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3770U - 一种智能孢子扑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孢子扑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83770U
CN214383770U CN202020925960.XU CN202020925960U CN214383770U CN 214383770 U CN214383770 U CN 214383770U CN 202020925960 U CN202020925960 U CN 202020925960U CN 214383770 U CN214383770 U CN 214383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plate
central axis
lantern ring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2596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桂兵
张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Ether Data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ujia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jia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ujia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2596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83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83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83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孢子扑捉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外侧连接有支架,且支架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连接有节能机构,所述节能机构内部包括有立杆,且立杆内部开设有贯穿槽,所述立杆外壁套设有套环,且套环内部活动安装有手拧螺栓,所述套环外壁连接有活动板,且活动板一侧安装有活动轴。本实用新型中,在节能机构的作用下,通过手拧螺栓将套环在立杆不同位置固定,则使光伏板通过活动板在顶板顶部可以调节任意角度,则使用户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实际情况对光伏板进行调节,以达到最佳的吸能效果,且顶板顶部光伏板为对称设置,则使光伏板在成角度设置时便于光伏板的排水,同时对装置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孢子扑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孢子扑捉装置。
背景技术
孢子捕捉仪可用于采集气传性的动植物真菌等孢子,对于人类进一步认识真菌等病害的流行规律和提高病害的预测预报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孢子捕捉仪能够收集花粉,以满足应用单位的研究需求,为动植物的合理保护与人类呼吸的健康及传染病的预防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现有的智能袍子扑捉装置不具备对智能袍子扑捉装置在顶部安装光伏板并且可以调节角度便于排水的机构,并且不具备对智能袍子扑捉装置可以进行快速移动与固定的机构,而且不具备对袍子扑捉装置根据需求继续调节高度的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智能孢子扑捉装置,以达到环保节能,便于移动,扩大适用性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孢子扑捉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外侧连接有支架,且支架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连接有节能机构,所述节能机构内部包括有立杆,且立杆内部开设有贯穿槽,所述立杆外壁套设有套环,且套环内部活动安装有手拧螺栓,所述套环外壁连接有活动板,且活动板一侧安装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另一侧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顶端固定安装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关于立杆的中轴线相对称,且立杆的中轴线与顶板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支架底部连接有移动机构,且移动机构顶部安装有升降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活动板通过套环与立杆构成传动结构,且活动板通过活动轴、连接块与光伏板构成活动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移动机构内部包括有转杆,且转杆外侧连接有活动轮,所述转杆顶部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内部螺纹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螺纹杆关于固定杆的中轴线相对称,且固定杆的中轴线与本体的中轴线相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升降机构内部包括有托板,且托板外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外壁滑动安装有滑槽,且托板底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托板通过滑块、滑槽与支架构成滑动结构,且托板的中轴线与调节杆的中轴线相重合。