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01997U - 集成水槽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集成水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01997U
CN214301997U CN202023223978.4U CN202023223978U CN214301997U CN 214301997 U CN214301997 U CN 214301997U CN 202023223978 U CN202023223978 U CN 202023223978U CN 214301997 U CN214301997 U CN 214301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line
food waste
contro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239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寅
顾德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EREVIS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EREVIS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EREVIS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EREVIS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2397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01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01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019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集成水槽系统。该集成水槽系统包括食物垃圾处理机、多功能水龙头、净水器、热饮机、水槽、控制盒和独立开关,多功能水龙头设置于水槽的顶部,食物垃圾处理机设置于水槽的底部,多功能水龙头分别与食物垃圾处理机的补水管路、自来水水源、热水水源、净水器以及热饮机连接;独立开关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盒的控制信号接收端通信连接,控制盒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食物垃圾处理机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以对食物垃圾处理机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并对食物垃圾处理机的运行速度以及旋转方向进行控制。本申请解决了食物垃圾处理机兼容性差、供水不方便、配置不灵活、能耗高、安全性低、维修成本高、维修不便、智能性和体验感较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集成水槽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厨余垃圾处理技术领域,进一步的,涉及一种集成水槽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厨房用集成水槽系统。
背景技术
食物垃圾处理器作为一种新兴的厨房电器在市场上得到快速的普及,由于其快速粉碎厨房食物垃圾、减少厨房异味来源以及降低垃圾运输量等方面的优势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但是,如果在现有的大多数水槽内安装食物垃圾处理机,就会不方便再安装净水器或者直饮机等设备,而且还需要多个水龙头进行供水,十分不便;另外,开启食物垃圾处理机后,需要使用者判断垃圾是否处理完成,并需要手动开关水龙头对食物垃圾处理机进行补水,但使用者常常无法准确判断食物垃圾处理机的运行状态,有可能会导致食物垃圾处理机一直处于高速运行状态,耗水耗电,增加使用成本。上述的食物垃圾处理机与净水器或者直饮机等设备安装兼容性差、配置不灵活、能耗高、安全性低、维修不便、智能性和体验感较差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使用者和生产者。
针对相关技术中食物垃圾处理机兼容性差、供水不方便、配置不灵活、能耗高、安全性低、维修成本高、维修不便、智能性和体验感较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水槽系统,以解决食物垃圾处理机兼容性差、供水不方便、配置不灵活、能耗高、安全性低、维修成本高、维修不便、智能性和体验感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集成水槽系统。
根据本申请的集成水槽系统,包括:对食物残余进行粉碎处理的食物垃圾处理机、多功能水龙头、净水器、热饮机、水槽、控制盒和设置于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外部的独立开关,其中:
所述多功能水龙头设置于所述水槽的顶部,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设置于所述水槽的底部并与所述水槽的排污口连接,所述多功能水龙头分别与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的补水管路、自来水水源、热水水源、所述净水器以及所述热饮机连接;所述独立开关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盒的控制信号接收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盒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以通过所述控制盒对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并对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的运行速度以及旋转方向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集成水槽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的补水管路上的电磁阀,所述控制盒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阀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以在控制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关闭之后,延时控制所述电磁阀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集成水槽系统还包括给水管路和排水管路,所述排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的排污口连接,所述排水管路的另一端与污水管道连接;所述给水管路包括自来水管路、热水管路、净水器出水管路、热饮机出水管路、热饮机进水管路、净水器进水管路以及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的补水管路,所述自来水管路的一端、所述热水管路的一端、所述净水器出水管路的一端、所述热饮机进水管路的一端、所述热饮机出水管路的一端和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的补水管路的一端分别接入所述多功能水龙头,所述自来水管路的另一端、所述净水器进水管路的一端和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的补水管路的另一端分别接入所述自来水水源,所述热水管路的另一端接入所述热水水源,所述净水器出水管路的另一端和所述净水器进水管路的另一端分别接入所述净水器,所述热饮机出水管路的另一端和所述热饮机进水管路的另一端分别接入所述热饮机。
