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08446U - 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08446U
CN214408446U CN202120025041.1U CN202120025041U CN214408446U CN 214408446 U CN214408446 U CN 214408446U CN 202120025041 U CN202120025041 U CN 202120025041U CN 214408446 U CN214408446 U CN 214408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ing
loading arm
guide
arm
clamp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250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强洪夫
耿挺京
张宇伦
王哲君
王广
王学仁
代李菟
冯帅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cket Force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Rocket Force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cket Force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of PLA filed Critical Rocket Force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1200250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08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08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08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可用于测试准静态及动态加载下非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包括匹配相连的上夹具和下夹具,所述上夹具包括上夹具本体及设置在上夹具本体顶部的上加载台,所述上加载台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下夹具包括下夹具体和设置在下夹具体下端的下加载台,所述下加载台上固定连接有底部夹持端;所述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相互扣合,位于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之间的区域为装夹区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且既可用于高速拉伸试验机也可用于传统万能材料试验机的非金属材料双轴高低速压缩力学试验的夹具。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可用于测试准静态及动态加载下非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主要试验方法是采用传统万能材料试验机展开准静态条件下的单轴拉伸和压缩试验。然而在实际工况下许多构件受力状态是复杂的而非一维,相同材料在不同载荷模式作用下可能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力学行为,仅用单轴拉压试验结果来分析计算结构的强度和可靠性,会产生一定的偏差,进而不能保证结构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因此为了更精准的把握材料的力学性能,双轴应力状态下的破坏特性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双轴加载实现一般分为两大类:(1)利用两个或多个加载系统实现的双轴加载; (2)利用单轴加载系统实现的双轴加载。第一类装置由两个或多个加载系统独立实现,这种试验装置较容易实现任意比例双轴拉伸或压缩试验,但由于试验设备构造复杂,成本高,而且对控制系统的要求较高,因而应用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此外对加载速率也一定的限制,试验应变率尚且达不到动态加载。第二类装置主要利用一定的外接机械结构或试验夹具实现双轴加载,基于应用更为普通的单轴材料试验机,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较为容易的实现双轴力学性能测试,甚至是实现动态条件下的双轴力学试验。
此外,为了研究材料在动态加载下的力学行为,研究者基于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开展相关研究,但是SHPB装置会因应力平衡前测试的无效数据引入不小的误差。相较而言,美国INSTRON公司生产的INSTRON160/100-20高应变率液压伺服试验机最大压缩速度可达20m/s,同样可以测试材料动态加载条件下力学性能,且精度更高,可测范围更广。然而非金属材料双向压缩试验件无法与该试验机直接配合实现材料双轴压缩力学性能测试,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试验夹具配合试验机使用,进行非金属材料双轴高速压缩力学行为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测试准静态及动态加载下非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包括匹配相连的上夹具和下夹具,所述上夹具包括上夹具本体及设置在上夹具本体顶部的上加载台,所述上加载台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头;
