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09449U - 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09449U
CN214409449U CN202023350842.XU CN202023350842U CN214409449U CN 214409449 U CN214409449 U CN 214409449U CN 202023350842 U CN202023350842 U CN 202023350842U CN 214409449 U CN214409449 U CN 2144094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ing
swinging
piece
hol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5084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玉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5084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094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094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094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组件,所述佩戴组件包括固定件、连接组件、摆动件和佩戴件;所述固定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设有摆动孔;所述连接组件穿设于所述摆动孔;所述摆动件具有转动端和摆动端,所述转动端与所述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端对应于所述摆动孔;所述佩戴件具有对应于所述摆动孔的连接端;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分别连接所述摆动端和所述连接端,使得所述摆动件和所述佩戴件能够在所述摆动孔的限位下进行摆动调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佩戴组件,通过在固定件上设置摆动孔,并通过穿设于摆动孔的连接组件分别连接摆动件和佩戴件,使得摆动件和佩戴件能够在摆动孔的限位下进行摆动调节,以满足用于的佩戴需求。

Description

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可穿戴设备主流的产品形态包括以手腕为支撑的watch类(包括手表和表带等产品),以脚为支撑的shoes类(包括鞋、袜子或者将来的其他腿上佩戴产品),以头部为支撑的Glass类(包括眼镜、头盔、佩戴件等),以及智能服装、书包、拐杖、配饰等各类非主流产品形态。
其中,头戴式设备是佩戴在用户头部的一种可穿戴设备,通过在头戴式设备的显示屏中,与佩戴用户左眼和右眼对应的区域显示相应的内容,从而可以使用户体验到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和增强现实 (Augmented Reality,AR)的显示效果。由于佩戴者的头型、脸型、胖瘦等不同,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稳定性以及舒适度颇受关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组件,所述佩戴组件包括固定件、连接组件、摆动件和佩戴件;所述固定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设有摆动孔;所述连接组件穿设于所述摆动孔;所述摆动件具有转动端和摆动端,所述转动端与所述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端对应于所述摆动孔;所述佩戴件具有对应于所述摆动孔的连接端;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分别连接所述摆动端和所述连接端,使得所述摆动件和所述佩戴件能够在所述摆动孔的限位下进行摆动调节。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组件和佩戴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和所述佩戴组件的固定件一体成型;其中,所述佩戴组件为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佩戴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通过在固定件上设置摆动孔,并通过穿设于摆动孔的连接组件分别连接摆动件和佩戴件,使得摆动件和佩戴件能够在摆动孔的限位下进行摆动调节,以满足用于的佩戴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2实施例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实施例中摆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实施例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实施例中连接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主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 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电子设备。
