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17226U - 折叠伞及其应用的伞骨与伞骨组件 - Google Patents

折叠伞及其应用的伞骨与伞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17226U
CN214317226U CN202023013330.4U CN202023013330U CN214317226U CN 214317226 U CN214317226 U CN 214317226U CN 202023013330 U CN202023013330 U CN 202023013330U CN 214317226 U CN214317226 U CN 214317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umbrella
branch
rod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1333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宁
刘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Nan'an Huaxing Rain Gear Daily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Nan'an Huaxing Rain Gear Daily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Nan'an Huaxing Rain Gear Daily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Nan'an Huaxing Rain Gear Daily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1333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172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17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172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伞及其应用的伞骨与伞骨组件,其中伞骨组件包括主支杆、长联动线、第一尾支杆、第二尾支杆、尾撑组件、辅助拉簧,主支杆与长联动线首端由折叠伞伞骨驱动设置,第一尾支杆首端端部铰接于长联动线尾端端部,第二尾支杆首端端部铰接于主支杆尾端端部,第一尾支杆随折叠伞伞骨张合地与第二尾支杆发生沿第一尾支杆长度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尾撑组件设于第一尾支杆与第二尾支杆的尾端端部,尾撑组件的张合由第一尾支杆与第二尾支杆之间的相对移动驱动设置,辅助拉簧连接主支杆尾端与第二尾支杆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折叠伞收合后占用空间更小,使用感受更好、产品质感更佳且更加耐用。

Description

折叠伞及其应用的伞骨与伞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晴雨伞领域,具体涉及折叠伞及其应用的伞骨与伞骨组件。
背景技术
伞是一种能够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阳光等的工具。而折叠伞是伞柄可以伸缩、伞骨分为数节、可以折叠的伞。其可缩小长度,便于携带和存放。而按折叠次数分,折叠伞有二节折叠伞、三节折叠伞等。在现有的结构中,位于伞骨组件尾端即伞面的周向侧沿处,通常设置珠尾等结构,但是珠尾即使增加圆珠状端部,还是过于尖锐,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专利号为ZL201821312978.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折安全式防风伞具,包括上巢、中棒、下巢、脱离座、伞柄、伞骨支架、伞布;所述伞骨支架由若干均匀分布的伞骨架组成;所述伞骨架包括长骨、短骨、主骨、尾骨组件、飞机型珠尾。该飞机型珠尾随着折叠伞张合而张合,令折叠伞张开后其周向侧沿消除了传统珠尾结构的尖锐,更加安全。