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43054U - 一种防压力性损伤智能床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压力性损伤智能床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43054U
CN214343054U CN202023141500.7U CN202023141500U CN214343054U CN 214343054 U CN214343054 U CN 214343054U CN 202023141500 U CN202023141500 U CN 202023141500U CN 214343054 U CN214343054 U CN 2143430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layer
controller
middle cushion
pressur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415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璐敏
袁婕
江小琼
林蒙蒙
金杰
陈志轩
戴晓龙
蔡福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31415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430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430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430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压力性损伤智能床垫,包括支撑底架、中间垫层以及弹性接触层;所述支撑底架上设有若干个支撑杆和驱动装置,所述中间垫层上设有供支撑杆穿过的通孔,所述支撑杆穿过中间垫层伸入非连接单元区,所述支撑杆上端部为球面。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控制支撑杆上下移动,可使部分支撑杆顶出,则人体对应的部分为受压迫区域,而其它部分则为非受压迫区域,隔一段时间替换顶出的支撑杆,使人受压迫区域保持变动,通过改变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与床的接触,促进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的作用,有效地预防了褥疮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而且可以全自动、全天候工作,不需人工干预,减轻护理人员负担,另外也可以起到按摩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防压力性损伤智能床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压力性损伤智能床垫。
背景技术
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ies)是由于外部压力而导致骨隆突外的皮肤和/或下层组织的局部损伤。国内外研究表明,医院压力性损伤总体的发病率达10%-23%之间,而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高达56%,脊髓损伤者高达85%。压力性损伤可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可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延长10.8天,8%患者可能因并发严重的局部和全身感染症而导致死亡。因此如何更加有效地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常规要求临床护士需要每隔两小时为卧床患者进行一次翻身,这不仅护士带来体力上的挑战,也缩短了她们执行其他医嘱的时间。因此本专利基于临床需要以及积极地响应国家政策,以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降低家庭护理难度为主要出发点,以实用性高、适用性广为目标,以医学专业知识、机械制造合作为项目支撑,研发以自动翻身功能为核心的新型多功能人工智能床垫,达到解放医务人员们的双手,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目的。
临床防治压力性损伤工作繁重且复杂,医疗机构往往高薪聘请大量护工人员协助进行护理,加大了人力成本支出。同时,长期卧床患者需要至少每 2 个小时翻身一次,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工作量。而由于目前在用的防压力性损伤设备和方式效果不理想,部分护工的护理专业度不足,易造成压力性损伤发生。全年约 1500 万人患压力性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防压力性损伤智能床垫。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压力性损伤智能床垫,包括支撑底架、固定在支撑底架上的中间垫层以及设置在中间垫层上的弹性接触层,所述弹性接触层与中间垫层局部连接在弹性接触层与中间垫层之间形成若干个非连接单元区;
所述支撑底架上设有若干个相对支撑底架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杆和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杆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中间垫层上设有供支撑杆穿过的通孔,所述支撑杆穿过中间垫层伸入非连接单元区,所述支撑杆上端部为球面;
所述支撑杆上端部设有压力检测传感器,所述防压力性损伤智能床垫中还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压力检测传感器和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支撑底架上设有液压杆,所述支撑杆内设有液压槽,所述液压杆伸入液压槽中与支撑杆内壁密封配合,所述液压杆与支撑杆之间形成液压腔,所述液压杆上设有连通液压腔的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油缸、连接油缸和流入通道的流入管道、连接油缸和流出通道的流出管道、设置在流入管道上的输入泵、设置在流出管道上的输出泵,所述控制器与输入泵和输出泵相连接,控制液压腔中的液压和体积。
