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06304U - 一种便携调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调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06304U
CN214406304U CN202120177501.2U CN202120177501U CN214406304U CN 214406304 U CN214406304 U CN 214406304U CN 202120177501 U CN202120177501 U CN 202120177501U CN 214406304 U CN214406304 U CN 2144063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fan wheel
temperature regulating
air
por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775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建利
王永炯
杨广
杨勇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miaoxingqiu Culture Creativi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miaoxingqiu Culture Creativi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miaoxingqiu Culture Creativi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miaoxingqiu Culture Creativi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775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063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063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06304U/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2341 priority patent/WO2022111452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调温装置,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连接的夹持组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变温组件以及扇轮,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夹持组件可夹持固定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顶部,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及出风部,所述主体部内形成有收容所述扇轮在内的容置腔,所述主体部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用于供所述扇轮运转时抽取空气,所述变温组件设于所述扇轮的出风路径上,所述扇轮运转时产生的气流经过所述变温组件后从所述出风部向外吹出,以向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提供取暖或散热,使用者在使用时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吹出冷风或是暖风,冷风可以为使用者散热降温,热风可以为使用者取暖,方便使用者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调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调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电脑前工作、学习、游戏时都会有散热或取暖的需求。
然而,目前市面上已知的风扇往往只能进行吹风散热,不能满足使用者在不同季节使用时分别散热和取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调温装置,满足人们日常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前工作、学习、游戏时调温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调温装置,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连接的夹持组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变温组件以及扇轮,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夹持组件可夹持固定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顶部,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及出风部,所述主体部内形成有收容所述扇轮在内的容置腔,所述主体部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用于供所述扇轮运转时抽取空气,所述变温组件设于所述扇轮的出风路径上,所述扇轮运转时产生的气流经过所述变温组件后从所述出风部向外吹出,以向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提供取暖或散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变温组件包括制热部,所述制热部包括若干制热片,所述扇轮运转时产生的气流经过相邻所述制热片之间的通道后从所述出风部向外吹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变温组件包括导冷部和制冷片,所述制冷片的冷端与所述导冷部相贴设,所述导冷部包括若干导冷片,所述制冷片产生的冷能传导至所述导冷片上,所述扇轮产生的气流经过相邻所述导冷片之间的通道后从所述出风部向外吹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变温组件包括散热风扇,所述壳体与所述制冷片对应的位置设有让位槽,所述制冷片位于所述让位槽内,且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口与所述制冷片的热端对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于所述散热风扇所在的位置设有向外凸出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上于与所述出风部相背的一侧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风扇从所述出风口吹出的气流携带所述制冷片的热端产生的热量从所述散热孔吹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便携调温装置包括