但是该结构存在以下不足:该结构的飞机型珠尾由于珠长尾14与伞面布料周沿连接且该结构一般为注塑件,即两个珠长尾14相向地收合时,存在最少来自伞面及其自身两个阻力。上述阻力将在折叠伞收合时,抵抗伞骨组件收合。具体来说,由于该专利并未公开折叠伞收合动力,因此存在如下情况:如该结构采用手动或者中棒4中的弹性结构推拉下巢2、脱离座3等结构,即该动力源与上述阻力分别位于伞骨组件两端,该阻力将会充分利用伞骨组件各个装配误差、装配间隙,令整个伞处于松散、松垮状态,极度影响伞的使用体验以及质感,并且持续的作用下,伞骨组件装配间隙越来越大,直至损毁;其二,如上述专利的说明书附图的图1和图3所示,其在长骨8外端开孔且主骨10中部设置拉簧座,明显在该位置设置拉簧来做为收伞时伞骨组件收合的动力源,将拉簧设置在该位置,其设计的初衷应为居中收合,但是该结构,恰恰在伞骨组件收合时,拉簧卡住了长拉线19和主骨10,令长拉线19和主骨10中间被卡位无法贴合而只能保持相互分离的半收合状态,由于整个伞骨组件为相互联动,在伞骨组件的中间位置处于半收合状态,那整个伞骨组件将维持在无法收紧的状态,在伞带捆紧的状态还可能会由于压迫而导致伞骨损坏。
而如专利号为ZL201720153881.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伞及其伞骨架和伞骨单元,该结构将弹性件9设于第一伞骨节1和第一支撑件4的槽骨内,虽然其在伞骨组件收合后可以通过槽骨结构容置,而不会占用位置,但是其同样存在上述其一中的问题,角撑8的收合阻力同样会带来伞骨组件松垮的问题,且该结构中第二牵拉件7本质上并不是牵拉,而是推动角撑8张合,由于线材形变,该推动变得不可实现。而该申请人的专利号为ZL201620027996.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角撑,由于其带有弹性件用以实现角撑收合,但是该结构的角撑,由于角撑内部的压簧的设置,在折叠伞打开时,角撑打开需要克服自身阻力与伞面布料阻力的同时该方案又加入了一个具体为压簧的弹性件,即撑开该角撑遇到阻力将会对伞骨组件带来巨大的压力,常见的伞骨材质、装配工艺都无法提供稳定的张伞动力来克服撑开该角撑遇到阻力,即为实现该结构需要定制化的伞骨组件材质、更强的张伞动力源、更加精密的装配精度,并且折叠伞的稳定性、耐用性都有明显不足,再者该结构带来的折叠伞重量大、伞开合需要力度大等,也会带来使用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伞及其应用的伞骨与伞骨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折叠伞的伞骨组件,包括主支杆、长联动线、第一尾支杆、第二尾支杆、尾撑组件、辅助拉簧,主支杆与长联动线首端由折叠伞伞骨驱动设置,第一尾支杆首端端部铰接于长联动线尾端端部,第二尾支杆首端端部铰接于主支杆尾端端部,第一尾支杆随折叠伞伞骨张合地与第二尾支杆发生沿第一尾支杆长度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尾撑组件设于第一尾支杆与第二尾支杆的尾端端部,尾撑组件的张合由第一尾支杆与第二尾支杆之间的相对移动驱动设置,辅助拉簧连接主支杆尾端与第二尾支杆设置。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支杆尾端与第二尾支杆之间设置辅助拉簧,进而在折叠伞收合时,通过辅助拉簧来拉回第二尾支杆,进而辅助尾撑组件乃至整个伞骨组件收合,令折叠伞收合后整体更加紧绷且收合后所有尾撑组件围成的类似多边形的结构的面积更小,即折叠伞收合后周向上占用的空间更小,即本实用新型的折叠伞使用感受更好、产品质感更佳。上述折叠伞收合为折叠伞由张开至收合后相对自由的状态,而非通过伞带、伞套等束缚后的状态,该种状态常见于如伞遮雨后放置晾干、伞使用一半临时收合等常见场景。并且该辅助拉簧的设置位置更加合理,辅助拉簧的设置对伞骨组件结构强度要求低且辅助拉簧弹性系数容易配适和调整。
其二,采用上述长联动线配合上述尾撑组件的结构的折叠伞,由于尾撑组件收合时自身的阻力、伞面布料的阻力、主支杆与长联动线驱动和第一尾支杆与第二尾支杆之间的联动结构等的影响,在折叠伞处于上述收合状态时,主支杆与第一尾支杆(第二尾支杆)之间往往无法贴合,因此将辅助拉簧设置于该无法消除的间隙中,可以避免辅助拉簧自身的体积卡住伞骨组件收合,最大化优化伞骨组件的结构。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折叠伞在上述收合状态时,不可避免的,都会存在一定的上述间隙。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拉簧设置位置充分利用了该间隙,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其三,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拉簧的设置,相比于背景技术中的结构而言,在折叠伞张开时,第一尾支杆与第二尾支杆由之前的依靠二者首端端部两个点固定升级为增加了在第二尾支杆中部依靠辅助拉簧的牵拉,即折叠伞张开后更加稳定且在抵抗风吹等外力作用下翻折的过程中,辅助拉簧也能提供牵拉,即应用该结构的折叠伞更加稳固且防翻性能更好。
