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43160U - 急诊护理用伤口清创装置 - Google Patents

急诊护理用伤口清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43160U
CN214343160U CN202022840428.0U CN202022840428U CN214343160U CN 214343160 U CN214343160 U CN 214343160U CN 202022840428 U CN202022840428 U CN 202022840428U CN 214343160 U CN214343160 U CN 2143431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cing plate
placing
wound debridement
plate
w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404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在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28404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431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431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431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诊护理用伤口清创装置,包括架体、清洗盆、两个放置架和储液箱,架体包括第一放置板、第二放置板和连接板,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上下相对设置,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的后端,清洗盆设于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之间,清洗盆底部设有一升降装置,用以驱动清洗盆升降,升降装置下端连接于第一放置板上表面,两放置架左右相对的设于清洗盆上方,两放置架上方均设有一承托件,用以托起患者伤口部位,储液箱设于第二放置板上表面,储液箱底部连接有一冲洗管,冲洗管穿自由端延伸至第二放置板下方,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适用性广,使用效果好。

Description

急诊护理用伤口清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急诊护理用伤口清创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器械的发展也日益强大,很多病症都能够得到快速的治疗,如急诊的伤口清创,医生通过对患者伤口的及时消毒和护理,加快了患者伤口的愈合,然而在进行传统的伤口清创护理时,医生需要反复使用消毒液清理患者伤口,而现有各医院大部分均只是在一收集桶上方进行消毒处理,其功能性差,消毒不便,操作繁琐。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作出进一步的改进,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急诊护理用伤口清创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急诊护理用伤口清创装置,包括架体、清洗盆、两个放置架和储液箱。
所述架体包括第一放置板、第二放置板和连接板,所述第一放置板和所述第二放置板上下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放置板和所述第二放置板的后端。
所述清洗盆设于所述第一放置板和所述第二放置板之间,所述清洗盆底部设有一升降装置,用以驱动所述清洗盆升降,所述升降装置下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放置板上表面。
两所述放置架左右相对的设于所述清洗盆上方,两所述放置架上方均设有一承托件,用以托起患者伤口部位。
所述储液箱设于所述第二放置板上表面,所述储液箱底部连接有一冲洗管,所述冲洗管穿自由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放置板下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急诊护理用伤口清创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两所述放置架均形成为倒U形,所述放置架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两所述放置架前后两内侧面均形成有一滑槽,所述清洗盆前后两侧面均设有一滑轨,两所述滑轨分别沿左右新方向延伸,每个所述放置架的两个滑槽分别可滑动的设于所述滑轨上,两所述放置架的前侧面均设有一固定螺钉,用以固定所述放置架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放置板上表面设有一废液桶,所述清洗盆底面连接一排液管,所述废液桶和所述排液管上下相对设置,用以对所述排液管内排出的废液进行收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承托件固设于所述放置架上表面,所述承托件上表面形成有一弧形槽,所述弧形槽沿左右方向延伸,两所述弧形槽分别贯穿至所述承托件的左右两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承托件上表面还设有一绑带,用以固定患者四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绑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弧形槽一侧,所述绑带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绑带外表面远离所述绑带自由端处设有一魔术贴毛绒面,所述绑带外表面靠近所述绑带自由端处设有可与所述魔术贴毛绒面相贴合的魔术贴倒钩面,所述承托件上表面位于所述弧形槽另一侧处设有一限位环,当固定时,所述绑带的自由端穿过所述限位环后进行翻折,并将所述魔术贴倒钩面固定贴合于所述魔术贴毛绒