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40781U - 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升降桌手摇把和升降桌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升降桌手摇把和升降桌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340781U CN214340781U CN202021961293.7U CN202021961293U CN214340781U CN 214340781 U CN214340781 U CN 214340781U CN 202021961293 U CN202021961293 U CN 202021961293U CN 214340781 U CN214340781 U CN 2143407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y bearing
- bearing
- hand crank
- self
- torsion sp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展示了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升降桌手摇把,包括摇柄、转轴和安装座,所述手摇把用于控制升降桌升降,所述摇柄与转轴连接,所述转轴穿设在安装座上,所述转轴上设有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端部设有的止转部,所述止转部固定在安装座内部,所述摇柄转动方向与单向轴承正转方向相反时,所述单向轴承对扭簧内壁产生扭转力使扭簧松开;本实用新型还展示了一种升降桌,该升降桌采用了上述手摇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手摇把具有自锁结构,能够实现自锁,且自锁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升降桌手摇把和升降桌,属于升降桌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手摇把是一种结构简单应用十分广泛的机械结构,通常通过手摇把的摇动来进行动力传输,可以让使用者较为省力地达到所需目的。
目前,升降桌中除了电力驱动的还存在着手摇驱动的升降桌,相较于电力驱动,手摇驱动更加节能环保,成本更低,更容易控制升降高度和速度,过程中遇到状况可随时停止,安全性高。但目前的手摇驱动升降桌存在自锁性能差的问题,手摇驱动的升降桌在控制桌面上升时,一般不会存在问题,但是桌面上升到适合高度后,桌面自身和盛放物品的重量会对立柱产生压力,使立柱向下压缩,很容易使手摇逆向转动从而导致桌面下降,因此手摇升降桌很难保持在合适高度,其整体稳定性差,容易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甚至可能会让使用者受到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升降桌手摇把,该手摇把具有自锁结构,能够实现自锁,且自锁效果好。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升降桌手摇把,包括摇柄、转轴和安装座,所述手摇把用于控制升降桌升降,所述摇柄与转轴连接,所述转轴穿设在安装座上,所述转轴上设有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端部设有用于限制扭簧在安装座内转动的止转部,所述止转部固定在安装座内部,所述摇柄转动方向与单向轴承正转方向相反时,所述单向轴承对扭簧内壁产生扭转力使扭簧松开。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轴上设有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抱紧所述单向轴承,所述扭簧通过止转部固定在所述安装座内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通过转动所述摇柄来控制升降桌的升降,当所述摇柄的转动方向与单向轴承的正转方向相同时,所述摇柄控制升降桌正常上升,当上升到适当高度后停止,在静止状态下由于桌面以及桌面上的物体会对升降立柱产生压力,使摇柄会有反转的趋势,所述摇柄的反转方向与单向轴承的正转方向相反,因此所述单向轴承内圈和外圈无法相对转动,另外所述扭簧自身因止转部的限制无法在安装座内转动,而扭簧抱紧单向轴承,因此所述扭簧会限制单向轴承的转动,从而实现所述手摇把的自锁,本实用新型通过扭簧对单向轴承的作用实现自锁,其锁紧效果好,非人为外力一般难以突破所述扭簧对单向轴承的锁紧,故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升降桌的稳定性,可以让使用者更加放心的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单向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单向轴承中能使内圈和外圈相对转动的方向为单向轴承的正转方向,内圈和外圈无法相对转动的方向为单向轴承的反转方向;摇柄转动方向与所述单向轴承的正转方向相同时为正转,摇柄转动方向与所述单向轴承的反转方向相同时为反转。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当使用者转动摇柄的转动方向与单向轴承的正转方向相反时,在人为外力的作用下,所述单向轴承外圈对扭簧内壁产生扭转力,由于扭簧自身在止转部的作用下无法在安装座内转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扭簧在单向轴承外圈扭转力的作用下会松开单向轴承,使单向轴承整体能够与转轴同步转动,从而实现所述摇柄控制升降桌下降,由于在下降过程中所述扭簧松开了单向轴承,因此使用者在转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较小,节省使用者所需施加的外力,可以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
作为优选,所述单向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扭簧与单向轴承之间设有轴承套,所述扭簧与所述轴承套外壁过盈配合,所述轴承套与单向轴承的外圈同步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轴承套的内壁与单向轴承的外壁,其中一处设有沿转轴轴向分布的第一凸条,另一处设有与所述第一凸条相对应的第一卡槽。