其中,可穿戴设备可以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脚链以及智能腰带等可穿戴设备,此处不做限定,只要该可穿戴设备能够被佩戴在人体上即可理解为本申请的可穿戴设备。为了便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可穿戴设备以头戴式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共同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的结构示意图,该可穿戴设备10大致上可以包括壳体组件11以及佩戴组件12。其中,壳体组件11和佩戴组件12可构成一可收纳的框架,以便于将可穿戴设备10佩戴于人体。优选地,可穿戴设备10可以为VR眼镜、AR 眼镜等。本申请实施例中以AR眼镜为例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图 1中示意图出可穿戴设备的X、Y和Z三个方向,主要是为了示意出XY、 XZ和YZ三个平面,以便于后文中进行相应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水平、垂直……)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具体而言,佩戴组件12可以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佩戴组件121 和第二佩戴组件122,第一佩戴组件121和第二佩戴组件122相配合使得可穿戴设备10能够夹持佩戴于人体。第一佩戴组件121的一端与壳体组件11的对应端相连接,即第一佩戴组件121的连接端用于连接壳体组件11;第一佩戴组件121的另一端沿背离壳体组件11的方向延伸形成自由端。第二佩戴组件122可以采用与第一佩戴组件121类似的安装方式进行安装。第一佩戴组件121和第二佩戴组件122分别连接于可穿戴设备10的壳体组件11两相对端,并位于壳体组件11的同侧,以用于夹持佩戴可穿戴设备10。壳体组件11的两相对端即是壳体组件11用于连接第一佩戴组件121和第二佩戴组件122的端部。或者,第一佩戴组件121的自由端和第二佩戴组件122的自由端位于壳体组件11的同侧。壳体组件11的同侧即是相对于AR眼镜在佩戴时其镜片靠近人体的一侧。即,第一佩戴组件121和第二佩戴组件122连接于壳体组件11 的两相对端,并沿朝向壳体组件11的同侧方向延伸。其中,第一佩戴组件121和第二佩戴组件122可以为矩形条状、柱形条状、棱形条状等。
用户佩戴AR眼镜时,第一佩戴组件121和第二佩戴组件122能够利用外张产生的反折力使得可穿戴设备10能够夹持佩戴于人体。其中,第一佩戴组件121和第二佩戴组件122可以分别为AR眼镜的两个镜腿。用户取下AR眼镜时,佩戴组件12能够通过内折实现开闭,以便于收纳。
请参阅图2,图2是图1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其中,第一佩戴组件121大致包括固定件200、摆动件300、佩戴件400 以及连接组件500。固定件200具有第一端210和第二端220,固定件 200的第一端210用于连接壳体组件11,第二端220用于连接佩戴件400。具体而言,固定件200和壳体组件11可以是弯折连接,即固定件200 的第一端210和壳体组件11的端部呈一定夹角。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件200和壳体组件11大体上呈垂直弯折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件200和壳体组件11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件,即可以通过一体成型工艺直接形成固定件200和壳体组件11。
应理解,除非关于特定上下文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中术语“基本上、大体上”在数字量或其他可量化关系(例如,垂直度或平行度)方面的使用应理解为表明数量±10%。因此,例如,彼此大体上垂直的线可以彼此成81°和99°之间的角度。
摆动件300具有转动端310和摆动端320,其中,转动端310对应于固定件200的第一端210设置,摆动端320对应于固定件200的第二端220设置。具体而言,转动端310和固定件200的第一端210转动连接,摆动端320扣合于固定件200的第二端220。当摆动件300沿固定件200的第一端210转动时,摆动件300的摆动端320能够在不脱离固定件200的第二端220的范围内来回摆动。
佩戴件400具有连接端410、自由端420以及设于连接端410和自由420之间的佩戴主体430,佩戴件400的连接端410用于连接固定件 200的第二端220,佩戴件400的自由端420为佩戴件400远离固定件 200的一端。其中,佩戴件400和固定件200在Z方向(即佩戴组件的条形延伸方向)上依次排布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佩戴组件122的形状与第一佩戴组件121的形状相适配,且二者的结构大体上类似,故本申请实施例中仅示例性说明第一佩戴组件121的具体结构、连接关系以及工作原理等技术特征。关于第二佩戴组件122的具体结构、连接关系以及工作原理等技术特征可参考第一佩戴组件121的具体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进行重复赘述。
进一步地,固定件200开设有摆动孔221,该摆动孔221轴心线大体上垂直于摆动件300的摆动方向或者转动方向。连接组件500穿设于摆动孔221,并能够在摆动孔221的限位下来回移动。其中,连接组件 500沿摆动孔221端面的直线边方向来回移动。摆动件300和佩戴件400 通过连接组件500分别与固定件200连接,即摆动件300的摆动端320 通过连接组件500和固定件200的第二端220连接;佩戴件400的连接端410通过连接组件500和固定件200的第二端220连接,以使得摆动件300和佩戴件400能够在摆动孔221的限位下进行摆动调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佩戴组件121还可以包括转动件600,该转动件600穿设于固定件200的第一端210,以用于转动连接摆动件300 的转动端310和固定件200的第一端210。换言之,摆动件300和固定件200通过转动件600转动连接,并能够绕转动件600发生相对转动。其中,转动件600可以是转轴,转轴的轴线大体上平行于Y方向。
结合参阅图3,图3是图1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实线图形表示可穿戴设备10的正常形态,虚线图形表示佩戴可穿戴设备10时佩戴组件12的外折形态。其中,佩戴组件12大致可以沿图1或者图2所示的X方向外折,即第一佩戴组件121可以沿L1方向向外反折,第二佩戴组件122可以沿L2方向向外反折。
如前述,以第一佩戴组件121沿L1方向向外反折为例。固定件200 和壳体组件11固定连接,在第一佩戴组件121反折过程中固定件200 的位置以及形态不发生改变。摆动件300和佩戴件400通过连接组件500 沿L1方向移动,以适应不同头型的用户佩戴。具体而言,在对佩戴件 300施加沿L1方向的外力时,佩戴件300的连接端410沿L1方向移动,使得连接组件500同步沿L1方向移动,进而使得摆动件300的摆动端 320沿L1方向移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佩戴组件通过设置摆动孔,使得摆动件和佩戴件能够在摆动孔的限位下进行摆动调节,以满足用于的佩戴需求。另外,在佩戴件400和摆动件300向外反折的过程中,佩戴件400的佩戴主体430和摆动件300的外观面(即外折方向指向的一面) 能够平齐,避免在佩戴主体430和摆动端320之间产生反折折角。
