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42601U - 一种抗菌性医用中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菌性医用中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342601U CN214342601U CN202023117747.5U CN202023117747U CN214342601U CN 214342601 U CN214342601 U CN 214342601U CN 202023117747 U CN202023117747 U CN 202023117747U CN 214342601 U CN214342601 U CN 2143426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et
- middle sheet
- limiting groove
- magic tape
- sid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菌性医用中单,包括第一中单,还包括舒适性强的支撑结构、便于患者翻身的辅助结构以及便于更换的拆装结构,所述第一中单的顶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限制槽,且限制槽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布带,所述布带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两个绷带,且支撑结构设置于布带的一端中间位置处,所述辅助结构设置于布带一端的限制槽内部,所述限制槽两侧的第一中单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卡套,且第一中单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卡套。本实用新型通过充气孔,向气囊内部充入足量的气体,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患者挤压气囊,使得气囊发生形变,导致气囊内部的缓冲弹簧发生形变,该结构有利于提高用具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性医用中单。
背景技术
临床使用的医用中单是铺设在医院病床床基及床单之上的一种特殊的中单,用于防止病人污物污染其下层的床单,从而保持床单元的整洁;临床中中单起到支撑病人的作用,而现有的医用中单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第一、传统的医用中单,不能够辅助患者进行翻身,导致医务人员给病人翻身较为麻烦;
第二、传统的医用中单,不便于进行快速更换,长时间使用中单容易受到污染,对患者造成感染;
第三、传统的医用中单,不具有很好的支撑防护功能,导致患者容易自身发生偏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性医用中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能够辅助患者进行翻身、不便于进行快速更换和不具有很好的支撑防护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性医用中单,包括第一中单,还包括舒适性强的支撑结构、便于患者翻身的辅助结构以及便于更换的拆装结构;
所述第一中单的顶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限制槽,且限制槽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布带,所述布带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两个绷带,且支撑结构设置于布带的一端中间位置处;
所述辅助结构设置于布带一端的限制槽内部;
所述限制槽两侧的第一中单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卡套,且第一中单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卡套,所述拆装结构设置于限制槽两侧的第一中单一端。
优选的,所述拆装结构包括第三中单,所述第三中单均设置于限制槽两侧的第一中单一端,且第三中单的两侧分别延伸至第二卡套和第一卡套的内部,所述第二卡套一侧的第一中单一端均设置有两个第三魔术贴,且第一卡套靠近第二卡套一侧的第一中单一端均设置有两个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三中单靠近第三魔术贴一端的一侧均设置有两个第四魔术贴,且第三中单靠近第三魔术贴一端的另一侧均设置有两个第一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第三魔术贴和第四魔术贴一一对应,且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气囊、缓冲弹簧、堵塞和充气孔,所述气囊均设置于布带的一端中间位置处,且气囊的一侧设置有充气孔,所述充气孔的顶端设置有堵塞,所述气囊内部的底端设置有三个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的顶端均与气囊内壁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堵塞的横截面形状呈圆形,且堵塞的横截面直径和充气孔的内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第二中单、拉绳和第三卡套,所述第二中单竖向设置于布带一端的限制槽内部,所述第二中单一端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拉绳,且第三卡套均设置于第一中单远离布带一端的顶端和底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中单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延伸至第一中单的上方和下方,且第二中单的横向长度略小于限制槽的横向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有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第三魔术贴和第四魔术贴,先通过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第三魔术贴和第四魔术贴之间的配合将第三中单安装在第一中单上面,贴附完毕后,再将第三中单的两侧分别插入到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内部,即可完成对第三中单的安装功能,反之长时间使用后,也可快速拆卸,该结构实现了对医用中单的快速拆装功能;
