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67491U - 一种机械加工用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加工用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67491U
CN214367491U CN202120255362.0U CN202120255362U CN214367491U CN 214367491 U CN214367491 U CN 214367491U CN 202120255362 U CN202120255362 U CN 202120255362U CN 214367491 U CN214367491 U CN 214367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guide
plate
damping
mach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553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启金
郑孟冬
陈靖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Dongzhou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Aerospace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Aerospace Polytechnic College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Aerospace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1202553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67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67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674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加工用减震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减震板,所述第一减震板的外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减震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三导管,所述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导管。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第一减震板受力带动第三导柱向下运动,第三顶板向下运动使第二弹簧受力,达到减震效果,第二减震板带动第一导柱受力向外侧运动,第三顶板使第三弹簧受力,第二导柱接触第一顶板,第一顶板向下运动使第一弹簧受力,达到减震效果,使本减震装置在达到一定程度的时还能产生减震效果,大大提高了减震的效率,为机械加工提供了保障,值得大力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机械加工用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加工用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不管什么类型的机械加工在工作过程中都会产生较大的震动,较大的震动导致周围环境噪音非常大,进而对于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减震装置要求非常高。
现有的减震装置只能对固定重量级的机械加工减震,在机械加工产生的重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减震将会失效,无法保证加工时要求的减震效果,容易对机械产生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减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加工用减震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减震板,所述第一减震板的外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减震板,所述壳体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三导管,所述第三导管的顶部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三导柱,所述第三导柱的顶部均固定连接在第一减震板的底部,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的底部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二导柱,所述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底板,所述第三底板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顶板,所述第三顶板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导柱的内侧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减震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三导柱滑动连接第三导管,且第三导柱的底部均贴合在第二顶板的顶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支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导柱滑动连接第一导管,且第一导柱的外侧均贴合在第三顶板的内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三导管均位于底座的四角,所述第二导管位于底座外侧顶部的中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减震板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在第一减震板上进行机械加工,第一减震板受力带动第三导柱向下运动,第三导柱使第三顶板向下运动,第三顶板向下运动使第二弹簧受力,达到减震效果,当机械加工使第一减震板平面运动时,第一减震板的外侧使第二减震板受力,第二减震板带动第一导柱受力向外侧运动,第一导柱使第三顶板向外侧运动,第三顶板使第三弹簧受力,达到减震效果,当机械加工产生重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第二导柱接触第一顶板,第一顶板向下运动使第一弹簧受力,达到减震效果,使本减震装置在达到一定程度的时还能产生减震效果,大大提高了减震的效率,为机械加工提供了保障,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减震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减震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减震装置的底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减震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壳体;2、第一减震板;3、第二减震板;4、第一导柱;5、第一导管;6、支腿;7、第二导柱;8、第一顶板;9、第二导管;10、第一弹簧;11、第一底板;12、底座;13、支架;14、第三导柱;15、第二顶板;16、第二弹簧;17、第二底板;18、第三导管;19、第三顶板;20、第三弹簧;21、第三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机械加工用减震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减震板2,第一减震板2的外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减震板3,壳体1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架13,支架13的顶部设置有底座12,底座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三导管18,第三导管18的顶部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底板17,第二底板17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顶板15,第二顶板15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三导柱14,第三导柱14的顶部均固定连接在第一减震板2的底部,底座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导管9,第二导管9的底部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底板11,第一底板1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第一弹簧10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顶板8,第一顶板8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二导柱7,壳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导管5,第一导管5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底板21,第三底板21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20,第三弹簧20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顶板19,第三顶板19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导柱4,第一导柱4的内侧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减震板3上,首先通过在第一减震板2进行机械加工,使第一减震板2受力向下运动,第一减震板2带动第三导柱14向下运动,第三导柱14使第二顶板15受力,第二顶板15受力向下运动使第二弹簧16受力,达到减震效果,当机械加工使第一减震板2水平运动时,第二减震板3受力向外侧运动,第二减震板3带动第一导柱4向外侧运动,第一导柱4使第三顶板19受力向外侧运动,第三顶板19使第三弹簧20受力,达到减震效果,非常实用。