所述支撑杆中设有抽气腔,所述支撑杆外壁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透气孔连通抽气腔,所述抽气腔通过抽气管道连通有抽气除湿装置。
所述非连接单元区为菱形,所述非连接单元区的菱边为弹性接触层与中间垫层相连接的区域,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部位于非连接单元区的中心区域。
还包括排便组件,所述排便组件包括固定在支撑底架上的排便盆、与排便盆相连接的排污管道、与排污管道连接的污物收集容器;所述排便盆上设有冲洗管,所述冲洗管通过管道连接有带有水泵的水箱;所述排便盆中设有污物感应器,所述控制器与污物感应器和水箱连接。
所述排便盆上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通过管道连接有风机,所述控制器与风机连接。
所述出气管中设有电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电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连接。
还包括呼吸监测装置、心跳监测装置。
所述控制器连接有数据储存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
所述中间垫层为棕榈材质,所述弹性接触层为太空记忆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控制支撑杆上下移动,可使部分支撑杆顶出,则人体对应的部分为受压迫区域,而其它部分则为非受压迫区域,隔一段时间替换顶出的支撑杆,使人受压迫区域保持变动,通过改变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与床的接触,促进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的作用,有效地预防了褥疮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而且可以全自动、全天候工作,不需人工干预,减轻护理人员负担,另外也可以起到按摩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图1为床垫的俯视图;
图2为床垫中支撑杆收回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床垫中支撑杆顶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床垫中排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床垫中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底架;101,液压杆;102,流入通道;103,流出通道;2,中间垫层;3,弹性接触层;4,非连接单元区;5,支撑杆;501,液压槽;502,抽气腔;503,透气孔;6,压力检测传感器;7,控制器;8,液压腔;9,油缸;10,流入管道;11,流出管道;12,输入泵;13,输出泵;14,抽气管道;15,抽气除湿装置;16,排便盆;17,排污管道;18,污物收集容器;19,冲洗管;20,水箱;21,出气管;22,风机;23,污物感应器;24,温度传感器;25,呼吸监测装置;26,心跳监测装置;27,数据储存模块;28,数据传输模块;29,电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 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 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 一一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2所示,一种防压力性损伤智能床垫,包括支撑底架1、固定在支撑底架1上的中间垫层2以及设置在中间垫层2上的弹性接触层3,所述弹性接触层3与中间垫层2局部连接在弹性接触层3与中间垫层2之间形成若干个非连接单元区4;所述支撑底架1上设有若干个相对支撑底架1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杆5和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杆5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中间垫层2上设有供支撑杆5穿过的通孔,所述支撑杆5穿过中间垫层2伸入非连接单元区4,所述支撑杆5上端部为球面;
所述支撑杆5上端部设有压力检测传感器6,所述防压力性损伤智能床垫中还设有控制器7,所述控制器7与压力检测传感器6和驱动装置连接。
如图3所示,当支撑杆5向上移动时,支撑杆5上端部推动弹性接触层3部分向上拱起,可以对上方人体局部形成支撑作用,向下收回时,则对应的弹性接触层3不受下方的作用力,趋向于平坦。本实施例含有多个非连接单元区4和对应设置的多个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杆,可以交替切换,使人受压迫区域保持变动,通过改变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与床的接触,促进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的作用,有效地预防了褥疮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控制器可以通过压力检测传感器6所检测的压力值判断支撑杆5的状态以及对应上方人体局部所受压力,从而控制支撑杆5上下移动,可以设动上压和下压,当压力为上压或下压时,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使支撑杆5停止运动;可以设定受压时间,当支撑杆5保持一个位置一段时间后,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使支撑杆5切换状态,实现自动化控制。也可以为按摩模式,使支撑杆5以一定频率、一定速度上下移动,起到按摩的作用,对肌肉产生柔和的刺激,不仅恢复肌肉纤维弹性,还促进病人背部和肢体的血液循环,进一步减少褥疮发生的可能性。