(2)通过设置有第二中单、限制槽和第一中单,将第二中单插入到限制槽当中,再将多出第一中单的部分塞入到第三卡套内部,即可完成对第二中单的安装功能,当患者使用时需要翻身,医务人员直接拉动拉绳,可对患者进行辅助翻身,翻身完毕恢复原状即可,该结构实现了辅助患者翻身的功能;
(3)通过设置有充气孔、气囊、缓冲弹簧,通过充气孔,向气囊内部充入足量的气体,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患者挤压气囊,使得气囊发生形变,导致气囊内部的缓冲弹簧发生形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性,该结构实现了用具的支撑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反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魔术贴;2、第二魔术贴;3、绷带;4、第一卡套;5、第三魔术贴;6、第一中单;7、第二卡套;8、支撑结构;801、气囊;802、缓冲弹簧;803、堵塞;804、充气孔;9、辅助结构;901、第二中单;902、拉绳;903、第三卡套;10、第三中单;11、第四魔术贴;12、布带;13、限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一种抗菌性医用中单,包括第一中单6,还包括舒适性强的支撑结构8、便于患者翻身的辅助结构9以及便于更换的拆装结构;
第一中单6的顶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限制槽13,且限制槽13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布带12,布带12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两个绷带3,且支撑结构8设置于布带12的一端中间位置处;
辅助结构9设置于布带12一端的限制槽13内部;
限制槽13两侧的第一中单6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卡套4,且第一中单6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卡套7,拆装结构设置于限制槽13两侧的第一中单6一端。
请参阅图1-4,一种抗菌性医用中单还包括拆装结构,拆装结构包括第三中单10,第三中单10均设置于限制槽13两侧的第一中单6一端,且第三中单10的两侧分别延伸至第二卡套7和第一卡套4的内部,第二卡套7一侧的第一中单6一端均设置有两个第三魔术贴5,且第一卡套4靠近第二卡套7一侧的第一中单6一端均设置有两个第二魔术贴2,第三中单10靠近第三魔术贴5一端的一侧均设置有两个第四魔术贴11,且第三中单10靠近第三魔术贴5一端的另一侧均设置有两个第一魔术贴1;
第三魔术贴5和第四魔术贴11一一对应,且第一魔术贴1和第二魔术贴2一一对应;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通过第一魔术贴1和第二魔术贴2、第三魔术贴5和第四魔术贴11之间的配合将第三中单10安装在第一中单6上面,贴附完毕后,再将第三中单10的两侧分别插入到第一卡套4和第二卡套7内部,即可完成对第三中单10的安装功能。
实施例2:支撑结构8包括气囊801、缓冲弹簧802、堵塞803和充气孔804,气囊801均设置于布带12的一端中间位置处,且气囊801的一侧设置有充气孔804,充气孔804的顶端设置有堵塞803,气囊80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三个缓冲弹簧802,且缓冲弹簧802的顶端均与气囊801内壁相连接;
堵塞803的横截面形状呈圆形,且堵塞803的横截面直径和充气孔804的内径相等;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使用该机构时,打开堵塞803,通过充气孔804,向气囊801内部充入足量的气体,接着再将气囊801通过绷带3安装在布带12上,患者使用时气囊801位于患者腰部的两侧,可防止患者身躯过度移动,且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患者挤压气囊801,使得气囊801发生形变,导致气囊801内部的缓冲弹簧802发生形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性。
实施例3:辅助结构9包括第二中单901、拉绳902和第三卡套903,第二中单901竖向设置于布带12一端的限制槽13内部,第二中单901一端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拉绳902,且第三卡套903均设置于第一中单6远离布带12一端的顶端和底端;
第二中单90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延伸至第一中单6的上方和下方,且第二中单901的横向长度略小于限制槽13的横向长度;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使用该机构时,将第二中单901插入到限制槽13当中,再将多出第一中单6的部分塞入到第三卡套903内部,即可完成对第二中单901的安装功能,当患者使用时需要翻身,医务人员直接拉动拉绳902,可对患者进行辅助翻身。
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先通过第一魔术贴1和第二魔术贴2、第三魔术贴5和第四魔术贴11之间的配合将第三中单10安装在第一中单6上面,贴附完毕后,再将第三中单10的两侧分别插入到第一卡套4和第二卡套7内部,即可完成对第三中单10的安装功能,反之长时间使用后,也可快速拆卸。
之后,将第二中单901插入到限制槽13当中,再将多出第一中单6的部分塞入到第三卡套903内部,即可完成对第二中单901的安装功能,当患者使用时需要翻身,医务人员直接拉动拉绳902,可对患者进行辅助翻身,翻身完毕恢复原状即可。
最后,打开堵塞803,通过充气孔804,向气囊801内部充入足量的气体,接着再将气囊801通过绷带3安装在布带12上,患者使用时气囊801位于患者腰部的两侧,可防止患者身躯过度移动,且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患者挤压气囊801,使得气囊801发生形变,导致气囊801内部的缓冲弹簧802发生形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一种抗菌性医用中单,包括第一中单(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舒适性强的支撑结构(8)、便于患者翻身的辅助结构(9)以及便于更换的拆装结构;
所述第一中单(6)的顶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限制槽(13),且限制槽(13)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布带(12),所述布带(12)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两个绷带(3),且支撑结构(8)设置于布带(12)的一端中间位置处;