进一步的,所述热饮机进水管路通过所述多功能水龙头与所述净水器出水管路连接,以将所述净水器的出水作为所述热饮机的供水水源。
进一步的,所述多功能水龙头包括基体、滤网发泡器以及与所述基体通过密封件连接的净水转换开关、混水阀、出水龙头主体和净水导管,所述滤网发泡器设置于所述出水龙头主体的出水口处,所述净水导管设置于所述出水龙头主体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净水转换开关和所述混水阀与所述基体之间分别形成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基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净水器出水管路连接;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腔体之间通过所述净水转换开关可控制通断地连接,所述第二通道还与所述热饮机进水管路连接;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腔体之间通过所述净水转换开关可控制通断地连接,所述第三通道还分别与净水器出水管路、热饮机出水管路以及净水导管连接;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所述混水阀可控制通断地连接,所述第四通道还与所述自来水管路连接;所述第五通道与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所述混水阀可控制通断地连接,所述第五通道还与所述热水管路连接;所述第六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出水龙头主体连接,所述第六通道还与所述混水阀和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的补水管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净水转换开关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通过密封件连接,所述净水转换开关的内部设置有可控制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开闭状态的第一阀芯,所述净水转换开关的外部设置有第一控制旋钮,所述第一控制旋钮与所述第一阀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基体上与所述净水转换开关相连接侧的边缘开设有止位槽,所述第一控制旋钮上设置有限位按键,所述限位按键的下方设置有回位弹簧,所述限位按键上设置有与所述止位槽相配合的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混水阀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三进水口分别与所述第四通道和所述第五通道通过密封件连接,所述混水阀的内部设置有可控制所述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三进水口和所述第三出水口开闭状态的第二阀芯,所述混水阀的外部设置有第二控制旋钮,所述第二控制旋钮与所述第二阀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盒设置于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的外部,所述控制盒包括外壳、电源连接器、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源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均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所述电源连接器与所述电控装置的电源端电性连接;
所述电控装置包括控制所述电控装置通断的内控开关、监测电流强度的电流传感器、根据电流强度对所述内控开关的通断状态进行控制的微处理器和控制所述内控开关动作延迟时间的定时器,所述电流传感器的电流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电流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定时器的控制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所述定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内控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电控装置还包括变压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与所述电源连接器连接的火线、零线和地线,所述电流传感器的电流信号接收端接入所述火线,所述内控开关串联在所述火线上,所述内控开关控制端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阀的电源端接在所述火线和所述零线上,所述变压器设置在所述电磁阀的电源端与所述火线和所述零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所述电控装置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阀的控制端,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所述电控装置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的控制端。
进一步的,所述独立开关包括按键、供电装置、发射端微处理器和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按键的内部形成容置腔室,所述供电装置、所述发射端微处理器和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均固定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室内,所述供电装置的供电端与所述发射端微处理器的电源端电性连接,所述发射端微处理器的无线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的无线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的无线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的无线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按下所述按键,所述按键与所述供电装置的控制端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供电装置为电池供电、外部电源或者动能-电能转化装置,所述发射端微处理器将所接收的电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并通过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对外发送;
