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9621U - 一种可自闭合的膜组件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自闭合的膜组件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89621U
CN214389621U CN202022234590.8U CN202022234590U CN214389621U CN 214389621 U CN214389621 U CN 214389621U CN 202022234590 U CN202022234590 U CN 202022234590U CN 214389621 U CN214389621 U CN 2143896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mbrane module
membrane
box
module box
mb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345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q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23459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896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896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896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闭合的膜组件箱,不同于传统的用来布置MBR膜片的膜组件箱,箱体下面无遮挡板,该膜组件箱下面布设整齐排列的百叶窗板。膜组件运行期间,百叶窗板处于打开状态,膜架下面的曝气箱产生的高压气流可充分冲刷MBR膜表面,减缓可能的污堵发生。对运行已久的膜组件,其表面有机或无机污堵非常严重,一般性的在线清洗已无法恢复期望的膜通量。通过设计精巧的机械机构,可实现不必将膜组件吊出或拆除MBR膜片,而达到离线清洗的效果;首先将膜组件箱下面的百叶窗板闭合,微循环泵打开将膜组件箱内存留的泥水排干净,并将配比好的化学清洗液注入,使MBR膜直接浸泡在清洗液中,规定时间浸泡完成后,微循环泵将废液排出,膜清洗完成。从而迅速恢复膜通量,实现真正的在线清洗。

Description

一种可自闭合的膜组件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自闭合的膜组件箱,属于污水处理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一种水处理技术,相比传统水处理技术,MBR具有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等特点。有鉴于此,人们通常选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应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中,可有效地减少设备的体积和占地面积,同时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良好。MBR膜片通常安装在一体设计的膜架中,再整体固定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中,传统的膜架包括曝气箱和膜组件箱体,两者通过螺栓紧密固定在一体,以防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移意外。更甚之,整个膜架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生化反应池的底部。
膜组件箱内布满MBR膜片或膜丝,箱体下面无挡板,以使曝气箱高压气流可在运行时充分冲刷MBR膜表面,减缓膜表面的污堵进程。
由于MBR膜组件因应使用环境的变化会周期性地污堵,造成膜通量大幅下降,从而影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正常出水;此时需及时地使用专用化学药剂对MBR膜组件进行清洗;MBR膜组件一般支持在线清洗,也即膜组件在生化反应池内进行清洗;但经过一段时间累积污堵后,在线清洗不仅根本无法恢复MBR膜组件的膜通量,清洗药液通过膜组件渗漏到生化池内,还会大量杀死微生物,极大地影响生化效果,结果在线清洗结束后数日内出水浑浊,有异味;所以只能被迫进行离线清洗。也即将MBR膜组件拆卸并吊装出生化反应池外,进行物理冲洗和化学清洗。
有鉴于当前MBR膜架的设计和安装方式,对维持设备系统正常运作不可或缺离线清洗需要惊人的工作量和耗时,首先需要将生化反应池卸空,工作人员才得以进入池中并进行拆卸地脚螺栓,之后才能安排将膜组件整体吊运出生化池外,膜清洗期间需要不断淋浇自来水到膜片上,以防MBR膜片干裂作废,旷日持久的清洗工作完毕后还需要将上述工作逆向再重复一遍才能就能使MBR膜组件就位;由于将生化反应池卸空,需要重新培养微生物,或接种微生物,总而言之,需要更大的投入才能使系统重新开始工作。
基于上述,本发明推出一种可自闭合的膜组件箱,无须将生化反应池卸空,也无须将膜组件吊运或拆卸出来,实现真正的在线清洗;从而大大降低膜组件维护的难度,降低系统维护对用户单位造成困扰和损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闭合的膜组件箱,实现真正的在线清洗,不会影响生化,大大缩短了清洗时间,减小了清洗带来的负面损害。
膜组件箱四周护板略高于其内所布置的MBR膜片或膜丝,四周护板采用防腐蚀材质,结合紧密不渗透任何液体。
膜组件箱下部设有百叶窗板,百叶窗板平行排列,垂直于曝气主管或集水管;百叶窗板在膜组件正常运行期间处于开启状态,叶片向下和鼓风方向完全平行;膜组件需清洗维护,则闭合百叶窗板,从而使膜组件箱形成一个仅向上开口的密闭水箱。
