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7977U - 床旁固定器 - Google Patents

床旁固定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87977U
CN214387977U CN202120151538.8U CN202120151538U CN214387977U CN 214387977 U CN214387977 U CN 214387977U CN 202120151538 U CN202120151538 U CN 202120151538U CN 214387977 U CN214387977 U CN 2143879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backup pad
joint
supporting plate
bed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515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平
汪克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fei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Chengfei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fei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Chengfei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01515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879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879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879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床旁固定器,属于医疗辅助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支撑板、伸缩杆和固定夹,所述底座一相对的两侧分别铰接支撑板和固定夹,所述支撑板可转动远离或贴合底座上表面,所述固定夹可转动远离或收拢于底座与其铰接的一侧,所述伸缩杆与底座铰接设置,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设置有接头,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接头配合以固定打开状态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底座铰接一侧的相对侧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宽度不小于底座的厚度,所述凸缘上连接插销以对闭合的支撑板限位;本实用新型减少病患翻身保持侧身体位的操作难度,使得临床操作更容易进行,减少了相应的人工,基本上实现了一人操作全部过程。

Description

床旁固定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旁固定器,属于医疗辅助设备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临床上许多年老体弱的病人在做胸腔闭式引流或者进行穿刺时需要翻身并保持侧身体位,而他们通常翻身不易,需要在他人协助下进行向左或向右的侧身活动,并在侧身后用海绵三角枕、被子或者其他棉絮制品垫在病人身下支撑后背部位,使其身体保持一定侧卧斜度;或者只能由医护人员进行外力支撑使病人保持侧身体位,但是这样的话很容易造成棉絮制品的污染,加大了医院后勤的负担,并且该护理操作十分费力,通常需要两人甚至多人配合,病人与看护人员均感到较大困难与负担。虽然已有可以帮助病人侧身的病床结构,但是结构过于复杂,使得病床的制造和维护成本较高,维护不便,该种结构不能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床旁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床旁固定器,其包括底座、支撑板、伸缩杆和固定夹,所述底座一相对的两侧分别铰接支撑板和固定夹,所述支撑板可转动远离或贴合底座上表面,所述固定夹可转动远离或收拢于底座与其铰接的一侧,所述伸缩杆与底座铰接设置,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设置有接头,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接头配合以固定打开状态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底座铰接一侧的相对侧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宽度不小于底座的厚度,所述凸缘上连接插销以对闭合的支撑板限位。
进一步,所述底座与固定夹铰接一侧设置有C型口,所述C型口左右两端内分别铰接设置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可收纳于C型口内,并且不超出底座边缘。
进一步,所述固定夹包括套筒和与套筒螺纹连接的连接夹,通过所述连接夹可调整固定夹的长度,所述连接夹前端的夹子方向可调整为水平或垂直状态以连接病床左侧或右侧的扶手,所述连接夹前端的夹子还可选用可以开合的夹子以适应多种规格的病床扶手,所述套筒与底座铰接。
进一步,所述伸缩杆包括螺纹连接的外筒和内杆,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设置有接头以套接内杆的外端,螺纹连接的外筒和内杆方便调节内杆伸出的长度以获得不同的支撑板倾斜角度。
进一步,所述内杆外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接头内设置有与内杆外端配合的内螺纹,防止连接后的内杆与接头脱开,保证使用安全。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伸缩杆铰接于容纳槽内,伸缩杆不用时可放置于容纳槽内。
更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容纳接头的凹槽,支撑板与底座贴合时接头置于凹槽内,所述凹槽下端设置斜坡以避免接头与伸缩杆连接时产生干涉。
更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弹性垫,减轻病患后背的压力,提升病患的舒适度。
当病人做胸腔闭式引流或者进行穿刺时需要翻身并保持侧身体位,医护人员帮助病人侧翻翻身,并将本实用新型放置于病人背后的病床上,提起插销打开支撑板,转动固定夹并将连接夹调整到适合长度后连接于病床一侧的扶手上以支撑底座,将伸缩杆转动出来并通过内杆调整伸缩杆的长度,将接头转动到合适角度后与内杆连接,病人靠于支撑板上;使用完毕后反向操作以规整收起本床旁固定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代替了医护人员对病患进行长时间侧身体位保持,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医护人员的投入,一定程度缓解医院医护人员数量紧张的问题;并且整个结构简单实用,制造成本不高,方便使用和收纳,更换快速,有助于推广使用;本实用新型产品大大减少了棉絮制品的污染概率,有效的减轻后勤负担和病人费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完全打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半打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闭合轴测图1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闭合轴测图2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容纳槽,2-支撑板,21-接头,22-凸缘,23-插销,24-弹性垫,3-伸缩杆,31-外筒,32-内杆,4-固定夹,41-套筒,42-连接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用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用到术语“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若干根”、“若干组”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用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用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床旁固定器,包括底座1、支撑板2、伸缩杆3和固定夹4,所述底座1一相对的两侧分别铰接支撑板2和固定夹4,所述伸缩杆3与底座1铰接设置,所述支撑板2上转动设置有接头21,所述伸缩杆3与所述接头21配合以固定打开状态的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与底座1铰接一侧的相对侧设置有凸缘22,所述凸缘22宽度不小于底座1的厚度,所述凸缘22上连接插销23以对闭合的支撑板2限位。所述底座1与固定夹4铰接一侧设置有C型口,所述C型口左右两端内分别铰接设置固定夹4。所述固定夹4包括套筒41和与套筒41螺纹连接的连接夹42,所述套筒41与底座1铰接。所述伸缩杆3包括螺纹连接的外筒31和内杆32,所述支撑板2上转动设置有接头21以套接内杆32的外端。所述内杆32外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接头21内设置有与内杆32外端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容纳槽11,所述伸缩杆3铰接于容纳槽11内。所述支撑板2上开设有容纳接头21的凹槽,所述凹槽下端设置斜坡。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弹性垫24。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8)