所述支撑底架1上设有液压杆101,所述支撑杆5内设有液压槽501,所述液压杆101伸入液压槽501中与支撑杆5内壁密封配合,所述液压杆101与支撑杆5之间形成液压腔8,所述液压杆101上设有连通液压腔8的流入通道102和流出通道103,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油缸9、连接油缸9和流入通道102的流入管道10、连接油缸9和流出通道103的流出管道11、设置在流入管道10上的输入泵12、设置在流出管道11上的输出泵13,所述控制器7与输入泵12和输出泵13相连接,控制液压腔8中的液压和体积。通过液压驱动控制支撑杆5的位置,输入泵12和输出泵13控制液体流速较小,使支撑杆5运动缓慢,避免对人体造成击打损伤或使人受到惊吓。也可以通过电机输出驱动力。
所述支撑杆5中设有抽气腔502,所述支撑杆5外壁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503,所述透气孔503连通抽气腔502,所述抽气腔502通过抽气管道14连通有抽气除湿装置15。通过抽气除湿装置15可以抽取人体表的汗液、尿液、分泌物、呕吐物等水分,保持病人体表干燥,一方面给病人带来舒适感,另一方面减少皮肤角质层受损,增强抵抗力,减少褥疮生产的可能性,使床垫整体保持干燥舒适的状态。
所述非连接单元区4为菱形,所述非连接单元区4的菱边为弹性接触层3与中间垫层2相连接的区域,所述支撑杆5的上端部位于非连接单元区4的中心区域。
如图4所示,还包括排便组件,所述排便组件包括固定在支撑底架1上的排便盆16、与排便盆16相连接的排污管道17、与排污管道17连接的污物收集容器18;所述排便盆16上设有冲洗管19,所述冲洗管19通过管道连接有带有水泵的水箱20;所述排便盆16中设有污物感应器23,所述控制器7与污物感应器23和水箱20连接。易患压疮的病人大多是昏迷及瘫痪的病人,大小便失禁或排便不便,因此要及时清除排泄物,避免因潮湿刺激皮肤,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卫生,以免感染。污物感应器23为可拆除的,便于清理污物。所述污物感应器23检测病人的排泄物后控制器7发出电信号控制水箱20出水冲洗,对人体和排便盆16进行清洗,冲洗管19可以为多个,绕排便盆16周向设置。
所述排便盆16上设有出气管21,所述出气管21通过管道连接有风机22,所述控制器与风机22连接。利用风机出风从而加快清洗后残留在病人体表的水分进行蒸发,保持病人体表干燥,提供更佳的洁身功效,可有效减少病人的肛门疾病的细菌感染,大大减少肛肠类疾病的患病率,也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所述出气管21中设有电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7与电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连接。通过控制器7的控制使出气管21出温度适宜的热风,使人体更加舒适。
还包括呼吸监测装置、心跳监测装置。采用完全无拘束的监测方式。
所述控制器连接有数据储存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床垫具有实时监测、异常预警、远程控制的功能,通过程序设置,实现监测心率、呼吸率、在床/离床、离床次数、离床时间、连续体动状态等,心率超限报警、呼吸率超限报警、离床时间超限报警、持续体动时间超限报警,实现远程看护患者。
所述中间垫层2为棕榈材质,棕榈材质的床垫硬度适宜、环保。所述弹性接触层3为太空记忆棉。采用太空记忆棉作为核心减压材料,有效吸收、缓释压力,应用具有较强支撑效果和透气效果的高密度支撑压缩纤维棉和高弹缓冲压缩纤维棉,根据身体的重量沉到一个舒适的位置,有效传导压力、更好地贴合人体曲线,皮肤没有压迫感,舒适感有层次,包围感强,可有效恢复脊椎正常排列顺序,缓解肌肉痉挛,矫正生理弧度,有效缓解肌肉酸、疼、僵,使身体完全放松,改善睡眠并促进血液循环。太空记忆棉的透气性好,能抑制霉菌,防菌抗螨,从而达到舒适安眠的作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压力性损伤智能床垫,包括支撑底架(1)、固定在支撑底架(1)上的中间垫层(2)以及设置在中间垫层(2)上的弹性接触层(3),所述弹性接触层(3)与中间垫层(2)局部连接在弹性接触层(3)与中间垫层(2)之间形成若干个非连接单元区(4);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底架(1)上设有若干个相对支撑底架(1)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杆(5)和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杆(5)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中间垫层(2)上设有供支撑杆(5)穿过的通孔,所述支撑杆(5)穿过中间垫层(2)伸入非连接单元区(4),所述支撑杆(5)上端部为球面;
所述支撑杆(5)上端部设有压力检测传感器(6),所述防压力性损伤智能床垫中还设有控制器(7),所述控制器(7)与压力检测传感器(6)和驱动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压力性损伤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架(1)上设有液压杆(101),所述支撑杆(5)内设有液压槽(501),所述液压杆(101)伸入液压槽(501)中与支撑杆(5)内壁密封配合,所述液压杆(101)与支撑杆(5)之间形成液压腔(8),所述液压杆(101)上设有连通液压腔(8)的流入通道(102)和流出通道(103),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油缸(9)、连接油缸(9)和流入通道(102)的流入管道(10)、连接油缸(9)和流出通道(103)的流出管道(11)、设置在流入管道(10)上的输入泵(12)、设置在流出管道(11)上的输出泵(13),所述控制器(7)与输入泵(12)和输出泵(13)相连接,控制液压腔(8)中的液压和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压力性损伤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