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5364U - 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85364U
CN214385364U CN202120083132.0U CN202120083132U CN214385364U CN 214385364 U CN214385364 U CN 214385364U CN 202120083132 U CN202120083132 U CN 202120083132U CN 214385364 U CN214385364 U CN 2143853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inoculation
cabin
inoculated
st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8313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月苹
刘全国
高妍
赵丽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12008313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853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853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853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属于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接种室(4)的后壁上设有接种室后推拉门(5),前壁上设有接种操作孔(15);待接种舱室(1)的后壁与接种室(4)的后壁紧贴无缝隙布置,并通过待接种舱室后门和接种室后推拉门相连通;菌种待接储备室(12)、废弃物收纳室(6)和出舱缓冲室(7)均设置在接种室的下方,臭氧发生室(13)设置在接种室外侧壁上,臭氧发生室通过软管分别与待接种舱室、接种室和出舱缓冲室连接;接种空气净化机(16)和酒精灯设置在接种室内。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缩短了等待灭菌时间,提高了食用菌接种工作效率,接种成功率高,为食用菌生产者提供了一种快捷而方便的接种平台。

Description

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属于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食用菌行业中,母种分离、原种扩繁和栽培种制作操作过程均是要求在无菌环境下完成的,通过两种方式能完成菌种转接种工作,一种是在无菌接种工作室内超净工作台上实现菌种接种操作过程,对于没有接种工作室环境的生产者来说,利用超净工作台完成接种工作,达不到封闭无菌状态,接种后菌种常常出现大面积污染现象,菌种转接成功率不高;另一种是利用接种箱,在接种箱内创造洁净无菌环境接种,这种方式属于箱内封闭无菌状态接种,菌种污染较少,接种成功率高;目前使用的接种箱空间有限,接种箱内存放待接种袋(瓶、试管)数量少,使得一次可以接种数量少,接种后需要打开封闭的箱体,移转至室外,重新灭菌,方可继续接种,等待彻底灭菌的时间长,工作效率低,而且箱体一般为连体结构,各组成部分不能分开,接种后箱体占的空间较大,移动性不方便,通风不良时,易生霉菌,再次使用时彻底灭菌困难加大。现有的接种箱一般利用甲醛熏蒸消毒杀菌,有的配置了紫外线杀菌,有的配置臭氧灭菌装备,甲醛熏蒸消毒杀菌虽然能够达到灭菌的目的,但甲醛对接种工作人员有较大伤害影响。紫外线的表面灭菌较慢,臭氧灭菌需要30min时间才能分解成氧气,才可以接种,否则对接种工作人员会产生一定不良反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基本可以保证1人在一次最佳工作时间段内接种需要量,接种成功率高,缩短了等待灭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包含接种模块、消毒灭菌模块和框架模块,框架模块包含待接种舱室框架和接种室框架;接种模块包含待接种舱室、接种室、废弃物收纳室、出舱缓冲室和菌种待接储备室,消毒灭菌模块包含臭氧发生室、接种空气净化机和酒精灯;