请参阅图4,图4是图2实施例中固定件200的结构示意图,固定件200的第一端210开设有第一转动孔211,该第一转动孔211用于装配转动件600。固定件200的第二端220开设有摆动孔221,该摆动孔 221用于装配连接组件500。其中,第一转动孔211和摆动孔221的轴心线大体上平行于图1或者图2所示的Y方向。
进一步地,固定件200的第二端220还设有装配空间222,该装配空间222连通摆动孔221,以用于装配佩戴件400,并容纳佩戴件400 的连接端410。佩戴件400的连接端410开设有与摆动孔221相对应的装配孔411,连接组件500同时穿设于摆动孔221和装配孔411,以使得佩戴件400能够相对于固定件200摆动或者转动。其中,装配空间222 包括沿Y方向间隔相对设置的两侧壁,该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摆动孔221,即两侧壁上的摆动孔221同轴设置。佩戴件400的连接端410 嵌设于上述两侧壁之间,并在上述两侧壁之间能够沿X方向移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摆动孔221大致呈跑道型,其内侧壁大致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面2211、第二面2212、第三面2213以及第四面2214。第一面2211和第三面2213为平面且相对设置,第二面2212和第四面 2214为曲面且相对设置,第二面2212和第四面2214设于第一面2211 和第三面2213之间。其中,第一面和第三面大体上平行于XY平面。
请参阅图5,图5是图2实施例中摆动件300的结构示意图,摆动件300可以包括第一侧壁301、第二侧壁302以及连接第一侧壁301和第二侧壁302的底壁303。第一侧壁301、第二侧壁302和底壁303围设形成槽状结构的摆动件300,其中,摆动件300扣合于固定件200上。具体而言,第一侧壁301和第二侧壁302分别和固定件200沿Y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侧壁部分重叠。底壁303设于固定件200的外侧以遮挡固定件200内部结构器件,保持整体外观一致性。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进一步地,摆动件300的转动端310开设有第二转动孔311,该第二转动孔311用于装配转动件600,即转动件600穿设于该第二转动孔 311,以此使得摆动件300和固定件200形成转动连接。摆动件300的摆动端320开设有卡合孔321,该卡合孔321用于装配连接组件500,以此使得摆动件300可以卡合于固定件200外侧。另外,连接组件500 同时穿设于卡合孔321、摆动孔221以及装配孔411,以使得佩戴件400 能够相对于固定件200转动;或使得摆动件300能够相对于固定件200 转动;或使得佩戴件400和摆动件300能够相对于固定件200同步摆动。
请参阅图6,图6是图2实施例中连接组件500的结构示意图,该连接组件500可以包括连接轴510和弹性件520。连接轴510同时穿设于卡合孔321、摆动孔221以及装配孔411,并能够在摆动孔221内沿X 方向往复移动,进而使得佩戴件400和摆动件300能够相对于固定件200 同步摆动。同时,在佩戴件400和摆动件300相对于固定件200摆动的过程中,如图3所示,摆动件300的底壁303和佩戴件400的外侧壁之间大体上保持平面或者弧形面结构,避免在在佩戴件400和摆动件300 之间产生反折折角,提升佩戴组件的整体外观表现力。弹性件520设于连接轴510和摆动孔221的内侧壁之间,以在佩戴组件向外反折时产生夹持佩戴组件的弹力。
具体而言,在摆动件300和佩戴件400外折的过程中,压缩弹性件 520使得弹性件520发生弹性形变进而产生弹力,该弹力的方向和摆动件300、佩戴件400的外折方向相反,进而实现夹持佩戴。其中,弹性件520可以是弹簧、泡棉等具有一定回弹力的结构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件520可以为弹簧。其中,可以通过改变弹簧的形状与外形来达到更好的弹力效果,弹簧包括但不限于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弹簧中的一种。弹簧的端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跑道型等形状中的一种。
结合参阅图7,图7是图6实施例中连接组件500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弹性件520压缩设置于连接轴510和固定件200的第二端220 之间。具体而言,弹性件520的一端连接于连接轴510的侧部,另一端连接于摆动孔221的内侧壁。弹性件520的压缩产生的弹力方向大体上平行于佩戴组件的外折方向即X方向。在摆动件300和佩戴件400外折的过程中,连接轴510压缩弹性件520使得弹性件520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弹力,进而实现夹持佩戴可穿戴设备的夹持力。
具体而言,弹性件520沿X方向延伸设置,即弹性件520的轴线大体上平行于X方向。弹性件520连接摆动孔221内侧壁的端部抵接于摆动孔221内侧壁的第二面2212,其中,摆动孔221内侧壁的第二面2212 为摆动孔221靠近于摆动件300的底壁303的曲面。进一步地,第二面 2212上开设有定位槽2215,弹性件520抵接于第二面2212的端部设有定位块5201,定位块5201嵌设于定位槽2215内,以避免弹性件520在压缩过程中产生偏移现象。
可以理解的,弹性件520可以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当弹性件520设有一个时,一个弹性件520对应于固定件200沿Y方向间隔相对设置的两侧壁中的一个。当弹性件520设有两个时,如图6所示,两个弹性件 520分别对应于固定件200沿Y方向间隔相对设置的两侧壁。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500的装配结构示意图,该连接组件500可以包括连接轴510和弹性件520。连接轴 510同时穿设于卡合孔321、摆动孔221以及装配孔411,并能够在摆动孔221内沿X方向往复移动,进而使得佩戴件400和摆动件300能够相对于固定件200同步摆动。弹性件520的一端连接固定件200,另一端连接佩戴件400,以在佩戴组件向外反折时产生夹持佩戴组件的弹力。