所述动能-电能转化装置的电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发射端微处理器的电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所述动能-电能转化装置将所述按键下压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以向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供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盒对食物垃圾处理机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并控制食物垃圾处理机实现有负载高速运行和无负载低速运行,在使用过程中可进行一键开机开水、自动关机关水、自动判断卡机断电、自动排除卡机故障等功能,多功能水龙头的集成化程度高、智能化程度高,有效减少耗水耗电,提高对食物垃圾的处理效率并提示故障原因,大大提高使用安全性并且方便维修,降低维修成本,进而解决了食物垃圾处理机兼容性差、供水不方便、配置不灵活、能耗高、安全性低、维修成本高、维修不便、智能性和体验感较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集成水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集成水槽系统中多功能水龙头与给水管路的连接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集成水槽系统中多功能水龙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集成水槽系统中净水转换开关和混水阀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集成水槽系统中基体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集成水槽系统中基体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集成水槽系统中基体的左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集成水槽系统中基体的右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集成水槽系统中净水转换开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集成水槽系统中混水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集成水槽系统中控制盒的正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集成水槽系统中控制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集成水槽系统中控制盒的左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集成水槽系统的电路结构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集成水槽系统中独立开关的正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集成水槽系统中独立开关的左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所示,本申请涉及一种集成水槽系统,该集成水槽系统包括对食物残余进行粉碎处理的食物垃圾处理机1、多功能水龙头2、净水器8、热饮机9、水槽10、控制盒7、独立开关6和水槽10,多功能水龙头2的底部与水槽10 的顶部一侧边缘连接,食物垃圾处理机1设置于水槽10的底部并与水槽10 的排污口连接,多功能水龙头2分别与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补水管路305、自来水水源、热水水源、净水器8以及热饮机9连接;独立开关6设置于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外部,独立开关6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盒7的控制信号接收端通信连接,控制盒7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以通过控制盒7对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并对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运行速度(即:高速运行或者低速运行)以及食物垃圾处理机1 的旋转方向(即:正转运行或反转运行)进行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集成水槽系统还包括电磁阀5,电磁阀5设置于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补水管路305上,控制盒7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电磁阀5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以在控制食物垃圾处理机1关闭之后,延时控制电磁阀5关闭。本申请中,当控制盒7的内部为通路时,电磁阀5处于打开状态,水流可通过电磁阀5进入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补水管路 305内,再经多功能水龙头2直接进入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研磨腔内参与研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控制盒7对食物垃圾处理机1和电磁阀5的开启或者关闭状态进行控制,从而实现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开机开水、关机关水或关机延时关水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集成水槽系统还包括给水管路3和排水管路4,排水管路4的一端与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排污口连接,排水管路4的另一端与市政污水管道连接;给水管路3包括自来水管路301、热水管路302、净水器出水管路303、热饮机出水管路304、热饮机进水管路306、净水器进水管路307以及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补水管路305,自来水管路301的一端、热水管路302的一端、净水器出水管路303的一端、热饮机进水管路306的一端、热饮机出水管路304的一端和食物垃圾处理机1 的补水管路305的一端分别接入多功能水龙头2,自来水管路301的另一端、净水器进水管路307的一端和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补水管路305的另一端分别接入市政自来水水源,热水管路302的另一端接入热水水源,净水器出水管路 303的另一端和净水器进水管路307的另一端分别接入净水器8,热饮机出水管路304的另一端和热饮机进水管路306的另一端分别接入热饮机9。