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包括导线,所述导线上设有释放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通电后通过所述释放部释放负离子,所述扇轮运转时产生的气流携带所述负离子从所述出风部吹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部内设有百叶,所述便携调温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百叶传动连接的联动结构,所述联动结构用于带动百叶摆动以调整所述百叶的朝向,进而调整从所述出风部的出风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便携调温装置还配有遥控器,所述壳体内设有感应装置,所述遥控器通过所述感应装置控制所述扇轮和/或所述变温组件开启和关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与所述壳体连接的安装部以及装设于所述安装部上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于所述安装部可伸缩运动,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于所述安装部可转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配合共同将所述便携调温装置夹持在所述显示屏的顶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电路板,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电源开关和电源接口,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电源开关和所述电源接口电连接,所述出风部位于所述壳体前侧,所述电源接口位于所述壳体后侧。
综上所述,所述便携调温装置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连接的夹持组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变温组件以及扇轮,所述变温组件设于所述扇轮的出风路径上,所述扇轮运转时产生的气流经过所述变温组件后从出风部向外吹出,以向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提供取暖或散热,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夹持组件可夹持固定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顶部,从而使用者在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过程中无需将便携调温装置佩戴在身上,可以提升使用的便利性;且通过变温组件的设置,可以调节扇轮吹出的气流为冷风或暖风,使用者在使用时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吹出冷风或是暖风,冷风可以为使用者散热降温,热风可以为使用者取暖,满足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便携调温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便携调温装置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便携调温装置的分解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中便携调温装置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便携调温装置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6为图4所示便携调温装置的分解图。
图7为图1所示便携调温装置与遥控器组合的立体图。
图8为图4所示便携调温装置与遥控器组合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实用新型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一个某元件”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调温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壳体10、与壳体10连接的夹持组件、收容于壳体10内的变温组件以及扇轮20,壳体10通过夹持组件可夹持固定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顶部,壳体10包括主体部16及出风部15,主体部16内形成有收容扇轮20在内的容置腔(未标示),主体部16上设有进风口12,进风口12用于供扇轮20运转时抽取空气,变温组件设于扇轮20的出风路径上,扇轮20运转时产生的气流经过变温组件后从出风部15向外吹出,吹向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面部,以向电子设备的使用者提供取暖或散热。
上述实施例中,便携调温装置可装设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顶部,从而使用者在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过程中无需将便携调温装置佩戴在身上,可以提升使用的便利性;且通过变温组件的设置,可以调节扇轮20吹出的气流为冷风或暖风,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冷风或是暖风,冷风可以为使用者散热降温,热风可以为使用者取暖,满足使用者在不同使用环境下的不同需要。
进一步地,变温组件包括制热部30,制热部30包括若干制热片31,扇轮20运转时产生的气流经过相邻制热片31之间的通道后从出风部15向外吹出;在寒冷的冬天,扇轮20运转时产生的气流经过制热片31之间的通道后会带出制热片31散发的热量,经过制热片31的气流携带热量从出风部15吹向使用者的面部,进而起到为使用者取暖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制热片31沿出风部15长度方向排列,各制热片31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两之间分别形成吹风方向相同的通道,出风部15的开口处呈长条状,制热部30与出风部15形状对应,在其他实施例中,制热片31可以采用其它排列方式;出风部15和制热部30还可以为其它形状,或,出风部15和制热部30分别呈不同的其他形状。
可选的,变温组件不限于包括制热部,而可以由其它组件形成。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与上述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变温组件包括导冷部41和制冷片42,制冷片42的冷端与导冷部41相贴设,导冷部41包括若干导冷片411,制冷片42产生的冷能传导至导冷片411上,扇轮20产生的气流经过相邻导冷片411之间的通道后从出风部15向外吹出。在炎热的夏天,扇轮20运转时产生的气流经过导冷片411之间会带出导冷片411上的冷能,经过导冷片411的气流携带冷能从出风部15吹向使用者的面部,进而起到为使用者散热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导冷片411沿出风部15的长度方向排列,各导冷片411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两之间形成吹风方向相同的通道,出风部15的开口处呈长条状,导冷部41与出风部15的形状对应,可选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冷片411可以采用其它排列方式;出风部15和导冷部41还可以为其它形状,或,出风部15和导冷部41分别呈不同的其他形状。