具体而言,固定件200靠近摆动件300的侧壁上设有固定部230,该固定部230的延伸方向大体上平行于摆动孔221的轴心线即Y方向。弹性件520的一端连接固定部230,另一端抵接于或者连接于佩戴件400 的连接端410。在摆动件300和佩戴件400外折的过程中,佩戴件400 的连接端410压缩弹性件520使得弹性件520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弹力,进而实现夹持佩戴可穿戴设备的夹持力。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佩戴组件,通过在固定件上设置摆动孔,使得,摆动件和佩戴件能够在摆动孔的限位下进行摆动调节,以满足用于的佩戴需求。同时,在佩戴件和摆动件向外反折的过程中,佩戴件的佩戴主体能够和摆动件的底壁平齐,避免产生反折折角,保持外观一致性。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20的结构拆分示意图,该可穿戴设备20大致上可以包括壳体组件21以及佩戴组件 22。其中,壳体组件21和佩戴组件22可构成一可收纳的框架,以便于将可穿戴设备20佩戴于人体。关于佩戴组件22的具体技术特征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佩戴组件12,故本实施例不再进行赘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20以AR眼镜为例进行描述。
其中,壳体组件21大致包括前壳201和后壳202,该前壳201和后壳202围设形成一容置空间203。可穿戴设备20还进一步包括收容于容置空间203内的主机23。例如,前壳201和后壳202可通过扣合连接以收容主机23。主机23可包括光机组件、摄像组件、主板、扬声器组件、麦克风组件等。由于该壳体组件11用于收容和保护主机,因此该壳体组件11又可称为主机壳体或保护壳体。壳体组件11与其所收容的主机可构成主机组件。可穿戴设备10的壳体组件11可安装显示组件、光学器件、传感器和处理器等。在AR眼镜的示例中,显示组件被设计成,例如,通过将光投影到用户眼睛中,在用户对其现实世界环境的视图上覆盖图像。可穿戴设备10还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并且还可包括电子电路系统以控制上述部件中的至少一些并且执行相关联的数据处理功能。电子电路系统可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当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20还可以包括电路板,该电路板容纳于壳体组件21和佩戴组件22,以用于实现信号传输。主机的部分器件可收容于佩戴组件22内,例如,扬声器组件和麦克风组件等元器件可收容于佩戴组件22内。可以理解的,前壳201和后壳202 围设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可穿戴设备20的主板,主板上安装了可穿戴设备的电路系统,且能提供一系列接合点,供处理器、存储器、对外设备等设备接合。可穿戴设备的主板上最重要的构成组件是芯片组,芯片组为主板提供一个通用平台供不同设备连接,控制不同设备的沟通。芯片组可以为主板提供额外功能,例如集成显核、红外通讯技术、蓝牙。主板与可穿戴设备内设置的电池电连接以获得电源供应。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文中的具体含义。
在AR眼镜的示例中,可穿戴设备10可被配置成信号连接将数据传递到外部处理设备并从外部处理设备接收数据,信号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无线连接或其组合。然而,在其他情形中,可穿戴设备10可用作独立设备,即在可穿戴设备10自身进行数据处理。信号连接可以被配置成承载任何种类的数据,诸如图像数据(例如,静止图像和/或完全运动视频,包括2D和3D图像)、音频、多媒体、语音和/或任何其他类型的数据。外部处理设备可以是例如游戏控制台、个人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智能电话或其他类型的处理设备。信号连接可以是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Wi-Fi连接、蓝牙或蓝牙低能量(BLE)连接、以太网连接、电缆连接、DSL连接、蜂窝连接(例如,3G、LTE/4G或5G)等或其组合。附加地,外部处理设备可以经由网络与一个或多个其他外部处理设备通信,网络可以是或包括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内联网、城域网(MAN)、全球因特网或其组合。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30的结构示意图。该可穿戴设备30例如可以为VR眼镜、AR眼镜、MR(Mix Reality,混合现实)眼镜,或者还可以为其他可戴于头部的智能眼镜等。该可穿戴设备30例如可以如前述实施例中所示的呈眼镜形状。
其中,可穿戴设备30可包括:数据采集模块71、数据输出模块72、串行接口73及集成电路模块74。
串行接口73例如可以为满足USB 2.0规范、USB3.0规范及USB3.1 规范的USB接口,可包括:Micro USB接口或USB TYPE-C接口。此外,串行接口73还可以为图4中的信号接口215。甚至串行接口73还可以为其他任意类型的能够用于串行数据传输的串行接口。
集成电路模块74可包括:数据转换模块741及接口模块742,数据转换模块741通过接口模块742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71和数据输出模块72连接。集成电路模块74可收容于前述实施例中的壳体组件11和/ 或佩戴组件12内。
数据转换模块741用于对通过接口模块742从数据采集模块71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串行化转换,并将转换后的串行数据通过串行接口73 输出,以对转换后的串行数据进行处理,例如传输给外部设备例如电子设备进行处理等。
数据转换模块741还用于对通过串行接口73接收的串行数据进行转换,以将接收的串行数据转换为与接口模块742的接口协议相匹配的接口数据,并将转换后的接口数据通过接口模块742传输给数据输出模块72,以通过数据输出模块72将转换后的接口数据输出给用户。