上述膜组件箱下部的百叶窗板,在闭合状态时,板与板之间结合紧密,可确保无液体渗漏;每块板为窄体长方形,两侧窄边均设有固定耳;百叶窗板之间通过固定耳用连接索连接;每块板通过合叶轴和膜组件箱结合,合叶轴仅支持百叶窗板有90度的活动范围;百叶窗板通过连接索的拉动可完成开合。
在膜组件箱侧面,对应一条连接索,上下各安装多只导向轮,百叶窗板一侧的连接索被约束在该侧的导向轮的轨道内;膜组件箱两侧均安装导向轮。
在膜组件箱的上侧角处用支架固定两个带手柄的可旋转轮,一侧的连接索固定于该侧的旋转轮上;该旋转轮支持两个方向旋转,通过手柄旋转,可带动连接索,并实现膜组件箱下部百叶窗板的开合。
连接索的布置位置保持在膜组件箱长的四条棱线外,以保证MBR膜组件的正常操作不受影响。
在膜组件箱侧角,MBR膜下部设置微循环泵,泵出水细管贴膜组件箱侧角向上穿出生化反应池池体外,可将膜组件箱内泥水排出,也可将清洗药液泵入。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自闭合的膜组件箱,可适用于平板膜和中空纤维膜组件。
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规模推广使用,可为先进的MBR膜组件技术更大范围地造福环保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可自闭合的膜组件箱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可自闭合的膜组件箱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可自闭合的膜组件箱的百叶窗板各构件图。
其中:1- 曝气箱;2 –膜组件箱;3 –百叶窗板;4 –固定耳;5 - 绳链;6 –导向轮;7–旋转轮;8–曝气主管;9 –护板;10 –微循环泵;11 –手柄;12 –合叶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实例,对本发明实施实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地描述。显然,该实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实例,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实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的所有其他实施实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膜组件箱(2)四周护板(9)略高于其内所布置的MBR膜片或膜丝,四周护板采用防腐蚀材质,护板结合处按压橡胶条,确保紧密不渗透任何液体。
膜组件箱下部沿集水管垂直方向,平行设置多条细肋条,肋条上设有合叶式合叶轴;通过合叶轴安装百叶窗板(3),合叶轴仅支持百叶窗板转动90度,完成开合动作。
百叶窗板(3)在膜组件正常运行期间处于开启状态,叶片向下和鼓风方向完全平行;不仅不会阻挡正常鼓风吹动膜表面,还能对气流进行整形,增强气流对膜表面的冲刷作用。
膜组件需清洗维护时,则闭合百叶窗板(3),从而使膜组件箱形成一个仅向上开口的密闭水箱。
百叶窗板(3)边缘须加装橡胶边条,在闭合状态时,板与板之间结合紧密,可确保无液体渗漏。
每块百叶窗板为窄体长方形,两侧窄边均设有固定耳(4);百叶窗板之间通过固定耳(4)用连接索(5)连接;百叶窗板通过连接索(5)的拉动可完成开合。
在膜组件箱(2)侧面,对应一条连接索(5),上下各安装多只导向轮(6),百叶窗板(3)一侧的连接索(5)被约束在该侧的导向轮(6)的轨道内;而且,膜组件箱两侧均安装导向轮。
在膜组件箱(2)的上侧角处用支架固定两个带手柄的可旋转轮(7),一侧的连接索(5)固定于该侧的旋转轮上;该旋转轮支持两个方向旋转,通过手柄(11)旋转,可带动连接索(5),并实现膜组件箱下部百叶窗板(3)的开合。
连接索(5)的布置位置保持在膜组件箱长的四条棱线外,以保证MBR膜组件的正常操作不受影响。
膜组件负压报警后,首先将曝气停止30分钟后,然后将上清液排出,生化池水位位于膜组件箱体下缘。
用微循环泵(10)将膜组件箱内的泥水混合物抽干,排出生化反应池外,按量注入配置好的化学清洗药液,保证将所有的MBR膜浸没;注意观察药液液面,需要时须补充药液,如此浸泡清洗效果要比传统的“在线清洗“效果好的多。
浸泡清洗完毕后,用微循环泵(10)将膜组件箱内的药液排干,再反复多次注入清水,并排干,将膜组件箱和膜表面内的药液残留清楚干净,避免对接下来的生化反应的负面影响。
本实例仅描述一种简单实用的实现方式,涉及百叶窗板的固定,连接和开合方式方法,膜组件箱侧板的材质和结合方式,会有更多更丰富的实现,均应被视为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的所有其他实施实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可自闭合的膜组件箱,其特征在于,膜组件箱(2)四周护板略高于其内所布置的MBR膜片或膜丝,四周护板(9)采用防腐蚀材质,结合紧密不渗透任何液体;膜组件箱下部设有百叶窗板(3),百叶窗板平行排列,垂直于曝气主管(8)或集水管;百叶窗板在膜组件正常运行期间处于开启状态,百叶窗板朝下完全不阻挡鼓风冲刷;膜组件需清洗维护,则闭合百叶窗板,从而使膜组件箱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密闭水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闭合的膜组件箱,其特征在于,上述膜组件箱下部的百叶窗板(3),在闭合状态时,板与板之间结合紧密,可确保无液体渗漏;每块板为窄体长方形,两侧窄边均设有固定耳(4);百叶窗板(3)之间通过固定耳(4)用连接索(5)连接;每块板通过合叶轴(12)和膜组件箱结合,合叶轴(12)仅支持百叶窗板(3)有90度的活动范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闭合的膜组件箱,其特征在于,百叶窗板(3)通过连接索(5)的拉动可完成开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