其中,热饮机进水管路306通过多功能水龙头2与净水器出水管路303 连接,以将净水器8的出水作为热饮机9的供水水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多功能水龙头2 包括基体201、滤网发泡器206以及与基体201通过密封件连接的净水转换开关202、混水阀203、出水龙头主体204和净水导管205,滤网发泡器206设置于出水龙头主体204的出水口处,净水导管205设置于出水龙头主体204 的内部。通过滤网发泡器206对水流起到发泡效果,使空气与水流混合,提高水流的冲刷力,从而有效减少用水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10所示,净水转换开关 202与基体201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2011,混水阀203与基体201之间形成有第二腔体2012,基体2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道2013、第二通道2014、第三通道2015、第四通道2016、第五通道2017和第六通道2018,第一通道2013 分别与第一腔体2011和净水器出水管路303连接;第二通道2014与第一腔体 2011之间通过净水转换开关202可控制通断地连接,第二通道2014还与热饮机进水管路306连接;第三通道2015与第一腔体2011之间通过净水转换开关 202可控制通断地连接,第三通道2015还分别与净水器出水管路303、热饮机出水管路304以及净水导管205连接;第四通道2016与第二腔体2012通过混水阀203可控制通断地连接,第四通道2016还与自来水管路301连接;第五通道2017与第二腔体2012通过混水阀203可控制通断地连接,第五通道2017 还与热水管路302连接;第六通道2018分别与第二腔体2012和出水龙头主体 204连接,第六通道2018还分别与混水阀203和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补水管路305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净水转换开关202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口2021、第二出水口2022和第一进水口2023,第一进水口2023 与第一腔体2011连通,第一出水口2021和第二出水口2022分别与第二通道 2014和第三通道2015通过密封件连接,净水转换开关202的内部设置有可控制第一出水口2021和第二出水口2022开闭状态的第一阀芯2024,净水转换开关202的外部设置有第一控制旋钮2025,第一控制旋钮2025与第一阀芯 2024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3至图10所示,基体201上与净水转换开关202相连接侧的边缘开设有止位槽2019,第一控制旋钮2025上设置有限位按键20251,限位按键20251的下方设置有回位弹簧20253,限位按键20251上设置有与止位槽2019相配合的滑块20252。在本实用新型中,多功能水龙头2的控制过程为:按下限位按键20251,滑块20252滑出止位槽2019并与止位槽2019相分离,以使净水转换开关202处于解锁状态,沿第一方向旋转第一控制旋钮2025,第一阀芯2024随第一控制旋钮2025向第一方向旋转,第一出水口2021 打开,净水器8的出水依次经过第一通道2013、第一腔体2011、第一进水口2023、第一出水口2021、第三通道2015以及净水导管205后通过多功能水龙头2排出,由于净水导管205与位于多功能水龙头2的内部,所以净水不会直接与水龙头主体204接触,从而避免净水被污染,且在向第一方向转动第一控制旋钮2025时,第二出水口2022保持关闭状态,因此,第二出水口2022不会有水流流出。反向旋转第一控制旋钮2025复位,在回位弹簧20253的作用下,滑块20252滑入止位槽2019内,以对第一控制旋钮2025进行锁止,净水转换开关202不能旋动;同样,再次按下限位按键20251,滑块20252与止位槽2019相分离,以使第一控制旋钮2025处于解锁状态,沿第二方向旋转第一控制旋钮2025,第一阀芯2034随第一控制旋钮2025向第二方向旋转,此时第一出水口2021保持关闭状态,且第二出水口2022处于打开状态,净水器8 的出水依次经过第一通道2013、第一腔体2011、第一进水口2023、第二出水口2022、第二通道2014以及热饮机进水管路306注入至热饮机9中,以通过净水器8的水压将热饮机9内的热水推出,热饮机9的出水依次通过热饮机出水管路304、第三通道2015以及净水导管205后通过多功能水龙头2排出,此时第一出水口2021处于关闭状态,热饮机9的出水无法进入第一腔体2011内;反向旋转第一控制旋钮2025至复位,滑块20252在弹簧20253的作用下滑入止位槽2019内,以对第一控制旋钮2025进行锁止。其中,第二方向为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混水阀203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2032、第三进水口2033和第三出水口2034,第三出水口2034与第二腔体2012连通,第二进水口2032和第三进水口2033分别与第四通道2016 和第五通道2017通过密封件连接,混水阀203的内部设置有可控制第二进水口2032、第三进水口2033和第三出水口2034开闭状态的第二阀芯2035,混水阀203的外部设置有第二控制旋钮2031,第二控制旋钮2031与第二阀芯2035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3至图10所示,向远离混水阀203的第三方向拉动第二旋钮2031,第二进水口2032、第三进水口2033以及第三出水口2034均打开,第四通道2016和第五通道2017分别通过第二进水口2032和第三进水口2033 与第三出水口2034连通,第三出水口2034与第二腔体2012和第六通道2018 连通,通过调节第二旋钮2031在第三方向上的旋转角度以控制第二阀芯2035 对第三出水口2034的开闭角度,进而控制第三出水口2034的水流量,此时,由于第二进水口2032和第三进水口2033的开启角度一致,因此自来水与热水各以50%的比例混合进入第二腔体2012,并依次经过第六通道2018和出水龙头主体204排出。保持第二旋钮2031向第三方向的拉出位置不变(即:在第二进水口2032、第三进水口2033以及第三出水口2034均打开状态下),向第四方向旋转第二旋钮2031,以增大第二进水口2032的开启量(即:增加自来水的出水比例),并减小第三进水口2033开启量(即:减小热水的出水比例),至第二进水口2032完全开启以及第三进水口2033完全关闭,此时第二旋钮 2031向第四方向旋转至终止位置;保持第二旋钮2031向第三方向的拉出位置不变(即:在第二进水口2032、第三进水口2033以及第三出水口2034均打开状态下),向第五方向旋转第二旋钮2031,以减小第二进水口2032的开启量(即:减小自来水的出水比例),并增大第三进水口2033的开启量(即:增加热水的出水比例),至第三进水口2033完全开启以及第二进水口2032完全关闭,此时第二旋钮2031向第五方向旋转至终止位置,从水龙头主体204中排出的水流全部为热水。其中,第四方向为第五方向的相反方向。