所述下夹具包括下夹具体和设置在下夹具体下端的下加载台,所述下加载台上固定连接有底部夹持端;
所述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相互扣合,位于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之间的区域为装夹区域,所述装夹区域为长方体状,装夹区域的对角线所在平面中的一个平面与竖直面平行;
所述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之间还设置有导向装置。
优选地,上夹具本体包括固定相连的第一加载臂和第二加载臂,所述第一加载臂和第二加载臂均为板状,所述第一加载臂的一端与第二加载臂的一端固定相连且第一加载臂和第二加载臂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下夹具本体包括固定相连的第三加载臂和第四加载臂,所述第三加载臂和第四加载臂均为板状,所述第三加载臂的一端与第四加载臂的一端固定相连且第三加载臂和第四加载臂相互垂直设置;
第二加载臂和第三加载臂的中部设置有一交叉贯穿槽,第一加载臂和第四加载臂中部设置有加载板,所述第一加载臂上的加载板和第三加载臂上的交叉贯穿槽匹配交叉相连,第二加载臂上的交叉贯穿槽和第四加载臂上的加载板匹配交叉相连;
所述第一加载臂和第三加载臂、第二加载臂和第四加载臂还分别通过辅助导向结构相连。
优选地,辅助导向结构包括长条状通孔滑槽,所述第一加载臂、第二加载臂、第三加载臂及第四加载臂上均设置有通孔滑槽,第一加载臂和第四加载臂上的通孔滑槽设置在所在加载臂上加载板的两侧,第二加载臂和第三加载臂上的通孔滑槽设置在所在加载臂上交叉穿过孔的两侧;
同一加载臂上的通孔滑槽均沿所在加载臂远离装夹区域的一端伸出,位于通孔滑槽远离交叉穿过孔或加载板一侧的加载臂为加载分臂;所述加载分臂交叉穿过相连加载臂上对应的通孔滑槽;
第一加载臂、第二加载臂、第三加载臂及第四加载臂同一侧上的通孔滑槽设置为两个。
优选地,第一加载臂和第二加载臂固定相连后均与所述上加载台固定相连;
所述第三加载臂和第四加载臂固定相连后均与所述下加载台固定相连;
所述上加载台和下加载台平行设置。
优选地,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上加载台两端上的导向孔及固定设置在下加载台两端上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一端与下加载台固定相连,另一端朝向上加载台伸出,并穿过上加载台上对应导向杆设置的导向孔。
优选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框及两个导向杆,上加载台和下加载台的两端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供导向杆穿过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分别穿过上加载台和下加载台上相对应的导向孔;
两个导向杆平行设置,且导向杆的一端与导向框的一侧边固定相连,该侧边为导向框底边,另一端与导向框底边相对应的另一侧边固定相连,该侧边为导向框顶边,所述导向框底边与下加载台固定相连;
位于两个导向杆之间的导向框顶边设置有供上加载台上下移动的通道,所述上加载台设置在通道内。
或者优选地,还包括两个加载导向板,所述加载导向板包括一个短板和一个长板,所述短板与长板固定相连,且短板所在平面与长板所在平面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加载臂和上加载台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加载导向孔,第四加载臂和下加载台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加载导向孔,两个加载导向板相互扣合后,其中一个加载导向板的长板远离短板的一端从第一导向孔伸出,另一个加载导向板的长板远离短板的一端从第二导向板伸出,长板与所穿过的导向孔为滑动相连;
两个加载导向板的短板分别与第一加载臂和第四加载臂上的加载板相抵,且所述装夹区域位于两个加载板的扣合形成的长方体状区域内。
优选地,连接头为板状连接头或者圆台状连接头;所述底部夹持端上固定连接有换向板,所述底部夹持端为板状,所述换向板所在平面与底部夹持端所在平面垂直。
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方法,该方法用于准静态力学性能试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板状连接头和底部夹持端将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与万能材料试验机连接;
步骤2、将两个加载导向板分别穿过第一加载导向孔和第二加载导向孔,并利用螺栓穿过短板及对应的通孔滑槽后连接螺母实现固定,调整螺栓和螺母的预紧至合适位置;
步骤3、将导向杆穿过导向孔,保证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相互对心;
步骤4、在第一加载臂、第二加载臂、第三加载臂、第四加载臂及加载臂上的加载分臂、通孔滑槽、上加载台、下加载台上均匀涂抹减少摩擦的减阻剂,启动万能材料试验机,空载运行,看是否有力的输出;
步骤5、当输出力小于10N时,将万能材料试验机复位,并将准备好的试件放入装夹区域内,并居中摆放;
步骤6、操作万能材料试验机,调节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之间的距离至合适位置,保证重力不直接作用的试件上;
步骤7、根据不同试验条件设置加载速率,进行准静态条件下双轴压缩测试,通过传感器或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测量应变或变形,输出力-位移曲线。
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方法,该方法用于动态力学性能试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底部夹持端将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与高应变率液压伺服试验机连接;