集成电路模块74例如可以被实施为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数据整合处理芯片,或者还可以实现为FPGA(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在可穿戴设备中使用集成电路芯片,通过集成电路芯片中的接口模块进行数据的采集,并通过数据转换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和从主机单元接收的数据集中地进行转换,一方面可以极大地缩小可穿戴设备的空间和体积,有利于实现可穿戴设备轻薄化;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芯片的功耗,减少可穿戴设备的发热,提升用户体验;此外,集中式转换还可以降低可穿戴设备的整体数据处理延迟。
请参阅图11,图11是图10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30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该可穿戴设备30中的集成电路模块74可包括多个接口模块742,例如多个接口模块742可以分别为I2C接口模块、SPI接口模块、I2S接口模块、SLIMBus接口模块及MIPI(Mobile IndustryProcessor Interface,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接口模块。
I2C接口模块与连接的模块之间使用I2C总线进行通信,I2C总线是一种简单、双向二线制同步串行总线。它只需要两根线即可在连接于总线上的器件之间传送信息。主器件用于启动总线传送数据,并产生时钟以开放传送的器件,此时任何被寻址的器件均被认为是从器件.在总线上主和从、发和收的关系不是恒定的,而取决于此时数据传送方向。如果主器件要发送数据给从器件,则主器件首先寻址从器件,然后主动发送数据至从器件,最后由主器件终止数据传送;如果主器件要接收从器件的数据,首先由主器件寻址从器件.然后主器件接收从器件发送的数据,最后由主器件终止接收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主器件负责产生定时时钟和终止数据传送。通常I2C是控制接口,用于传输控制信令。
SPI接口模块与连接的模块之间使用SPI总线进行通信。SPI总线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SPI通信原理很简单,它以主从方式工作,这种模式通常有一个主设备和一个或多个从设备,需要4根线,分别用于主设备数据输入、主设备数据输出、时钟信号传输、主设备输出的使能信号传输。通常SPI接口也是控制接口,用于传输控制信令。
I2S接口模块与连接的模块之间使用I2S总线进行通信。I2S总线是针对数字音频设备(如CD播放器、数码音效处理器、数字电视音响系统)之间的音频数据传输而制定的一种总线标准。它采用了独立的导线传输时钟与数据信号的设计,通过将数据和时钟信号分离,避免了因时差诱发的失真,为用户节省了购买抵抗音频抖动的专业设备的费用,广泛应用于各种多媒体系统。标准的I2S总线电缆是由3根串行导线组成的:1根是时分多路复用(简称TDM)数据线;1根是字选择线;1根是时钟线。
SLIMBus接口模块与连接的模块之间使用SLIMBus总线进行通信。 SLIMBus总线是MIPI联盟指定的一种音频接口,用于连接基带/应用处理器和音频芯片,通常用于传送音频数据。SLIMBus总线两端由一个接口设备和一到多个功能设备组成,接口设备和功能设备之间用一到多个端口连接,端口可以是只输入、只输出或者双向。SLIMBus总线支持动态停止和重启,并支持所有的采样频率。
MIPI接口模块与连接的模块之间采用MIPI接口规范进行通信。 MIPI是MIPI联盟发起的为移动应用处理器制定的开放标准和一个规范。目的是把手机内部的接口如摄像头、显示屏接口、射频/基带接口等标准化,从而减少手机设计的复杂程度和增加设计灵活性。MIPI多媒体规范主要分为三层,即应用层、协议层和物理层。主要应用于摄像头、显示器等设备的接口,其中可包括摄像头接口CSI(Camera Serial Interface)、显示接口DSI(Display Serial Interface)等。
如图11所示,可穿戴设备30可包括多个数据采集模块71,例如多个数据采集模块71可以分别为:音频数据采集模块、视频数据采集模块(前述实施例中的摄像组件)、眼动追踪模块及传感数据采集模块。
其中,音频数据采集模块例如可以包括麦克风及音频编解码器 (Codec)。音频编解码器对通过麦克风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音频编码。
视频数据采集模块例如可以包括摄像头,如普通相机的镜头、IR (Infrared Ray,红外线)相机的IR镜头等。
眼动追踪是一项科学应用技术,当人的眼睛看向不同方向时,眼部会有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会产生可以提取的特征,计算机可以通过图像捕捉或扫描提取这些特征,从而实时追踪眼睛的变化,预测用户的状态和需求,并进行响应,达到用眼睛控制设备的目的,例如用户无需触摸屏幕即可翻动页面。从原理上看,眼动追踪主要是研究眼球运动信息的获取、建模和模拟,用途颇广。而获取眼球运动信息的设备除了眼动仪之外,还可以是图像采集设备,甚至一般电脑或手机上的摄像头,其在软件的支持下也可以实现眼球跟踪。
眼动追踪模块如上述可以包括眼动仪、图像采集设备等。
传感数据采集模块例如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Proximity Sensor)、 IMD(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惯性测量装置)、可见光传感器(Ambient Light Sensor)等。
其中,接近传感器(例如第一FPC523上设置的距离传感器,)是代替限位开关等接触式检测方式,以无需接触检测对象进行检测为目的的传感器的总称。能检测对象的移动信息和存在信息转换为电气信号。感应型接近传感器的检测原理是通过外部磁场影响,检测在导体表面产生的涡电流引起的磁性损耗。在检测线圈内使其产生交流磁场,并检测体的金属体产生的涡电流引起的阻抗变化进行检测的方式。此外,作为另外一种方式,还可包括检测频率相位成分的铝检测传感器,和通过工作线圈仅检测阻抗变化成分的全金属传感器等。
IMD用于测量物体三轴姿态角(或角速率)以及加速度的装置。一般的,一个IMU包含了三个单轴的加速度计和三个单轴的陀螺,加速度计检测物体在载体坐标系统独立三轴的加速度信号,而陀螺检测载体相对于导航坐标系的角速度信号,测量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角速度和加速度,并以此解算出物体的姿态。
