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64491U - 一种蓄排水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排水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364491U CN214364491U CN202023181891.5U CN202023181891U CN214364491U CN 214364491 U CN214364491 U CN 214364491U CN 202023181891 U CN202023181891 U CN 202023181891U CN 214364491 U CN214364491 U CN 2143644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storage
- drainage
- storage unit
- plate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排水板,所述蓄排水板包括若干连接在一起的蓄水单元;所述蓄水单元上设有蓄水板;蓄水板上部的蓄水单元为圆柱形,蓄水板下部设有若干支撑柱;相邻的四个蓄水单元之间围成的空隙形成排水孔;所述蓄排水板的侧部设有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与蓄水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蓄水槽的面积,降低蓄水槽的高度,同时利用蓄水槽之间的孔隙形成排水孔,使得蓄排水板结构稳定,能承受较大外力。本实用新型的蓄排水板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排水板。
背景技术
蓄排水板是集蓄水和排水为一体的产品。主要应用在房顶绿化、车库顶板绿化等领域,不需要把雨水全部排走,需要留有一部分雨水,供植物生长需要,为了达到蓄水功能。市面上的产品一般是在排水孔之间设置蓄水槽,所以一般是排水孔大,蓄水槽的直径小。为了满足蓄水量,一般蓄水槽具有一定高度,高3~5cm左右,使得蓄排水板的高度较高。当蓄排水板收到外力作用时,蓄水槽容易变形以致无法蓄水,同时,蓄排水板上排水孔的总面积较大,使得蓄排水板不能承压,易变形断裂。所以现在需要一种高度较小,但具有较好蓄排水功能的蓄排水板,同时还能承受较大外力,不易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排水板。该装置兼具蓄水和排水功能,且蓄排水板的高度较小,承压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排水板,所述蓄排水板包括若干连接在一起的蓄水单元;所述蓄水单元上设有蓄水板;蓄水板上部的蓄水单元为圆柱形,蓄水板下部沿蓄水单元周圈设有若干支撑柱;相邻的四个蓄水单元之间围成的空隙形成排水孔;所述蓄排水板的侧部设有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与蓄水单元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蓄水单元的高度为 1~3cm。根据蓄水量的不同,蓄水单元的高度有所变化。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的高度为 0.5~1cm。蓄水单元上部为圆柱形,下部由若干支撑柱支撑,方便从排水孔进入的水从蓄水板下方流走。
作为优选,所述蓄水单元的底部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直径与蓄水单元的直径相同;所述支撑环上设有支撑柱。支撑环和支撑柱都能更好的支撑蓄水单元,可以承受较大压力。即便支撑柱变形,也不影响蓄水单元的蓄水能力,蓄排水板还能正常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环内设有第一加强环,所述第一加强环的直径小于支撑环的直径,所述第一加强环通过支撑筋与支撑环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环和支撑筋上均设有支撑柱。
作为优选,所述蓄水单元的顶部设有第二加强环,所述第二加强环的直径小于蓄水单元的直径,所述第二加强环通过支撑筋与蓄水单元的内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孔上设有若干排水加强筋,所述排水加强筋的一端与蓄水单元的外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加强筋与蓄水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排水加强筋、第一加强环、第二加强环、支撑筋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支撑蓄水单元,进一步提高蓄排水板的承压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在最外侧的蓄水单元上分别设置的向外延伸形成的一对凸台;在对应的蓄水单元上分别往内延伸形成一对凹槽,所述凸台与凹槽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蓄水槽的面积,降低蓄水槽的高度,同时利用蓄水槽之间的孔隙形成排水孔,无需在蓄排水板上冲孔,使得蓄排水板结构稳定,能承受较大外力。本实用新型的蓄排水板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俯视图;
图 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侧视图;
图 3为蓄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蓄水单元, 2.排水孔, 3.蓄水板, 4.支撑柱, 5.支撑环, 6.第一加强环, 7.第二加强环, 8.支撑筋, 9.排水加强筋, 10.凸台, 11.凹槽, 12.蓄排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案:
一种蓄排水板,所述蓄排水板 12包括若干连接在一起的蓄水单元 1;所述蓄水单元 1上设有蓄水板 3;蓄水板 3上部的蓄水单元1为圆柱形,蓄水板 3下部沿蓄水单元 1周圈设有若干支撑柱 4;相邻的四个蓄水单元 1之间围成的空隙形成排水孔 2;所述蓄排水板 12的侧部设有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与蓄水单元 1连接。所述蓄水单元 1的高度为 1~3cm。所述支撑柱 4的高度为 0.5~1cm。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在最外侧的蓄水单元 1上分别设置的向外延伸形成的一对凸台 10;在对应的蓄水单元 1上分别往内延伸形成一对凹槽11,所述凸台 10与凹槽 11配合使用。
从结构上看,本实用新型的蓄排水板是由圆柱形的蓄水单元1组成,蓄水单元1之间形成排水孔2,所以蓄水单元 1的面积大于排水孔2的面积,蓄水单元1的储水能力增强,蓄水单元1的高度减小,同时蓄排水板的高度也跟着减小,提高蓄排水板的承压能力。并且排水孔2不是紧挨在一起的,显著提高蓄排水板的承压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案:
