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45636U - 一种防内窜外漏的电渗析隔板本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内窜外漏的电渗析隔板本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45636U
CN214345636U CN202120059957.9U CN202120059957U CN214345636U CN 214345636 U CN214345636 U CN 214345636U CN 202120059957 U CN202120059957 U CN 202120059957U CN 214345636 U CN214345636 U CN 2143456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
material plate
baffle body
electrodialysis
sepa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5995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福勤
张引弓
朱敏
王绍州
郭彦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212005995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456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456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456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内窜外漏的电渗析隔板本体,包括隔板本体和隔网,所述隔板本体由五层材料板经热压或粘接成一体,所述隔板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矩形的隔网放置区间,所述隔网放置区间两侧平行排布多个进出水孔,所述进出水孔开设在所述隔板本体的两侧,所述进出水孔和所述隔网放置区间之间设置有导流槽,所述隔网设置在所述隔板本体的中间材料板的隔网放置区间内。本实用新型隔板本体结构简单、合理,可用于各类电渗析器中,特别适用于较薄的均相离子交换膜组装电渗析装置,具有优良的防内窜和外漏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防内窜外漏的电渗析隔板本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内窜外漏的电渗析隔板本体。
背景技术
电渗析(electrodialysis,简称ED)是膜分离技术的一种,是利用离子交换膜对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能,在外加直流电场力的作用下,使阴阳离子定向迁移透过选择性离子交换膜,从而使电介质离子自溶液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电渗析法除盐的主要设备是电渗析器,它主要由离子交换膜、隔板本体、电极、极框、压紧装置和进出水管等组成,这些组成部件也可归纳为膜堆、极区和压紧装置三个主要部分。膜堆系由离子交换膜和隔板本体所组成,是电渗析器除盐的主体。隔板本体构成的隔室为液流经过的通道。淡水经过的隔室为脱盐室或淡水室,浓水经过的隔室为浓缩室或浓水室。除了离子交换膜是核心技术外,隔板本体对电渗析器的性能影响较大。隔板本体一方面要求与离子交换膜密闭性好,防止电渗析膜块内各室料液不外漏,另一方面要求电渗析浓水室、淡水室的液体不窜水。
目前市场上的电渗析隔板本体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早期传统的硬质PP (或PVC)板和PP(或PVC)网加工而成的隔板本体,内窜和外漏都比较严重;第二种是由弹性材料和隔板本体网热压成的隔板本体,有效的防止了外漏,但内窜水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采用均相膜时问题更为严重;第三种是采用三层 PP(或PVC)板加工制作,在中间隔板本体层设计进出口流道,解决了内窜问题,但外漏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如何开发一种防内窜外漏的电渗析隔板本体,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内窜外漏的电渗析隔板本体,解决电渗析过程中出现的内窜外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内窜外漏的电渗析隔板本体,包括隔板本体和隔网,所述隔板本体由五层材料板经热压或粘接成一体,所述隔板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矩形的隔网放置区间,所述隔网放置区间两侧平行排布多个进出水孔,所述进出水孔开设在所述隔板本体的两侧,所述隔板本体第三层的进出水孔和所述隔网放置区间之间设置有导流槽,所述隔网设置在所述隔板本体的中间材料板的隔网放置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本体包括第一材料板、第二材料板和第三材料板,所述第一材料板对称设置在第一层和第五层,所述第二材料板对称设置在第二层和第四层,所述第三材料板设置在中间位置,所述隔网放置区间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凸台,所述凸台通过热压工艺与所述隔网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槽在所述第三材料板的两侧且同侧间隔设置,两侧的所述导流槽错位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材料板采用弹性硅胶板,所述第二材料板和所述第三材料板采用硬质塑料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材料板的厚度为0.1-0.3mm,所述第二材料板和所述第三材料板的厚度为0.2-0.5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材料板和所述第三材料板具体选用PVC或PP材料。所述隔网采用硬质塑料,设置为交织或鱼鳞状的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所述隔网的厚度与所述隔板本体的总厚度一致,双层结构所述隔网通过热压连接在所述凸台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内窜外漏的电渗析隔板本体,包括第一材料板、第二材料板、第三材料板、隔网、进出水孔、隔网放置区间和导流槽,相较于普通电渗析隔板本体,通过应用此第一材料板、第二材料板、第三材料板组合成五层的隔板本体,即可在电渗析作业中防止了内窜和外漏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隔板本体结构简单、合理,可用于各类电渗析器中,特别适用于较薄的均相离子交换膜组装电渗析装置,具有优良的防内窜和外漏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内窜外漏的电渗析隔板本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材料板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材料板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材料板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1、第一材料板;102、第二材料板;103、第三材料板; 2、隔网;3、进出水孔;4、隔网放置区间;5、导流槽;6、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防内窜外漏的电渗析隔板本体,包括隔板本体和隔网2,所述隔板本体由五层材料板经热压或粘接成一体,所述隔板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矩形的隔网放置区间4,所述隔网放置区间4两侧平行排布多个进出水孔3,所述进出水孔3开设在所述隔板本体的两侧,所述隔板本体第三层的进出水孔3 和所述隔网放置区间4之间间隔性设置有导流槽5,所述隔网2设置在所述隔板本体1的中间材料板的隔网放置区间4内。
所述隔板本体包括第一材料板101、第二材料板102和第三材料板103,所述第一材料板101对称设置在第一层和第五层,所述第二材料板102对称设置在第二层和第四层,所述第三材料板103设置在中间位置,所述隔网放置区间4 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凸台6,所述凸台6通过热压工艺与所述隔网2连接。
所述导流槽5设置在所述第三材料板103的两侧且同侧间隔设置,两侧的所述导流槽5错位分布。
所述第一材料板101采用弹性硅胶板,所述第二材料板102和所述第三材料板103采用硬质塑料板。