所述待接种舱室是由待接种舱室框架、不锈钢底板一和多块钢化玻璃板一连接组成的矩形箱体结构,接种室是由接种室框架、不锈钢底板二和多块钢化玻璃板二连接组成的矩形箱体结构;待接种舱室前后箱壁上分别设有待接种舱室前门和待接种舱室后门,接种室的后壁上设有接种室后推拉门,前壁上设有接种操作孔;待接种舱室的后壁与接种室的后壁紧贴无缝隙布置,并通过待接种舱室后门和接种室后推拉门相连通;
所述废弃物收纳室、出舱缓冲室和菌种待接储备室均为矩形箱体结构,菌种待接储备室、废弃物收纳室和出舱缓冲室均设置在接种室的下方,接种室分别通过底部的菌种待接储备室通道口、废弃物收纳室口和出舱缓冲室通道口与菌种待接储备室、废弃物收纳室和出舱缓冲室相连通;
所述臭氧发生室设置在接种室外侧壁上,臭氧发生室通过软管分别与待接种舱室、接种室和出舱缓冲室连接;接种空气净化机和酒精灯设置在接种室内,接种室底部还设有圆形孔,酒精灯通过半球形底座设置在圆形孔处。
所述菌种待接储备室由菌种待接储备室框架和多块钢化玻璃板三连接组成的矩形箱体结构。
所述待接种舱室、接种室和出舱缓冲室上均设置待接种舱室臭氧进气孔、接种室臭氧进气孔和出舱缓冲室臭氧进气孔,臭氧发生室通过软管分别与待接种舱室臭氧进气孔、接种室臭氧进气孔和出舱缓冲室臭氧进气孔连接。
所述接种室顶部设有LED灯和紫外线灯,LED灯用于光线较弱时接种照明,紫外线灯用于室内空间消毒灭菌。
所述接种操作孔数量为两个,使用双层帆布的布质材料做成套袖封口。
所述框架模块还包含待接种舱室底部支架和接种室底部支架,待接种舱室和接种室分别设置在待接种舱室底部支架和接种室底部支架上。所述框架模块均采用合金铝材料制成。
所述废弃物收纳室口、出舱缓冲室通道口和菌种待接储备室通道口处分别设置废弃物收纳室玻璃盖板、出舱缓冲室玻璃盖板和菌种待接储备室玻璃盖板,盖住废弃物收纳室口、出舱缓冲室通道口和菌种待接储备室通道口。
所述出舱缓冲室侧壁上设置出舱缓冲室门,出舱缓冲室门为单扇门,工作时密封。
所述臭氧发生室由臭氧发生机、进气箱盖和出气箱盖组成,通过支架设置在接种室的外箱壁上;所述进气箱盖为塑料板,固定在臭氧发生机进气端外壳上,板面上设有进气孔,进气孔内外使用双层滤清棉过滤空气;出气箱盖固定在臭氧发生机出气端外壳上,使用塑胶细软管导出气体,塑胶细软管外端通过三通软管分别与待接种舱室、接种室和出舱缓冲室连通。
所述待接种舱室内设置两个平板运输车,平板运输车底端四角均安装滚珠轴承车轮。
所述臭氧发生机、平板运输车、紫外线灯、酒精灯和LED灯均为本领域公知公用的设备。
所述待接种舱室内可存放待接种培养基袋的数量一次可达到150袋左右,可满足一个接种工作人员60分钟以上接种用材料,基本可以保证1人在一次最佳工作时间段内接种需要量,当消毒灭菌待接种舱室内的培养基袋转入接种室内后,关接种室后推拉门,接种的同时待接种舱室内能再次添加培养基袋并灭菌,能为下一次接种提供物料,缩短了等待灭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接种模块采用可拆卸组装形式,采用便于清洗的不锈钢板、合金铝材料的框架和钢化玻璃板,使用方便。臭氧结合紫外线杀菌后,接种室内空气清洁干净。接种空气净化机在整个接种过程中处于工作状态,产生高压静电,将空气中灰尘杂菌吸附在正极杆上,能及时吸附漂浮的杂菌而消杀,接种室内空气净化率可达95-98%,接种成功率高。待接种舱室增加了待接培养基袋数量,随时可以用于接种。出舱缓冲室可以随时将已接种菌袋存放,避免接种室内堆积已接种菌袋过多占据空间影响操作。废弃物收纳室能及时收集废弃物,减少室内存留时间,污染几率下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待接种舱室增加了待接培养基袋数量,废弃物收纳室减少室内存留时间,污染几率下降;使用方便,缩短了等待灭菌时间,提高了食用菌接种工作效率,接种成功率高,为食用菌生产者提供了一种快捷而方便的接种平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中:待接种舱室1、LED灯2、接种室4、接种室后推拉门5、废弃物收纳室6、出舱缓冲室7、出舱缓冲室玻璃盖板8、出舱缓冲室臭氧进气孔9、出舱缓冲室门10、菌种待接储备室12、臭氧发生室13、酒精灯14、接种操作孔15、接种空气净化机16、接种室臭氧进气孔17、紫外线灯18、待接种舱室臭氧进气孔19、待接种舱室前门2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包含接种模块、消毒灭菌模块和框架模块,框架模块包含待接种舱室框架和接种室框架;接种模块包含待接种舱室1、接种室4、废弃物收纳室6、出舱缓冲室7和菌种待接储备室12,消毒灭菌模块包含臭氧发生室13、接种空气净化机16和酒精灯14;
所述待接种舱室1是由待接种舱室框架、不锈钢底板一和多块钢化玻璃板一连接组成的矩形箱体结构,接种室4是由接种室框架、不锈钢底板二和多块钢化玻璃板二连接组成的矩形箱体结构;待接种舱室1前后箱壁上分别设有待接种舱室前门20和待接种舱室后门,接种室4的后壁上设有接种室后推拉门5,前壁上设有接种操作孔15;待接种舱室1的后壁与接种室4的后壁紧贴无缝隙布置,并通过待接种舱室后门和接种室后推拉门5相连通;