在第一种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蓄水单元1的底部设有支撑环5,所述支撑环5的直径与蓄水单元1的直径相同;所述支撑环5上设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环5内设有第一加强环6,所述第一加强环6的直径小于支撑环5的直径,所述第一加强环6通过支撑筋8与支撑环5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环6和支撑筋8上均设有支撑柱4。所述蓄水单元1的顶部设有第二加强环7,所述第二加强环7的直径小于蓄水单元1的直径,所述第二加强环7通过支撑筋8与蓄水单元1的内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案:
在第二种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排水孔 2上设有若干排水加强筋9,所述排水加强筋9的一端与蓄水单元1的外壁连接。所述排水加强筋9与蓄水板3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蓄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排水板包括若干连接在一起的蓄水单元;所述蓄水单元上设有蓄水板;蓄水板上部的蓄水单元为圆柱形,蓄水板下部设有若干支撑柱;相邻的四个蓄水单元之间围成的空隙形成排水孔;所述蓄排水板的侧部设有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与蓄水单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蓄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单元的高度为 1~3cm。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蓄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高度为 0.5~1cm。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蓄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单元的底部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直径与蓄水单元的直径相同;所述支撑环上设有支撑柱。
5.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蓄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内设有第一加强环,所述第一加强环的直径小于支撑环的直径,所述第一加强环通过支撑筋与支撑环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环和支撑筋上均设有支撑柱。
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蓄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单元的顶部设有第二加强环,所述第二加强环的直径小于蓄水单元的直径,所述第二加强环通过支撑筋与蓄水单元的内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蓄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上设有若干排水加强筋,所述排水加强筋的一端与蓄水单元的外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蓄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加强筋与蓄水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蓄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在最外侧的蓄水单元上分别设置的向外延伸形成的一对凸台;在对应的蓄水单元上分别往内延伸形成一对凹槽,所述凸台与凹槽配合使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81891.5U CN214364491U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一种蓄排水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81891.5U CN214364491U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一种蓄排水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364491U true CN214364491U (zh) | 2021-10-08 |
Family
ID=77989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181891.5U Active CN214364491U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一种蓄排水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364491U (zh) |
-
2020
- 2020-12-25 CN CN202023181891.5U patent/CN21436449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026422U (zh) | 集雨路灯 | |
CN214364491U (zh) | 一种蓄排水板 | |
CN205557795U (zh) | 一种易拆卸安装雨水收集模块 | |
CN208404032U (zh) | 一种杯架支撑柱 | |
CN106037187A (zh) | 一种多功能钓鱼伞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4753799U (zh) | 插入式地下雨水支撑体 | |
CN215556040U (zh) | 一种蓄水罐 | |
CN205972339U (zh) | 一种与饮水机配合的桶装水桶盖 | |
CN211093213U (zh) | 一种家居用筷笼 | |
CN202773634U (zh) | 超薄型屋顶绿化模块 | |
CN209914588U (zh) | 一种简易的新型连栋大棚 | |
CN210798455U (zh) | 一种高稳定性抗震脱水塔 | |
CN217784838U (zh) | 一种与双膜气柜一体化设计的三相分离器 | |
CN216087846U (zh) | 一种伸缩式花箱 | |
CN219781020U (zh) | 一种悬吊式铁皮石斛种植盆 | |
CN214363983U (zh) | 一种蓄水模块单体结构 | |
CN206815438U (zh) | 一种园林雨水收集架 | |
CN107559578B (zh) | 一种自动真空排水装置 | |
CN212001382U (zh) | 一种金字塔蓄水模块 | |
CN215212564U (zh) | 一种生态厕所屋顶雨水收集回用装置 | |
CN207912331U (zh) | 一种带过滤罩的运动水壶 | |
CN217754925U (zh) | 一种全柔性中央排水软管回收放置架 | |
CN213706227U (zh) | 一种旅游用的收缩桶 | |
CN203059270U (zh) | 多功能挂衣架 | |
CN221345740U (zh) | 一种雨水模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