步骤2、在安装上夹具体圆台状的连接头,保证连接头和高应变率液压伺服试验机的夹头接触面的平行度的基础上,实现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以及加载导向板的配合安装;
步骤3、将导向杆穿过导向孔,保证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相互对心,并用细绳将上夹具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端的导向杆顶端相连,减少下夹具体重力对材料的影响;
步骤4、在第一加载臂、第二加载臂、第三加载臂、第四加载臂及加载臂上的加载分臂、通孔滑槽、上加载台、下加载台上均匀涂抹减少摩擦的减阻剂;
步骤5、启动高应变率液压伺服试验机,并预留出一段加速位移,为了给试件施加载荷前,让高应变率液压伺服试验机达到指定加载速率实现恒定应变率加载;
步骤6、根据不同试验条件设置加载速率,进行高应变率条件下双轴压缩测试,通过传感器或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测量应变或变形,输出力-位移曲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且既可用于高速拉伸试验机的也可用于传统万能材料试验机的非金属材料双轴高低速压缩力学试验的夹具;
本实用新型设计夹具与试件的构型相匹配,将试件放在夹具形成的方形区域中,通过夹具传动结构固定压紧,避免直接在试件上操作,减少因固定试件而造成的预应力和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试验装置构造简单,便于加工,能够方便的完成试验任务。
本实用新型试验装置针对的试样形状加工容易,不需要特殊的加工形状,对试件要求低。
本实用新型试验装置能够在INSTRON160/100-20高应变率液压伺服试验机上实现加载比例为1:1的双轴压缩加载试验,试验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试验装置载荷分配均匀,具有足够的实现双向压缩加载精度。
本实用新型试验装置将下夹具体上的导向杆与上夹具体上的导向孔对应相连,保证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相互对心,使得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共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一种导向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上夹具体俯视图。
图4为加载导向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图4的俯视图。
图7为圆台状连接头示意图。
图8为板状连接头示意图。
图9是万能材料试验机记录的力-位移曲线。
图10是利用公式(1)求取的试件在双向加载下应力-应变曲线。
附图标记:1-连接头,2-上加载台,3-导向杆,4-第四加载臂,5-第二加载臂,6-下加载台,7-加载导向板,8-第一加载臂,9-第三加载臂,10-通孔滑槽,11-装夹区域,12-底部夹持端,13-换向板,14-导向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包括匹配相连的上夹具和下夹具,所述上夹具包括上夹具本体及设置在上夹具本体顶部的上加载台2,所述上加载台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头1,使用时,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上加载台2和连接头1的连接;
所述下夹具包括下夹具体和设置在下夹具体下端的下加载台6,所述下加载台6上固定连接有底部夹持端12;
所述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相互扣合,位于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之间的区域为装夹区域11,所述装夹区域11为长方体状,装夹区域11的对角线所在平面中的一个平面与竖直面平行;所述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之间还设置有导向装置。
上夹具本体包括固定相连的第一加载臂8和第二加载臂5,所述第一加载臂8和第二加载臂5均为板状,所述第一加载臂8的一端与第二加载臂5的一端固定相连且第一加载臂 8和第二加载臂5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下夹具本体包括固定相连的第三加载臂9和第四加载臂4,所述第三加载臂9和第四加载臂4均为板状,所述第三加载臂9的一端与第四加载臂4的一端固定相连且第三加载臂9 和第四加载臂4相互垂直设置;
第二加载臂5和第三加载臂9的中部设置有一交叉贯穿槽,第一加载臂8和第四加载臂4中部设置有加载板,所述第一加载臂8上的加载板和第三加载臂9上的交叉贯穿槽匹配交叉相连,第二加载臂5上的交叉贯穿槽和第四加载臂4上的加载板匹配交叉相连;当上夹具本体和下夹具本体相互扣合时,第一加载臂8上的加载板从第三加载臂9上的交叉贯穿槽穿过,第四加载臂4上的记载臂从第二加载臂5上的交叉贯穿槽穿过;
所述第一加载臂8和第三加载臂9、第二加载臂5和第四加载臂4还分别通过辅助导向结构相连。
辅助导向结构包括长条状通孔滑槽10,所述第一加载臂8、第二加载臂5、第三加载臂9及第四加载臂4上均设置有通孔滑槽10,第一加载臂8和第四加载臂4上的通孔滑槽 10设置在所在加载臂上加载板的两侧,第二加载臂5和第三加载臂9上的通孔滑槽10设置在所在加载臂上交叉穿过孔的两侧;
同一加载臂上的通孔滑槽10均沿所在加载臂远离装夹区域11的一端伸出,位于通孔滑槽10远离交叉穿过孔或加载板一侧的加载臂为加载分臂;所述加载分臂交叉穿过相连加载臂上对应的通孔滑槽10。
第一加载臂8、第二加载臂5、第三加载臂9及第四加载臂4同一侧上的通孔滑槽10设置为两个。
第一加载臂8和第二加载臂5固定相连后均与所述上加载台2固定相连;
所述第三加载臂9和第四加载臂4固定相连后均与所述下加载台6固定相连;
所述上加载台2和下加载台6平行设置。
