于安装槽,即将中框拆除一部分并用透明件填充中框被拆除的部分,以此作为光感器件的光路,以减小电子设备的黑边宽度,进而实现电子设备的高屏占比。另外,透明件的一端抵接于透明盖板,填充中框被拆除部分,可以提升透明件与透明盖板之间的气密性,避免粉尘、水汽等进入影响光感器件的光学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沿A-A向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透明盖板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实施例中沿B-B向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实施例中装配透明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实施例中中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设备”(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 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 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 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 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手机即为配置有蜂窝通信模块的电子设备。
请结合参阅图1-图3,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沿A-A向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 100包括透明盖板10、壳体20、显示屏30、电路板40以及光感器件60。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100并不限于以上内容,其还可以包括其他器件,例如摄像头或者指纹模块等。其中,该电子设备100 可以是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
具体而言,透明盖板10盖设在显示屏30上,以覆盖显示屏30。透明盖板10可以为透明玻璃透明盖板,以便显示屏30透过透明盖板10 进行显示,用户透过透明盖板10看到显示屏30所显示的画面。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明盖板10可以用诸如蓝宝石等材料制成的透明玻璃。
进一步地,透明盖板10包括第一透光区12和与第一透光区12连接的非透光区14,用户通过第一透光区12可以看到显示屏30显示的画面。可以理解的,非透光区14即为电子设备100的边框区域,在电子设备100显示过程中,非透光区14在外观上通常呈现为黑边状态或者不显示即黑边区域。该黑边区域为电子设备100用于防止显示屏30边缘漏光而必然存在的区域。一般而言,电子设备100的听筒、感应器件等功能器件位于非透光区14,以避免占用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区的面积。
其中,该非透光区14中设置有第二透光区16,光感器件60对应于非透光区14设置,且光感器件60在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的正投影与第二透光区16至少部分重合。然而,随着用户对电子设备的屏占比需求越来越高,非透光区14占用透明盖板10边缘的宽度成为影响提升电子设备屏占比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如何减少非透光区14占据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的面积,即如何减小光感器件60等功能器件占用非透光区14的面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壳体20可以包括中框22和后盖(图中未示出),中框22和后盖相互组合形成该壳体20,中框22部分围绕显示屏30的外周缘设置,同时也围绕后盖设置。该中框22和后盖围设形成容置空间,以收容显示屏 30、电路板40、光感器件60、电池等器件。中框22还有另一部分位于透明盖板10与后盖之间。透明盖板10盖设到中框22一侧上,后盖盖设到中框22相对的另一侧上,透明盖板10和后盖位于中框22的相对面,透明盖板10和后盖相对设置。
可选地,壳体20可以为金属壳体,比如镁合金、不锈钢等金属。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壳体20的材料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比如:壳体20可以为塑胶壳体。还比如:壳体20为陶瓷壳体。再比如:壳体20可以包括塑胶部分和金属部分,壳体20可以为金属和塑胶相互配合的壳体结构,具体的,可以先成型金属部分,比如采用注塑的方式形成镁合金基板,在镁合金基板上再注塑塑胶,形成塑胶基板,则构成完整的壳体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壳体20 的结构并不限于此,比如:后盖和中框22一体成型形成一完整的壳体 20结构,该壳体20直接具有一容置空间,以用于收容显示屏30、电路板40、光感器件60、电池等器件。
显示屏30安装在壳体20中,同时,该显示屏30电连接至电路板 40上,以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该显示屏30可以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该显示区域可以用来显示电子设备100的画面或者供用户进行触摸操控等。其中,透明盖板10安装到显示屏30上,以覆盖显示屏 30,即透明盖板10的边沿外凸于显示屏30的外周缘设置,并搭接在中框22上。透明盖板10的第一透光区12与显示屏30的显示区对应,即显示屏30的显示区在透明盖板10的正投影和第一透光区12重合,进而使得显示区显示的画面通过第一透光区12传递给用户。透明盖板10 的非透光区14与显示屏30的非显示区对应,即显示屏30的非显示区在透明盖板10的正投影位于非透光区14内。