进一步地,变温组件包括散热风扇43,壳体10与制冷片42对应的位置设有让位槽13,制冷片42位于让位槽13内,且散热风扇43的出风口(未图示)与制冷片42的热端对应,散热风扇43用于给制冷片42散热以保证制冷片42能够长时间持续工作,在本实施例中,制冷片42的数量为两个,散热风扇43分别与制冷片42对应,壳体10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两个制冷片42对应的两个让位槽13。可选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让位槽13和散热风扇43也可以设为单个或是多个。
进一步地,壳体10于散热风扇43所在的位置设有向外凸出的保护壳44,保护壳44上于与出风部15相背的一侧设有散热孔441,散热风扇43从出风口吹出的气流携带制冷片42的热端产生的热量从散热孔441内吹出,保护壳44罩设于散热风扇43的外部。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壳44的长度根据两个散热风扇43之间的距离确定,保护壳44覆盖于两个散热风扇43的外部,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护壳44也可以根据散热风扇43的数量而分别包括多个,每一保护壳44对应罩设于一个散热风扇43的外部,通过保护壳44的设置,可以防止散热风扇43在运转时给使用者造成伤害。
进一步地,便携调温装置包括收容于壳体10内的负离子发生器50,负离子发生器50包括导线51,导线51上设有释放部(未图示),负离子发生器50通电后通过释放部释放负离子,扇轮20运转时产生的气流携带负离子从出风部15吹出,使得负离子不断地跟随扇轮20运转时产生的气流吹向使用者的面部,进而使得使用者所处的空气中也含有负离子。
进一步地,出风部15内设有百叶60,便携调温装置还包括与百叶60传动连接的联动结构70,联动结构70用于带动百叶60摆动以调整百叶60的朝向,进而调整从出风部15吹出风的出风方向,当便携调温装置开启自动扫风模式,联动结构70带动百叶60摆动,进而使得从吹风部15吹出的气流均匀的扫动到使用者的身体上,散热或取暖效果更佳,增强使用者体验感。可选的,所述联动结构70可以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轴连接的齿轮,所述百叶60上设有与齿轮连接的轴杆,从而在电机的驱动下进行摆动,以实现出风方向的调整。
进一步地,如图7至图8所示,便携调温装置还配有遥控器80,壳体10内设有感应装置(未图示),遥控器80通过感应装置控制扇轮20和/或变温组件开启和关闭,遥控器80可以控制便携调温装置打开或关闭,同时也可以控制百叶自动扫风或是开启负离子发生器、调节风速等,当使用者距离便携调温装置较远时可用遥控器80关闭便携调温装置的运转,也可以用遥控器80将便携调温装置打开进行预热或预冷,方便使用者使用。
进一步地,夹持组件包括与壳体10连接的安装部103以及装设于安装部103上的第一夹持部101和第二夹持部102,所述第一夹持部101相对于所述安装部103可伸缩运动。第一夹持部101和安装部103之间设有弹性部(未图示),给第一夹持部101向外的拉力,第一夹持部101打开,弹性部受到拉力的作用形成回弹的力,当第一夹持部101卡在电子屏幕上时,弹性部回弹的力会带动第一夹持部101夹紧。所述第二夹持部102相对于所述安装部103可转动,第二夹持部102和安装部103之间设有扭簧(未图示),扭簧的一端设于安装部103内,另一端设于第二夹持部102内,掰动第二夹持部102时扭簧受到力的作用变形进而形成回弹的力,第二夹持部102贴设于电子屏幕的背面后,扭簧回弹的力会带动第二夹持部102夹紧,如此,第一夹持部101相对于安装部103伸缩运动而可夹持抵靠于电子屏幕的前面,第二夹持部102相对于安装部103可转动而可夹持抵靠于电子屏幕的背面,第一夹持部101和第二夹持部102配合共同将便携调温装置夹持在显示屏的顶部。
进一步地,壳体10内设有电路板90,壳体10上还设有电源开关(未图示)和电源接口14,电路板90分别与电源开关和电源接口14电连接,出风部15位于壳体10前侧,电源接口14位于壳体10后侧。电源接口14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以为便携调温装置内的变温组件和扇轮20的工作提供电能。电源开关用于控制便携调温装置运转或关闭,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接口14可以采用type-c接口,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源接口14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接口;使用者在使用时可采用数据线(未图示)的方式将电源接口14与电脑(未图示)、充电宝(未图示)或是插座(未图示)电连接,进而为便携调温装置提供电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调温装置,包括壳体10、与壳体10连接的夹持组件、收容于壳体10内的变温组件以及扇轮20,壳体10通过夹持组件可夹持固定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顶部,壳体10包括主体部16及出风部15,主体部16内形成有收容扇轮20在内的容置腔,主体部16上设有进风口12,进风口12用于供扇轮20运转时抽取空气,变温组件设于扇轮20的出风路径上,扇轮20运转时产生的气流经过变温组件后从出风部15向外吹出,吹向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面部,以向电子设备的使用者提供取暖或散热,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冷风或是暖风,冷风可以为使用者散热降温,热风可以为使用者取暖,满足了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散热或是取暖的需要,方便使用者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定,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连接的夹持组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变温组件以及扇轮,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夹持组件可夹持固定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顶部,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及出风部,所述主体部内形成有收容所述扇轮在内的容置腔,所述主体部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用于供所述扇轮运转时抽取空气,所述变温组件设于所述扇轮的出风路径上,所述扇轮运转时产生的气流经过所述变温组件后从所述出风部向外吹出,以向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