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在节能机构的作用下,通过手拧螺栓将套环在立杆不同位置固定,则使光伏板通过活动板在顶板顶部可以调节任意角度,则使用户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实际情况对光伏板进行调节,以达到最佳的吸能效果,且顶板顶部光伏板为对称设置,则使光伏板在成角度设置时便于光伏板的排水,同时对装置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2、本实用新型中,在移动机构的作用下,用户通过推动装置移动,则使装置通过活动轮移动,从而给使装置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移动,极大的方便了装置的监测和运输,便于用户对不同位置进行监测,通过拧动螺纹杆,则使螺纹杆带动底撑进行调节高度,从而使螺纹杆在支架外侧进行支撑,提高装置在固定时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中,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通过调节杆与固定杆的螺纹连接,则使用户对调节杆进行调节转动时,托板通过滑槽、滑块在支架内部继续滑动,从而使本体在支架内部对不同高度继续监测,方便用户对装置继续调节,提高装置的适用性,扩大装置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智能孢子扑捉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节能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本体;2、支架;3、顶板;4、节能机构;401、立杆;402、贯穿槽;403、套环;404、手拧螺栓;405、活动板;406、活动轴;407、连接块;408、光伏板;5、移动机构;501、转杆;502、活动轮;503、固定杆;504、螺纹杆;505、底撑;6、升降机构;601、托板;602、滑块;603、滑槽;604、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一种智能孢子扑捉装置,包括本体1、支架2、顶板3、节能机构4、立杆401、贯穿槽402、套环403、手拧螺栓404、活动板405、活动轴406、连接块407、光伏板408、移动机构5、转杆501、活动轮502、固定杆503、螺纹杆504、底撑505、升降机构6、托板601、滑块602、滑槽603和调节杆604,本体1外侧连接有支架2,且支架2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3,顶板3顶部连接有节能机构4,节能机构4内部包括有立杆401,且立杆401内部开设有贯穿槽402,立杆401外壁套设有套环403,且套环403内部活动安装有手拧螺栓404,套环403外壁连接有活动板405,且活动板405一侧安装有活动轴406,活动轴406另一侧连接有连接块407,且连接块407顶端固定安装有光伏板408,光伏板408关于立杆401的中轴线相对称,且立杆401的中轴线与顶板3的中轴线相重合,支架2底部连接有移动机构5,且移动机构5顶部安装有升降机构6,活动板405在顶板3顶部可以调节任意角度,则使用户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实际情况对光伏板408进行调节,以达到最佳的吸能效果。
进一步的,活动板405通过套环403与立杆401构成传动结构,且活动板405通过活动轴406、连接块407与光伏板408构成活动结构,光伏板408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外,绝对干净无公害,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性、相对的广泛性、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资源的充足性及潜在的经济性,使装置节能环保,节约资源。
进一步的,移动机构5内部包括有转杆501,且转杆501外侧连接有活动轮502,转杆501顶部连接有固定杆503,且固定杆503内部螺纹安装有螺纹杆504,螺纹杆504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撑505,活动轮502使装置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移动,极大的方便了装置的监测和运输,便于用户对不同位置进行监测。
进一步的,螺纹杆504关于固定杆503的中轴线相对称,且固定杆503的中轴线与本体1的中轴线相重合,螺纹杆504通过底部底撑505与地面向接触,可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延长螺纹杆504的使用寿命,避免螺纹杆504与地面接触造成磨损。
进一步的,升降机构6内部包括有托板601,且托板601外侧固定连接有滑块602,滑块602外壁滑动安装有滑槽603,且托板601底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604,通过调节调节杆604使本体1在支架2内部对不同高度继续监测,方便用户对装置进行调节,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进一步的,托板601通过滑块602、滑槽603与支架2构成滑动结构,且托板601的中轴线与调节杆604的中轴线相重合,托板601与本体1固定连接,则使托板601活动时带动本体1活动,从而使用户可以通过托板601对本体1进行升降调节。
工作原理:使用时,装置通过自动定时或设定环境条件采集捕捉孢子,自动顺序进程取样调查、确保视野无重复,自动显微数码微调聚焦,每视野采集保存显微图片,本体1可以按预设的控制程序,自动开机、标准、规范的完成每次调查取样后的可视化数据自动向预先指定的网络上发送,则使病菌捕捉测报数据实现区域化即时共享,可以建立起统一的数据管理系统,便于分析趋势,通过手拧螺栓404将套环403在立杆401不同位置固定,则使光伏板408通过活动板405在顶板3顶部可以调节任意角度,则使用户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实际情况对光伏板408进行调节,以达到最佳的吸能效果,且顶板3顶部光伏板408为对称设置,则使光伏板408在成角度设置时便于光伏板408的排水,同时对装置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装置通过活动轮502移动,从而使装置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移动,极大的方便了装置的监测和运输,便于用户对不同位置进行监测,通过拧动螺纹杆504,则使螺纹杆504带动底撑505进行调节高度,从而使螺纹杆504在支架2外侧进行支撑,提高装置在固定时的稳定性,通过调节杆604与固定杆503的螺纹连接,则使用户对调节杆604进行调节转动时,托板601通过滑槽603、滑块602在支架2内部继续滑动,从而使本体1在支架2内部对不同高度继续监测,方便用户对装置进行调节,提高装置的适用性,扩大装置的使用范围,就这样完成该装置的工作原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智能孢子扑捉装置,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外侧连接有支架(2),且支架(2)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3),所述顶板(3)顶部连接有节能机