其中,该电路板40安装在壳体20中,该电路板40用于连接光感器件60。具体的,电路板40设置在后盖上,光感器件60固定在电路板 40上。且电路板40跟显示屏30连接,进而使得光感器件60感测到电子设备100外的环境光的光感值之后通过电路板40调节显示屏30的显示亮度。中框22上开设通光孔222,光感器件60对应于通光孔222设置,通光孔222与透明盖板10的第二透光区16相对设置,进而使得电子设备100外的光线能够穿过第二透光区16进入通光孔222并传导至光感器件60。可以理解的,光感器件60在夹角α范围内能够接收到电子设备100的外部光线,该夹角α受通光孔222孔径影响较大。
光感器件60一般包括光感器件和接近器件,接近器件一般包括红外发射器以及光电转换接收器。光感器件60设置在透明盖板10和后盖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感器件60在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上与第二透光区16重合。光感器件60工作过程中,红外发射器每隔预设时间朝电子设备100外发射红外光线。光感器件接收透明盖板10外的环境光线的亮度,进而使得显示屏30能够根据光感器件所感测到的环境光线的亮度来调节显示屏的亮度。电子设备100在使用的过程中,配合屏幕以及用户的使用情景,使得用户在接听电话的时候显示屏30灭屏,在显示屏30灭屏之后通过红外发射器发射红外光射出显示屏30,并根据光电转换接收器接收到的反射回来的光线来判断是否处于非接听电话的状态,是否需要亮屏。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红外发射器发出的光线为红外光线,因为红外光线为不可见光,不会被用户察觉,其他实施例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光线,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而言,通光孔222的孔径过小会使得光感器件60能够接收到的光线有限,不利于光感器件60的使用性能。然而,通光孔222的孔径过大不仅不利于电子设备100内部结构布局,还会增大电子设备100 的黑边区域宽度,不利于实现高屏占比。一般设置通光孔222孔径在 0.7mm左右基本不会影响光感器件60的使用性能。进一步地,中框22 上设置了与透明盖板10配合的一个环形的凸台224,该透明盖板10的四个边沿均搭接在凸台224上。为了使得中框22和透明盖板10之间具有较好的粘接强度以及良好的气密性,透明盖板10的边沿和中框22的凸台之间设有点胶区226,该点胶区226点胶宽度一般为0.45mm左右。
可以理解的,显示屏30的非显示区(显示屏30的黑边)跟显示屏 30本身的产品性能有关,对电子设备100本身结构的改进并不能减少显示屏30本身的黑边宽度。通常而言,显示屏30的黑边宽度为0.9mm。
基于上述说明,能够得出在电子设备100显示过程中,在光感器件 60对应于透明盖板10的区域,中框22的内侧至显示屏30的显示边缘的宽度(电子设备100的黑边宽度)大致为L=点胶宽度0.45mm+孔径 0.7mm+显示屏黑边宽度0.9mm=2.05mm。可以理解的,电子设备100的黑边宽度L大致可以理解为透明盖板10的非透光区14的宽度。换言之,在不考虑显示屏30本身黑边的情况下,电子设备100的黑边宽度L大致为透明盖板10和中框22的点胶宽度和通光孔222的孔径,即L=点胶宽度0.45mm+孔径0.7mm=1.15mm。
显然的,2.05mm宽度(不考虑显示屏本身的黑边宽度为1.15mm) 的黑边不利于实现高屏占比的电子设备100。为进一步减小光感器件60 对应区域的黑边宽度,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00,该电子设备100与前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的区别在于:通过设置透明件与中框配合来减小光感器件对应区域的黑边宽度。具体而言,请参阅图 4,图4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100包括透明盖板10、壳体20、显示屏30、电路板40、透明件50以及光感器件60。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200并不限于以上内容,其还可以包括其他器件,例如摄像头或者指纹模块等。
可以理解的,透明盖板10一般包括两条相对且平行设置的较长边以及两条相对且平行设置的较短边。如图2所示,两条较短边分别位于电子设备100的顶部和底部,两条较长边分别位于电子设备100的侧部。电子设备100的功能器件通常位于其顶部和底部,使得电子设备100的顶部和底部的黑边成为制约电子设备100实现高屏占比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光感器件60位于电子设备100的顶部区域为例,通过减小光感器件60对应的黑边区域的宽度,进而减小电子设备100的顶部黑边宽度,进而实现电子设备100的高屏占比。
可选地,光感器件60所在电子设备100的顶部非透光区14为长条状。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透明盖板10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光感器件60所在电子设备100的顶部非透光区14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非透光区14的宽度沿平行于透明盖板10较长边的方向逐渐减小,此时,非透光区14大致呈水滴状。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光感器件60所在电子设备100的顶部非透光区14也可以是矩形或者椭圆形,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同理,第二透光区16可以为长条状、水滴状、椭圆形等形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二透光区16为长条状为例。