作为优选,所述止转部包括扭簧端部沿扭簧径向延伸的引脚,所述安装座内设有用于固定引脚的第二卡槽。
作为优选,所述单向轴承的正转方向与所述扭簧的旋向相同,所述引脚位于所述扭簧靠近摇柄的一端;或者,所述单向轴承的正转方向与所述扭簧的旋向相反,所述引脚位于所述扭簧远离摇柄的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单向轴承与转轴的接触面设有沿转轴轴向分布的第二凸条。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转轴设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拼接处。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表面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所述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之间设有常规轴承。
作为优选,所述轴承套与转轴之间设有两个单向轴承。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升降桌,包括手摇把和升降立柱,所述手摇把用于控制升降立柱的升降,所述手摇把采用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手摇把。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爆炸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转轴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扭簧、轴承套和单向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轴承套和单向轴承的爆炸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常规轴承与转轴的爆炸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展示了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升降桌手摇把,包括摇柄1、转轴3和安装座2,所述手摇把用于控制升降桌升降,所述摇柄1与转轴3连接,所述转轴3穿设在安装座2上,所述转轴3上设有单向轴承31,所述单向轴承31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单向轴承31上套设有轴承套32,所述轴承套32上套设有扭簧33,其中所述扭簧33与所述轴承套32外壁过盈配合,所述轴承套32与单向轴承31的外圈同步转动,所述单向轴承31的内圈与转轴3同步转动,所述扭簧33端部设有用于限制扭簧33在安装座2内转动的止转部,所述止转部固定在安装座2内部,所述摇柄1转动方向与单向轴承31正转方向相反时,所述单向轴承31对扭簧33内壁产生扭转力使扭簧33松开。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单向轴承31中能使内圈和外圈相对转动的方向为单向轴承31的正转方向,内圈和外圈无法相对转动的方向为单向轴承31的反转方向;摇柄1转动方向与所述单向轴承31的正转方向相同时为正转,摇柄1转动方向与所述单向轴承31的反转方向相同时为反转。
本实施例主要用于控制升降桌的升降,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通过转动所述摇柄1来控制升降桌的升降,当所述摇柄1的转动方向与单向轴承31的正转方向相同时,所述摇柄1控制升降桌正常上升,当上升到适当高度后停止,在静止状态下由于桌面以及桌面上的物体会对升降立柱产生压力,使摇柄1会有反转的趋势,所述摇柄1的反转方向与单向轴承31的正转方向相反,因此所述单向轴承31内圈和外圈无法相对转动,另外所述扭簧33自身因止转部的限制无法在安装座2内转动,而扭簧33抱紧所述轴承套32,因此所述扭簧33限制所述轴承套32的转动,由于所述轴承套32与单向轴承31的外圈同步转动,故所述单向轴承31的转动也受到限制,从而实现所述手摇把的自锁,本实施例通过扭簧33对单向轴承31的作用实现自锁,其锁紧效果好,非人为外力一般难以突破所述扭簧33对单向轴承31的锁紧,故本实施例可以提高升降桌的稳定性,可以让使用者更加放心的使用。
另外,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者转动摇柄1的转动方向与单向轴承31的正转方向相反时,在人为外力的作用下,所述单向轴承31外圈对扭簧33内壁产生扭转力,由于扭簧33自身在止转部的作用下无法在安装座2内转动,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扭簧33在单向轴承31外圈扭转力的作用下会松开单向轴承31,使单向轴承31整体能够与转轴3同步转动,从而实现所述摇柄1控制升降桌下降,由于在下降过程中所述扭簧33松开了单向轴承31,因此使用者在转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较小,节省使用者所需施加的外力,可以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
为了能使轴承套32与单向轴承31的外圈始终保持同步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套32的内壁上设有沿转轴3轴向分布的第一凸条321,所述单向轴承31的外圈表面上设有与第一凸条321所对应的的第一卡槽311,当所述单向轴承31外圈转动时,外圈表面上的第一卡槽311带动所述第一凸条321,使所述轴承套32与单向轴承31的外圈始终保持同步转动,使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保持稳定,另外所述轴承套32设在所述单向轴承31与扭簧33之间,可以避免了单向轴承31与扭簧33直接接触,减少单向轴承31与扭簧33之间的摩擦,对单向轴承31起到保护作用。当然需要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凸条321也可以是设在所述单向轴承31的外圈表面上,相应的所述第一卡槽311设在所述轴承套32的内壁上,还有所述第一凸条321和第一卡槽311的结构还可以是其他类似能够实现轴承套32与单向轴承31同步转动的花键结构。
