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35400U - 一种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35400U
CN214335400U CN202120493198.7U CN202120493198U CN214335400U CN 214335400 U CN214335400 U CN 214335400U CN 202120493198 U CN202120493198 U CN 202120493198U CN 214335400 U CN214335400 U CN 2143354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substrate
layer
modul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9319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培成
洪俊斌
吴梓荣
黄星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V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V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V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V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9319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354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354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354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液晶调光模块与显示模块,液晶调光模块与显示模块连接,液晶调光模块包括沿显示模块显示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沿第一基板向第二基板的方向,第一基板表面顺次设置有第一导电电极层和第一取向层;沿第二基板向所示第一基板的方向,第二基板表面顺次设置有第二导电电极层和第二取向层;第一取向层和第二取向层之间设置有液晶层。通过对液晶调光模块的液晶层施加电场,使得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呈倾斜排列,在垂直视角不改变入射光线的偏振状态,亮度几乎保持不变,随着视角的增大,液晶层对光实现调制作用,这就解决了在大视角下漏光的问题,得到较好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进步,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具有液晶显示器的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等。
目前的液晶显示模式中,有TN,STN,VA,IPS,FFS等基于不同原理的模式。不同的模式有各自的优缺点,比如垂直排列VA模式就存在大视角漏光的问题,在大视角观看时,由于出现漏光,使用丝印或者彩膜时由于亮度不均会出现色块,影响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大视角观看时,由于出现漏光,使用丝印或者彩膜时由于亮度不均会出现色块,影响显示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液晶调光模块与显示模块,所述液晶调光模块与显示模块连接,所述液晶调光模块包括沿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沿所述第一基板向第二基板的方向,所述第一基板表面顺次设置有第一导电电极层和第一取向层;沿所述第二基板向所示第一基板的方向,所述第二基板表面顺次设置有第二导电电极层和第二取向层;所述第一取向层和所述第二取向层之间设置有液晶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偏光件,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二导电电极层的一侧设有第二偏光件,其中,所述第一偏光件可为第一偏光片或者具有偏光作用的第一增亮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偏光件为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二偏光片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改变偏振光方向的第一波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偏光件为具有偏光作用的第二增亮膜,且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二导电电极层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增亮膜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改变偏振光方向的第二波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取向层与第二取向层的取向方向反向且平行,第一偏光件的透过轴和第二偏光件的透过轴互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层与所述第二导电电极层之间存在电压差V。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块还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板,所述液晶调光模块和所述显示模块之间的贴合方式可为全贴合或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液晶调光模块可设置于显示模块上方,所述液晶调光模块与显示模块之间设有中间层,中间层为透明胶黏剂层或者空气层。
进一步地,所述液晶调光模块可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和背光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液晶调光模块与显示模块,所述液晶调光模块与显示模块连接,所述液晶调光模块包括沿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沿所述第一基板向第二基板的方向,所述第一基板表面顺次设置有第一导电电极层和第一取向层;沿所述第二基板向所示第一基板的方向,所述第二基板表面顺次设置有第二导电电极层和第二取向层;所述第一取向层和所述第二取向层之间设置有液晶层。通过对液晶调光模块的液晶层施加电场,使得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呈倾斜排列,在垂直视角不改变入射光线的偏振状态,亮度几乎保持不变,随着视角的增大,液晶层对光实现调制作用,光线的偏振方向发生变化,光线不能完全通过,这就解决了在大视角下漏光的问题,得到较好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液晶调光模块的一种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液晶调光模块1与显示模块2,液晶调光模块1与显示模块2连接,液晶调光模块1包括沿显示模块2显示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沿第一基板11 向第二基板12的方向,第一基板11表面顺次设置有第一导电电极层13和第一取向层14;沿第二基板12向第一基板11的方向,第二基板12表面顺次设置有第二导电电极层15和第二取向层16;第一取向层14和第二取向层16之间设置有液晶层17。
