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25808U - 一种生物研究用样品存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研究用样品存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25808U
CN214325808U CN202022696335.5U CN202022696335U CN214325808U CN 214325808 U CN214325808 U CN 214325808U CN 202022696335 U CN202022696335 U CN 202022696335U CN 214325808 U CN214325808 U CN 214325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biological research
groove
wall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9633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艺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ida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王艺萌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艺萌 filed Critical 王艺萌
Priority to CN20202269633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25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25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25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研究的相关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物研究用样品存放装置,包括外壳、魔术贴、储物槽、通风口和夹板,所述外壳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壳,且防护壳的一侧设置有旋转螺栓,所述魔术贴设置在外壳的一侧,且魔术贴的外壁设置有橡胶软垫,所述储物槽设置在外壳的内部,且储物槽的一侧设置有滑块,同时滑块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下方设置有卡块,且卡块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通风口设置在外壳的外壁,且通风口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栓。该生物研究用品存放装置,通过设置防护壳可以对该装置外壁起到有效的防护功能,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该装置进行有效的防护防尘处理,导致该装置使用不便利,从而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研究用样品存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研究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研究用样品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是指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反应,能与外界的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并且,能够排出体内无用的物质,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
但目前使用的生物研究用样品存放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具备防护壳的设置,导致不能对该装置外壳进行防护,容易让该装置外壳受到损坏,减少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研究用样品存放装置,具备防护的功能,可有效对该装置进行有效的防护,便于更加全面的对该装置防护以及使用寿命,解决了目前使用的生物研究用样品存放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具备防护壳的设置,导致不能对该装置外壳进行防护,容易让该装置外壳受到损坏,减少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外壳所具备防护壳的功能,可有效的对该装置外壁进行防护,便于更加全面的进行防护作用,以防外壳受外界碰撞而损坏,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研究用样品存放装置,包括外壳、魔术贴、储物槽、通风口和夹板,所述外壳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壳,且防护壳的一侧设置有旋转螺栓,所述魔术贴设置在外壳的一侧,且魔术贴的外壁设置有橡胶软垫,所述储物槽设置在外壳的内部,且储物槽的一侧设置有滑块,同时滑块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下方设置有卡块,且卡块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通风口设置在外壳的外壁,且通风口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夹板设置在外壳的内部下方一侧,且夹板的一侧设置有伸缩弹簧,同时伸缩弹簧的一侧设置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防护壳、旋转螺栓与外壳构成旋转结构,且旋转螺栓在外壳的外壁呈等间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橡胶软垫通过魔术贴与外壳活动连接,且魔术贴以外壳的中轴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储物槽、滑块与外壳构成滑动结构,且储物槽的尺寸小于外壳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储物槽通过卡块与外壳卡合连接,且卡块为“凸”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通风口通过固定螺栓与外壳螺纹连接,且通风口的尺寸小于外壳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夹板、伸缩弹簧与底座构成伸缩结构,且伸缩弹簧以底座的中轴线对称。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研究用样品存放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生物研究用品存放装置,通过设置防护壳可以对该装置外壁起到有效的防护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该装置进行有效的防护防尘处理,导致该装置使用不便利,避免浪费资源,从而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2、该生物研究用品存放装置,通过设置橡胶软垫可以对该装置起到有效的防挤压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该装置进行有效的防挤压或碰撞,避免该装置受到外界的碰撞和挤压,导致内部的样品破碎,从而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3、该生物研究用品存放装置,通过夹板的设置可以对该装置起到有效的固定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该装置进行有效的固定,避免内部大件样品晃动,导致受损,从而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块与卡槽连接图;
图4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防护壳;3、旋转螺栓;4、魔术贴;5、橡胶软垫;6、储物槽;7、滑块;8、滑槽;9、卡块;10、卡槽;11、通风口;12、固定螺栓;13、夹板;14、伸缩弹簧;1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生物研究用样品存放装置,包括外壳1、魔术贴4、储物槽6、通风口11和夹板13,外壳1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壳2,且防护壳2的一侧设置有旋转螺栓3,魔术贴4设置在外壳1的一侧,且魔术贴4的外壁设置有橡胶软垫5,储物槽6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且储物槽6的一侧设置有滑块7,同时滑块7的一侧设置有滑槽8,滑槽8下方设置有卡块9,且卡块9的一侧设置有卡槽10,通风口11设置在外壳1的外壁,且通风口1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栓12,夹板13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下方一侧,且夹板13的一侧设置有伸缩弹簧14,同时伸缩弹簧14的一侧设置有底座15。