为了便于下文描述,首先定义出X、Y、Z三个方向,其中,X方向为大体上平行于电子设备较短边的方向,Y方向为大体上平行于电子设备较长边的方向,Z方向为大体上平行于电子设备厚度方向的方向。进一步地,第二透光区16在X方向呈长条状延伸设置,即第二透光区16在X方向上具有较长边,在Y方向上具有较短边,其中,第二透光区16在Y方向上的宽度即为第二透光区16的宽度。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主要是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结合参阅图6和图7,图6是图4实施例中沿B-B向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即电子设备200沿XY平面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实施例中装配透明盖板10的结构示意图。中框22和显示屏30之间具有间隙W1,透明盖板10层叠设于显示屏30上并搭接于中框22上。其中,中框22的内壁设有与透明盖板10配合的环形的凸台224,凸台 224和显示屏30之间具有间隙W1,以避免电子设备100在装配过程中触碰显示屏30而可能损坏显示屏30。透明盖板10外凸于显示屏30的边缘设置,透明盖板10外凸于显示屏30的部分横跨间隙W1并搭接于凸台224上。其中,透明盖板10通过点胶固定于中框22的凸台224上。
进一步地,中框22开设有安装槽228,透明件50嵌设于安装槽228,光感器件60设于透明件50远离透明盖板10的一侧。其中,透明件50 与透明盖板10过盈配合连接,并能够将透过透明盖板10的光线传导至光感器件60,使得光感器件60能够接收到更广范围的光线。可以理解的,透明件50的入光面和透明盖板10接触连接,经过透明盖板10入射至入光面的光线能够通过透明件50传导至光感器件60。如图4所示,光感器件60至少在夹角β范围内能够接收到电子设备100的外部光线,该夹角β范围明显大于夹角α范围,且不受通光孔222孔径影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透明件50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导光材料制成,即透明件50可以是导光件,例如透明件50的材质可以是透明硅胶。其中,透明件50靠近透明盖板10的端部的面积可以小于透明件50远离透明盖板10的端部的面积。通过上述结构设置的透明件50,在与透明盖板10接触连接时可以占用较小的面积,进而减小电子设备的黑边宽度;同时将透明件50靠近光感器件60的端部的面积设置为大于另一端部的面积,能够使得传导至光感器件60的光线覆盖于光感器件60的感光面,提升光感器件60的使用性能。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透明件50 大致上可以呈类锥形结构。
可以理解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的黑边宽度是以电子设备顶部区域在Y方向上的黑边宽度为例进行说明的,即本申请实施例关于宽度的定义应理解为是在电子设备顶部区域Y方向上的宽度。
进一步地,透明件50可以包括入光面51和出光面52,入光面51 靠近透明盖板10设置,出光面52靠近光感器件60设置,经电子设备 100外部入射至入光面51的光线经透明件50传导后从出光面52射出,并照射至光感器件60的感光面。入光面51抵接于透明盖板10靠近于显示屏30的一侧,以使得外部光线经透明盖板10入射后能够直接经透明件50进行传导,避免电子设备100外的光线穿过透明盖板10之后需要传递的路径比较长,空气的光衰减比较大,容易导致照射到光感器件 60上的光线发生衰弱,影响光感器件60的光学性能。出光面52靠近光感器件60的感光面设置,以使得从出光面52射出的光线能够在最短距离内照射至光感器件60,避免光线在空气中传递的路径较长而造成光衰减较大。当然,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出光面52和光感器件60的感光面可以层叠设置,以使得从出光面52射出的光线能够直接照射至光感器件60的感光面,避免光线在空气中传递的路径较长而造成光衰减。
具体而言,在电子设备顶部区域的Y方向即在第二透光区16的宽度方向上,透明件50的入光面51具有一宽度W2,同时,在X方向即在第二透光区16的长度方向上,透明件50的入光面51具有一长度L2。透明件50的入光面51能够接收到的光线受入光面51的面积影响,即入光面51的面积越大,能够接收到的光线范围越广,能够传导至光感器件60的光线范围越广。当然,入光面51受非透光区14影响不可能无限大,结合考虑减小电子设备顶部区域在Y方向上的黑边宽度,可以在适当增大或者不减小入光面51的面积的前提下,减小入光面51的宽度W2并增大其长度L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宽度W2一般为0.3-0.6mm,长度L2一般为1-5mm;例如,宽度W2可以为0.3mm、0.4mm、0.5mm、0.6mm等,长度L2可以为1mm、2mm、3mm、4mm、5mm等。优选地,宽度W2可以为0.5mm,长度L2可以为1.5mm。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100通过在透明盖板10与光感器件60之间设置透明件50,填充透明盖板10与光感器件60之间的空气间隙,使得电子设备100外的光线借助透明件50传递至光感器件60上,可以改善光线发生衰弱的现象。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通过设置透明件50不仅能够减小电子设备100的黑边宽度,还能够改善入射光线发生衰弱的现象。