中设有抽气腔(502),所述支撑杆(5)外壁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503),所述透气孔(503)连通抽气腔(502),所述抽气腔(502)通过抽气管道(14)连通有抽气除湿装置(1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压力性损伤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连接单元区(4)为菱形,所述非连接单元区(4)的菱边为弹性接触层(3)与中间垫层(2)相连接的区域,所述支撑杆(5)的上端部位于非连接单元区(4)的中心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压力性损伤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便组件,所述排便组件包括固定在支撑底架(1)上的排便盆(16)、与排便盆(16)相连接的排污管道(17)、与排污管道(17)连接的污物收集容器(18);所述排便盆(16)上设有冲洗管(19),所述冲洗管(19)通过管道连接有带有水泵的水箱(20);所述排便盆(16)中设有污物感应器(23),所述控制器(7)与污物感应器(23)和水箱(2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压力性损伤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排便盆(16)上设有出气管(21),所述出气管(21)通过管道连接有风机(22),所述控制器与风机(2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压力性损伤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21)中设有电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7)与电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压力性损伤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呼吸监测装置、心跳监测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压力性损伤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连接有数据储存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压力性损伤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垫层(2)为棕榈材质,所述弹性接触层(3)为太空记忆棉。
CN202023141500.7U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防压力性损伤智能床垫 Active CN2143430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41500.7U CN214343054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防压力性损伤智能床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41500.7U CN214343054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防压力性损伤智能床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43054U true CN214343054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87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41500.7U Active CN214343054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防压力性损伤智能床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430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37610B (zh) 一种具有防褥疮功能的智能护理床
JP5215310B2 (ja) 失禁者のための下着及び下着に接続された処理装置
RU91852U1 (ru) Больничная койка с теплоизоляцией
CN206566121U (zh) 自动冲洗的护理床
CN106109145A (zh) 导尿护理装置和使用该导尿护理装置的床垫
CN202459059U (zh) 护理用床垫
CN214343054U (zh) 一种防压力性损伤智能床垫
CN108578122A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护理垫
CN209662031U (zh) 一种卧床智能护理仪
CN108618917A (zh) 一种卧床智能护理仪
CN101926714B (zh) 多功能预防褥疮护理床
CN205913484U (zh) 一种防褥疮氧疗头枕
CN107496111A (zh) 一种护理病床
CN206102875U (zh) 一种具有防褥疮功能的智能护理床
CN212466414U (zh) 一种协助翻身体位摆放枕
CN114631945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心内科介入术后肢体护理装置
CN202776843U (zh) 一种预防褥疮的护理垫
CN204520069U (zh) 多功能调温保健被褥
CN211884328U (zh) 一种护理病床
CN208677787U (zh) 护理用接便器支架装置
CN218500350U (zh) 一种不同芯体实现软硬功能的防褥疮床垫
CN203524910U (zh) 用于卧床患者的防压疮充气式接便器
CN207492857U (zh) 一种防水垫
CN209899891U (zh) 一种床式厕所
CN214632943U (zh) 一种具有振动器的垫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