进一步的,当第二旋钮2031在第四方向或者第五方向上旋转至任意位置,将第二旋钮2031向靠近混水阀203的方向推动第二旋钮2031复位,第三出水口2034关闭,自来水或者热水均不能进入至第二腔体2012内,水龙头主体 204无水流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1至图14所示,控制盒7设置于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外部,控制盒7包括外壳701、电源连接器702、第一连接器703、第二连接器704和电控装置705,电控装置705设置于外壳701 内,电源连接器702、第一连接器703和第二连接器704均设置于外壳701上,电源连接器702与电控装置705的电源端电性连接;电控装置705包括控制电控装置705通断的内控开关7054、监测电流强度的电流传感器7053、根据电流强度对内控开关7054的通断状态进行控制的微处理器7055和控制内控开关 7054动作延迟时间的定时器7056,电流传感器7053的电流信号输出端与微处理器7055的电流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微处理器7055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定时器7056的控制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定时器7056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内控开关7054的控制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14所示,外壳701内设置有无线信号接收器7051,电控装置705还包括变压器7052,外壳701内设置有与电源连接器702连接的火线L、零线N和地线E,电流传感器7053的电流信号接收端接入火线L,内控开关7054串联在火线L上,内控开关7054控制端与无线信号接收器7051 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电磁阀5的电源端接在火线L和零线N上,变压器7052设置在电磁阀5的电源端与火线L和零线N之间,第一连接器703 连接电控装置705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电磁阀5的控制端,第二连接器704 连接电控装置705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控制端。
进一步的,如图15、图16所示,独立开关6包括按键601、供电装置603、发射端微处理器604和无线信号发射器602,按键601的内部形成容置腔室,供电装置603、发射端微处理器604和无线信号发射器602均固定设置于容置腔室内,供电装置603的供电端与发射端微处理器604的电源端电性连接,发射端微处理器604的无线信号输出端与无线信号发射器602的无线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无线信号发射器602的无线信号输出端与无线信号接收器7051的无线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按下按键601,按键601与供电装置603的控制端相接触。在工作过程中,按下独立开关6的按键601,独立开关6发出信号,控制盒7接收到独立开关6发出的信号后向食物垃圾处理机1及电磁阀5进行供电,此时食物垃圾处理机1和电磁阀5同时打开,自来水依次经过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补水管路305、电磁阀5、第六通道2018后,最终从出水龙头主体 204排出,然后经过水槽10流入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研磨腔内部参与研磨,并最终通过排水管路4流入下水管道。此时,如果第二旋钮2031在第三方向上没有开启,水流只会进入至第二腔体2012内,并不会通过第三出水口2034 倒灌,即使第二旋钮2031在第三方向上开启,由于经过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补水管路305内的水流与流出第二腔体2012的水流都是自来水,水压一致并不会互相倒灌,最终都会通过出水龙头主体204排出。
进一步的,发射端微处理器604可对发射脉冲无线信号进行加密处理,电控装置内的接收端微处理器7055接收该加密信号后,可对加密信号进行分辨和识别,以保证信号的传输安全,确保电控装置与独立开关6进行一对一配置,接收端微处理器7055和发射端微处理器604均可为但不限于UPFC控制器。
进一步的,供电装置603可为但不限于电池供电或者外部电源,发射端微处理器604将供电装置603接收的电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并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602对外发送,供电装置603即可通过内部设置的电池对其进行供电,也可与外部电源连接对其进行供电,提供多种供电方式,保证独立开关6的正常、稳定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供电装置603可为但不限于动能-电能转化装置,动能-电能转化装置的电信号输出端与发射端微处理器604的电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动能 -电能转化装置将按键701下压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以向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602供电,且发射端微处理器604将电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并对外发送。该动能-电能转化装置为采用现有的电能转化装置,可实现动能与电能的转换即可。
本申请在使用过程中,用户通过控制独立开关6即可对外发射控制信号,通过独立开关6和控制盒7对食物垃圾处理机1和电磁阀5的开启或者关闭状态进行控制,从而实现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开机开水、关机关水或关机延时关水功能。由于控制盒7与独立开关6没有直接连接,而且独立开关6可以安装在远离食物垃圾处理机1或者水槽10的厨房的墙壁或台面上,而且独立开关 6可不外接电源,因此即使用户的手部经常处于潮湿状态,其点击或按压独立开关6时也不会发生触电的危险,也不需要进入橱柜下方操控开关,操作方便,安全性高。
该实用新型的集成水槽系统的另一种电控方式为:
步骤S1:控制盒7接收独立开关6发出的信号控制食物垃圾处理机1及电磁阀5的开启,水流经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补水管路305、电磁阀5和多功能水龙头2流入水槽10内,并通过水槽10流入至食物垃圾处理机1内部参与研磨;
步骤S2:控制盒7控制食物垃圾处理机1从启动开始后至设定第一时间 T1内进行全速运转;
步骤S3:经过设定第一时间T1后,如果运行电流低于设定第一电流A1 (设定的正常工作电流),则控制盒7控制食物垃圾处理机1进行低速运转;如果运行电流高于设定第一电流A1,则控制盒7控制食物垃圾处理机1进行全速运转;如果运行电流高于设定第二电流A2(设定的卡机电流),食物垃圾处理机1处于卡机状态,则控制盒7控制食物垃圾处理机1反转与正传交替运行,可设定交替运行次数为M次;如果运行电流低于设定第二电流A2,为卡机排除状态,则控制盒7控制食物垃圾处理机1继续正传运行;如果运行电流为0或者趋于0时,食物垃圾处理机1为保护器跳脱状态,则控制盒7控制食物垃圾处理机1和电磁阀5断电。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电控方式中,步骤S3中,经过设定第二时间T2后运行电流仍低于设定第一电流A1,则控制盒7控制食物垃圾处理机1和电磁阀5关闭。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电控方式中,在步骤S3之后,还包括步骤S4:设定第三时间T3,食物垃圾处理机1无论以何种状态运行,经过设定第三时间T3 后,控制盒7均控制食物垃圾处理机1和电磁阀5关闭。