进一步的,防护壳2、旋转螺栓3与外壳1构成旋转结构,且旋转螺栓3在外壳1的外壁呈等间距分布,通过防护壳2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时可以对该装置外壁进行防护,避免该装置受损,减少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从而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橡胶软垫5通过魔术贴4与外壳1活动连接,且魔术贴4以外壳1的中轴线对称,通过橡胶软垫5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时可以对该装置内部进行防冲击,避免该装置内部存放的样品破坏,从而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储物槽6、滑块7与外壳1构成滑动结构,且储物槽6的尺寸小于外壳1的尺寸,通过滑块7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对该装置进行方便抽拉储存样品,使用便利,从而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储物槽6通过卡块9与外壳1卡合连接,且卡块9为“凸”形结构,通过卡块9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对该储物槽6进行拆卸检修以及更换,避免该装置长期使用内部出现损坏,从而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通风口11通过固定螺栓12与外壳1螺纹连接,且通风口11的尺寸小于外壳1的尺寸,通过通风口11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对该装置内部进行透气作用,避免内部出现潮湿,导致样品变样,避免浪费资源,从而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夹板13、伸缩弹簧14与底座15构成伸缩结构,且伸缩弹簧14以底座15的中轴线对称,通过夹板13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对该装置内部需要存放的大件样品进行固定,避免晃动,导致损坏,从而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在使用时,先将该装置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将储物槽6安装在该装置的内部,通过卡块9与卡槽10相互配合与该装置固定,以便于该装置长期使用方便拆卸检修以及更换和清理,再将滑块7与滑槽8安装在储物槽6的两侧,方便打开储物,使用便利,方便快捷,放置好底座15,将伸缩弹簧14放置底座15的位置,将放入的大件样品通过伸缩弹簧14与夹板13进行固定,避免该装置工作时内部工作量过多而晃动,从而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再将通风口11安装在该装置的外壁,通风口11通过固定螺栓12与外壳1进行固定,避免该装置长期使用,内部潮湿,导致样品的变质,再将橡胶软垫5通过魔术贴4安装在储物槽6的外壁,避免该装置受到挤压而损坏,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再将防护壳2安装在该装置的外壁,防护壳2通过旋转螺栓3与该装置进行固定,以防该装置受到外界的撞击而受损,从而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就这样完成了生物研究用样品存放装置。
综上所述,该生物研究用品存放装置,通过橡胶软垫5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时可以对该装置内部进行防冲击,避免该装置内部存放的样品破坏,从而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生物研究用样品存放装置,包括外壳(1)、魔术贴(4)、储物槽(6)、通风口(11)和夹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壳(2),且防护壳(2)的一侧设置有旋转螺栓(3),所述魔术贴(4)设置在外壳(1)的一侧,且魔术贴(4)的外壁设置有橡胶软垫(5),所述储物槽(6)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且储物槽(6)的一侧设置有滑块(7),同时滑块(7)的一侧设置有滑槽(8),所述滑槽(8)下方设置有卡块(9),且卡块(9)的一侧设置有卡槽(10),所述通风口(11)设置在外壳(1)的外壁,且通风口(1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栓(12),所述夹板(13)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下方一侧,且夹板(13)的一侧设置有伸缩弹簧(14),同时伸缩弹簧(14)的一侧设置有底座(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研究用样品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2)、旋转螺栓(3)与外壳(1)构成旋转结构,且旋转螺栓(3)在外壳(1)的外壁呈等间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研究用样品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软垫(5)通过魔术贴(4)与外壳(1)活动连接,且魔术贴(4)以外壳(1)的中轴线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研究用样品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槽(6)、滑块(7)与外壳(1)构成滑动结构,且储物槽(6)的尺寸小于外壳(1)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研究用样品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槽(6)通过卡块(9)与外壳(1)卡合连接,且卡块(9)为“凸”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研究用样品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11)通过固定螺栓(12)与外壳(1)螺纹连接,且通风口(11)的尺寸小于外壳(1)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研究用样品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13)、伸缩弹簧(14)与底座(15)构成伸缩结构,且伸缩弹簧(14)以底座(15)的中轴线对称。
CN202022696335.5U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生物研究用样品存放装置 Active CN214325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96335.5U CN214325808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生物研究用样品存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96335.5U CN214325808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生物研究用样品存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25808U true CN214325808U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97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96335.5U Active CN214325808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生物研究用样品存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258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25808U (zh) 一种生物研究用样品存放装置
CN208690352U (zh) 一种高精度锂电池保护系统
CN205622291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充电宝
CN207283190U (zh) 一种便于充电的集成电池
CN218569877U (zh)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充电器
CN215418393U (zh) 一种储能系统用锂电池
CN206658072U (zh) 一种自动散热充电宝
CN212011098U (zh) 一种防护型的新能源电池箱
CN210607374U (zh) 一种可充电锂离子电池装置
CN204168349U (zh) 一种便于手机散热的装置
CN209344201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充电宝保护壳
CN214260176U (zh) 一种生物研究用废液收集装置
CN208316807U (zh) 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互联网手持终端
CN212514923U (zh) 电池充放电动态特性测试装置
CN211556888U (zh) 一种便携式充电宝
CN212874640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保存装置
CN206180021U (zh)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组
CN218526255U (zh) 一种户外用太阳能充电器
CN211089168U (zh) 一种防潮防水的移动电源
CN216312993U (zh) 一种可拆卸式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14625149U (zh) 一种水电站电源安全安置装置
CN212751852U (zh) 一种防水移动电源
CN112787366A (zh) 一种便携充电宝
CN108155323A (zh) 动力锂电池组电池箱理线结构
CN210074829U (zh) 一种新型充电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0

Address after: 215000 No. f plant in west area on the second floor and No. Hg plant in west area on the third floor of Building 1, No. 266 Jinling East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Suzhou Zhida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building 23, south 2nd Lane, Baixi Road, heshuikou community, Matian street, Guangming New Area,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Wang Yim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