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四个驱动气缸,四个所述驱动气缸呈矩形阵列,所述驱动气缸尾端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一放置板上表面,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清洗盆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放置板底面连接有两个弹簧绳,两所述弹簧生左右相对设置,两所述弹簧绳上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二放置板底面,两所述弹簧绳下端均连接于所述冲洗管外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冲洗管自由端端部设有一喷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放置板底面四角处均设有一滚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急诊护理用伤口清创装置,通过设置所述清洗盆,并在所述清洗盆上设置两各相对的放置架,将患者受伤肢体进行托举,使得患者将受伤肢体稳固的放置于所述清洗盆上方,便于医护人员对伤口部位进行清洗消毒,而消毒液也可直接流入所述清洗盆内,使得消毒更加的方便,也避免了消毒液流至外部而造成交叉感染,而所述清洗盆底部设有一升降装置,用以驱动所述清洗盆升降,那么,在使用时可根据患者的身高或受伤的部位来对所述清洗盆的高度进行相应的调节,其调节方便,实用性强,适用性广,使用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结构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放置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绑带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
架体10;
第一放置板101;
第二放置板102;
弹簧绳1021;
连接板103;
废液桶104;
滚轮105;
清洗盆20;
升降装置201;
滑轨202;
排液管203;
放置架30;
承托件301;
弧形槽3011;
滑槽302;
固定螺钉303;
绑带304;
魔术贴毛绒面3041;
魔术贴倒钩面3042;
限位环305;
储液箱40;
冲洗管401;
喷头401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急诊护理用伤口清创装置。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急诊护理用伤口清创装置,包括架体10、清洗盆20、两个放置架30和储液箱40。
所述架体10包括第一放置板101、第二放置板102和连接板103,所述第一放置板101和所述第二放置板102上下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放置板101和所述第二放置板102的后端。
所述清洗盆20设于所述第一放置板101和所述第二放置板102之间,所述清洗盆20底部设有一升降装置201,用以驱动所述清洗盆20升降,所述升降装置201下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放置板101上表面。
两所述放置架30左右相对的设于所述清洗盆20上方,两所述放置架30 上方均设有一承托件301,用以托起患者伤口部位。
所述储液箱40设于所述第二放置板102上表面,所述储液箱40底部连接有一冲洗管401,所述冲洗管401穿自由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放置板102下方。
基于上述所述,通过设置所述清洗盆20,并在所述清洗盆20上设置两各相对的放置架30,将患者受伤肢体进行托举,使得患者将受伤肢体稳固的放置于所述清洗盆20上方,便于医护人员对伤口部位进行清洗消毒,而消毒液也可直接流入所述清洗盆20内,使得消毒更加的方便,也避免了消毒液流至外部而造成交叉感染,而所述清洗盆20底部设有一升降装置201,用以驱动所述清洗盆20升降,那么,在使用时可根据患者的身高或受伤的部位来对所述清洗盆20的高度进行相应的调节,其调节方便,实用性强,适用性广,使用效果好。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所述放置架30均形成为倒U 形,所述放置架30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两所述放置架30前后两内侧面均形成有一滑槽302,所述清洗盆20前后两侧面均设有一滑轨202,两所述滑轨 202分别沿左右新方向延伸,每个所述放置架30的两个滑槽302分别可滑动的设于所述滑轨202上,两所述放置架30的前侧面均设有一固定螺钉303,用以固定所述放置架30的位置。
如此,由于在所述放置架30前后两内侧面均形成有一滑槽302,在所述清洗盆20前后两侧面均设有一滑轨202,而每个所述放置架30的两个滑槽 302分别可滑动的设于所述滑轨202上,那么,通过所述滑槽302和所述滑轨 202的滑动配合,使得两所述放置架30可在所述清洗盆20上左右滑动,从而可根据使用需求来调节两所述放置架30之间的间距,其调节方便,实用性强,适用性广,同时,在两所述放置架30前侧面均设有一所述固定螺钉303,当需要对所述放置架30进行固定时,可转动所述固定螺钉303,使其前端抵持于所述滑轨202外表面,从而对所述放置架30位置进行固定。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置板101上表面设有一废液桶104,所述清洗盆20底面连接一排液管203,所述废液桶104和所述排液管203上下相对设置,用以对所述排液管203内排出的废液进行收集。
如此,通过在所述第一放置板101上设置所述废液桶104,且在所述清洗盆20底部设置所述排液管203,而所述废液桶104和所述排液管203上下相对设置,那么,在清洗伤口时所产生的废液流至所述清洗盆20内后,即可通过所述排液管203将所述废液排放至所述废液桶104内,因此,使其废液排放方便,同时也便于后期对废液的处理。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托件301固设于所述放置架30上表面,所述承托件301上表面形成有一弧形槽3011,所述弧形槽 3011沿左右方向延伸,两所述弧形槽3011分别贯穿至所述承托件301的左右两侧面。