通过对液晶调光模块1的液晶层17施加电场,使得液晶层17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呈倾斜排列,在垂直视角不改变入射光线的偏振状态,亮度几乎保持不变,随着视角的增大,液晶层17对光实现调制作用,光线的偏振方向发生变化,光线不能完全通过,这就解决了在大视角下漏光的问题,得到较好的显示效果。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2还包括显示面板21和背光板22,液晶调光模块1 和显示模块2之间的贴合方式可为全贴合或框贴合,光源可能是主动发光或者被动发光,被动发光还包括用于提供亮度的背光源的背光板22;显示面板21用于功能和画面的实现。液晶调光模块1可设置于显示模块2上方,液晶调光模块1与显示模块2之间设有中间层,中间层为透明胶黏剂层或者空气层;液晶调光模块1也可设置于显示面板21和背光板22之间;液晶调光模块1的工作模式可为垂直排列取向模式,液晶调光模块1的工作模式也可为电控双折射模式,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基板12是靠近于显示模块2的显示面板21的一侧。
第一基板11远离第一导电电极层13的一侧设有第一偏光件18,第二基板 12远离第二导电电极层15的一侧设有第二偏光件19,第一偏光件18可为第一偏光片;当液晶调光模块1设置于显示面板21和背光板22之间时,第一偏光件18采用具有偏光作用的第一增亮膜。
第一取向层14与第二取向层16的取向方向反向且平行,第一偏光件18的透过轴和第二偏光件19的透过轴互相平行。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电极层13与第二导电电极层15之间存在电压差V,此时液晶层17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经背光板或者显示模块2出射的光线经过本实施例中的液晶调光模块1时,垂直视角下光线的偏振状态没有发生改变,亮度几乎保持不变,随着视角的增大,液晶层17对光实现调制作用,光线的偏振方向发生变化,光线不能完全通过,这就解决了在大视角下漏光的问题。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2还包括显示面板21和背光板22,液晶调光模块1和显示模块2之间的贴合方式可为全贴合或框贴合,光源可能是主动发光或者被动发光,被动发光还包括用于提供亮度的背光源的背光板22;显示面21板用于功能和画面的实现。液晶调光模块1可设置于显示模块2上方,液晶调光模块1与显示模块2之间设有中间层,中间层为透明胶黏剂层或者空气层;液晶调光模块1也可设置于显示面板21和背光板22之间;液晶调光模块1的工作模式可为垂直排列取向模式,液晶调光模块1的工作模式也可为电控双折射模式,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基板12是靠近于显示模块2的显示面板21 的一侧。
第二偏光件19件为第二偏光片,第二偏光片远离第二基板12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改变偏振光方向的第一波片110,第一偏光件18可为第一偏光片;当液晶调光模块1设置于显示面板21和背光板22之间时,第一偏光件18 采用具有偏光作用的第一增亮膜。
第一取向层14与第二取向层16的取向方向反向平行,第一偏光件18的透过轴和第二偏光件19的透过轴互相平行。
第一波片110使用的是半波片,功能是将显示模块2出射光的偏振方向旋转至与液晶调光模块1的第二偏光件19的透过轴一致,其他能够达到相同功能的波片也可以使用,不局限于半波片;
需要说明的是,当显示模块2出射光的偏振方向与液晶调光模块1的第二偏光件19的透过轴一致或相近时,可以考虑不使用第一波片110(即可参考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电极层13与第二导电电极层15之间存在电压差V,此时液晶层17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经背光板或者显示模块2出射的光线经过本实施例中的液晶调光模块1时,垂直视角下光线的偏振状态没有发生改变,亮度几乎保持不变,随着视角的增大,液晶层17对光实现调制作用,光线的偏振方向发生变化,光线不能完全通过,这就解决了在大视角下漏光的问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2还包括显示面板21和背光板22,液晶调光模块1 和显示模块2之间的贴合方式可为全贴合或框贴合,光源可能是主动发光或者被动发光,被动发光还包括用于提供亮度的背光源的背光板22;显示面板21用于功能和画面的实现。液晶调光模块1可设置于显示模块2上方,液晶调光模块1与显示模块2之间设有中间层,中间层为透明胶黏剂层或者空气层;液晶调光模块1也可设置于显示面板21和背光板22之间;液晶调光模块1的工作模式可为垂直排列取向模式,液晶调光模块1的工作模式也可为电控双折射模式,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基板12是靠近于显示模块2的显示面板21的一侧。
第二偏光件为具有偏光作用的第二增亮膜,且设置于第二基板12远离第二导电电极层15的一侧,第一偏光件18可为第一偏光片;当液晶调光模块1设置于显示面板21和背光板22之间时,第一偏光件18采用具有偏光作用的第一增亮膜。
第一取向层14与第二取向层16的取向方向反向且平行,第一偏光件18的透过轴和第二偏光件19的透过轴互相平行。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电极层13与第二导电电极层15之间存在电压差V,此时液晶层17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经背光板或者显示模块2出射的光线经过本实施例中的液晶调光模块1时,垂直视角下光线的偏振状态没有发生改变,亮度几乎保持不变,随着视角的增大,液晶层17对光实现调制作用,光线的偏振方向发生变化,光线不能完全通过,这就解决了在大视角下漏光的问题。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2还包括显示面板21和背光板22,液晶调光模块1 和显示模块2之间的贴合方式可为全贴合或框贴合,光源可能是主动发光或者被动发光,被动发光还包括用于提供亮度的背光源的背光板22;显示面板21用于功能和画面的实现。液晶调光模块1可设置于显示模块2上方,液晶调光模块1与显示模块2之间设有中间层,中间层为透明胶黏剂层或者空气层;液晶调光模块1也可设置于显示面板21和背光板22之间;液晶调光模块1的工作模式可为垂直排列取向模式,液晶调光模块1的工作模式也可为电控双折射模式,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基板12是靠近于显示模块2的显示面板21的一侧。
第二增亮膜远离第二基板1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改变偏振光方向的第二波片,第一偏光件18可为第一偏光片;当液晶调光模块1设置于显示面板21和背光板22之间时,第一偏光件18采用具有偏光作用的第一增亮膜。
第一取向层14与第二取向层16的取向方向反向平行,第一偏光片111的透过轴和增亮膜的透过轴互相平行。
第二波片使用的是半波片,功能是将显示模块2出射光的偏振方向旋转至与液晶调光模块1的第二增亮膜的透过轴一致,其他能够达到相同功能的波片也可以使用,不局限于半波片;