可见光传感器将可见光作为探测对象,并转换成输出信号的器件。可见光传感器可以感受有规律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请参阅图11,音频数据采集模块71如可以通过SLIMBus接口模块 742及SPI接口模块742与数据转换模块741连接。其中,音频数据采集模块71与SPI接口模块742之间可以传输控制信号,音频数据采集模块71与SLIMBus接口模块742之间可以传输音频数据。
视频数据采集模块71如可以通过MIPI接口模块742及I2C接口模块742与数据转换模块741连接。其中,视频数据采集模块71与MIPI 接口模块742之间可以传输视频数据,视频数据采集模块71与I2C接口模块742之间可以传输控制信号。
眼动追踪模块71如可以通过MIPI接口模块742及I2C接口模块742 与数据转换模块741连接。其中,眼动追踪模块71与MIPI接口模块742 之间可以传输眼动追踪数据,眼动追踪模块71与I2C接口模块742之间可以传输控制信号。
传感数据采集模块71如可以通过I2C接口模块742与数据转换模块741连接。传感数据采集模块71与I2C接口模块742之间可以传输传感数据,此外也可以传输控制信号。
请继续参阅图11,可穿戴设备30例如也可以包括多个数据输出模块72。多个数据输出模块72如可以包括显示模块72及音频数据输出模块72。其中,显示模块72例如可以为前述实施例中的光机组件。
音频数据输出模块72例如可以包括扬声器(佩戴组件中的扬声器组件)和/或耳机接口,通过外接耳机来输出音频数据。
显示模块72如可以通过MIPO接口模块742及I2C接口模块742 与数据转换模块741连接。其中,显示模块72与MIPO接口模块742 之间可以传输待显示的视频数据,显示模块72与I2C接口模块742可以传输控制信号。
音频数据输出模块72如可以通过I2S接口模块742及I2C接口模块 742与数据转换模块741连接。其中,音频数据输出模块72与I2S接口模块742之间可以传输待输出的音频数据,音频数据输出模块72与I2C 接口模块742之间可以传输控制信号。
此外,集成电路模块74还可以包括时钟模块743,分别与数据转换模块741及各接口模块742连接,用于为各模块输出时钟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成电路模块74还可以包括:数据压缩模块744 及数据解压模块745。
其中,数据压缩模块744及数据解压模块745分别连接于数据转换模块741与串行接口73之间。
数据压缩模块744用于在数据转换模块741将转换后的串行数据通过串行接口73输出之前,对待输出的串行数据进行压缩,并将压缩后的串行数据通过串行接口73输出。
数据解压模块745用于在数据转换模块741通过串行接口73接收串行数据之前,对通过串行接口73接收的串行数据进行解压缩,并将解压缩后的串行数据传输给数据转换模块741以进行转换。
通过对待传输的数据进行压缩,可以节省传输带宽,提高传输速率,从而进一步保证数据的实时性,提升用户的体验。但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制采用的数据压缩/解压缩算法,具体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选择。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30还可以包括:电源管理模块75,与串行接口73连接,用于通过串行接口73接收与串行接口73连接的电源提供装置提供的电能,以为可穿戴设备30进行供电。
请参阅图12,图12是图10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30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可穿戴设备3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主机单元76。主机单元 76可包括:处理模块761、串行接口762及集成电路模块763。
其中,处理模块761与集成电路模块763连接。处理模块761例如可以为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用于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视频数据和/或音频数据)通过集成电路模块763返回至集成电路模块74进行输出。
对应于串行接口73,串行接口762也可以为满足USB 2.0规范、 USB3.0规范及USB3.1规范的USB接口,可包括:Micro USB接口或 USB TYPE-C接口。此外,串行接口762还可以为其他任意类型的能够用于串行数据传输的串行接口。可在串行接口762与串行接口73之间连接缆线。
集成电路模块763可包括:数据转换模块7631及接口模块7632。数据转换模块7631通过接口模块7632与处理模块761连接。数据转换模块7631用于对通过串行接口762接收的串行数据进行转换,以将接收的串行数据转换为与接口模块7632的接口协议相匹配的接口数据,并将转换后的接口数据通过接口模块7632传输给处理模块761。
数据转换模块7631还用于对通过接口模块7632从处理模块761接收的处理后的数据(音频数据和/或视频数据)进行串行化处理,并将转换后的串行数据通过串行接口762输出给串行接口73。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主机单元76如可以为与可穿戴设备200配套的专用设备,或者主机单元76还可以为配置有上述集成电路模块763的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其中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如CPU或AP)可以为上述处理模块761,通过在电子设备中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使得其处理器可以对通过集成电路模块763接收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请参阅图13,图13是图12所示主机单元76的结构示意图。主机单元76中的集成电路模块763可以包括多个接口模块7632,多个接口模块7632相应地也可以为I2C接口模块、SPI接口模块、I2S接口模块、 SLIMBus接口模块及MIPI接口模块。
其中,数据转换模块7631可以通过SLIMBus接口模块7632及SPI 接口模块7632,将转换后的音频数据传输给处理模块761;数据转换模块7631可以通过MIPI接口模块7632及I2C接口模块7632将转换后的视频数据传输给处理模块761;数据转换模块7631可以通过MIPI接口模块7632及I2C接口模块7632将转换后的眼动追踪数据传输给处理模块761;数据转换模块7631可以通过I2C接口模块7632将转换后的传感数据传输给处理模块761。