所述废弃物收纳室6、出舱缓冲室7和菌种待接储备室12均为矩形箱体结构,菌种待接储备室12、废弃物收纳室6和出舱缓冲室7均设置在接种室4的下方,接种室分别通过底部的菌种待接储备室通道口、废弃物收纳室口和出舱缓冲室通道口与菌种待接储备室12、废弃物收纳室6和出舱缓冲室7相连通;
所述臭氧发生室13设置在接种室外侧壁上,臭氧发生室通过软管分别与待接种舱室1、接种室4和出舱缓冲室7连接;接种空气净化机16和酒精灯设置在接种室内,接种室底部还设有圆形孔,酒精灯14通过半球形底座设置在圆形孔处。
本实施例中,接种室的长、宽和高分别为160cm、80cm和60cm,采用合金铝材料的接种室框架和10mm厚的钢化玻璃板一,居中位置相距40cm设有直径为18cm的两个圆形的接种操作孔15,接种操作孔15使用双层帆布的布质材料做成套袖封口;接种室后推拉门5为双滑道钢化玻璃推拉门,每扇门宽70cm,高50cm,关闭时中间相接重叠2cm;接种室顶部为10mm厚的钢化玻璃板一压在接种室框架上,顶部接种室框架上打孔安装用于室内空间消毒灭菌的紫外线灯和光线较弱时接种照明使用的LED灯;接种室底板采用304型不锈钢板材料,在两个圆形接种操作孔对应的不锈钢底板一上,相距边框15cm,设有直径13cm圆形孔,酒精灯悬卡在圆形孔上,底端密封焊接直径为13cm的不锈钢材质的半球形底座,下部设有圆形小孔,直径为0.5cm;接种室不锈钢底板一中线向后10cm,设有一个长40cm、宽30cm的废弃物收纳室口;废弃物收纳室为304型不锈钢箱盒,长39cm、宽29cm、高30cm,盒体上部外伸压边不锈钢底板2cm,用于收储接种时产生的废弃物,盒口用废弃物收纳室玻璃盖板盖封。接种室右侧不锈钢底板一上距前、后边缘各5cm处开设长70cm、宽40cm的出舱缓冲室通道口,用于接种后袋(瓶、试管)出室通道,通道下为出舱缓冲室,通道用出舱缓冲室玻璃盖板8盖住出舱缓冲室通道口。接种室不锈钢底板一左侧距接种空气净化机2cm处,设有长40cm、宽30cm的菌种待接储备室通道口。
待接种舱室采用合金铝材料的待接种舱室框架、不锈钢底板二和10mm厚的钢化玻璃板二,待接种舱室的长、宽和高分别为100cm、100cm和80cm,用于暂时放置准备接种的培养基袋(瓶、试管)。待接种舱室设有待接种舱室前门20和待接种舱室后门,待接种舱室后门与接种室后推拉门5铰接共用,待接种舱室前门20外开,高80cm、宽100cm,一侧舱壁上开设直径为1.5cm的圆孔,插入软管通入臭氧。在待接种舱室内有两个平板运输车,平板运输车车长为60cm、宽为50cm、高为5cm,底端四角安装滚珠轴承车轮。
位于接种室左下侧,设有长40cm、宽30cm、高30cm的菌种待接储备室12,从培养箱中取出的待接母种或原种接种前存放于菌种待接储备室,采用钢化玻璃板三和菌种待接储备室框架,接种时菌种待接储备室通道口盖菌种待接储备室玻璃盖板。
废弃物收纳室采用不锈钢材料,用于收储接种过程中封堵(试管、培养瓶、菌袋)封口物及残存培养基,所有残留物均可通过废弃物收纳室收集,接种时废弃物收纳室的废弃物收纳室口压边接种室底板,开口于接种室内,废弃物收纳室上用废弃物收纳室玻璃盖板盖住,当有废弃物产生时,移开玻璃,将其投入废弃物收纳室内,随后盖好。接种完成后,打开接种室,取出废弃物。
出舱缓冲室位于接种室右侧下方,出舱缓冲室通道口边压封接种室底板,长100cm、宽80cm、高60cm,左侧面设置出舱缓冲室臭氧进气孔,前开单扇门,工作时密封。
臭氧发生室由臭氧发生机、进气箱盖和出气箱盖组成,通过支架设置在接种室的外箱壁上;所述进气箱盖为塑料板,固定在臭氧发生机进气端外壳上,板面上设有进气孔,进气孔内外使用双层滤清棉过滤空气;出气箱盖固定在臭氧发生机出气端外壳上,使用塑胶细软管导出气体,塑胶细软管外端通过三通软管分别与待接种舱室1、接种室4和出舱缓冲室7连通。
接种空气净化机位于接种室内左侧,为空气接种净化机,距离酒精灯60cm。
所述框架模块材料为合金铝,各模块之间为方便组合可拆卸的连接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接种模块的框架材料选用强度大,重量轻的合金铝,使用后拆卸方便,节省存放空间。器件间通过密封胶条紧密绞合,密封性好,有效地降低杂菌侵入几率。各模块独立设计,使用时组装;
2.接种模块包括待接种舱室、接种室、废弃物收纳室、出舱缓冲室和菌种待接储备室,使接种前后的各种物料各有所归,不在接种室内堆积,接种室内空间始终处于较少存物状态,避免接种时相互拥挤,接种后的(袋、瓶、试管)在接种室内过长时间的滞留,相互影响减少到最小,减少污染几率;
3.酒精灯悬卡在接种室底面下陷的半圆球形容器内,不易出现酒精灯倾倒现象,稳定安全性好。高度较直接放置不锈钢底板上低,接种消毒用火焰位置低,克服了接种人员操作时间过长导致双臂不适感,半球形底座底部有圆形小孔,接种时封闭,接种后揭开,便于清洗时出水;