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上加载台2两端上的导向孔及固定设置在下加载台6两端上的导向杆3,所述导向杆3一端与下加载台6固定相连,另一端朝向上加载台2伸出,并穿过上加载台2上对应导向杆3设置的导向孔,使用时,导向杆3的一端为外螺纹,用于与下加载台6螺纹相连,该导向装置更适用于准静态实验。
导向装置也可以如下设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框14及两个导向杆3,上加载台2和下加载台6的两端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供导向杆穿过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3分别穿过上加载台2和下加载台6上相对应的导向孔;
两个导向杆3平行设置,且导向杆3的一端与导向框14的一侧边固定相连,该侧边为导向框底边,另一端与导向框底边相对应的另一侧边固定相连,该侧边为导向框顶边,所述导向框底边与下加载台6固定相连;
位于两个导向杆3之间的导向框顶边设置有供上加载台2上下移动的通道,所述上加载台2 设置在通道内;该导向装置更适用于受力更大的动态加载实验。
还包括两个加载导向板7,所述加载导向板7包括一个短板和一个长板,所述短板与长板固定相连,且短板所在平面与长板所在平面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加载臂8和上加载台2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加载导向孔,第一加载导向孔的一侧面沿同第二加载臂5下表面共面,第四加载臂4和下加载台6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加载导向孔,第二加载导向孔的一侧面同第三加载臂9下表面共面;两个加载导向板7相互扣合后,其中一个加载导向板7的长板远离短板的一端从第一导向孔伸出,另一个加载导向板7的长板远离短板的一端从第二导向板伸出,长板与所穿过的导向孔为滑动相连;
两个加载导向板7的短板分别与第一加载臂8和第四加载臂4上的加载板相抵,且所述装夹区域11位于两个加载板的扣合形成的长方体状区域内。
连接头1为板状连接头1或者圆台状连接头1;所述底部夹持端12上固定连接有换向板13,所述底部夹持端12为板状,所述换向板13所在平面与底部夹持端12所在平面垂直。
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方法,该方法用于准静态力学性能试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板状连接头1和底部夹持端12将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与万能材料试验机连接;
步骤2、将两个加载导向板7分别穿过第一加载导向孔和第二加载导向孔,并利用螺栓穿过短板及对应的通孔滑槽10后连接螺母实现固定,调整螺栓和螺母的预紧至合适位置;
步骤3、将导向杆3穿过导向孔,保证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相互对心;
步骤4、在第一加载臂8、第二加载臂5、第三加载臂9、第四加载臂4及加载臂上的加载分臂、通孔滑槽10、上加载台2、下加载台6上均匀涂抹减少摩擦的减阻剂,启动万能材料试验机,空载运行,看是否有力的输出;
步骤5、当输出力小于10N时,将万能材料试验机复位,并将准备好的试件放入装夹区域 11内,并居中摆放;
步骤6、操作万能材料试验机,调节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之间的距离至合适位置,保证重力不直接作用的试件上;
步骤7、根据不同试验条件设置加载速率,进行准静态条件下双轴压缩测试,通过传感器或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测量应变或变形,输出力-位移曲线。
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方法,该方法用于动态力学性能试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底部夹持端12将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与高应变率液压伺服试验机连接;
步骤2、在安装上夹具体圆台状的连接头1,保证连接头1和高应变率液压伺服试验机的夹头接触面的平行度的基础上,实现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以及加载导向板7的配合安装;
步骤3、将导向杆3穿过导向孔,保证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相互对心,并用细绳将上夹具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端的导向杆3顶端相连,减少下夹具体重力对材料的影响,具体的是将上加载台2的两端分别于对应导向杆3顶端相连;
步骤4、在第一加载臂8、第二加载臂5、第三加载臂9、第四加载臂4及加载臂上的加载分臂、通孔滑槽10、上加载台2、下加载台6上均匀涂抹减少摩擦的减阻剂;
步骤5、启动高应变率液压伺服试验机,并预留出一段加速位移,为了给试件施加载荷前,让高应变率液压伺服试验机达到指定加载速率实现恒定应变率加载;
步骤6、根据不同试验条件设置加载速率,进行高应变率条件下双轴压缩测试,通过传感器或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测量应变或变形,输出力-位移曲线。
将下夹具体上的导向杆3与上夹具体上的导向孔对应相连,目的有两个,一是在试验装置于试验机配合前,进行预实验,确保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的配合良好,进而保证试验机提供载荷方向与夹具的中心对称线共心,达到预期的受载情况;二则是配合细绳使用起到支撑作用,以便减轻试验前夹具自重对材料的影响。所述底部夹持端12和换向板13通过相互垂直的凹口交叉配合,改变下试验装置的固定方向,可提高与不同试验机的适配性。