如此,通过在所述承托件301上表面设置所述弧形槽3011,使其适配于患者的四肢轮廓,让患者的四肢在清洗伤口时放置得更加的稳固和舒适,便民在放置时发生较大的晃荡,甚至滑落。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托件301上表面还设有一绑带304,用以固定患者四肢。
如此,通过在所述承托件301上设置所述绑带304,那么,当患者的四肢放置于所述弧形槽3011内后,即可通过所述绑带304对患者的四肢进行进一步的固定,使得患者四肢放置更加的稳固。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绑带30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弧形槽3011一侧,所述绑带304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绑带304外表面远离所述绑带304自由端处设有一魔术贴毛绒面3041,所述绑带304外表面靠近所述绑带304自由端处设有可与所述魔术贴毛绒面3041相贴合的魔术贴倒钩面3042,所述承托件301上表面位于所述弧形槽3011另一侧处设有一限位环305,当固定时,所述绑带304的自由端穿过所述限位环305后进行翻折,并将所述魔术贴倒钩面3042固定贴合于所述魔术贴毛绒面3041上。从而将患者的肢体牢固的限定子所述弧形槽3011内。
如此,通过在所述所述绑带304外表面远离所述绑带304自由端处设有一魔术贴毛绒面3041,所述绑带304外表面靠近所述绑带304自由端处设有可与所述魔术贴毛绒面3041相贴合的魔术贴倒钩面3042,且在所述承托件 301上表面位于所述弧形槽3011另一侧处设有一限位环305,那么,当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固定时,将所述绑带304的自由端穿过所述限位环305后进行翻折,并将所述魔术贴倒钩面3042固定贴合于所述魔术贴毛绒面3041上,从而将患者的肢体牢固的限定子所述弧形槽3011内,以便于清创操作。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201包括四个驱动气缸,四个所述驱动气缸呈矩形阵列,所述驱动气缸尾端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一放置板101上表面,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清洗盆20底部。
如此,通过将所述驱动气缸尾端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一放置板101上表面,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清洗盆20底部,那么,医护人员即可通过控制所述驱动气缸进行伸缩,从而对所述清洗盆20的高度进行相对应的调节,以使用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使用。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放置板102底面连接有两个弹簧绳1021,两所述弹簧生左右相对设置,两所述弹簧绳1021上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二放置板102底面,两所述弹簧绳1021下端均连接于所述冲洗管401外表面。
如此,由于在所述第二放置板102底面连接有两个弹簧绳1021,且两所述弹簧绳1021上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二放置板102底面,两所述弹簧绳1021 下端均连接于所述冲洗管401外表面,那么,即可通过所述弹簧绳1021将所述冲洗管401悬吊于所述第二放置板102下方,且贴近所述第二放置板102,使其不会影响医护人员的清创操作,由于所述弹簧绳1021为可伸缩的,当需要对伤口进行冲洗时,医护人员则可直接将冲洗管401下拉,使其冲洗管401 端部靠近患者伤口不为进行冲洗,清洗完成后直接松所述冲洗管401,所述冲洗管401则可通过所述弹簧绳1021的复位而向上移动,其使用方便,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洗管401自由端端部设有一喷头4011。
如此,通过设置所述喷头4011,以便于消毒液喷洒,同时,所述喷头4011 可带开关,以控制所述消毒液的流出。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置板101底面四角处均设有一滚轮105。
如此,由于在所述第一放置板101底面四角处均设有一滚轮105,以便于对整个清创装置进行移动,其移动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急诊护理用伤口清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所述架体包括第一放置板、第二放置板和连接板,所述第一放置板和所述第二放置板上下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放置板和所述第二放置板的后端;
清洗盆,所述清洗盆设于所述第一放置板和所述第二放置板之间,所述清洗盆底部设有一升降装置,用以驱动所述清洗盆升降,所述升降装置下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放置板上表面;
两个放置架,两所述放置架左右相对的设于所述清洗盆上方,两所述放置架上方均设有一承托件,用以托起患者伤口部位;
储液箱,所述储液箱设于所述第二放置板上表面,所述储液箱底部连接有一冲洗管,所述冲洗管穿自由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放置板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护理用伤口清创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放置架均形成为倒U形,所述放置架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两所述放置架前后两内侧面均形成有一滑槽,所述清洗盆前后两侧面均设有一滑轨,两所述滑轨分别沿左右新方向延伸,每个所述放置架的两个滑槽分别可滑动的设于所述滑轨上,两所述放置架的前侧面均设有一固定螺钉,用以固定所述放置架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护理用伤口清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