关于所述扭簧33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止转部包括扭簧33端部沿扭簧33径向延伸的引脚331,所述安装座2内设有用于固定引脚331的第二卡槽,所述引脚331的作用在于限制扭簧33在安装座2内部转动,使扭簧33在抱紧状态下能够对轴承套32的转动施加阻力。另外所述单向轴承31的正转方向与所述扭簧33的旋向相反,所述引脚331位于所述扭簧33远离摇柄1的一端,当使用者转动摇柄1的方向与所述单向轴承31的正转方向相反时,此时由于单向轴承31的内圈和外圈无法相对转动,因此所述转轴3、单向轴承31和轴承套32三者同步沿单向轴承31的反转方向转动,此时最外层的轴承套32会对扭簧33的内壁施加扭转力,当所述扭簧33的旋向与其内壁受到的扭转力方向相同时,即所述扭簧33的旋向与单向轴承31的正转方向相反,如果所述引脚331设在扭簧33远离摇柄1的一端,所述扭簧33会在扭转力的作用下逐渐松开轴承套32,使轴承套32能够正常转动,即实现所述摇柄1的反转;反之,如果所述引脚331设在扭簧33靠近摇柄1的一端,则扭簧33会在扭转力的作用下抱紧轴承套32,使轴承套32无法转动,即所述摇柄1便无法实现反转;所以当所述扭簧33的旋向与单向轴承31的正传方向相反时,所述引脚331应该设在扭簧33远离摇柄1的一端,如此当人为对摇柄1进行反转时,只要突破扭簧33对轴承套32的锁紧后,便能使摇柄1正常反转,并且由于扭簧33松开了对轴承套32的束缚,使用者在反转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较小,能够让使用者轻松地完成操作,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所述单向轴承31的正转方向与所述扭簧33的旋向相同,所述引脚331位于所述扭簧33靠近摇柄1的一端,如此便能使摇柄1正常反转,其工作原理与上述原理类似,在此便不一一赘述。
为了使所述单向轴承31内圈与所述转轴3能够始终保持同步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单向轴承31内圈设有沿转轴3轴向分布的第二凸条310,使单向轴承31内圈与所述转轴3呈过盈配合,使两者连接紧密能够始终保持同步转动。当然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二凸条310也可以使设在所述转轴3的外表面上,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单向轴承31内圈和转轴3还可以是通过花键联接来达到两者始终保持同步转动的效果。
关于所述安装座2,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2由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1拼接而成,所述转轴3设在所述第一壳体22与第二壳体21的拼接处,所述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1拼接后形成用于固定所述引脚331的第二卡槽,另外,所述第一壳体22用于固定在所述升降桌的桌板下方,所述第一壳体22上设有供固定件穿过的孔洞。
为了使本实施例中摇柄1在反转过程中能够更加顺畅,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3表面设有第一凹槽351和第二凹槽361,所述第一凹槽351和第二凹槽361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片35和第二限位片36,所述第一限位片35和第二限位片36之间设有常规轴承34,所述第一限位片35和第二限位片36限制所述常规轴承34沿转轴3轴向移动,当所述摇柄1反转时,所述常规轴承34可以使所述转轴3的转动更加平滑顺畅。
关于所述单向轴承31,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上设有两个单向轴承31,所述轴承套32同时套设在两个单向轴承31上,通过两个单向轴承31可以提高本实施例的自锁力,也为本实施例提供双重保障,避免因单个单向轴承31失效后而导致本实施例失去自锁能力。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手摇把不仅适用于升降桌中,同样适用于升降床、升降沙发等升降家具或医疗设备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展示了一种升降桌,包括手摇把和升降立柱,所述手摇把用于控制升降立柱的升降,所述手摇把采用如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手摇把,本实施例的自锁效果好,牢固度高,非人为较大外力难以突破自锁,整体稳定性较强,在下降过程中,使用者所受到的阻力较小,能让使用者更加轻松的完成操作,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
本实施例中升降桌静态自锁1000N,动态负载范围为0-800N。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升降桌手摇把,包括摇柄、转轴和安装座,所述手摇把用于控制升降桌升降,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柄与转轴连接,所述转轴穿设在安装座上,所述转轴上设有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端部设有用于限制扭簧在安装座内转动的止转部,所述止转部固定在安装座内部,所述摇柄转动方向与单向轴承正转方向相反时,所述单向轴承对扭簧内壁产生扭转力使扭簧松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锁结构的升降桌手摇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扭簧与单向轴承之间设有轴承套,所述扭簧与所述轴承套外壁过盈配合,所述轴承套与单向轴承的外圈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自锁结构的升降桌手摇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套的内壁与单向轴承的外壁,其中一处设有沿转轴轴向分布的第一凸条,另一处设有与所述第一凸条相对应的第一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锁结构的升降桌手摇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部包括扭簧端部沿扭簧径向延伸的引脚,所述安装座内设有用于固定引脚的第二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自锁结构的升降桌手摇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轴承的正转方向与所述扭簧的旋向相同,所述引脚