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41761U - 一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41761U
CN214341761U CN202022091122.XU CN202022091122U CN214341761U CN 214341761 U CN214341761 U CN 214341761U CN 202022091122 U CN202022091122 U CN 202022091122U CN 214341761 U CN214341761 U CN 214341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kettle
box
fixedly installed
digita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911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丰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im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i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im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i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9112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41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41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41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面开设有茶室,所述箱体上端面茶室一侧开设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底部箱体一侧固定安装有水箱,且所述水箱的表面雕刻有刻度尺,所述箱体远离水箱一侧上固定安装有数字控制模块,所述数字控制模块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饮水口,所述饮水口下方与箱体连接处固定安装有集水盒,所述箱体一侧底部开设有出风口,且出风口上方靠近水箱处开设有半圆形把手。该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通过数字控制面板的控制可以自动向茶室注水,也可以将茶室的水抽到饮水口直接使用,而且茶室内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不仅可以饮用热水冷水也可以饮用。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茶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
背景技术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泡茶机是将智能控制和机械机构结合在一起的一款自动泡茶的机器,作为小家电中的一员它能够将茶艺过程自动化,大大缩减了泡茶过程中的人工时间,将人工手动改变成机械化自动化的泡制,节约了使用者的时间并且提高了生活效率。传统的泡茶机只有单一的泡茶功能,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面开设有茶室,所述箱体上端面茶室一侧开设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底部箱体一侧固定安装有水箱,且所述水箱的表面雕刻有刻度尺,所述箱体远离水箱一侧上固定安装有数字控制模块,所述数字控制模块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饮水口,所述饮水口下方与箱体连接处固定安装有集水盒,所述箱体一侧底部开设有出风口,且出风口上方靠近水箱处开设有半圆形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茶室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顶端固定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水壶,且所述第一水壶顶端套设有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水壶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探头,且所述温度探头和数字控制模块电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低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水壶,且第一水壶与第二水壶之间固定安装有电子开水阀,所述电子开水阀与数字控制模块电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水壶一侧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一侧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内部第一水壶一侧与数字控制模块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泵机,所述第一泵机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有饮水扣,且所述第一泵机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水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内部第一水壶一侧与收纳盒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泵机,所述第二泵机一侧靠近第一水壶处固定安装有喷水口,且所述第二泵机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喷水口连接,第二泵机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水箱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数字控制模块通过线路连接有第一泵机、第二泵机、加热器、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风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数字控制模块可以控制第二泵机把纯净水从水箱里抽入第一水壶中,实现了一个指令就可以达到自动注水的目的,使泡茶的过程更加便捷;
2、通过数字控制模块可以控制电子开水闸,可以将第一水壶里面泡好的茶导入第二水壶,再通过数字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泵机直接将泡好的茶水引向饮水口,使得使用者在倒茶的时候更加方便;
3、通过安装在第一水壶内部的温度探头,可以让使用者更加清晰直观的知道水温,通过雕刻在水箱表面的刻度尺,可以让使用者随时关注到剩余的纯净水量,方便更换;
4、通过安装在第二水壶一侧的半导体制冷片,我们可通过数字控制模块控制第二水壶里面水的温度,使得使用者可以喝到温度适宜的茶水;
5、通过安装在饮水口下方的集水盒,可以将溅出来的水和饮水口上滴落的水收集起来,方便使用者更换保持桌面干燥整洁。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的正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的背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的侧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的背平面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水箱;3、刻度尺;4、茶室;5、收纳盒;6、数字控制模块;7、饮水口;8、集水盒;9、第一泵机;10、第一水壶;11、滤网;12、喷水口;13、第二泵机;14、第二水壶;15、电子开水阀;16、固定架;17、加热器;18、温度探头;19、散热风扇; 20、半导体制冷片;21、出风口;22、半圆形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茶室4,所述箱体1上端面茶室4一侧开设有收纳盒5,所述收纳盒5底部箱体1一侧固定安装有水箱2,且所述水箱2的表面雕刻有刻度尺3,所述箱体1远离水箱2一侧上固定安装有数字控制模块6,所述数字控制模块6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饮水口7,所述饮水口7下方与箱体1连接处固定安装有集水盒8,所述箱体1一侧底部开设有出风口21,且出风口21上方靠近水箱2处开设有半圆形把手22。
其中,茶室4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6,所述固定架16顶端固定安装有加热器17,所述加热器17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水壶10,且所述第一水壶10顶端套设有滤网11,可以更加快捷的对第一水壶 10里面的水加热,且水与茶叶分离方便清洗。