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6,第三导柱14滑动连接第三导管18,且第三导柱14的底部均贴合在第二顶板15的顶部,底座12滑动连接支架13,第一导柱4滑动连接第一导管5,且第一导柱4的外侧均贴合在第三顶板19的内侧,第三导管18均位于底座12的四角,第二导管9位于底座12外侧顶部的中间,第一减震板2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垫,通过第二弹簧16达到减震效果后,当机械加工产生重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第二导柱7使第一顶板8受力,第一顶板8使第一弹簧10受力,使第一减震板2在第二弹簧16的作用下减震到一定程度后还能产生减震效果,为机械加工提供了保障。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在第一减震板2进行机械加工,使第一减震板2受力向下运动,第一减震板2带动第三导柱14向下运动,第三导柱14使第二顶板15受力,第二顶板15受力向下运动使第二弹簧16受力,达到减震效果,当机械加工使第一减震板2水平运动时,第二减震板3受力向外侧运动,第二减震板3带动第一导柱4向外侧运动,第一导柱4使第三顶板19受力向外侧运动,第三顶板19使第三弹簧20受力,达到减震效果,非常实用,通过第二弹簧16达到减震效果后,当机械加工产生重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第二导柱7使第一顶板8受力,第一顶板8使第一弹簧10受力,使第一减震板2在第二弹簧16的作用下减震到一定程度后还能产生减震效果,为机械加工提供了保障,值得大力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机械加工用减震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减震板(2),所述第一减震板(2)的外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减震板(3),所述壳体(1)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架(13),所述支架(13)的顶部设置有底座(12),所述底座(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三导管(18),所述第三导管(18)的顶部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底板(17),所述第二底板(17)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6),所述第二弹簧(16)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顶板(15),所述第二顶板(15)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三导柱(14),所述第三导柱(14)的顶部均固定连接在第一减震板(2)的底部,所述底座(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导管(9),所述第二导管(9)的底部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底板(11),所述第一底板(1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顶板(8),所述第一顶板(8)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二导柱(7),所述壳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导管(5),所述第一导管(5)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底板(21),所述第三底板(21)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20),所述第三弹簧(20)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顶板(19),所述第三顶板(19)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导柱(4),所述第一导柱(4)的内侧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减震板(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柱(14)滑动连接第三导管(18),且第三导柱(14)的底部均贴合在第二顶板(15)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滑动连接支架(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柱(4)滑动连接第一导管(5),且第一导柱(4)的外侧均贴合在第三顶板(19)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管(18)均位于底座(12)的四角,所述第二导管(9)位于底座(12)外侧顶部的中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板(2)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垫。
CN202120255362.0U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机械加工用减震装置 Active CN214367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55362.0U CN214367491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机械加工用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55362.0U CN214367491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机械加工用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67491U true CN214367491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60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55362.0U Active CN214367491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机械加工用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674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31884U (zh) 一种中型变压器减振座
CN214367491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减震装置
CN214836718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消音减震装置
CN211901433U (zh) 一种砌块成型机的减震装置
CN21195773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池
CN202176659U (zh) 一种减少组件隐裂的装置
CN210823426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四轴工装
CN213656712U (zh) 一种新型除氧器
CN212509350U (zh) 减震连接板
CN210956363U (zh) 一种新型变压器底座
CN210165616U (zh) 一种具有防震固定底座的空气源热泵
CN210565098U (zh) 一种减震的循环水真空泵
CN217563130U (zh) 减震机柜底座
CN216446974U (zh) 一种低噪音气动马达
CN215745762U (zh) 一种机车配件加工装置
CN215284341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左悬置总成
CN217915167U (zh) 一种货勾舌片配装台
CN212660048U (zh) 一种高效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
CN213341804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驱动装置机座
CN212733735U (zh) 一种用于正挡沟的冲压装置
CN215871038U (zh) 一种具有减震底座的光伏发电站发电机
CN212928631U (zh) 一种离心力用减震支座
CN208608843U (zh) 一种电机减震底座
CN219925770U (zh) 一种v形联动仿形夹持装置
CN212775355U (zh) 一种具有减震组件的开片机本台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5

Address after: 401420 dushituo, Qiaohe, Gunan street, Qijiang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Dongzhou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400020 No.1, Yuhang village, dashiba,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AEROSPACE POLYTECHNIC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