位于所述扭簧靠近摇柄的一端;或者,所述单向轴承的正转方向与所述扭簧的旋向相反,所述引脚位于所述扭簧远离摇柄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锁结构的升降桌手摇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轴承与转轴的接触面设有沿转轴轴向分布的第二凸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锁结构的升降桌手摇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转轴设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拼接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锁结构的升降桌手摇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表面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所述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之间设有常规轴承。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自锁结构的升降桌手摇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套与转轴之间设有两个单向轴承。
10.一种升降桌,包括手摇把和升降立柱,所述手摇把用于控制升降立柱的升降,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摇把采用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手摇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61293.7U CN214340781U (zh) | 2020-09-09 | 2020-09-09 | 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升降桌手摇把和升降桌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61293.7U CN214340781U (zh) | 2020-09-09 | 2020-09-09 | 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升降桌手摇把和升降桌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340781U true CN214340781U (zh) | 2021-10-08 |
Family
ID=77932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961293.7U Active CN214340781U (zh) | 2020-09-09 | 2020-09-09 | 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升降桌手摇把和升降桌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34078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20201A (zh) * | 2020-09-09 | 2021-01-15 | 宁波海仕凯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升降桌手摇把和升降桌 |
-
2020
- 2020-09-09 CN CN202021961293.7U patent/CN21434078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20201A (zh) * | 2020-09-09 | 2021-01-15 | 宁波海仕凯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升降桌手摇把和升降桌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340781U (zh) | 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升降桌手摇把和升降桌 | |
CN112220201A (zh) | 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升降桌手摇把和升降桌 | |
CN212617177U (zh) | 一种家用电器可调节摇头角度的装置 | |
CN218008676U (zh) | 升降桌腿用自锁装置及升降桌 | |
CN210520550U (zh) | 一种手动升降的沙发 | |
CN211511176U (zh) | 一种带按摩功能的办公沙发 | |
CN215891611U (zh) | 一种便于调节单泵倾斜角度的多通道泵 | |
CN214905309U (zh) | 一种语音智能控制坐躺可变形沙发 | |
CN213046162U (zh) | 一种带有脚托的吊篮椅 | |
CN212912434U (zh) | 一种功能型家居沙发 | |
CN217547594U (zh) |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办公椅 | |
CN211747705U (zh) | 一种手摇升降桌架和桌子 | |
CN213783362U (zh) | 一种转轴机构 | |
CN214888519U (zh) | 一种升降桌的制动保护结构 | |
CN214631134U (zh) | 一种座椅椅背 | |
CN201055136Y (zh) | 一种摇摇椅 | |
CN2547190Y (zh) | 桌子升降装置 | |
CN215395449U (zh) | 一种家具填充物的切边装置 | |
CN209817460U (zh) | 一种方便调整拉杆连接玻璃夹的吊杆 | |
CN215076899U (zh) | 一种可躺平办公椅 | |
CN216627997U (zh) | 一种具有复位结构的铰接装置 | |
CN217285241U (zh) | 一种新型智能可调节式沙发 | |
CN218651077U (zh) | 一种沙发床 | |
CN216881753U (zh) | 一种数控车床升降装置 | |
CN213820642U (zh) | 一种便于翻转的扶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