进一步地,透明件50靠近显示屏30的一侧和显示屏30之间具有第一间距J1,透明件50背离显示屏30的一侧和透明盖板10靠近该侧的边缘之间具有第二间距J2。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第一间距J1以避免在装配透明件50的过程中透明件50触碰到显示屏30,即可以将第一间距J1理解为透明件50的装配余量。同时,通过设置第一间距J1隔开透明件50和显示屏30,避免由于透明件50接触显示屏30而影响显示屏30的性能。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间距J1一般不超过0.3mm,例如,第一间距J1可以为0.1mm、0.2mm、0.3mm等。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二间距J2使得透明件50内缩于透明盖板10的边缘,以预留透明盖板10搭接于中框22的宽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间距J2一般不超过0.2mm,例如,第二间距J2可以为0.1mm、0.2mm等。优选地,第一间距J1可以为0.3mm,第二间距J2可以为0.1mm。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不考虑显示屏30本身黑边的情况下,电子设备100顶部区域在Y 方向上的黑边宽度W=宽度W2+第一间距J1+第二间距J2,即黑边宽度 W大致为0.8-1.1mm。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黑边宽度W大致为0.9mm,该黑边宽度W相较于前述实施例中黑边宽度L大致减少了20%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在中框开设安装槽,并将透明件嵌设于安装槽,即将中框拆除一部分并用透明件填充中框被拆除的部分,以此作为光感器件的光路,以减小电子设备的黑边宽度,进而实现电子设备的高屏占比。其中,透明件的出光面面积可以大于入光面面积,以在减小电子设备黑边宽度的同时可以提升光感器件的光学性能。另外,透明件的一端抵接于透明盖板,填充中框被拆除部分,可以提升透明件与透明盖板之间的气密性,避免粉尘、水汽等进入影响光感器件的光学性能。
可以理解的,上文中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透明件来减小电子设备的黑边宽度,下文将进一步描述透明件如何与中框配合连接,以保证电子设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结合参阅图4和图8,图8是图4实施例中中框22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中框22大致可以包括侧边框221和支撑板223。侧边框221可以在侧面体现出电子设备100的侧面外轮廓。例如,侧边框221可以为环形框架结构,包括首尾相连的四边。支撑板223可以用于支撑电子设备的内部元器件。其中,侧边框221环绕支撑板223设置,即支撑板223设于电子设备内部,且支撑板223的至少部分外周缘连接于侧边框221的内侧壁。可以理解的,为了配合电子设备内部元器件的安装,侧边框221 以及支撑板223可以根据元器件的具体结构来进行设置。
例如,为了便于按键操作,侧边框221可以开设一些贯穿其内外壁的通孔,或者,可以在侧边框221的内外壁上形成一些凹槽,以便于装配按键等相关组件。为了便于电子设备内部器件之间的连接,支撑板223 上可以开设一些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或凹槽。另外,支撑板223也可以形成一些凹槽以利于电子设备内部元器件的布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屏30设于透明盖板10和支撑板223之间,并与侧边框221的内侧壁间隔设置,即间隙W1为显示屏30和侧边框 221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地,侧边框221的内侧壁设有一个与透明盖板10配合的环形凸台224,该凸台224在侧边框221的内侧壁朝向电子设备100的内部凸出延伸形成。透明盖板10的四个边沿均搭接在凸台224上,并与凸台224固定连接。光感器件60设于支撑板223 背离透明盖板10的一侧,或者,光感器件60嵌设于支撑板223。
其中,凸台224上开设有安装槽228,该安装槽228沿电子设备100 的厚度方向上延伸。支撑板223上开设有对应于光感器件60的安装孔 225,该安装孔225连通安装槽228,并与安装槽228配合安装固定透明件50。可以理解的,透明件50可以在安装槽228的深度方向即Y方向上凸出于安装槽228设置,也可以与安装槽228的开口位置齐平,只要保持透明件50与显示屏30之间的第一间距J1即可。
进一步地,透明件50靠近光感器件60的端部安装于安装孔225,且其出光面52在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即Z方向上与支撑板223背离显示屏30的表面齐平,或者出光面52位于支撑板223背离显示屏30的一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透明件50与中框22过盈配合连接。
具体而言,安装孔225的内侧壁设有台阶部227,该台阶部227沿安装孔225的内侧壁凸出设置。透明件50设有与台阶部227配合的支撑部53,台阶部227与支撑部53配合以在Z方向上对透明件50进行限位固定。进一步地,安装孔225的内侧壁设有第一斜面229,该第一斜面229远离透明盖板10的一侧朝向安装孔225的轴线方向倾斜设置。透明件50靠近光感器件60的端部设有与第一斜面229配合的第二斜面,以便于安装透明件50。可以理解的,台阶部227和支撑部53配合,以及,第一斜面229和第二斜面配合,不仅可以方便的装配透明件50,而且在装配完成后50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实现对透明件50的定位固定。