所述辅助结构(9)设置于布带(12)一端的限制槽(13)内部;
所述限制槽(13)两侧的第一中单(6)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卡套(4),且第一中单(6)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卡套(7),所述拆装结构设置于限制槽(13)两侧的第一中单(6)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性医用中单,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结构包括第三中单(10),所述第三中单(10)均设置于限制槽(13)两侧的第一中单(6)一端,且第三中单(10)的两侧分别延伸至第二卡套(7)和第一卡套(4)的内部,所述第二卡套(7)一侧的第一中单(6)一端均设置有两个第三魔术贴(5),且第一卡套(4)靠近第二卡套(7)一侧的第一中单(6)一端均设置有两个第二魔术贴(2),所述第三中单(10)靠近第三魔术贴(5)一端的一侧均设置有两个第四魔术贴(11),且第三中单(10)靠近第三魔术贴(5)一端的另一侧均设置有两个第一魔术贴(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性医用中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魔术贴(5)和第四魔术贴(11)一一对应,且第一魔术贴(1)和第二魔术贴(2)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性医用中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8)包括气囊(801)、缓冲弹簧(802)、堵塞(803)和充气孔(804),所述气囊(801)均设置于布带(12)的一端中间位置处,且气囊(801)的一侧设置有充气孔(804),所述充气孔(804)的顶端设置有堵塞(803),所述气囊(80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三个缓冲弹簧(802),且缓冲弹簧(802)的顶端均与气囊(801)内壁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性医用中单,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803)的横截面形状呈圆形,且堵塞(803)的横截面直径和充气孔(804)的内径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性医用中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9)包括第二中单(901)、拉绳(902)和第三卡套(903),所述第二中单(901)竖向设置于布带(12)一端的限制槽(13)内部,所述第二中单(901)一端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拉绳(902),且第三卡套(903)均设置于第一中单(6)远离布带(12)一端的顶端和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菌性医用中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单(90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延伸至第一中单(6)的上方和下方,且第二中单(901)的横向长度略小于限制槽(13)的横向长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17747.5U CN214342601U (zh) | 2020-12-22 | 2020-12-22 | 一种抗菌性医用中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17747.5U CN214342601U (zh) | 2020-12-22 | 2020-12-22 | 一种抗菌性医用中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342601U true CN214342601U (zh) | 2021-10-08 |
Family
ID=77987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117747.5U Active CN214342601U (zh) | 2020-12-22 | 2020-12-22 | 一种抗菌性医用中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342601U (zh) |
-
2020
- 2020-12-22 CN CN202023117747.5U patent/CN21434260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342601U (zh) | 一种抗菌性医用中单 | |
CN210447371U (zh) | 一种产科护理束腹带 | |
CN207445123U (zh) | 一种使用方便的急诊科护理用担架 | |
CN215309496U (zh) | 一种心血管用引流管固定装置 | |
CN207055619U (zh) | 一种皮瓣手术用头颈部固定垫枕 | |
CN214911258U (zh) | 一种泌尿科用防脱落的导尿组件 | |
CN213310965U (zh) | 一种重症护理急救箱 | |
CN221470676U (zh) | 一种新型胸腔引流管固定装置 | |
CN209204436U (zh) | 一种尿管固定装置 | |
CN215231442U (zh) | 一种引流管固定腰腹弹力带 | |
CN213667123U (zh) | 引流袋挂置装置 | |
CN218106266U (zh) | 一种新型可控充气翻身腰垫 | |
CN219307096U (zh) | 一种重症监护室约束带勒痕护理垫 | |
CN214484775U (zh) | 一种用于支撑骨折小臂的新型支撑装置 | |
CN220193300U (zh) | 一种造瘘袋放置装置 | |
CN219501677U (zh) | 一种带有防挤压结构的引流袋 | |
CN218356203U (zh) | 一种防交叉感染的电子血压计 | |
CN221266510U (zh) | 床边引流管固定架 | |
CN218605913U (zh) | 一种防透风型母子固定兜 | |
CN215423959U (zh) | 一种医用枕头 | |
CN211323159U (zh) | 一种妇科手术病人专用的妇科手术裤 | |
CN214910204U (zh) | 一种用于颈部固定瘢痕压力监测按摩仪 | |
CN209827689U (zh) | 一种新型导尿管 | |
CN221130265U (zh) | 一种新型充气型外科翻身枕 | |
CN221154450U (zh) | 一种手臂骨折固定理疗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