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33509U - 一种用于冷却塔的风向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冷却塔的风向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33509U
CN214333509U CN202022260592.4U CN202022260592U CN214333509U CN 214333509 U CN214333509 U CN 214333509U CN 202022260592 U CN202022260592 U CN 202022260592U CN 214333509 U CN214333509 U CN 214333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direction
ventilation pipe
cooling tower
fixedly connected
adjus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6059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元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Xiyu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Xiyu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Xiyu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Xiyu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6059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33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33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335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却塔的风向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向调节装置技术领域,用于冷却塔的风向调节装置包括:通风管,通风管右面开有贯穿其前后面的凹槽一,凹槽一内嵌入有侧板,侧板左面前后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块,凹槽一槽底开有与卡块对应的卡槽,侧板通过卡块卡入卡槽与通风管卡接,通风管另外三个面以及侧板右面均开有侧孔,侧孔内均设有五块垂直等距分布的叶片,叶片靠内的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杆一,叶片通过转杆一与侧孔转动连接,通风管内壁另外三个面下部两侧和侧板左面下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箱;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便于调节气流大小,便于工人打开风向调节装置进入冷却区维修。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冷却塔的风向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向调节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冷却塔的风向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现有的风向调节装置,在使用时调节冷却风的风向较为不便,不能很好的控制气流的大小,且在一个冷却流程结束后在冷却区底部的水容易较快被蒸发,从而容易造成水源的浪费,冷却区通常需要维修,而将位于冷却区外围的风向调节装置打开通常较为困难,从而导致工人进入冷却区进行维修较为困难,造成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便于调节气流大小,便于工人打开风向调节装置进入冷却区维修的用于冷却塔的风向调节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冷却塔的风向调节装置,所述用于冷却塔的风向调节装置包括:
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右面开有贯穿其前后面的凹槽一,所述凹槽一内嵌入有侧板,所述侧板左面前后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块,所述凹槽一槽底开有与卡块对应的卡槽,所述侧板通过卡块卡入卡槽与通风管卡接,所述通风管另外三个面以及侧板右面均开有侧孔,所述侧孔内均设有五块垂直等距分布的叶片,所述叶片靠内的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杆一,所述叶片通过转杆一与侧孔转动连接,所述通风管内壁另外三个面下部两侧和侧板左面下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箱。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靠内的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转杆一内侧,所述连接杆靠内的一侧垂直设有竖杆,所述连接杆与竖杆相接处设有铰链,所述连接杆通过铰链与竖杆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箱内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动力输出端与竖杆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安装箱内设有与滑块对应的滑槽,所述电动推杆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始终在滑槽内滑动,所述通风管前面设有按钮,所述按钮通过电线与电动推杆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右面上端前后两侧均开有拉槽。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可绕着转杆一转动至遮住整个侧孔。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管右面四角均开有小孔,所述通风管内部且位于小孔左侧开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下侧位于凹槽一左侧并与凹槽一相通,所述凹槽二内设有转板,所述转板前后面均固定连接有转杆二,所述转板通过转杆二与凹槽二内壁前后面转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当需要调大风向调节装置的气流大小时,将电动推杆与电源相连,按动按钮使电动推杆带着竖杆向下运动,连接杆便绕着铰链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叶片绕着转杆向上打开,叶片打开的角度越大,进入风向调节装置的气流就越大,可以通过选择叶片的打开角度以调节进入风向调节装置的气流,当一个冷却流程结束后,为避免水分蒸发,可以控制叶片向下闭合,挡住侧孔阻止冷却风流入风向调节装置,节约水源,调节气流大小较为方便;
当需要打开风向调节装置时,先向内推动推杆,使转板绕着转杆二转动,向外推动侧板,使得卡块与卡槽之间发生松动,此时双手扣在拉槽内便可以较为轻松的将侧板取下,工人打开风向调节装置进入冷却区维修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叶片与竖杆连接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板与通风管连接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位于左侧的安装箱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通风管101、侧板102、侧孔103、按钮104、叶片105、小孔106、推杆107、安装箱108、拉槽109、竖杆110、转杆一111、连接杆112、铰链113、电动推杆114、卡块115、转杆二116、转板1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通风管101,所述通风管101右面开有贯穿其前后面的凹槽一,所述凹槽一内嵌入有侧板102,所述侧板102左面前后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块115,所述凹槽一槽底开有与卡块115对应的卡槽,所述侧板102通过卡块115卡入卡槽与通风管101卡接,所述通风管101另外三个面以及侧板102右面均开有侧孔103,所述侧孔103内均设有五块垂直等距分布的叶片105,所述叶片105靠内的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杆一111,所述叶片105通过转杆一111与侧孔103转动连接,所述通风管101内壁另外三个面下部两侧和侧板102左面下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箱108。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105靠内的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2,所述连接杆112位于转杆一111内侧,所述连接杆112靠内的一侧垂直设有竖杆110,所述连接杆112与竖杆110相接处设有铰链113,所述连接杆112通过铰链113与竖杆110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箱108内设有电动推杆114,所述电动推杆114动力输出端与竖杆110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114下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安装箱108内设有与滑块对应的滑槽,所述电动推杆114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始终在滑槽内滑动,所述通风管101前面设有按钮104,所述按钮104通过电线与电动推杆114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102右面上端前后两侧均开有拉槽109。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105可绕着转杆一111转动至遮住整个侧孔103。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管101右面四角均开有小孔106,所述通风管101内部且位于小孔106左侧开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下侧位于凹槽一左侧并与凹槽一相通,所述凹槽二内设有转板117,所述转板117前后面均固定连接有转杆二116,所述转板117通过转杆二116与凹槽二内壁前后面转动连接。