进一步地:
上述辅助拉簧两端分别连接于上述主支杆尾端与上述第二尾支杆中部。
上述尾撑组件包括第一连板、第二连板、两个支翼以及两个撑杆,两个支翼内端分别可弯折地设于第一连板两侧,两个撑杆内端分别可弯折地设于第二连板两侧,两个撑杆外端分别可弯折地设于两个支翼中部,第一连板与第二连板相近相离移动地驱动支翼张合设置。上述第一连板固设于上述第一尾支杆尾端端部。上述第二连板固设于上述第二尾支杆尾端端部。
该第一尾支杆与第二尾支杆有以下两种设置方式:
其一,上述第一尾支杆与上述第二尾支杆并列且平行布设,第一尾支杆与第二尾支杆沿上述第二连板横向所在方向排布设置。该第二连板横向为两个上述撑杆与第二连板连接处所在直线的方向。
上述第二尾支杆包括首座、杆主体、拉簧座以及尾座,首座与尾座分别固设于杆主体首尾两端端部,拉簧座固设于杆主体中部。上述首座位于上述第一尾支杆周向侧沿外的一侧侧面铰接于上述主支杆尾端端部。上述尾座与上述第二连板一体连接设置。上述辅助拉簧连接该第二尾支杆的一端挂设于上述拉簧座。
上述首座与上述尾座分别开设有一个容置孔,两个容置孔为分别贯穿首座、尾座的通孔结构,位于尾座的容置孔贯穿上述第二连板设置,两个容置孔沿同一直线延伸设置,容置孔横截面的几何形状与上述第一尾支杆杆体横截面的几何形状大致相同设置。该第一尾支杆由两个上述容置孔贯穿首座、尾座以及第二连板设置。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的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尾支杆与第二尾支杆并列布设的结构,相比于下述的其二中的套管结构,该结构在位于第二连板纵向(第二连板纵向仅用于表示其为与第二连板横向垂直的方向)上厚度更小,即在折叠伞依靠伞带、伞套卷合时,可以避免第一尾支杆、第二尾支杆、辅助拉簧与主支杆之间在折叠伞卷合时相互挤压,导致伞骨组件形变甚至损坏。而且由于辅助拉簧具有一定的形变及复原能力,因此上述结构在折叠伞卷合时,辅助拉簧受挤压可往第一尾支杆、第二尾支杆并列的方向上的中间移动,进而可以令该折叠伞卷合后的体积更小且不容易损坏。
其二,上述第二尾支杆呈套管结构,第二尾支杆套设于上述第一尾支杆的杆体外。
进一步地:
一种用于折叠伞的伞骨组件还包括长支杆、短支杆、短联动线、收合拉簧以及辅助联动线,短支杆尾端端部铰接长支杆中部,短联动线首端端部铰接于短支杆尾端,短联动线尾端端部铰接于上述主支杆首端端部,主支杆首端铰接于长支杆尾端端部,上述长联动线首端端部铰接于长支杆尾端,辅助联动线首端铰接于主支杆尾端,辅助联动线尾端端部铰接于上述第一尾支杆首端端部,收合拉簧尾端连接于长支杆尾端,收合拉簧首端连接于短支杆尾端或者短联动线首端。
一种折叠伞伞骨,包括一个中棒以及至少四组上述伞骨组件,该中棒附设有上巢与下巢。上述长支杆首端铰接于上述上巢的周向侧沿。上述短支杆首端铰接于上述下巢的周向侧沿。该上巢与下巢之间的相向相离移动驱动该伞骨组件张合设置。
一种折叠伞,包括伞面以及上述折叠伞伞骨,该伞面为柔性材质伞面。上述伞面覆设于折叠伞伞骨上。该伞面的周向侧沿连接于上述尾撑组件。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伞及其应用的伞骨全都应用了上述伞骨组件,即其具有上述伞骨组件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伞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一种折叠伞,包括伞面以及折叠伞伞骨,该伞面为柔性材质伞面,伞面覆设于折叠伞伞骨上。而折叠伞伞骨包括一个中棒以及至少四组伞骨组件,该中棒附设有上巢与下巢,上巢与下巢之间的相向相离移动驱动该伞骨组件张合设置。上述折叠伞结构为本领域大规模应用的公知常识,生活中几乎所有常见的折叠伞也均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主要改进部位位于伞骨组件的局部,因此此处对于上述结构不再赘述。上述伞骨组件包括长支杆1、短支杆2、短联动线71、收合拉簧81、主支杆3、长联动线72、辅助联动线73、第一尾支杆4、第二尾支杆5、辅助拉簧82以及尾撑组件6。
