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02126U - 进水池整流结构 - Google Patents

进水池整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02126U
CN214302126U CN202022986593.7U CN202022986593U CN214302126U CN 214302126 U CN214302126 U CN 214302126U CN 202022986593 U CN202022986593 U CN 202022986593U CN 214302126 U CN214302126 U CN 214302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ol
side wall
water
flow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8659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永林
钟小香
王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Priority to CN20202298659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02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02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02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水池整流结构,进水池整流结构设于进水池内,且包括:第一导流边墙,于进水池的左侧呈倾斜设置并连接进水池的前侧边墙与左侧边墙;第二导流边墙,于进水池的右侧呈倾斜设置并连接进水池的前侧边墙与右侧边墙;消能横梁,沿左右方向设于第一导流边墙的后部与第二导流边墙的后部之间;以及整流底坎,沿左右方向设于进水池的池底的后部。两个导流边墙对进水水流进行导流,减小进水水流扩散角度,使其均匀扩散;消能横梁对进水水流进行消能,降低进水水流的流速;整流底坎减轻进水池内壁面对水流的反射作用,降低进水水流在进水池内形成回流的几率,使环流强度得到有效削弱。

Description

进水池整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水池整流结构。
背景技术
进水池是泵站的引水管(渠)和泵房的衔接建筑物,应具有平顺和扩散水流的作用,为泵站水泵取水提供良好的条件。水泵取水对水流流态要求非常高,流态处理不好容易形成涡流,影响水泵的安全运行,因此需采用相应的措施对涡流进行消除,通常采用的整流措施主要包括改变前池边界形态、加大泵组间距、加长进水池长度等方式,但这些处理措施往往受地形条件及工程费用影响,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整流效果明显的进水池整流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进水池整流结构,进水池整流结构设于进水池内,且包括:第一导流边墙,于进水池的左侧呈倾斜设置并连接进水池的前侧边墙与左侧边墙;第二导流边墙,于进水池的右侧呈倾斜设置并连接进水池的前侧边墙与右侧边墙;消能横梁,沿左右方向设于第一导流边墙的后部与第二导流边墙的后部之间;以及整流底坎,沿左右方向设于进水池的池底的后部。
优选地,第一导流边墙与第二导流边墙成对称设置。
优选地,第一导流边墙和第二导流边墙均通过在进水池的池底上浇筑形成。
优选地,消能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流边墙和第二导流边墙相连接。
优选地,消能横梁设于导流柱上,导流柱设于进水池的池底上。
优选地,导流柱设有多个,多个导流柱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进水池的后方设有泵房,泵房内沿左右方向布置有多个水泵,多个导流柱分别位于多个水泵的中心线上。
优选地,导流柱通过在进水池的池底上浇筑形成。
优选地,整流底坎通过在进水池的池底上浇筑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进步:
本实用新型的进水池整流结构中,第一导流边墙和第二导流边墙分别倾斜设于进水池的左右两侧,能够对进入进水池内的进水水流进行导流,减小进水水流扩散角度,使其均匀扩散;消能横梁能够对进水水流进行消能,降低进水水流的流速;整流底坎能够减轻进水池内壁面对水流的反射作用,降低进水水流在进水池内形成回流的几率,使环流强度得到有效削弱。由此,本实用新型的进水池整流结构能够有效改善进水池内水流流速分布及进水水流均匀性和水流状态,具有结构简单、整流效果明显、经济且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水池整流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向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进水池 101、前侧边墙
102、左侧边墙 103、右侧边墙
104、池底 200、泵房
201、水泵 300、进水管
1、第一导流边墙 2、第二导流边墙
3、消能横梁 4、整流底坎
5、导流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进水池整流结构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进水池整流结构设于进水池100内,进水池100衔接泵站的进水管300和泵房200,进水管300设于进水池100的前侧,泵房200设于进水池100的后侧,泵房200沿左右方向布置有多个水泵201。进水管300将进水水流导入进水池100内,进水池100为泵房200内的多个水泵201提供取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前侧是指图1纸面的左侧,后侧是指图1纸面的右侧,左侧是指图1纸面的下侧,右侧是指图1纸面的上侧。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进水池整流结构包括第一导流边墙1、第二导流边墙2、消能横梁3和整流底坎4。第一导流边墙1呈倾斜设置在进水池100的左侧,并且,第一导流边墙1连接进水池100的前侧边墙101与左侧边墙102。第二导流边墙2呈倾斜设置在进水池100的右侧,并且,第二导流边墙2连接进水池100的前侧边墙101与右侧边墙103。消能横梁3沿左右方向设于第一导流边墙1的后部与第二导流边墙2的后部之间,消能横梁3位于进水池100的中部位置。整流底坎4沿左右方向设于进水池100的池底104的后部。
本实施例的进水池整流结构中,第一导流边墙1和第二导流边墙2分别倾斜设于进水池100的左右两侧,能够对进入进水池100内的进水水流进行导流,减小进水水流扩散角度,使其均匀扩散;消能横梁3能够对进水水流进行消能,降低进水水流的流速;整流底坎4能够减轻进水池100内壁面对水流的反射作用,降低进水水流在进水池100内形成回流的几率,使环流强度得到有效削弱。由此,本实施例的进水池整流结构能够有效改善进水池100内水流流速分布及进水水流均匀性和水流状态,具有结构简单、整流效果明显、经济且方便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优选地,第一导流边墙1与第二导流边墙2成对称设置。较佳地,第一导流边墙1和第二导流边墙2分别与进水池100的左侧边墙102的中后部和右侧边墙103的中后部相连接,使得设于第一导流边墙1的后部与第二导流边墙2的后部之间的消能横梁3位于进水池100的中部位置。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导流边墙1和第二导流边墙2均可以通过在进水池100的池底104上浇筑形成,具有施工方便、结构稳定性强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优选地,消能横梁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流边墙1和第二导流边墙2相连接,以保证进水池100内左右方向上水流消能效果的均匀性,从而增加进水水流的均匀性。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优选地,消能横梁3设于导流柱5上,导流柱5设于进水池100的池底104上。导流柱5起到支撑固定消能横梁3的作用,同时,导流柱5也能起到导流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优选地,导流柱5设有多个,多个导流柱5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较佳地,多个导流柱5分别位于多个水泵201的中心线上,有利于实现最佳的整流效果。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导流柱5可以通过在进水池100的池底104上浇筑形成,具有施工方便、结构稳定性强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整流底坎4可以通过在进水池100的池底104上浇筑形成,具有施工方便、结构稳定性强的优点。