具体使用时,将电动推杆114与电源相连,按动按钮104控制电动推杆114,从而改变叶片105角度,从而调节进入风向调节装置的气流大小,通过取下侧板102将风向调节装置打开,方便工人进入风向调节装置内部的冷却区进行维修。
具体运行过程,当需要调大进入风向调节装置的气流大小时,将电动推杆114与电源相连,按动按钮104,使电动推杆114带着竖杆110向下运动,连接杆112便绕着铰链113向上转动,带动叶片105绕着转杆一111向上打开,由于连接杆112转动轨迹为弧线,所以电动推杆114便通过滑块在滑槽内移动,通过滑块与滑槽的设置,减缓了由于连接杆122转动对竖杆110产生的冲击,防止竖杆110损坏,叶片105向上打开的角度越大,进入风向调节装置内的气流越大,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叶片105打开的角度以调节进入风向调节装置的气流,当一个冷却流程结束后,为避免水分的蒸发,可以控制电动推杆114向上运动,将叶片105向下闭合,挡住侧孔103阻止冷却风流入风向调节装置,减少水分的蒸发。
当需要打开风向调节装置时,先向内推动推杆107,从而向内推动转板117一端,使转板117绕着转杆二116转动,从而使其另一端与侧板102接触并向外推动侧板102,使卡块115与卡槽之间发生松动,此时双手分别扣在前后两端的拉槽109内便可以较为方便的将侧板102向外拉动,使得卡块115完全脱离卡槽,从而将侧板102取下,工人便可以较为方便的进入风向调节装置内部了。
这样,通过设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较为方便的对进入风向调节装置的气流大小进行调整,在一个冷却流程完成后减少水电的蒸发,节约水源,打开风向调节装置进入其内部进行维修也较为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冷却塔的风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冷却塔的风向调节装置包括:
通风管(101),所述通风管(101)右面开有贯穿其前后面的凹槽一,所述凹槽一内嵌入有侧板(102),所述侧板(102)左面前后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块(115),所述凹槽一槽底开有与卡块(115)对应的卡槽,所述侧板(102)通过卡块(115)卡入卡槽与通风管(101)卡接,所述通风管(101)另外三个面以及侧板(102)右面均开有侧孔(103),所述侧孔(103)内均设有五块垂直等距分布的叶片(105),所述叶片(105)靠内的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杆一(111),所述叶片(105)通过转杆一(111)与侧孔(103)转动连接,所述通风管(101)内壁另外三个面下部两侧和侧板(102)左面下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箱(1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却塔的风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05)靠内的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2),所述连接杆(112)位于转杆一(111)内侧,所述连接杆(112)靠内的一侧垂直设有竖杆(110),所述连接杆(112)与竖杆(110)相接处设有铰链(113),所述连接杆(112)通过铰链(113)与竖杆(110)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却塔的风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08)内设有电动推杆(114),所述电动推杆(114)动力输出端与竖杆(110)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114)下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安装箱(108)内设有与滑块对应的滑槽,所述电动推杆(114)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始终在滑槽内滑动,所述通风管(101)前面设有按钮(104),所述按钮(104)通过电线与电动推杆(114)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却塔的风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02)右面上端前后两侧均开有拉槽(10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却塔的风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05)可绕着转杆一(111)转动至遮住整个侧孔(1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却塔的风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101)右面四角均开有小孔(106),所述通风管(101)内部且位于小孔(106)左侧开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下侧位于凹槽一左侧并与凹槽一相通,所述凹槽二内设有转板(117),所述转板(117)前后面均固定连接有转杆二(116),所述转板(117)通过转杆二(116)与凹槽二内壁前后面转动连接。
CN202022260592.4U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用于冷却塔的风向调节装置 Active CN214333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60592.4U CN214333509U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用于冷却塔的风向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60592.4U CN214333509U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用于冷却塔的风向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33509U true CN214333509U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75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60592.4U Active CN214333509U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用于冷却塔的风向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335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08057U (zh) 一种风机集中控制器
CN214333509U (zh) 一种用于冷却塔的风向调节装置
CN214153659U (zh) 一种低压配电柜的散热机构
CN214482034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控箱
CN215452208U (zh) 一种智能型配电箱
CN211701049U (zh) 一种机电控制柜的散热装置
CN210468544U (zh) 一种变电站通风散热装置
CN207201216U (zh) 通讯机柜散热装置
CN107719071B (zh) 一种拼接式太阳能制冷装置
CN112003160A (zh) 一种可散热便捷安装交流配电箱
CN114389186B (zh) 一种自动通风散热的电柜
CN221042105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配电柜
CN214625993U (zh) 带有散热功能的配电柜
CN217903768U (zh) 一种低压配电室用便于调节的低压柜
CN216250884U (zh) 一种带有防盗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组
CN210840477U (zh) 一种用于火电厂的自动化控制柜
CN215181672U (zh) 一种电力调度监控用计算机安装台
CN215819217U (zh) 一种节能散热的算力终端柜
CN211152587U (zh) 一种交换机用的散热装置
CN209800333U (zh) 一种自动化风扇控制装置
CN216118660U (zh) 一种具有低温防护功能的服务器
CN216751674U (zh) 一种光伏发电用的电压调节控制器
CN216414919U (zh) 一种高频电源控制箱分体散热结构
CN216275961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二次供水设备
CN216626126U (zh) 一种智慧照明控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