闭合的膜组件箱,其特征在于,在膜组件箱(2)侧面,对应一条连接索(5),安装多只导向轮(6),百叶窗板(3)一侧的连接索(5)被约束在对应侧的导向轮(6)的轨道内;而且,膜组件箱两侧均安装导向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闭合的膜组件箱,其特征在于,在膜组件箱(2)的上侧角处用支架固定两个带手柄的可旋转轮(7),一侧的连接索(5)固定于该侧的旋转轮上;该旋转轮支持两个方向旋转,通过手柄(11)旋转,可带动连接索(5),并实现膜组件箱下部百叶窗板(3)的开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闭合的膜组件箱,其特征在于,在膜组件箱侧角,MBR膜下部设置微循环泵(10),泵出水细管贴膜组件箱侧角向上穿出生化反应池池体外,可将膜组件箱内泥水排出,也可将清洗药液泵入。
CN202022234590.8U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可自闭合的膜组件箱 Active CN2143896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34590.8U CN214389621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可自闭合的膜组件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34590.8U CN214389621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可自闭合的膜组件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89621U true CN214389621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19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34590.8U Active CN214389621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可自闭合的膜组件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896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5924B (zh) 一种船用污水处理设备及方法
CN214389621U (zh) 一种可自闭合的膜组件箱
CN205732258U (zh) 一种高效率的重金属土壤修复设备
CN117466495A (zh) 一种工业生产用污水净化装置
CN206289120U (zh) 一种多功能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
CN110127861A (zh) 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CN112266072B (zh) 一种改进型厌氧罐内循环系统
CN104843931B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10833225U (zh) 油田采油污水余热综合利用装置
CN210874353U (zh) 集装箱式竖片污水过滤装置
CN208933064U (zh) 一种曝气池消泡装置
CN207121468U (zh) 一种一体化mbr污水处理设备
CN112979069A (zh) 一种多层次高效处理污水曝气装置
CN221493667U (zh) 一种湿地污染土壤处理设备
CN11080168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生产用废气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9527894U (zh) 一种防堵型排水管道结构
CN114716039B (zh) 一种物化处理废水回收处理装置
CN214570895U (zh) 一种高效环保型污水净化处理设备
CN215365334U (zh) 一种河涌整治工程的控源截污用装置
CN218709266U (zh) 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
CN220132995U (zh) 可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
CN214936430U (zh) 一种环保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21479687U (zh) 一种气浮处理的mbr废水处理系统
CN217555947U (zh) 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废水处理装置
CN213357287U (zh) 一种防浮玻璃钢化粪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1

Address after: 602, Building 3, Ziyu International,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10004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Yuq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02, unit 4, building 2, yard 69, Laiguangying West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2

Patentee before: Wang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