其中,所述加载导向板7包括四个用于固定的螺栓螺母以及两个厚度为H0形成“L”形平板的长板和短板;短板均通过螺栓穿过对应的通孔滑槽10后连接螺栓,使其只能在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扣合时,长板沿着所穿过的加载导向孔伸出;其中两个长板分别紧贴两个加载板,加载板的厚度大于所在加载臂的厚度。
其中,所述试件的材料为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合试验需求选取相应的连接头1,通过和相应的单轴试验机连接配合,便可以实现宽范围应变率下非金属材料的双轴压缩力学行为测试。试验机输出的力-位移曲线可以通过公式(1)得到该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10所示,为利用公式(1)求取的试件在应变率为0.4min-1双向加载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公式(1)如下: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22647972000009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226479720000092
式中,F是作用在夹具上的加载力;σ是名义应力,ε是名义应变;U是夹具沿着竖直方向的位移;L0和W0分别为试件原始的长和宽。

Claims (8)

1.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包括匹配相连的上夹具和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具包括上夹具本体及设置在上夹具本体顶部的上加载台(2),所述上加载台(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头(1);
所述下夹具包括下夹具体和设置在下夹具体下端的下加载台(6),所述下加载台(6)上固定连接有底部夹持端(12);上加载台(2)和下加载台(6)平行设置,其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所述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相互扣合,位于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之间的区域为装夹区域(11),所述装夹区域(11)为长方体状,装夹区域(11)的对角线所在平面中的一个平面与竖直面平行;
所述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之间还设置有导向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具本体包括固定相连的第一加载臂(8)和第二加载臂(5),所述第一加载臂(8)和第二加载臂(5)均为板状,所述第一加载臂(8)的一端与第二加载臂(5)的一端固定相连且第一加载臂(8)和第二加载臂(5)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下夹具本体包括固定相连的第三加载臂(9)和第四加载臂(4),所述第三加载臂(9)和第四加载臂(4)均为板状,所述第三加载臂(9)的一端与第四加载臂(4)的一端固定相连且第三加载臂(9)和第四加载臂(4)相互垂直设置;
第二加载臂(5)和第三加载臂(9)的中部设置有一交叉贯穿槽,第一加载臂(8)和第四加载臂(4)中部设置有加载板,所述第一加载臂(8)上的加载板和第三加载臂(9)上的交叉贯穿槽匹配交叉相连,第二加载臂(5)上的交叉贯穿槽和第四加载臂(4)上的加载板匹配交叉相连;
所述第一加载臂(8)和第三加载臂(9)、第二加载臂(5)和第四加载臂(4)还分别通过辅助导向结构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导向结构包括长条状通孔滑槽(10),所述第一加载臂(8)、第二加载臂(5)、第三加载臂(9)及第四加载臂(4)上均设置有通孔滑槽(10),第一加载臂(8)和第四加载臂(4)上的通孔滑槽(10)设置在所在加载臂上加载板的两侧,第二加载臂(5)和第三加载臂(9)上的通孔滑槽(10)设置在所在加载臂上交叉穿过孔的两侧;
同一加载臂上的通孔滑槽(10)均沿所在加载臂远离装夹区域(11)的一端伸出,位于通孔滑槽(10)远离交叉穿过孔或加载板一侧的加载臂为加载分臂;所述加载分臂交叉穿过相连加载臂上对应的通孔滑槽(10);
第一加载臂(8)、第二加载臂(5)、第三加载臂(9)及第四加载臂(4)同一侧上的通孔滑槽(10)设置为两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载臂(8)和第二加载臂(5)固定相连后均与所述上加载台(2)固定相连;
所述第三加载臂(9)和第四加载臂(4)固定相连后均与所述下加载台(6)固定相连;
所述上加载台(2)和下加载台(6)平行设置,且在装夹区域(11)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相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上加载台(2)两端上的导向孔及固定设置在下加载台(6)两端上的导向杆(3),所述导向杆(3)一端与下加载台(6)固定相连,另一端朝向上加载台(2)伸出,并穿过上加载台(2)上对应导向杆(3)设置的导向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框(14)及两个导向杆(3),上加载台(2)和下加载台(6)的两端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供导向杆穿过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3)分别穿过上加载台(2)和下加载台(6)上相对应的导向孔;
两个导向杆(3)平行设置,且导向杆(3)的一端与导向框(14)的一侧边固定相连,该侧边为导向框底边,另一端与导向框底边相对应的另一侧边固定相连,该侧边为导向框顶边,所述导向框底边与下加载台(6)固定相连;
位于两个导向杆(3)之间的导向框顶边设置有供上加载台(2)上下移动的通道,所述上加载台(2)设置在通道内。
