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4802U - 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84802U
CN214384802U CN202022873748.6U CN202022873748U CN214384802U CN 214384802 U CN214384802 U CN 214384802U CN 202022873748 U CN202022873748 U CN 202022873748U CN 214384802 U CN214384802 U CN 214384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op bar
lightning rod
lower extreme
sleeve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7374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凤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gzhou Changda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ngzhou Changda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gzhou Changda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ngzhou Changda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7374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84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84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84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包括针杆,所述针杆的外壁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放电器,所述针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筒。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通过设置的升降机构,便于人们调节避雷针的高度以及避雷范围,安装便捷且稳固,不易脱落,升降套杆上下移动时带动套筒上下升降,通过设置的底座增加避雷针安装的稳固性,人们将底座固定在需要安装的建筑物顶方,用螺丝穿入底盘上方的螺丝孔中,其中防滑底片紧贴建筑物,且防滑底片的下方设置有齿轮增大防滑底片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防滑底片与地面更为紧贴,增加避雷针整体安装的稳固性,安装简单便捷,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针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
背景技术
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接闪杆,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避雷针规格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每一个防雷类别需要的避雷针高度规格都不一样,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现有的避雷针在安装使用时,多数为高度固定形式,不可调节,使得避雷范围固定,不易调节,且现有的避雷针底部安装架多数较为简单,不具有一定的防止松懈效果,使得避雷针安装不够稳定,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具备建筑用的避雷针牢固稳定,可升降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包括针杆,所述针杆的外壁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放电器,所述针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外壁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座,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套杆、丝杆、外套杆、限位槽与电机。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活动块,所述升降机构的下端外表面通过活动块与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放电器与针杆之间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放电器的内部通过固定块与针杆的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套杆的内部对称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外套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套杆,所述升降套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位于底座的内部,所述升降套杆的两侧外套杆的内部,且升降套杆的两侧在限位槽中滑动。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升降套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套筒,且套筒位于升降套杆内部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固定壳、螺纹、套柱、底盘、防滑底片与柜门。
优选的,所述套柱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所述套柱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前端外表面活动安装有柜门,所述固定壳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底盘,所述底盘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底片。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通过设置的升降机构,便于人们调节避雷针的高度以及避雷范围,电机的上方置于套柱的内部,同时外套杆的下端旋转进入螺纹中,安装简单便捷,外套杆内部的丝杆下端与电机连接,丝杆外部的升降套杆两侧位于限位槽中,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则带动升降套杆上下移动,套筒安装在升降套杆的内部上端的圆柱槽内部,两组通过螺纹连接,安装便捷且稳固,不易脱落,升降套杆上下移动时带动套筒上下升降。
2、该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通过设置的底座增加避雷针安装的稳固性,人们将底座固定在需要安装的建筑物顶方,用螺丝穿入底盘上方的螺丝孔中,其中防滑底片紧贴建筑物,且防滑底片的下方设置有齿轮增大防滑底片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防滑底片与地面更为紧贴,增加避雷针整体安装的稳固性,之后将电机放入固定壳中,电机的上方置于套柱的内部,同时外套杆的下端旋转进入螺纹中,安装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杆;2、放电器;3、套筒;4、升降机构;401、升降套杆;402、丝杆;403、外套杆;404、限位槽;405、电机;5、底座;501、固定壳;502、螺纹;503、套柱;504、底盘;505、防滑底片;506、柜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包括针杆1,针杆1的外壁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放电器2,针杆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筒3,套筒3外壁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升降机构4,升降机构4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座5,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套杆401、丝杆402、外套杆403、限位槽404与电机405,整体避雷针通过放电器2快速吸收周围电力,扩大整体避雷范围。
进一步的,升降机构4与底座5之间设置有活动块,升降机构4的下端外表面通过活动块与底座5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放电器2与针杆1之间设置有固定块,放电器2的内部通过固定块与针杆1的外壁固定连接,丝杆402外部的升降套杆401两侧位于限位槽404中,电机405带动丝杆402转动,丝杆402则带动升降套杆401上下移动,套筒3安装在升降套杆401的内部上端的圆柱槽内部,两组通过螺纹502连接,安装便捷且稳固,不易脱落。
进一步的,外套杆403的内部对称设置有限位槽404,外套杆40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套杆401,升降套杆4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丝杆402,丝杆40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405,电机405位于底座5的内部,升降套杆401的两侧外套杆403的内部,且升降套杆401的两侧在限位槽404中滑动,升降套杆401上下移动时带动套筒3上下升降,便于人们调节避雷针的高度以及避雷范围。