在实际装配过程中,首先将透明件50靠近出光面52的这一端安装于安装孔225内。此时,在Z方向上,透明件50靠近入光面51的端部凸出于中框的凸台224。然后将透明盖板10扣合至中框的凸台224上并固定连接,此时,透明盖板10压缩透明件50并与透明件50形成过盈配合,以达到良好的气密性要求。可以理解的,在Y方向上,安装槽 228位置对应的凸台224宽度较窄,一般不超过0.2mm,粘接稳定性不强,故透明盖板10在该区域与凸台224不进行粘接。经过试验验证,透明盖板10在凸台224的其他区域粘接连接即可保证整体结构的连接稳定性,而透明件50与透明盖板10过盈配合在安装槽228位置保证气密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中框的凸台上开设安装槽,并在中框的支撑板上开设安装孔,将透明件嵌设于安装槽内,并固设于安装孔内,不仅可以有效保证透明件安装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将光线直接传导至光感器件的感光面,提升光感器件的光学性能。另外,通过透明件与透明盖板过盈配合,不仅可以保证透明件和透明盖板接触区域的气密性,还可以有效地减小电子设备的黑边宽度。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透明件还可以与中框一体成型。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注塑工艺直接将透明硅胶注塑到中框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一体成型的透明件的结构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的透明件结构相同也可以不同,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注塑一体成型的透明件与中框的安装槽开口齐平。换言之,中框的安装槽去除了多少体积的中框,透明件的体积与去除的中框体积大体相同。其中,光感器件设于支撑板背离透明盖板的一侧,中框的安装槽贯穿支撑板设置。此时,电子设备的黑边宽度大致为透明盖板10和中框22的点胶宽度+透明件50和显示屏30 之间的第一间距J1。即在不考虑显示屏30本身黑边的情况下,电子设备100顶部区域在Y方向上的黑边宽度W=透明盖板10和中框22的点胶宽度+第二间距J2,此时黑边宽度W一般不超过0.8mm。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设备,请参阅图9,图 9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设备900的结构组成示意图,该移动终端设备9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可穿戴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图示以手机为例。该移动终端设备900的结构大致上可以包括RF电路910、存储器920、输入单元930、显示单元940、传感器 950、音频电路960、wifi模块970、处理器980以及电源990等。其中, RF电路910、存储器920、输入单元930、显示单元940、传感器950、音频电路960以及wifi模块970分别与处理器980连接;电源990用于为整个移动终端设备900提供电能。
具体而言,RF电路910用于接发信号;存储器920用于存储数据指令信息;输入单元930用于输入信息,具体可以包括触控面板931以及操作按键等其他输入设备932;显示单元940则可以包括显示面板941 (即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屏)等;传感器950(即上述实施例中的光感器件)包括红外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用于检测用户接近信号、距离信号等;扬声器961以及传声器(或者麦克风)962通过音频电路960 与处理器980连接,用于接发声音信号;wifi模块970则用于接收和发射wifi信号,处理器980用于处理移动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关于显示屏以及光感器件的相关技术特征,请参阅上述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详细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框,所述中框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
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的边沿搭接于所述中框的内壁;
光感器件,与所述透明盖板间隔设置,且与所述安装槽对应;
透明件,设于所述安装槽,并位于所述透明盖板和所述光感器件之间;
其中,所述透明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透明盖板,另一端靠近于所述光感器件的感光面,以将电子设备外部光线传导至所述光感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包括支撑板以及环绕所述支撑板的侧边框,所述侧边框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透明盖板配合的凸台,所述透明盖板的边沿搭接于所述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开设于所述凸台并沿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支撑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开设于所述凸台并沿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对应于所述光感器件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安装槽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壁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远离所述透明盖板的一侧朝向所述安装孔的轴线方向倾斜,所述透明件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壁设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凸出于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壁,所述透明件设有与所述台阶部配合的支撑部。