集成电路模块763还可以包括时钟模块7633,用于向数据转换模块 7631及各接口模块7632发送时钟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成电路模块763还可以包括:数据压缩模块7634 及数据解压模块7635。
其中,数据压缩模块7634及数据解压模块7635分别连接于数据转换模块7631与串行接口762之间。
数据解压模块7635用于在数据转换模块7631通过串行接口762从串行接口73接收串行数据之前,对通过串行接口762接收的串行数据进行解压缩,并将解压缩后的串行数据传输给数据转换模块7631以进行转换。
数据压缩模块7634用于在数据转换模块7631将转换后的串行数据通过串行接口762输出之前,对待输出的串行数据进行压缩,并将压缩后的串行数据通过串行接口762输出给串行接口73。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数据压缩模块744使用的压缩算法应与图13中主机单元76中的数据解压模块7635使用的解压缩算法相匹配,而主机单元76中的数据压缩模块7634使用的压缩算法应与图11 中数据解压模块745使用的解压缩算法相匹配。
通过对待传输的数据进行压缩,可以节省传输带宽,提高传输速率,从而进一步保证数据的实时性,提升用户的体验。但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制采用的数据压缩/解压缩算法,具体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选择。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机单元76还可以包括:电源管理模块764与电池765。电源管理模块764分别与电池765和串行接口762连接,用于将电池765提供的电能通过串行接口762提供给串行接口762,以为集成电路模块74、数据采集模块71、数据输出模块72供电。
如上述,主机单元76还可以被实施为电子设备。
下面参照图14来描述根据本申请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900。图14显示的电子设备9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4所示,电子设备9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9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9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9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920和处理单元910)的总线930。
其中,存储单元9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9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9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9203。
存储单元9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9205的程序/实用工具9204,这样的程序模块9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9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9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7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9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9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9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900 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9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960通过总线930与电子设备9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9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910可以为如上述的主机单元中的处理模块,与电子设备 900中的集成电路模块970连接。集成电路模块970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如图12或图13,在此不再赘述。此外输入/输出接口95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的串行接口。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置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设有摆动孔;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穿设于所述摆动孔;
摆动件,具有转动端和摆动端,所述转动端与所述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端对应于所述摆动孔;
佩戴件,具有对应于所述摆动孔的连接端;