4.待接种舱内设置带轮小车,使待接种的培养基在接种室和待接种舱内移动自如,使用便捷,提取材料方便,省力,工作效率高;
5.单独设计菌种待接储备室,接种前将所需要的试管母种存放在菌种待接储备室内,用菌种待接储备室玻璃盖板封闭菌种待接储备室通道口,避免长时间接种室内暴露,减少被污染的几率;
6.臭氧发生机产生的臭氧浓度大,利用高浓度臭氧消杀杂菌比较彻底;
7.接种空气净化机中的负离子(食用菌接种净化机FCF-600B)产生高压静电将空气中灰尘杂菌吸附在正极杆上,能及时吸附漂浮的杂菌而消杀,室内空气污染来源少,接种室内空气净化率可达95-98%,接种成功率高;
8.接种室内底板采用304不锈钢材料,表面清洁光滑,接种后便于用清水冲洗,汇集流入酒精灯半球形底座下箱底圆形小孔,排出到接种室外;
9.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组合,拆卸方便,移动性好,对接种室外环境要求标准较低,可在室外开放的空间中使用,对接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有利,还能被尚不具备独立接种空间的生产者应用于分离母种、原种转接、栽培种制作;
10.本实用新型较一般常规接种箱增加了接种时待接种培养基和原种存储空间,使一次性接种用培养基袋、试管种数量增加,避免因存储量过少多次开箱投放需要重新灭菌的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1.接种前准备工作
接种前,将本实用新型的各功能模块组装铰接在一起,并彻底清洁干净,在菌种待接储备室中备足接种用的试管(瓶)母种。将经过高温灭菌过的无污染的培养基袋放入接种室内和待接种舱室的平板运输车上摆放整齐,接种工具、酒精灯填加酒精,放置接种室内,各功能模块与接种室内出口的玻璃拉开一定缝隙,各模块连接完成后,先开启紫外线灯、臭氧发生机,通入臭氧5分钟,使室内的空气向外散出,然后用塑料胶带密封,再用紫外线灯、臭氧消毒30分钟后即可接种;
2.接种时产生的试管封口棉和包装纸等小件接种废弃物,拉开废弃物收纳室玻璃盖板迅速投入,及时盖好;
3.接种室内的待接培养基袋全部接种并转移到出舱缓冲室后,打开后推拉玻璃门,将平板运输车上待接基袋移入接种室,关闭玻璃推拉门,此时可以打开待接种舱室前门,投放待接基袋(瓶、试管),密封待接种舱室前门后,通入臭氧进入下一周期灭菌程序;
4.已接好菌种的培养基袋(瓶、试管)影响接种时,随时转入出舱缓冲室,转移培养袋(瓶、试管)时,先打开出舱缓冲室玻璃盖板,将接种后的培养袋(瓶、试管)转移至已经灭菌处理过的出舱缓冲室。为防止外部病原物瞬间进入接种室,待出舱缓冲室玻璃盖板关闭后,方可打开出舱缓冲室门,将其转移到培养室培养,移出后出舱缓冲室密封通入臭氧灭菌消毒。

Claims (9)

1.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接种模块、消毒灭菌模块和框架模块,框架模块包含待接种舱室框架和接种室框架;接种模块包含待接种舱室(1)、接种室(4)、废弃物收纳室(6)、出舱缓冲室(7)和菌种待接储备室(12),消毒灭菌模块包含臭氧发生室(13)、接种空气净化机(16)和酒精灯(14);
所述待接种舱室(1)是由待接种舱室框架、不锈钢底板一和多块钢化玻璃板一连接组成的矩形箱体结构,接种室(4)是由接种室框架、不锈钢底板二和多块钢化玻璃板二连接组成的矩形箱体结构;待接种舱室(1)前后箱壁上分别设有待接种舱室前门(20)和待接种舱室后门,接种室(4)的后壁上设有接种室后推拉门(5),前壁上设有接种操作孔(15);待接种舱室(1)的后壁与接种室(4)的后壁紧贴无缝隙布置,并通过待接种舱室后门和接种室后推拉门(5)相连通;
所述废弃物收纳室(6)、出舱缓冲室(7)和菌种待接储备室(12)均为矩形箱体结构,菌种待接储备室(12)、废弃物收纳室(6)和出舱缓冲室(7)均设置在接种室(4)的下方,接种室分别通过底部的菌种待接储备室通道口、废弃物收纳室口和出舱缓冲室通道口与菌种待接储备室(12)、废弃物收纳室(6)和出舱缓冲室(7)相连通;
所述臭氧发生室(13)设置在接种室外侧壁上,臭氧发生室通过软管分别与待接种舱室(1)、接种室(4)和出舱缓冲室(7)连接;接种空气净化机(16)和酒精灯设置在接种室内,接种室底部还设有圆形孔,酒精灯(14)通过半球形底座设置在圆形孔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待接储备室(12)由菌种待接储备室框架和多块钢化玻璃板三连接组成的矩形箱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接种舱室(1)、接种室(4)和出舱缓冲室(7)上均设置待接种舱室臭氧进气孔(19)、接种室臭氧进气孔(17)和出舱缓冲室臭氧进气孔(9),