7.如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加载导向板(7),所述加载导向板(7)包括一个短板和一个长板,所述短板与长板固定相连,且短板所在平面与长板所在平面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加载臂(8)和上加载台(2)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加载导向孔,第四加载臂(4)和下加载台(6)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加载导向孔,两个加载导向板(7)相互扣合后,其中一个加载导向板(7)的长板远离短板的一端从第一导向孔伸出,另一个加载导向板(7)的长板远离短板的一端从第二导向板伸出,长板与所穿过的导向孔为滑动相连;
两个加载导向板(7)的短板分别与第一加载臂(8)和第四加载臂(4)上的加载板相抵,且所述装夹区域(11)位于两个加载板的扣合形成的长方体状区域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1)为板状连接头(1)或者圆台状连接头(1);所述底部夹持端(12)上固定连接有换向板(13),所述底部夹持端(12)为板状,所述换向板(13)所在平面与底部夹持端(12)所在平面垂直。
CN202120025041.1U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 Active CN214408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25041.1U CN214408446U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25041.1U CN214408446U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08446U true CN214408446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44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25041.1U Active CN214408446U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084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83833B (zh) 拉伸-弯曲复合载荷下材料疲劳力学性能测试装置与方法
CN105842055B (zh) 一种利用单轴试验机进行变比例双轴加载的强度试验卡具
US11913915B2 (en) Uniaxial bidirectional synchronous control electromagnetic loaded dynamic shear test system and method
CN201277925Y (zh) 可控加载速率的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装置
CN104792611B (zh) 混凝土受压破坏应力‑应变全曲线测试装置
CN109406313B (zh) 霍普金森束杆动态测试系统
KR101313181B1 (ko) 시험편 다축 시험장치
CN113466030A (zh) 一种用于固体推进剂动态双轴压缩的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法
CN210108832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的新型直接拉伸试验装置
CN214408446U (zh) 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
CN113405910A (zh) 一种多构型试验件的双轴拉伸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3411831B (zh) 混凝土抗压强度智能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
CN112630041B (zh) 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4608972A (zh) 锚杆托板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08254934U (zh) 一种带有轴向拉伸功能的三点弯曲振动疲劳装置
Hashiba et al. Literature survey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direct tension test on rocks
CN112630041A (zh) 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双向压缩力学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6046372A (zh) 一种旋挖钻机桅杆加载疲劳试验台及试验方法
US3460379A (en) Tensile strength testing device
CN113670812A (zh) 一种研究frp布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加载装置
CN215931495U (zh) 一种用于固体推进剂动态双轴压缩的加载装置
CN212206526U (zh) 一种结构自由振动的动-静剪力卸载起振装置
CN114397200A (zh) 一种环形岩芯静动态直接拉伸强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7007418A (zh) 兼顾多点弯曲和剪切疲劳测试的夹具
CN215910248U (zh) 一种多构型试验件的双轴拉伸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