提供取暖或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温组件包括制热部,所述制热部包括若干制热片,所述扇轮运转时产生的气流经过相邻所述制热片之间的通道后从所述出风部向外吹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温组件包括导冷部和制冷片,所述制冷片的冷端与所述导冷部相贴设,所述导冷部包括若干导冷片,所述制冷片产生的冷能传导至所述导冷片上,所述扇轮产生的气流经过相邻所述导冷片之间的通道后从所述出风部向外吹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温组件包括散热风扇,所述壳体与所述制冷片对应的位置设有让位槽,所述制冷片位于所述让位槽内,且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口与所述制冷片的热端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于所述散热风扇所在的位置设有向外凸出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上于与所述出风部相背的一侧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风扇从所述出风口吹出的气流携带所述制冷片的热端产生的热量从所述散热孔吹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调温装置包括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包括导线,所述导线上设有释放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通电后通过所述释放部释放负离子,所述扇轮运转时产生的气流携带所述负离子从所述出风部吹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内设有百叶,所述便携调温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百叶传动连接的联动结构,所述联动结构用于带动百叶摆动以调整所述百叶的朝向,进而调整从所述出风部的出风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调温装置还配有遥控器,所述壳体内设有感应装置,所述遥控器通过所述感应装置控制所述扇轮和/或所述变温组件开启和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与所述壳体连接的安装部以及装设于所述安装部上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于所述安装部可伸缩运动,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于所述安装部可转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配合共同将所述便携调温装置夹持在所述显示屏的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电路板,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电源开关和电源接口,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电源开关和所述电源接口电连接,所述出风部位于所述壳体前侧,所述电源接口位于所述壳体后侧。
CN202120177501.2U 2020-11-27 2021-01-21 一种便携调温装置 Active CN2144063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77501.2U CN214406304U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便携调温装置
PCT/CN2021/132341 WO2022111452A1 (zh) 2020-11-27 2021-11-23 便携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77501.2U CN214406304U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便携调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06304U true CN214406304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47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77501.2U Active CN214406304U (zh) 2020-11-27 2021-01-21 一种便携调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063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11452A1 (zh) * 2020-11-27 2022-06-02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便携风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11452A1 (zh) * 2020-11-27 2022-06-02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便携风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06304U (zh) 一种便携调温装置
CN212536132U (zh) 一种脖戴风扇
WO2023109472A1 (zh) 一种侧向吹风散热器及无线充电器
CN212899063U (zh) 挂脖风扇
CN215860873U (zh) 挂脖风扇
CN109579200B (zh) 运动挂载装置
KR20180128287A (ko) 무선 충전 냉난방기
CN216281821U (zh) 便携式挂脖空调
CN113932320B (zh) 便携穿戴式空调
CN214404051U (zh) 一种便携式风扇
CN110505795B (zh) 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led驱动电源
CN112682885A (zh) 一种便携式空调
CN217059787U (zh) 一种手持式显微拉曼光谱仪
CN218479941U (zh) 脖戴式调温装置
CN219014507U (zh) 挂脖空调风扇
AU2002317497A1 (en) Heat convector with an electrically adjustable deflector element
CN216077644U (zh) 一种挂脖调温装置
CN217401198U (zh) 一种挂脖式风扇
CN213931256U (zh) 一种脖戴调温装置
CN213711400U (zh) 一种多功能挂脖风扇
CN218442594U (zh) 便携式冷热风扇
CN218269378U (zh) 出风调温效果好的便携式空调
CN105650012B (zh) 可灵活组配的风机类设备的集成化机芯装置
CN218030700U (zh) 挂脖风扇中的风扇装配结构
CN217152341U (zh) 挂脖调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