继续参考图1,上述长支杆1首端铰接于上述上巢的周向侧沿;上述短支杆2首端铰接于上述下巢的周向侧沿,短支杆2尾端端部铰接长支杆1中部;上述短联动线71首端端部铰接于短支杆2尾端,短联动线71尾端端部铰接于上述主支杆3首端端部;该主支杆3首端铰接于长支杆1尾端端部;上述长联动线72首端端部铰接于长支杆1尾端;上述第一尾支杆4首端端部铰接于长联动线72尾端端部;上述第二尾支杆5首端端部铰接于主支杆3尾端端部;上述辅助联动线73首端铰接于主支杆3尾端,辅助联动线73尾端端部铰接于第一尾支杆4首端端部。第一尾支杆4随折叠伞伞骨张合地与第二尾支杆5发生沿第一尾支杆4长度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尾撑组件6设于第一尾支杆4与第二尾支杆5的尾端端部,尾撑组件6的张合由第一尾支杆4与第二尾支杆5之间的相对移动驱动设置。该伞面的周向侧沿连接于上述尾撑组件6。具体的,上述结构与本领域常见的折叠伞结构接近,如长支杆1、短支杆2为常见的槽骨结构,短联动线71、长联动线72、辅助联动线73为本领域常见的钢线结构,伞骨组件的铰接结构为常见的鸡眼铆钉铰接结构等。
参考图1、图2,上述收合拉簧81尾端连接于长支杆1尾端,该连接也可以通过鸡眼铆钉的结构实现,而收合拉簧81首端连接于短支杆2尾端或者短联动线71首端。具体的,短联动线71首端呈S型结构,S型结构一端与短联动线71主体连接并通过鸡眼铆钉结构固定于短支杆2尾端,S型结构另一端用于挂设收合拉簧81。而上述辅助拉簧82连接主支杆3尾端与第二尾支杆5设置,具体的,上述辅助拉簧82两端分别连接于上述主支杆3尾端与上述第二尾支杆5中部。主支杆3尾端开设有一个挂孔,而辅助拉簧82首端呈挂钩状,辅助拉簧82通过其挂钩状端部传入挂孔结构地挂设于主支杆3尾端。
参考图1,上述尾撑组件6包括第一连板61、第二连板62、两个支翼63以及两个撑杆64,两个支翼63内端分别可弯折地设于第一连板61两侧,两个撑杆64内端分别可弯折地设于第二连板62两侧,两个撑杆64外端分别可弯折地设于两个支翼63中部,第一连板61与第二连板62相近相离移动地驱动支翼63张合设置。该尾撑组件6为本领域常见的尾撑组件6,如采用整体一次注塑,在支翼63、撑杆64、第一连板61与第二连板62之间连接处相应做出弱化处理实现能够弯折即可。两个支翼63可长度宽度一致地对称设置,也可以根据伞面组装需要设置如一边长一边短、一边宽一边窄等等。
参考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一尾支杆4与上述第二尾支杆5之间的可沿第一尾支杆4长度方向上相对移动的配合结构可以采用如ZL201721192546.7、ZL201821312978.1等公开的套管结构实现,也可以如本实施例的如下方案,上述第一尾支杆4与上述第二尾支杆5并列且平行布设,第一尾支杆4与第二尾支杆5沿上述第二连板62横向所在方向排布设置。该第二连板62横向为两个上述撑杆64与第二连板62连接处所在直线的方向。该并列设置的第一尾支杆4与第二尾支杆5优点上述优点中有涉及,此处不再赘述。具体的,上述第二尾支杆5包括首座51、杆主体52、拉簧座53以及尾座54,首座51与尾座54分别固设于杆主体52首尾两端端部,拉簧座53固设于杆主体52中部。上述首座51位于上述第一尾支杆4周向侧沿外的一侧侧面铰接于上述主支杆3尾端端部。上述辅助拉簧82连接该第二尾支杆5的一端挂设于上述拉簧座53。而实际应用中,往往由于上述杆主体52与首座51、尾座54、拉簧座53的材质不同,杆主体52与上述的部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可采用如注塑一体连接、滴胶粘接等。该拉簧座53一体注塑有挂钩状结构,辅助拉簧82尾端呈环状结构,辅助拉簧82尾端的环状结构套设于该拉簧座53的挂钩状结构外。
继续参考图1、图2,上述第二连板62固设于上述第二尾支杆5尾端端部,该结构可以通过如,上述尾座54与第二连板62采用注塑一体成型等方式一体连接,而尾座54又固设于第二尾支杆5尾端端部。而实际生产中,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往往尾座54与尾撑组件6一体成型,甚至尾座54与第二连板62结构上成为一个结构,不分彼此。上述第一连板61固设于上述第一尾支杆4尾端端部,该结构可以参考如ZL201821312978.1方案实现,也可以采用在第一连板61位置一体注塑一个座体结构,而第一尾支杆4尾端采用如滴胶粘接等形式与该第一连板61的座体结构固定连接。而为实现上述第一尾支杆4与第二尾支杆5之间的可沿第一尾支杆4长度方向上相对移动的配合结构,还需在第一尾支杆4与第二尾支杆5之间设置对第一尾支杆4固定及导向的结构,该结构可以单独设置如带有套设于第一尾支杆4外且固设于第二尾支杆5的导向模块,也可以如下直接在上述首座51、上述尾座54处增设用于导向的结构。