其中,第一水壶10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探头18,且所述温度探头18和数字控制模块6电路连接,可以通过温度探头知道水温多少方便控制。
其中,固定架16低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水壶14,且第一水壶10 与第二水壶14之间固定安装有电子开水阀15,所述电子开水阀15 与数字控制模块6电路连接,可以使茶水分开方便使用。
其中,第二水壶14一侧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20,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0一侧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19,可以降低水温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其中,箱体1内部第一水壶10一侧与数字控制模块6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泵机9,所述第一泵机9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有饮水口7,且所述第一泵机9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水壶14,可以通过数字控制模块将水自动抽出。
其中,箱体1内部第一水壶10一侧与收纳盒5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泵机13,所述第二泵机13一侧靠近第一水壶10处固定安装有喷水口12,且所述第二泵机13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喷水口12连接,第二泵机13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水箱2连接,可以自动引进纯净水进行泡茶,方便快捷。
其中,数字控制模块6通过线路连接有第一泵机9、第二泵机13、加热器17、半导体制冷片20和散热风扇19,全部通过数字控制模块控制,操作方便简单功能更加多样。
工作原理:通过数字控制模块6可以控制第二泵机13将水箱2 里面的水输送到第一水壶中10,第一水壶10中套设有滤网11可以将茶叶放在滤网11中,等到第一水壶10的水放满之后数字控制模块 6控制加热器17对第一水壶10加热,第一水壶内10部固定安装有温度探头18,温度探头18通过线路连接在数字控制模块6上,等水温合适时数字控制模块6控制电子开水阀15打开,将第一水壶10的水放入第二水壶14中,通过第一泵机9将第二水壶14中泡好的茶通过管道输送到饮水口7,饮水口7与数字控制模块6电路连接,使用者通过数字控制模块6将饮水口7打开,第二水壶14一侧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20,且半导体制冷片20一侧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19,通过数字控制模块6可以控制半导体制冷片20的运作降低第二水壶 14里面的水温。
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茶室(4),所述箱体(1)上端面茶室(4)一侧开设有收纳盒(5),所述收纳盒(5)底部箱体(1)一侧固定安装有水箱(2),且所述水箱(2)的表面雕刻有刻度尺(3),所述箱体(1)远离水箱(2)一侧上固定安装有数字控制模块(6),所述数字控制模块(6)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饮水口(7),所述饮水口(7)下方与箱体(1)连接处固定安装有集水盒(8),所述箱体(1)一侧底部开设有出风口(21),且出风口(21)上方靠近水箱(2)处开设有半圆形把手(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室(4)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6),所述固定架(16)顶端固定安装有加热器(17),所述加热器(17)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水壶(10),且所述第一水壶(10)顶端套设有滤网(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壶(10)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探头(18),且所述温度探头(18)和数字控制模块(6)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6)低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水壶(14),且第一水壶(10)与第二水壶(14)之间固定安装有电子开水阀(15),所述电子开水阀(15)与数字控制模块(6)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壶(14)一侧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20),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0)一侧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第一水壶(10)一侧与数字控制模块(6)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泵机(9),所述第一泵机(9)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有饮水口(7),且所述第一泵机(9)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水壶(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第一水壶(10)一侧与收纳盒(5)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泵机(13),所述第二泵机(13)一侧靠近第一水壶(10)处固定安装有喷水口(12),且所述第二泵机(13)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喷水口(12)连接,第二泵机(13)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水箱(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控制模块(6)通过线路连接有第一泵机(9)、第二泵机(13)、加热器(17)、半导体制冷片(20)和散热风扇(19)。
CN202022091122.XU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 Active CN214341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91122.XU CN214341761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91122.XU CN214341761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41761U true CN214341761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32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91122.XU Active CN214341761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417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41761U (zh) 一种多功能原叶泡茶机
CN102563841B (zh) 一种带集水箱的饮用水加热装置
CN2831999Y (zh) 便携式一体化自动咖啡机
CN209661325U (zh) 一种具备自动加水功能的养生壶
CN201658250U (zh) 一种泡茶装置
CN201870455U (zh) 虹吸式咖啡壶
CN219594331U (zh) 一种茶叶及茶制品的分离式冲泡装置
CN215016175U (zh) 一种智能原叶泡茶机
CN210144495U (zh) 一种保温式多茶品冲泡机
CN217852443U (zh) 一种滴滤式咖啡机
CN202207082U (zh) 一种新型饮水机
CN204445416U (zh) 一种蓝牙式电咖啡壶装置
CN217390479U (zh) 一种锅炉加热式咖啡机
CN116236057A (zh) 一种茶叶及茶制品的分离式冲泡装置
CN215777087U (zh) 一种泡茶用保温杯
CN212415483U (zh) 一种自动沏茶装置
CN218279046U (zh) 一种茶吧机
CN220735162U (zh) 一种电饭煲内盖密封结构
CN217937927U (zh) 一种咖啡机排气机构
CN211270082U (zh) 一种净饮机
CN214180115U (zh) 一种净化式煮茶器
CN218186328U (zh) 茶吧机
CN213962987U (zh) 一种多水源净水机
CN212939388U (zh) 便携式饮水机
CN220800691U (zh) 一种泡茶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