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件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入光面抵接于所述透明盖板,所述出光面靠近于所述光感器件;所述出光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入光面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在所述安装槽的深度方向上的宽度为0.3-0.6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透明盖板和所述光感器件之间,且所述显示屏和所述透明盖板层叠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件靠近所述显示屏的一侧和显示屏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透明件背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和所述透明盖板边缘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不超过0.3mm,所述第二间距不超过0.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件和所述中框一体成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件材质为透明硅胶。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盖板,包括第一透光区和与所述第一透光区连接的非透光区,所述非透光区中设置有第二透光区;
中框,所述中框开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二透光区的安装槽;
光感器件,与所述透明盖板间隔设置,且与所述安装槽对应;
透明件,设于所述安装槽,并位于所述透明盖板和所述光感器件之间;
其中,所述透明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透光区,另一端靠近于所述光感器件的感光面,以将电子设备外部光线传导至所述光感器件。
CN202023147904.7U 2020-12-23 2020-12-23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4412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47904.7U CN214412788U (zh) 2020-12-23 2020-12-23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47904.7U CN214412788U (zh) 2020-12-23 2020-12-23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12788U true CN214412788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40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47904.7U Active CN214412788U (zh) 2020-12-23 2020-12-23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127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38089B2 (en) Portable terminal, display module thereof,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display module
CN111343317A (zh) 电子设备及壳体组件
CN111641740B (zh) 电子设备
CN108429838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4125103A (zh) 连接圈、中框、电子设备、显示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CN112965294A (zh) 背光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09964153U (zh) 电子设备
CN209964150U (zh)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21013618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front shell thereof
CN108632409B (zh) 显示屏、终端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EP3930296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iddle frame
CN209964155U (zh) 电子设备
CN214412788U (zh) 电子设备
CN209823799U (zh) 移动终端和手机中框
CN112385202B (zh) 电子设备
CN108924304B (zh) 电子设备
CN108494910B (zh) 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显示屏组件的组装方法
CN112369003B (zh) 电子设备
CN213659142U (zh) 电子设备、显示屏及其显示组件
CN109151102B (zh) 电子设备
CN208723943U (zh) 电子设备
CN112165542A (zh) 出音组件及其电子设备
CN111447352A (zh) 支架、摄像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12437899B (zh) 电子设备及其导光件
CN217116132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