进一步的,限位槽404的数量为两组,升降套杆4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套筒3,且套筒3位于升降套杆401内部的上端,将电机405放入固定壳501中,电机405的上方置于套柱503的内部,同时外套杆403的下端旋转进入螺纹502中,安装简单便捷,外套杆403内部的丝杆402下端与电机405连接。
进一步的,底座5包括固定壳501、螺纹502、套柱503、底盘504、防滑底片505与柜门506,人们将底座5固定在需要安装的建筑物顶方,用螺丝穿入底盘504上方的螺丝孔中,其中防滑底片505紧贴建筑物。
进一步的,套柱503的内部开设有螺纹502,套柱503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壳501,固定壳501的前端外表面活动安装有柜门506,固定壳50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底盘504,底盘504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底片505,防滑底片505的下方设置有齿轮增大防滑底片505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防滑底片505与地面更为紧贴,增加避雷针整体安装的稳固性。
工作原理
本申请专利由针杆1、放电器2、套筒3、升降机构4、底座5、升降套杆401、丝杆402、外套杆403、限位槽404、电机405、固定壳501、螺纹502、套柱503、底盘504、防滑底片505与柜门506等部件组成,使用时,人们将底座5固定在需要安装的建筑物顶方,用螺丝穿入底盘504上方的螺丝孔中,其中防滑底片505紧贴建筑物,且防滑底片505的下方设置有齿轮增大防滑底片505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防滑底片505与地面更为紧贴,增加避雷针整体安装的稳固性,之后将电机405放入固定壳501中,电机405的上方置于套柱503的内部,同时外套杆403的下端旋转进入螺纹502中,安装简单便捷,外套杆403内部的丝杆402下端与电机405连接,丝杆402外部的升降套杆401两侧位于限位槽404中,电机405带动丝杆402转动,丝杆402则带动升降套杆401上下移动,套筒3安装在升降套杆401的内部上端的圆柱槽内部,两组通过螺纹502连接,安装便捷且稳固,不易脱落,升降套杆401上下移动时带动套筒3上下升降,便于人们调节避雷针的高度以及避雷范围,整体避雷针需要进行升降调节时,可打开柜门506在柜门506的内测开启开关,柜门506的设置,有效防止固定壳501内部的电机405进水受损,便于人们使用,增加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一号、二号)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包括针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1)的外壁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放电器(2),所述针杆(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筒(3),所述套筒(3)外壁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升降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4)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座(5),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套杆(401)、丝杆(402)、外套杆(403)、限位槽(404)与电机(4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与底座(5)之间设置有活动块,所述升降机构(4)的下端外表面通过活动块与底座(5)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放电器(2)与针杆(1)之间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放电器(2)的内部通过固定块与针杆(1)的外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杆(403)的内部对称设置有限位槽(404),所述外套杆(40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套杆(401),所述升降套杆(4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丝杆(402),所述丝杆(40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405),所述电机(405)位于底座(5)的内部,所述升降套杆(401)的两侧外套杆(403)的内部,且升降套杆(401)的两侧在限位槽(404)中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404)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升降套杆(4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套筒(3),且套筒(3)位于升降套杆(401)内部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包括固定壳(501)、螺纹(502)、套柱(503)、底盘(504)、防滑底片(505)与柜门(5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柱(503)的内部开设有螺纹(502),所述套柱(503)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壳(501),所述固定壳(501)的前端外表面活动安装有柜门(506),所述固定壳(50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底盘(504),所述底盘(504)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底片(505)。
CN202022873748.6U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 Active CN214384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73748.6U CN214384802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73748.6U CN214384802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84802U true CN214384802U (zh) 2021-10-12

Family

ID=77990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73748.6U Active CN214384802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848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4804B (zh) 一种可升降移动的避雷装置
CN115986594B (zh) 一种防水淹户外配电柜及其安装结构
CN214384802U (zh) 一种建筑用的避雷针
CN112909742A (zh) 一种高层建筑物用防雷装置
CN210508628U (zh) 一种新型水泥电杆
CN204597415U (zh) 一种安全高压电线架
CN21100773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09881099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防雷组件
CN206385898U (zh) 一种矿区开采用保护装置
CN113833348A (zh) 一种快装遮拦杆
CN21776907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气象监测用避雷针
CN208890099U (zh) 一种避雷装置
CN215185798U (zh) 一种避雷器稳定安装基座
CN211530394U (zh) 一种可安装在侧墙上的防坠落避雷装置
CN221080896U (zh) 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防雷装置支撑架
CN206211053U (zh) 一种电力接线柱
CN212648736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提前放电避雷针
CN213484394U (zh) 一种面向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防雷固线设备
CN213018771U (zh) 一种安防摄像头安装设备
CN220342012U (zh) 一种光伏电站防雷装置
CN218334356U (zh) 具有防护功能的仿古建筑专用防雷接地装置
CN210798441U (zh) 一种具备防雷功能的电线杆
CN216340820U (zh) 一种建筑幕墙施工防坠装置
CN21567145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管理用安全围栏
CN220848907U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