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15334U - 一种多用途手机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用途手机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15334U
CN214315334U CN202120667894.5U CN202120667894U CN214315334U CN 214315334 U CN214315334 U CN 214315334U CN 202120667894 U CN202120667894 U CN 202120667894U CN 214315334 U CN214315334 U CN 2143153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lock
backshell
foot
lock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6789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洁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ixingh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aixingh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aixingh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aixingh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6789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153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153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153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用途手机夹。包括前壳、后壳、左夹臂和右夹臂,前壳和后壳相互扣合,左夹臂和右夹臂均设置有插入脚和夹持板,左夹臂和右夹臂的插入脚分别插入前壳与后壳之间,插入脚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放有弹簧,前壳或后壳设置有顶触块,顶触块插入于安装槽内,弹簧与顶触块相互顶触,后壳开设有条口,左夹臂和右夹臂均设置有推压块,推压块置于条口处。本实用新型以左夹臂和右夹臂分别单独设立弹簧,使得左夹臂和右夹臂均可以进行大范围的拉伸,可满足不同尺寸手机的夹持;同时,通过推压块的设置,无需直接去掰扯左夹臂和右夹臂的夹持板,使得对打开左夹臂和右夹臂更为便捷和轻松。

Description

一种多用途手机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用途手机夹。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子产品。而手机在使用时,若长时间手持手机,易给用户带来疲劳感。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便会通过手机支架对手机进行夹持支撑。
目前,现有的手机支架的夹头大多都是通过弹簧的弹力来达到夹持手机作用,安放手机时,都需要将夹臂掰开,而一些夹头为了横向夹持手机,都会将弹簧的形变设计的更大,进而弹簧作用下的力也相对较大,而用户在安放手机和取下手机时,用于打开夹臂的力也需要更大,并且夹臂与手机贴合的相对紧密,手去掰动夹臂,往往会十分吃力,对用户来说不够便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手机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用途手机夹,包括前壳、后壳、左夹臂和右夹臂,所述前壳和后壳相互扣合,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均设置有插入脚和夹持板,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的插入脚分别插入前壳与后壳之间,所述插入脚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放有弹簧,所述前壳或后壳设置有顶触块,所述顶触块插入于安装槽内,所述弹簧与顶触块相互顶触,所述后壳开设有条口,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均设置有推压块,所述推压块置于条口处,所述后壳背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支撑杆的安装端口。
优选地,所述前壳或后壳位于插入脚的边侧设置有导向块。
优选地,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上均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左夹臂的限位杆贴附于右夹臂的插入脚的侧面,所述右夹臂的限位杆贴附于左夹臂的插入脚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推压块的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起。
优选地,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的夹持板均设置有软胶。
优选地,所述左夹臂或右夹臂的夹持板的侧面开设有冷靴槽。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以左夹臂和右夹臂分别单独设立弹簧,使得左夹臂和右夹臂均可以进行大范围的拉伸,可满足不同尺寸手机的夹持;同时,通过推压块的设置,无需直接去掰扯左夹臂和右夹臂的夹持板,使得对打开左夹臂和右夹臂更为便捷和轻松,并且,设置有的导向块和限位杆在左夹臂和右夹臂进行移动的过程中,提供位置限定,提高张合移动过程中的移动稳定,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展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手机夹,包括前壳1、后壳2、左夹臂3和右夹臂4,前壳1和后壳2相互扣合,左夹臂3和右夹臂4均设置有插入脚5和夹持板6,左夹臂3和右夹臂4的插入脚分别插入前壳1与后壳2之间,插入脚5设置有安装槽7,安装槽7内安放有弹簧8,前壳1或后壳2设置有顶触块9,顶触块9插入于安装槽7内,弹簧8与顶触块9相互顶触,后壳2开设有条口10,左夹臂3和右夹臂4均设置有推压块11,推压块11置于条口10处,后壳2背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支撑杆的安装端口12。
本实施例以左夹臂3和右夹臂4分别单独设立弹簧8,使得左夹臂3和右夹臂4均可以进行大范围的拉伸,可满足不同尺寸手机的夹持夹持;同时,通过推压块11的设置,无需直接去掰扯左夹臂3和右夹臂4的夹持板6,使得对打开左夹臂3和右夹臂4更为便捷和轻松。