需要说明的是,当显示模块2出射光的偏振方向与液晶调光模块1的第二偏光件19的透过轴一致或相近时,可以考虑不使用第二波片(即可参考实施例 1、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电极层13与第二导电电极层15之间存在电压差V,此时液晶层17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经背光板22或者显示模块2出射的光线经过本实施例中的液晶调光模块1时,垂直视角下光线的偏振状态没有发生改变,亮度几乎保持不变,随着视角的增大,液晶层17对光实现调制作用,光线的偏振方向发生变化,光线不能完全通过,这就解决了在大视角下漏光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运用在车载仪表盘上,其上面是液晶调光装置,下面的显示装置是丝印+VA显示或者彩膜+VA显示,可以解决大视角背景漏光导致的亮度不均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对液晶调光模块的液晶层施加电场,使得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在电压的驱动下液晶分子发生偏转并呈现倾斜排列,在垂直视角不改变入射光线的偏振状态,斜视角时入射光线经过液晶层发生双折射,再结合具有偏光作用的偏光片或增亮膜实现对出射光线方向的限制,光线的偏振状态发生改变被出射一端的偏光片遮挡,从而达到很好的改善大视角漏光问题,得到较好的显示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调光模块与显示模块,所述液晶调光模块与显示模块连接,所述液晶调光模块包括沿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沿所述第一基板向第二基板的方向,所述第一基板表面顺次设置有第一导电电极层和第一取向层;沿所述第二基板向所示第一基板的方向,所述第二基板表面顺次设置有第二导电电极层和第二取向层;所述第一取向层和所述第二取向层之间设置有液晶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偏光件,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二导电电极层的一侧设有第二偏光件,其中,所述第一偏光件可为第一偏光片或者具有偏光作用的第一增亮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光件为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二偏光片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改变偏振光方向的第一波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光件为具有偏光作用的第二增亮膜,且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二导电电极层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增亮膜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改变偏振光方向的第二波片。
6.如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向层与第二取向层的取向方向反向且平行,第一偏光件的透过轴和第二偏光件的透过轴互相平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层与所述第二导电电极层之间存在电压差V。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还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板,所述液晶调光模块和所述显示模块之间的贴合方式可为全贴合或框贴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调光模块可设置于显示模块上方,所述液晶调光模块与显示模块之间设有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为透明胶黏剂层或者空气层。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调光模块可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和背光板之间。
CN202120493198.7U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显示装置 Active CN2143354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93198.7U CN214335400U (zh)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93198.7U CN214335400U (zh)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35400U true CN214335400U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88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93198.7U Active CN214335400U (zh)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354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20417B2 (ja) 表示装置
CN110456538B (zh) 可实现视角切换的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作方法
CN110780477A (zh) 一种液晶显示屏、其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JP2018180290A (ja) 表示装置
WO2019103012A1 (ja) 表示装置
US20080180377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739451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80284539A1 (en) Transflective lcd
US738242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0029013A (ja) 液晶表示素子
CN214335400U (zh) 一种显示装置
KR20070046354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20010065169A (ko) 액정 표시장치
US9007548B2 (en) Wide view a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operating in normally white mode
CN2800327Y (zh) 液晶显示装置
KR100758986B1 (ko) 듀얼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172664B1 (ko) 시야각 조절 용 필터패널을 구비한 표시장치
KR20090052221A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10359673B2 (en) LCD panel and LCD device
US7623208B2 (en) Optical efficiency enhancing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KR20120015010A (ko) 고 휘도 투명 액정표시장치
CN1704811A (zh) 液晶显示装置
KR101007720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11635651B2 (en) Display panel
KR100436703B1 (ko) Ips 모드를 가지는 액정표시소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