1.床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板(2)、伸缩杆(3)和固定夹(4),所述底座(1)一相对的两侧分别铰接支撑板(2)和固定夹(4),所述伸缩杆(3)与底座(1)铰接设置,所述支撑板(2)上转动设置有接头(21),所述伸缩杆(3)与所述接头(21)配合以固定打开状态的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与底座(1)铰接一侧的相对侧设置有凸缘(22),所述凸缘(22)宽度不小于底座(1)的厚度,所述凸缘(22)上连接插销(23)以对闭合的支撑板(2)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固定夹(4)铰接一侧设置有C型口,所述C型口左右两端内分别铰接设置固定夹(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4)包括套筒(41)和与套筒(41)螺纹连接的连接夹(42),所述套筒(41)与底座(1)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3)包括螺纹连接的外筒(31)和内杆(32),所述支撑板(2)上转动设置有接头(21)以套接内杆(32)的外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床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32)外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接头(21)内设置有与内杆(32)外端配合的内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容纳槽(11),所述伸缩杆(3)铰接于容纳槽(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上开设有容纳接头(21)的凹槽,所述凹槽下端设置斜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弹性垫(24)。
CN202120151538.8U 2021-01-20 2021-01-20 床旁固定器 Active CN2143879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51538.8U CN214387977U (zh) 2021-01-20 2021-01-20 床旁固定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51538.8U CN214387977U (zh) 2021-01-20 2021-01-20 床旁固定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87977U true CN214387977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46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51538.8U Active CN214387977U (zh) 2021-01-20 2021-01-20 床旁固定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879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12240U (zh) 一种血液透析用手臂保护及固定装置
CN210542256U (zh) 一种ecmo转运车
CN210873315U (zh) 一种血液透析用保温装置
CN214387977U (zh) 床旁固定器
CN217611199U (zh) 一种骨科脊柱手术拉钩
CN110403791A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4484556U (zh) 一种重症病人的整合护理辅助装置
CN211050019U (zh) 一种胸外科护理用吊臂
CN210446986U (zh) 儿科采血用手臂固定装置
CN209092449U (zh) 一种麻醉机螺纹管支架
CN208911112U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输液架
CN212997298U (zh) 一种麻醉架
CN215535883U (zh) 一种临床用水杯摆放支架
CN219147810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胸腔穿刺装置
CN211357138U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输液架
CN211271863U (zh) 便携可调式辅助肢体抬高医疗装置
CN220046410U (zh) 胸腔穿刺配合椅
CN219250759U9 (zh) 一种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辅助翻身装置
CN213218381U (zh) 一种便于运送的病床
CN220967586U (zh) 一种外科护理用辅助架
CN217960835U (zh) 一种可移动式血液透析患者手臂支撑装置
CN211094360U (zh) 一种普外科手术拉钩
CN219071027U (zh) 一种可局部氧疗的多功能支被架
CN213130496U (zh) 一种普通外科换药架
CN216168404U (zh) 一种透析专用病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