进一步的,独立开关6对控制盒7有绝对控制权(即:无论食物垃圾处理机1处于何种运行状态,按下独立开关6的按键601,都能控制电控装置705 的通断,从而对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一、该集成水槽系统集成了水槽10、食物垃圾处理机1、多功能水龙头2、净水器8、热饮机9、自来水、热水等厨房内绝大多数水设备,并且通过一个多功能水龙头2将这些设备结合起来,通过控制盒7对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并控制食物垃圾处理机1实现有负载高速运行和无负载低速运行,本申请可进行一键开机开水、自动关机关水或延迟关水、自动判断卡机断电、自动排除卡机故障,其中,多功能水龙头2的集成化程度高、控制器7 智能化程度高,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有效减少耗水耗电,提高对食物垃圾的处理效率并提示故障原因,大大提高使用安全性并且方便维修,降低维修成本,提高了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兼容性和配置的灵活性,保证向食物垃圾处理机1 供水方便,降低能耗,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同时节省了安装热饮机水龙头和净水器水龙头的重复施工,并且能够将净水机与热饮机串联,大大减少了厨房施工的难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避免了材料浪费。
二、该集成水槽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用户通过控制独立开关6即可对外发射控制信号,通过独立开关6和控制盒7对食物垃圾处理机1和电磁阀5 的开启或者关闭状态进行控制,从而实现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开机开水、关机关水或关机延时关水功能。
三、该集成水槽系统中在电控装置705内设置有控制内控开关7054动作的电流传感器7053、接收端微处理器7055和定时器7056,通过电流传感器 7053实时监测控制电路内的电流强度,接收端微处理器7055需要根据预设的电流强度阀值与监测到的电流强度进行对比后,对食物垃圾处理机1和电磁阀 5发出控制信号,接收端微处理器7055在发出控制信号后,通过定时器7056 对内控开关7054的动作进行延时控制,以便再次投入食物垃圾后食物垃圾处理机1能够快速进行搅拌粉碎工作,无需重新启动食物垃圾处理机1,同时能够控制电磁阀5延时关闭,能够有效节省能源、水资源、降低消耗并提高处理效率。
四、该集成水槽系统中由于电控装置705与独立开关6没有直接连接,而且独立开关6可以安装在远离食物垃圾处理机1或者水槽10的厨房的墙壁或台面上,而且独立开关6可不外接电源,因此即使用户的手部经常处于潮湿状态,其点击或按压独立开关6时也不会发生触电的危险,也不需要进入橱柜下方操控开关,操作方便,安全性高。
五、该集成水槽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要对独立开关6进行操作,而后只需投入食物垃圾即可,无需再开启或关闭多功能水龙头2,也无需担心由于进水量不足而导致研磨效果不佳的问题发生,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水、电等资源的浪费,适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六、该集成水槽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只需选通过净水转换开关202即可实现净水与净水热水的转换,且通过混水阀203可以随意控制普通水的出水温度,一个水龙头可以替代净水器龙头、热饮机龙头和普通水龙头,大大减少安装难度和人工,也减少材料损耗。同时,由于自来水、净水有各自专用管道,不会互相产生交叉污染,水体安全性大大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集成水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集成水槽系统包括对食物残余进行粉碎处理的食物垃圾处理机(1)、多功能水龙头(2)、净水器(8)、热饮机(9)、水槽(10)、控制盒(7)和设置于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1)外部的独立开关(6),其中:
所述多功能水龙头(2)设置于所述水槽(10)的顶部,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1)设置于所述水槽(10)的底部并与所述水槽(10)的排污口连接,所述多功能水龙头(2)分别与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补水管路(305)、自来水水源、热水水源、所述净水器(8)以及所述热饮机(9)连接;所述独立开关(6)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盒(7)的控制信号接收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盒(7)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以通过所述控制盒(7)对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并对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运行速度以及旋转方向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水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水槽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补水管路(305)上的电磁阀(5),所述控制盒(7)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阀(5)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以在控制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1)关闭之后,延时控制所述电磁阀(5)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水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水槽系统还包括给水管路(3)和排水管路(4),所述排水管路(4)的一端与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排污口连接,所述排水管路(4)的另一端与污水管道连接;所述给水管路(3)包括自来水管路(301)、热水管路(302)、净水器出水管路(303)、热饮机出水管路(304)、热饮机进水管路(306)、净水器进水管路(307)以及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补水管路(305),所述自来水管路(301)的一端、所述热水管路(302)的一端、所述净水器出水管路(303)的一端、所述热饮机进水管路(306