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分别连接所述摆动端和所述连接端,使得所述摆动件和所述佩戴件能够在所述摆动孔的限位下进行摆动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轴,所述摆动端开设有卡合孔,所述佩戴件靠近所述固定件的端部开设有装配孔;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卡合孔、所述摆动孔以及所述装配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连接轴和所述摆动孔的内侧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摆动孔的内侧壁的端部设有定位块,所述摆动孔的内侧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嵌设于所述定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件、另一端连接所述佩戴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靠近所述摆动件的侧壁上设有固定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佩戴件靠近所述固定件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者泡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件包括连接端、自由端以及设于所述连接端和所述自由端之间的佩戴主体;所述固定件的第二端设有与所述摆动孔连通的装配空间,所述连接端容纳于所述装配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侧壁卡合于所述固定件;所述底壁和所述佩戴主体平齐。
10.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组件和佩戴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和所述佩戴组件的固定件一体成型;其中,所述佩戴组件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佩戴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围设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可穿戴设备进一步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光机组件和摄像组件。
CN202023350842.XU 2020-12-31 2020-12-31 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 Active CN2144094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50842.XU CN214409449U (zh) 2020-12-31 2020-12-31 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50842.XU CN214409449U (zh) 2020-12-31 2020-12-31 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09449U true CN214409449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43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50842.XU Active CN214409449U (zh) 2020-12-31 2020-12-31 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094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258956A1 (en) Connecting assembly for wearable device, wearable device, and wearable apparatus
US11156855B2 (en) Modular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582328B2 (en) Audio response based on user worn microphones to direct or adapt program responses system and method
US20170109131A1 (en) Earpiece 3D Sound Localization Using Mixed Sensor Array for Virtual Reality System and Method
US20170105622A1 (en) Monitoring pulse transmissions using radar
US20180124497A1 (en) Augmented Reality Sharing for Wearable Devices
CN110716420B (zh) 可穿戴设备及显示方法
IL146426A (en) Dual monitor board and thin client computer
KR20170006058A (ko) 헤드 마운트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15099991A1 (en) Routing signals via hinge assemblies for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WO2022100193A1 (zh) 用于头戴式设备的壳体组件以及头戴式设备
WO2022100258A1 (zh) 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
KR20190076680A (ko) 힌지 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2394519B (zh) 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
CN114222941A (zh) 眼戴设备系带
CN208766396U (zh) 一种可穿戴ar设备和ar显示系统
CN214409449U (zh) 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
CN112399167B (zh)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智能眼镜
CN112558306B (zh) 颈戴式设备和可穿戴设备
CN203933612U (zh) 智能穿戴设备
CN213814143U (zh) 头戴式设备
CN112255801B (zh) 光机支架以及头戴式设备
CN111338080A (zh) 头戴设备及电子设备
CN112255804A (zh) 头戴式设备
CN213814144U (zh) 头戴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