构(4),所述节能机构(4)内部包括有立杆(401),且立杆(401)内部开设有贯穿槽(402),所述立杆(401)外壁套设有套环(403),且套环(403)内部活动安装有手拧螺栓(404),所述套环(403)外壁连接有活动板(405),且活动板(405)一侧安装有活动轴(406),所述活动轴(406)另一侧连接有连接块(407),且连接块(407)顶端固定安装有光伏板(408),所述光伏板(408)关于立杆(401)的中轴线相对称,且立杆(401)的中轴线与顶板(3)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支架(2)底部连接有移动机构(5),且移动机构(5)顶部安装有升降机构(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孢子扑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405)通过套环(403)与立杆(401)构成传动结构,且活动板(405)通过活动轴(406)、连接块(407)与光伏板(408)构成活动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孢子扑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5)内部包括有转杆(501),且转杆(501)外侧连接有活动轮(502),所述转杆(501)顶部连接有固定杆(503),且固定杆(503)内部螺纹安装有螺纹杆(504),所述螺纹杆(504)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撑(50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孢子扑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04)关于固定杆(503)的中轴线相对称,且固定杆(503)的中轴线与本体(1)的中轴线相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孢子扑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6)内部包括有托板(601),且托板(601)外侧固定连接有滑块(602),所述滑块(602)外壁滑动安装有滑槽(603),且托板(601)底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60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孢子扑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601)通过滑块(602)、滑槽(603)与支架(2)构成滑动结构,且托板(601)的中轴线与调节杆(604)的中轴线相重合。
CN202020925960.XU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智能孢子扑捉装置 Active CN214383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25960.XU CN214383770U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智能孢子扑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25960.XU CN214383770U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智能孢子扑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83770U true CN214383770U (zh) 2021-10-12

Family

ID=77990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25960.XU Active CN214383770U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智能孢子扑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837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38349U (zh) 一种昆虫诱杀灯
CN214257702U (zh) 一种林业植保病虫害防治装置
CN212670705U (zh) 一种自带过滤功能的雨水收集桶
CN206888586U (zh) 一种园林凉亭
CN208535865U (zh) 一种驱蚊效果好的园林道路用路灯
CN211399549U (zh) 一种多功能庭院灯
CN214383770U (zh) 一种智能孢子扑捉装置
CN206462245U (zh) 一种太阳能灭蚊路灯
CN205547077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诱虫灯
CN107975096A (zh) 一种园林节水的智能集雨器设备
CN219399455U (zh) 一种建筑工程房建施工用降尘装置
CN207803275U (zh) 一种太阳能灭蚊蝇双灯
CN206686980U (zh) 一种智能杀虫电器
CN210226641U (zh) 一种农业病虫害快速诊断装置
CN209376519U (zh) 一种林业生态捕虫设备
CN209258082U (zh) 一种立体绿化公园游览车雨水清洗装置
CN208354147U (zh) 一种草莓种植大棚
CN220756250U (zh) 一种林业害虫诱捕装置
CN213985823U (zh) 一种新型环保污水采集装置
CN218972470U (zh) 一种具有监控功能的道路亮化设备
CN220422847U (zh) 一种用于柚子病虫害防治的诱杀装置
CN219829973U (zh) 园林生态监测装置
CN218781239U (zh) 一种具有除虫装置的路灯
CN217487422U (zh) 一种茶园驱虫装置
CN220793055U (zh) 一种具有防虫功能的庭院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0

Address after: 213300 Room 213, Floor 2, No. 21, Chuangzhi Road, Kunlun Street, Liyang City,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Ether Data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0-1172, Fenghuang street, Jiangpu street, Pukou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210000

Patentee before: Bujia Technology (Nanj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