)的一端、所述热饮机出水管路(304)的一端和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补水管路(305)的一端分别接入所述多功能水龙头(2),所述自来水管路(301)的另一端、所述净水器进水管路(307)的一端和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补水管路(305)的另一端分别接入所述自来水水源,所述热水管路(302)的另一端接入所述热水水源,所述净水器出水管路(303)的另一端和所述净水器进水管路(307)的另一端分别接入所述净水器(8),所述热饮机出水管路(304)的另一端和所述热饮机进水管路(306)的另一端分别接入所述热饮机(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水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饮机进水管路(306)通过所述多功能水龙头(2)与所述净水器出水管路(303)连接,以将所述净水器(8)的出水作为所述热饮机(9)的供水水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水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水龙头(2)包括基体(201)、滤网发泡器(206)以及与所述基体(201)通过密封件连接的净水转换开关(202)、混水阀(203)、出水龙头主体(204)和净水导管(205),所述滤网发泡器(206)设置于所述出水龙头主体(204)的出水口处,所述净水导管(205)设置于所述出水龙头主体(204)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水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转换开关(202)和所述混水阀(203)与所述基体(201)之间分别形成有第一腔体(2011)和第二腔体(2012),所述基体(2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道(2013)、第二通道(2014)、第三通道(2015)、第四通道(2016)、第五通道(2017)和第六通道(2018),所述第一通道(2013)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2011)和所述净水器出水管路(303)连接;所述第二通道(2014)与所述第一腔体(2011)之间通过所述净水转换开关(202)可控制通断地连接,所述第二通道(2014)还与所述热饮机进水管路(306)连接;所述第三通道(2015)与所述第一腔体(2011)之间通过所述净水转换开关(202)可控制通断地连接,所述第三通道(2015)还分别与净水器出水管路(303)、热饮机出水管路(304)以及净水导管(205)连接;所述第四通道(2016)与所述第二腔体(2012)通过所述混水阀(203)可控制通断地连接,所述第四通道(2016)还与所述自来水管路(301)连接;所述第五通道(2017)与所述第二腔体(2012)通过所述混水阀(203)可控制通断地连接,所述第五通道(2017)还与所述热水管路(302)连接;所述第六通道(2018)分别与所述第二腔体(2012)和所述出水龙头主体(204)连接,所述第六通道(2018)还与所述混水阀(203)和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补水管路(30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水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转换开关(202)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口(2021)、第二出水口(2022)和第一进水口(2023),所述第一进水口(2023)与所述第一腔体(2011)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2021)和所述第二出水口(2022)分别与所述第二通道(2014)和所述第三通道(2015)通过密封件连接,所述净水转换开关(202)的内部设置有可控制所述第一出水口(2021)和所述第二出水口(2022)开闭状态的第一阀芯(2024),所述净水转换开关(202)的外部设置有第一控制旋钮(2025),所述第一控制旋钮(2025)与所述第一阀芯(202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水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201)上与所述净水转换开关(202)相连接侧的边缘开设有止位槽(2019),所述第一控制旋钮(2025)上设置有限位按键(20251),所述限位按键(20251)的下方设置有回位弹簧(20253),所述限位按键(20251)上设置有与所述止位槽(2019)相配合的滑块(2025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水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阀(203)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2032)、第三进水口(2033)和第三出水口(2034),所述第三出水口(2034)与所述第二腔体(2012)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2032)和所述第三进水口(2033)分别与所述第四通道(2016)和所述第五通道(2017)通过密封件连接,所述混水阀(203)的内部设置有可控制所述第二进水口(2032)、所述第三进水口(2033)和所述第三出水口(2034)开闭状态的第二阀芯(2035),所述混水阀(203)的外部设置有第二控制旋钮(2031),所述第二控制旋钮(2031)与所述第二阀芯(2035)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水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7)设置于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外部,所述控制盒(7)包括外壳(701)、电源连接器(702)、第一连接器(703)、第二连接器(704)和电控装置(705),所述电控装置(705)设置于所述外壳(701)内,所述电源连接器(702)、所述第一连接器(703)和所述第二连接器(704)均设置于所述外壳(701)上,所述电源连接器(702)与所述电控装置(705)的电源端电性连接;