本实施例的进水池整流结构的施工可以与进水池100的施工同时进行,首先可以根据进水池100的体型完成进水池100池底104的浇筑,并且在浇筑池底104时同时完成整流底坎4和多个导流柱5的浇筑;然后进行进水池100四周侧边墙及第一导流边墙1和第二导流边墙2的浇筑;最后根据进水管300的高程进行消能横梁3与多个导流柱5、第一导流边墙1和第二导流边墙2的连接固定。由此即完成本实施例的进水池整流结构的施工建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进水池整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池整流结构设于进水池(100)内,且包括:
第一导流边墙(1),于所述进水池(100)的左侧呈倾斜设置并连接所述进水池(100)的前侧边墙(101)与左侧边墙(102);
第二导流边墙(2),于所述进水池(100)的右侧呈倾斜设置并连接所述进水池(100)的前侧边墙(101)与右侧边墙(103);
消能横梁(3),沿左右方向设于所述第一导流边墙(1)的后部与所述第二导流边墙(2)的后部之间;以及
整流底坎(4),沿左右方向设于所述进水池(100)的池底(104)的后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池整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边墙(1)与所述第二导流边墙(2)成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池整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边墙(1)和所述第二导流边墙(2)均通过在所述进水池(100)的池底(104)上浇筑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池整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横梁(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流边墙(1)和所述第二导流边墙(2)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池整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横梁(3)设于导流柱(5)上,所述导流柱(5)设于所述进水池(100)的池底(10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水池整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柱(5)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导流柱(5)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水池整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池(100)的后方设有泵房(200),所述泵房(200)内沿左右方向布置有多个水泵(201),多个所述导流柱(5)分别位于多个所述水泵(201)的中心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水池整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柱(5)通过在所述进水池(100)的池底(104)上浇筑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池整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底坎(4)通过在所述进水池(100)的池底(104)上浇筑形成。
CN202022986593.7U 2020-12-10 2020-12-10 进水池整流结构 Active CN214302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6593.7U CN214302126U (zh) 2020-12-10 2020-12-10 进水池整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6593.7U CN214302126U (zh) 2020-12-10 2020-12-10 进水池整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02126U true CN214302126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53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86593.7U Active CN214302126U (zh) 2020-12-10 2020-12-10 进水池整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021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06099B (zh) 一种低湍流度紧凑式循环水洞实验装置
CN106759665B (zh) 泵站进水池超低水位下的组合水力整流装置
CN107327010A (zh) 一种改善多孔入流泵站进水流态的方法
CN114849503A (zh) 一种溶气设备
CN104805809B (zh) 泵站前池倒π型坝流态改善装置及其方法
CN111691367B (zh) 一种簸箕形进水流道
CN207538118U (zh) 一种改善侧向进水泵站流态的立柱导流墙
CN214302126U (zh) 进水池整流结构
CN206174043U (zh) 中小型泵站用箱涵式进水结构
CN213329229U (zh) 一种泵站组合整流结构
CN106930199A (zh) 改善弧形排水箱涵出水流态的整流装置
CN111523186B (zh) 双吸水泵用吸水室形状的优化方法
CN218373712U (zh) 一种脱壁水流竖井泄洪洞
CN105804028A (zh) 迂回型鱼道回旋上升段休息池
CN110185102B (zh) 一种设置均匀配水装置的圆形泵站集水池
CN104278740A (zh) 预制泵站
CN109797715B (zh) 一种优化渡槽扩散段水力流态的方法
CN207245754U (zh) 设置小流量进水管的旋流竖井
CN104594493A (zh) 热电厂循环水排水口结构
CN109594533A (zh) 一种涡流室消力池
CN111576324B (zh) 大型泵站通道式前池及设计方法
CN211903408U (zh) 一种油罐车喷淋降温设备
CN217630230U (zh) 一种双进水前池泵房流道的整流结构
CN215210909U (zh) 一种便于施工的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前池结构
CN217974730U (zh) 一种虹吸式排水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