具体的,首座51与尾座54分别开设有一个容置孔,两个容置孔为分别贯穿首座51、尾座54的通孔结构,位于尾座54的容置孔贯穿上述第二连板62设置,两个容置孔沿同一直线延伸设置,容置孔横截面的几何形状与上述第一尾支杆4杆体横截面的几何形状大致相同设置。该第一尾支杆4由两个上述容置孔贯穿首座51、尾座54以及第二连板62设置。该结构实际装配中,第一尾支杆4尾端依次穿过首座51、尾座54的容置孔后与第一连板61固定连接。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折叠伞的伞骨组件,包括主支杆、长联动线、第一尾支杆、第二尾支杆以及尾撑组件,主支杆与长联动线首端由折叠伞伞骨驱动设置,第一尾支杆首端端部铰接于长联动线尾端端部,第二尾支杆首端端部铰接于主支杆尾端端部,第一尾支杆随折叠伞伞骨张合地与第二尾支杆发生沿第一尾支杆长度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尾撑组件设于第一尾支杆与第二尾支杆的尾端端部,尾撑组件的张合由第一尾支杆与第二尾支杆之间的相对移动驱动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拉簧,辅助拉簧连接所述主支杆尾端与所述第二尾支杆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折叠伞的伞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拉簧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主支杆尾端与所述第二尾支杆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折叠伞的伞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撑组件包括第一连板、第二连板、两个支翼以及两个撑杆,两个支翼内端分别可弯折地设于第一连板两侧,两个撑杆内端分别可弯折地设于第二连板两侧,两个撑杆外端分别可弯折地设于两个支翼中部,第一连板与第二连板相近相离移动地驱动支翼张合设置;所述第一连板固设于所述第一尾支杆尾端端部;所述第二连板固设于所述第二尾支杆尾端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折叠伞的伞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尾支杆与所述第二尾支杆并列且平行布设,第一尾支杆与第二尾支杆沿所述第二连板横向所在方向排布设置;该第二连板横向为两个所述撑杆与第二连板连接处所在直线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折叠伞的伞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尾支杆包括首座、杆主体、拉簧座以及尾座,首座与尾座分别固设于杆主体首尾两端端部,拉簧座固设于杆主体中部;所述首座位于所述第一尾支杆周向侧沿外的一侧侧面铰接于所述主支杆尾端端部;所述尾座与所述第二连板一体连接设置;所述辅助拉簧连接该第二尾支杆的一端挂设于所述拉簧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折叠伞的伞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首座与所述尾座分别开设有一个容置孔,两个容置孔为分别贯穿首座、尾座的通孔结构,位于尾座的容置孔贯穿所述第二连板设置,两个容置孔沿同一直线延伸设置,容置孔横截面的几何形状与所述第一尾支杆杆体横截面的几何形状大致相同设置;该第一尾支杆由两个所述容置孔贯穿首座、尾座以及第二连板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折叠伞的伞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尾支杆呈套管结构,第二尾支杆套设于所述第一尾支杆的杆体外。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折叠伞的伞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长支杆、短支杆、短联动线、收合拉簧以及辅助联动线,短支杆尾端端部铰接长支杆中部,短联动线首端端部铰接于短支杆尾端,短联动线尾端端部铰接于所述主支杆首端端部,主支杆首端铰接于长支杆尾端端部,所述长联动线首端端部铰接于长支杆尾端,辅助联动线首端铰接于主支杆尾端,辅助联动线尾端端部铰接于所述第一尾支杆首端端部,收合拉簧尾端连接于长支杆尾端,收合拉簧首端连接于短支杆尾端或者短联动线首端。