所述电控装置(705)包括控制所述电控装置(705)通断的内控开关(7054)、监测电流强度的电流传感器(7053)、根据电流强度对所述内控开关(7054)的通断状态进行控制的微处理器(7055)和控制所述内控开关(7054)动作延迟时间的定时器(7056),所述电流传感器(7053)的电流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7055)的电流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7055)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定时器(7056)的控制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所述定时器(7056)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内控开关(7054)的控制端电性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成水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701)内设置有无线信号接收器(7051),所述电控装置(705)还包括变压器(7052),所述外壳(701)内设置有与所述电源连接器(702)连接的火线(L)、零线(N)和地线(E),所述电流传感器(7053)的电流信号接收端接入所述火线(L),所述内控开关(7054)串联在所述火线(L)上,所述内控开关(7054)控制端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705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阀(5)的电源端接在所述火线(L)和所述零线(N)上,所述变压器(7052)设置在所述电磁阀(5)的电源端与所述火线(L)和所述零线(N)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器(703)连接所述电控装置(705)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阀(5)的控制端,所述第二连接器(704)连接所述电控装置(705)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食物垃圾处理机(1)的控制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集成水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开关(6)包括按键(601)、供电装置(603)、发射端微处理器(604)和无线信号发射器(602),所述按键(601)的内部形成容置腔室,所述供电装置(603)、所述发射端微处理器(604)和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602)均固定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室内,所述供电装置(603)的供电端与所述发射端微处理器(604)的电源端电性连接,所述发射端微处理器(604)的无线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602)的无线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602)的无线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7051)的无线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按下所述按键(601),所述按键(601)与所述供电装置(603)的控制端相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成水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603)为电池供电、外部电源或者动能-电能转化装置,所述发射端微处理器(604)将所接收的电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并通过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602)对外发送;
所述动能-电能转化装置的电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发射端微处理器(604)的电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所述动能-电能转化装置将所述按键(601)下压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以向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602)供电。
CN202023223978.4U 2020-12-28 2020-12-28 集成水槽系统 Active CN214301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3978.4U CN214301997U (zh) 2020-12-28 2020-12-28 集成水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3978.4U CN214301997U (zh) 2020-12-28 2020-12-28 集成水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01997U true CN214301997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64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23978.4U Active CN214301997U (zh) 2020-12-28 2020-12-28 集成水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019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6256524B2 (en) Recirculating shower system
CN214301997U (zh) 集成水槽系统
CN111218964A (zh) 厨房给排水及食物垃圾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2554283A (zh) 集成水槽系统
CN212053023U (zh) 厨房给排水及食物垃圾处理系统
CN212318869U (zh) 龙头和具有其的净水系统、水温调控系统和废水回收系统
CN214940747U (zh) 食物垃圾处理装置
US20130048083A1 (en) Remote controlled graywater sepa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CN216382690U (zh) 龙头
CN212489122U (zh) 集成智能厨卫电器
CN210151838U (zh) 一种集成式智能水槽
CN211816652U (zh) 一种多功能水龙头结构
CN210402065U (zh) 食物垃圾处理机用智能补水控制装置及食物垃圾处理机
KR200283285Y1 (ko) 쌀통과 쌀세척기를 겸용한 정수기
CN210887466U (zh) 食物垃圾处理机用补水控制器及食物垃圾处理机
CN219100233U (zh) 一种垃圾处理器联动控制系统
CN212842266U (zh) 一种显示面板窗口上带漏电警示功能的电热水器
CN219159649U (zh) 一种带数显功能的水力发电恒温龙头
KR200144690Y1 (ko) 음식물찌꺼기 자동분리 처리장치
CN215759384U (zh) 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CN211288859U (zh) 一种可选择切换方式的出水装置
CN212089241U (zh) 净水豆浆一体机
CN220749115U (zh) 一种净水器集成结构
CN218091051U (zh) 用于家用设备的自动进水设备和家用设备套装
CN212939503U (zh) 一种带水龙头泡沫型洗手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