板上表面设有一废液桶,所述清洗盆底面连接一排液管,所述废液桶和所述排液管上下相对设置,用以对所述排液管内排出的废液进行收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护理用伤口清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件固设于所述放置架上表面,所述承托件上表面形成有一弧形槽,所述弧形槽沿左右方向延伸,两所述弧形槽分别贯穿至所述承托件的左右两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急诊护理用伤口清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件上表面还设有一绑带,用以固定患者四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急诊护理用伤口清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弧形槽一侧,所述绑带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绑带外表面远离所述绑带自由端处设有一魔术贴毛绒面,所述绑带外表面靠近所述绑带自由端处设有可与所述魔术贴毛绒面相贴合的魔术贴倒钩面,所述承托件上表面位于所述弧形槽另一侧处设有一限位环,当固定时,所述绑带的自由端穿过所述限位环后进行翻折,并将所述魔术贴倒钩面固定贴合于所述魔术贴毛绒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护理用伤口清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四个驱动气缸,四个所述驱动气缸呈矩形阵列,所述驱动气缸尾端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一放置板上表面,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清洗盆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护理用伤口清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放置板底面连接有两个弹簧绳,两所述弹簧生左右相对设置,两所述弹簧绳上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二放置板底面,两所述弹簧绳下端均连接于所述冲洗管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护理用伤口清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管自由端端部设有一喷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护理用伤口清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板底面四角处均设有一滚轮。
CN202022840428.0U 2020-12-01 2020-12-01 急诊护理用伤口清创装置 Active CN2143431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0428.0U CN214343160U (zh) 2020-12-01 2020-12-01 急诊护理用伤口清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0428.0U CN214343160U (zh) 2020-12-01 2020-12-01 急诊护理用伤口清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43160U true CN214343160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80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40428.0U Active CN214343160U (zh) 2020-12-01 2020-12-01 急诊护理用伤口清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431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35712A (en) Apparatus for bathing a patient confined to a bed
US5579543A (en)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 patient between a bed and a bath tub
CN208301821U (zh) 一种病床
CN112535603A (zh) 一种骨科临床用换药组合支架
US5678257A (en) Portable, self-contained bathing apparatus for incapacitated/bedridden individuals
CN214343160U (zh) 急诊护理用伤口清创装置
CN208003051U (zh) 一种肠胃科用的洗胃床
US20230390133A1 (en) Multifunctional care device
CN207837756U (zh) 可洗澡的护理担架
CN204909945U (zh) 一种医用洗漱架
CN210991314U (zh) 一种骨科护理固定矫正设备
CN208464545U (zh) 一种婴幼儿灌肠床
CN216439525U (zh) 一种创伤骨科包扎辅助装置
CN108324469A (zh) 一种病床上护理用的卫生洗脚盆结构
CN218280305U (zh) 一种门诊护理用伤口清洗换药装置
CN216365716U (zh) 一种创伤清洗用支撑架
CN216653002U (zh) 一种负压引流器便携袋
CN213130433U (zh) 一种妇科用阴道灌洗防湿垫
CN216258619U (zh) 一种重症护理用床旁呼吸机托架
CN218944005U (zh) 一种医疗护理灌肠清洗装置
CN211188275U (zh) 医用输液袋
CN210170376U (zh) 一种治疗车
CN210331018U (zh) 一种外科护理架
CN215385445U (zh) 一种肿瘤护理辅助治疗装置
CN218458258U (zh) 卧床患者转运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