具体运作时,只需单手抓持分别位于左夹臂3和右夹臂4的推压块11,并给予推动块11进行相对移动的力,这时左夹臂3和右夹臂4便会相互展开,弹簧8压缩,根据所需夹持的产品大小不同,展开程度便进行相应的调整。而用户只需将产品放入,随后松开对推压块11的作用力,弹簧8回弹,便会驱动左夹臂3和右夹臂4进行移动,使得左夹臂3和右夹臂4的夹持板6夹固产品。当需要取出被夹持的产品时,只需单手再次作用于推压块11,左夹臂3和右夹臂4便会张开,随后便可以取下产品,整体操作十分便捷、轻松。
进一步,为在左夹臂3和右夹臂4进行移动的过程中,提供位置限定,提高张合移动过程中的移动稳定,本实施例的前壳1或后壳2位于插入脚5的边侧设置有导向块13。左夹臂3和右夹臂4上均设置有限位杆14,左夹臂3的限位杆14贴附于右夹臂4的插入脚5的侧面,右夹臂4的限位杆14贴附于左夹臂3的插入脚5的侧面。从而本实施例便可以通过导向块13与后壳2、前壳1的内壁之间形成限定,同时以限位杆14与对应的插入脚5之间又形成限位,从而有效的相互移动限位的作用,保障左夹臂3和右夹臂4移动的稳定。
进一步,为防止手指作用于推压块11后出现打滑,本实施例的推压块11的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起15。
进一步,为提高夹持稳固,本实施例的左夹臂3和右夹臂4的夹持板6均设置有软胶16。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左夹臂3或右夹臂4的夹持板的侧面开设有冷靴槽17,通过冷靴槽的开设可用于外插补光灯或麦克风等一些外部辅助设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多用途手机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后壳、左夹臂和右夹臂,所述前壳和后壳相互扣合,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均设置有插入脚和夹持板,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的插入脚分别插入前壳与后壳之间,所述插入脚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放有弹簧,所述前壳或后壳设置有顶触块,所述顶触块插入于安装槽内,所述弹簧与顶触块相互顶触,所述后壳开设有条口,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均设置有推压块,所述推压块置于条口处,所述后壳背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支撑杆的安装端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手机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或后壳位于插入脚的边侧设置有导向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手机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上均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左夹臂的限位杆贴附于右夹臂的插入脚的侧面,所述右夹臂的限位杆贴附于左夹臂的插入脚的侧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手机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块的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手机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的夹持板均设置有软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手机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臂或右夹臂的夹持板的侧面开设有冷靴槽。
CN202120667894.5U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多用途手机夹 Active CN2143153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7894.5U CN214315334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多用途手机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7894.5U CN214315334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多用途手机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15334U true CN214315334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38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67894.5U Active CN214315334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多用途手机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153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69113U (zh) 具自动锁固及复位功能的横向夹持型手机支架
CN202635911U (zh) 一种分体式手机保护套
CN202636015U (zh) 一种分体式手机背夹
CN214315334U (zh) 一种多用途手机夹
CN206236860U (zh) 一种多媒体设备接线器
CN205041017U (zh)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展示板
CN207705868U (zh) 一种车载手机充电器
CN210038721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的便携式外接键盘
CN207118872U (zh) 一种带挂架的手持式吸尘器
CN206758758U (zh) 一种手机数据线接口固定夹
CN206633645U (zh) 一种语言文学教学用文件夹
CN206413133U (zh) 一种领夹式无线麦克风发射装置
CN216294098U (zh) 一种超声探头保护套辅助戴取装置
CN220675374U (zh) 一种电夹板用软胶塞
CN202085900U (zh) 多功能电脑包
CN218332536U (zh) 一种便于夹持衣袋的电容笔
CN212960482U (zh) 一种电子产品支架以及电子产品
CN203670372U (zh) 夹子
CN2391545Y (zh) 香皂助握存放两用架
CN218888565U (zh) 一种防滑型手机保护套
CN211518493U (zh) 一种多用手机贴膜器
CN202541024U (zh) 一种无夹杆的票夹
CN218528360U (zh) 一种便于拆装画芯的展示框
CN207884318U (zh) 一种可携带锂电池充电器壳体
CN207011909U (zh) 一种便携式卡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