所述第一材料板101的厚度为0.1-0.3mm,所述第二材料板102和所述第三材料板103的厚度为0.2-0.5mm。
所述第二材料板102和所述第三材料板103具体选用PVC或PP材料。所述隔网2采用硬质塑料,设置为交织或鱼鳞状的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所述隔网2的厚度与所述隔板本体1的总厚度一致,双层结构所述隔网2通过热压连接在所述凸台6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实施例:所述隔板本体由五层材料板叠加而成。其中,第一材料板为 0.2mm的硅胶板,外形如图2所示;第二材料板为0.2mm的透明PVC板,外形如图3所示;第三层为中间层,采用0.3mm厚的透明PVC板制作,外形如图4所示。五层隔板本体长400mm,宽200mm,隔板本体两端分别开设4个25mm×25mm 的进出水孔,侧边20mm,中间隔网区域长270mm,宽160mm,支撑隔网为双层鱼鳞塑料网,长270mm,宽160mm。组装30对膜,使用本实用新型隔板本体60 张,配套电极、极板框、压紧装置等组装成电渗析模块,分别给极水室、淡水室和浓水室施加0.4MPa的运行压力,无外漏现象。经过长时间的循环实验,淡水体积和浓水体积都没有变化,说明没有内窜问题。
第二实施例:所述隔板本体由五层材料板叠加而成。其中,第一材料板为 0.15mm的硅胶板,外形如图2所示;第二材料板为0.2mm的透明PVC板,外形如图3所示;第三层为中间层,采用0.2mm厚的透明PVC板制作,外形如图4 所示。五层隔板本体长300mm,宽100mm,隔板本体两端分别开设4个10mm×10mm 的进出水孔,侧边15mm,中间隔网区域长220mm,宽70mm,支撑隔网为双层交织塑料网,长220mm,宽70mm。组装20对膜,使用本实用新型隔板本体40 张,配套电极、极板框、压紧装置等组装成电渗析模块,分别给极水室、淡水室和浓水室施加0.5MPa的运行压力,无外漏现象。经过长时间的循环实验,淡水体积和浓水体积都没有变化,说明没有内窜问题。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防内窜外漏的电渗析隔板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板本体和隔网(2),所述隔板本体由五层材料板经热压或粘接成一体,所述隔板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矩形的隔网放置区间(4),所述隔网放置区间(4)两侧平行排布多个进出水孔(3),所述进出水孔(3)开设在所述隔板本体的两侧,所述进出水孔(3)和所述隔网放置区间(4)之间设置有导流槽(5),所述隔网(2)设置在所述隔板本体的中间材料板的隔网放置区间(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内窜外漏的电渗析隔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本体包括第一材料板(101)、第二材料板(102)和第三材料板(103),所述第一材料板(101)对称设置在第一层和第五层,所述第二材料板(102)对称设置在第二层和第四层,所述第三材料板(103)设置在中间位置,所述隔网放置区间(4)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凸台(6),所述凸台(6)通过热压工艺与所述隔网(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内窜外漏的电渗析隔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5)设置在所述第三材料板(103)的两侧且同侧间隔设置,两侧的所述导流槽(5)错位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内窜外漏的电渗析隔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板(101)采用弹性硅胶板,所述第二材料板(102)和所述第三材料板(103)采用硬质塑料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内窜外漏的电渗析隔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板(101)的厚度为0.1-0.3mm,所述第二材料板(102)和所述第三材料板(103)的厚度为0.2-0.5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内窜外漏的电渗析隔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材料板(102)和所述第三材料板(103)具体选用PVC或PP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内窜外漏的电渗析隔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网(2)采用硬质塑料,设置为交织或鱼鳞状的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所述隔网(2)的厚度与所述隔板本体的总厚度一致,双层结构所述隔网(2)通过热压连接在所述凸台(6)上。
CN202120059957.9U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防内窜外漏的电渗析隔板本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3456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59957.9U CN214345636U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防内窜外漏的电渗析隔板本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59957.9U CN214345636U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防内窜外漏的电渗析隔板本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45636U true CN214345636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54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5995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345636U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防内窜外漏的电渗析隔板本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456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52458B1 (ko) 전기화학적 분리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에서 전류 효율성을 촉진시키기 위한 기술들
CA2748567C (en) Modular apparatus for a saltwater desalina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US9169138B2 (en) Apparatus for compression of a stack and for a water treatment system
KR101877067B1 (ko) 멤브레인 기반 프로세스를 위한 멤브레인 스택과 이를 위한 멤브레인을 생산하기 위한 방법
US20140138299A1 (en) Membrane distillation apparatus
CN102921303A (zh) 一种表面带密封线的电渗析隔板
US20240050902A1 (en) Sub-block sealing for electrochemical seperation devices
KR20190116495A (ko) 수처리 장치, 수처리 시스템, 수처리 장치의 조립 방법 및 수처리 방법
CN103816806A (zh) 电渗析隔板
CN214345636U (zh) 一种防内窜外漏的电渗析隔板本体
CA2792516C (en) Apparatus for compression of a stack and for a water treatment system
CN2889468Y (zh) 防内漏的电渗析器隔板
CN211896193U (zh) 一种高脱盐率的电渗析器
CN212356662U (zh) 一种一体化堆叠式流动电极电容去离子装置
CN212174543U (zh) 一种电渗析隔板
AU2012241178B2 (en) Apparatus for compression of a stack and for a water treatment system
CN211770455U (zh) 一种填充床电渗析隔板
CN116173735A (zh) 一种双极膜电渗析浓缩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