9.一种折叠伞伞骨,包括一个中棒,该中棒附设有上巢与下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伞骨组件,伞骨组件设有至少四组;所述长支杆首端铰接于所述上巢的周向侧沿;所述短支杆首端铰接于所述下巢的周向侧沿;该上巢与下巢之间的相向相离移动驱动该伞骨组件张合设置。
10.一种折叠伞,包括伞面,该伞面为柔性材质伞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伞伞骨,所述伞面覆设于折叠伞伞骨上;该伞面的周向侧沿连接于所述尾撑组件。
CN202023013330.4U 2020-12-15 2020-12-15 折叠伞及其应用的伞骨与伞骨组件 Active CN2143172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13330.4U CN214317226U (zh) 2020-12-15 2020-12-15 折叠伞及其应用的伞骨与伞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13330.4U CN214317226U (zh) 2020-12-15 2020-12-15 折叠伞及其应用的伞骨与伞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17226U true CN214317226U (zh) 2021-10-01

Family

ID=77901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13330.4U Active CN214317226U (zh) 2020-12-15 2020-12-15 折叠伞及其应用的伞骨与伞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172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9805183B4 (de) Faltbares Zeltgestell mit integriert verbundenem Zelttuch
US7093883B2 (en) Golf cart rearwardly extending canopy cover
CZ22297A3 (en) Collapsible shed with a flexible foldable canvas roof
US20140202512A1 (en) Retractable pole assembly for a foldable tent
GB2178309A (en) Folding umbrella frame
US20100236593A1 (en) Frame Structure For A Quickly Erectable Canopy Shelter
CN214317226U (zh) 折叠伞及其应用的伞骨与伞骨组件
US20090308419A1 (en) Umbrella with rearward extending frame and canopy
CN213953195U (zh) 安装到车辆的多构造的、可展开的遮篷组件
CN213344600U (zh) 一种可调节遮挡面积的雨伞
US20130020442A1 (en) Static kite of seamless articulated assembly
US20150167346A1 (en) Tent Awning
CN215776036U (zh) 一种伞骨及其伞具
CN217471396U (zh) 一种用于伞骨的尾撑组件
CN101980628A (zh) 能够降低太阳伞或其它遮蔽物的防护面的风阻的装置
CN220512349U (zh) 折伞伞骨及应用该伞骨的雨伞
CN217309384U (zh) 一种强化及复位结构的抗风伞
CN209128758U (zh) 结构稳定的新型晾衣架
CN212938420U (zh) 一种能够伞面延伸的伞骨结构
CN211703691U (zh) 一种伞布可收纳折叠伞
CN212280246U (zh) 可减小收伞长度的多折伞骨
CN110192699B (zh) 一种遮阳伞
CN214283687U (zh) 一种伞骨伸缩开收伞具
EP0772408B1 (en) Non flip umbrella
KR100492029B1 (ko) 파라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