臭氧发生室(13)通过软管分别与待接种舱室臭氧进气孔(19)、接种室臭氧进气孔(17)和出舱缓冲室臭氧进气孔(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室顶部设有LED灯(2)和紫外线灯(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模块还包含待接种舱室底部支架和接种室底部支架,待接种舱室(1)和接种室(4)分别设置在待接种舱室底部支架和接种室底部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物收纳室口、出舱缓冲室通道口和菌种待接储备室通道口处分别设置废弃物收纳室玻璃盖板、出舱缓冲室玻璃盖板(8)和菌种待接储备室玻璃盖板,盖住废弃物收纳室口、出舱缓冲室通道口和菌种待接储备室通道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舱缓冲室侧壁上设置出舱缓冲室门(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室由臭氧发生机、进气箱盖和出气箱盖组成,通过支架设置在接种室的外箱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接种舱室内设置两个平板运输车,平板运输车底端四角均安装滚珠轴承车轮。
CN202120083132.0U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 Active CN2143853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83132.0U CN214385364U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83132.0U CN214385364U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85364U true CN214385364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45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83132.0U Active CN214385364U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853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52848U (zh) 一种多功能微生物实验用操作台
CN214385364U (zh) 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
CN105684920A (zh) 基因工程鼠保种隔离器
CN201630049U (zh) 食用菌菌种生产接种装置
CN205567398U (zh) 基因工程鼠保种隔离器
CN201160394Y (zh) 食用菌开放式流水线接种装置
CN206879708U (zh) 一种药材幼苗无菌培养房
CN212880243U (zh) 一种便于分类杀菌的口罩杀菌箱
CN211443654U (zh) 新型自带分类真空垃圾回收系统的体外胚胎工作站
CN210932915U (zh) 一种烤烟育苗棚超声雾化喷施消毒装置
CN114010098A (zh) 一种水箱电解及全管路臭氧杀菌消毒清洁用具
CN209836169U (zh) 一种多功能厌氧生物培养箱
CN112641990A (zh) 一种智能自动过滤除尘的气体消毒设备
CN105340733B (zh) 一种间歇浸没式苦苣苔叶片不定芽诱导方法
CN212466613U (zh) 一种微生物免疫用检验科采集瓶消毒装置
CN216058567U (zh) 一种接种机环境控制消毒系统
CN217895618U (zh) 一种菌种用接种工作台
CN213066341U (zh) 一种包含自动杀菌装置的环保空调
CN214413771U (zh) 一种负压式植物组培外植体消毒装置
CN105191798B (zh) 一种间歇浸没式百合鳞片增殖快繁方法
CN2155849Y (zh) 具有消毒功能的婴儿培养箱
CN215560265U (zh) 一种新型高效螺旋藻养殖设备
CN212619065U (zh) 节能环保的空气污染治理装置
CN214018582U (zh) 一种护理用紫外线消毒柜
CN214881419U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进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